空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空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空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5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5二、 结论分析5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8第三章 劳动定额水平12一、 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12二、 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13第四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14一、 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14二、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15第五章 招募方式的选择18一、 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18二、 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20第六章 甄选应聘人员方法27一、 能力测试27二、 兴趣测试28第七章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准备工作29一、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和作用29二、 个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29第八章 员
2、工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31一、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的采集31二、 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的途径和方法33第九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36一、 绩效考评标准及设计原则36二、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41第十章 绩效考评系统45一、 绩效考评主体的确定45二、 绩效考评误差的含义和类型46第十一章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53一、 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53二、 岗位评价的特点54三、 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55第十二章 市场薪酬调查分析57一、 薪酬市场调查报告57二、 市场薪酬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58第十三章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61一、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61二、 工资支付保障64第十四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3、69一、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69二、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71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空调公司(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35.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191.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61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1%;建设期利息420.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1%;流动资金3160.88万元,
4、占项目总投资的17.38%。(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191.2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9612.80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578.43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8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1575.8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983.0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3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01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6025.69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
5、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3333.00约35.00亩1.1总建筑面积46388.07容积率1.991.2基底面积14933.12建筑系数64.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415.722总投资万元18191.232.1建设投资万元14610.002.1.1工程费用万元12981.3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158.272.1.3预备费万元470.382.2建设期利息万元420.352.3流动资金万元3160.883资金筹措万元18191.233.1自筹资金万元9612.803.2银行贷款万元8578.434营业收入万元38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1575.8
6、3""6利润总额万元6644.05""7净利润万元4983.04""8所得税万元1661.01""9增值税万元1500.99""10税金及附加万元180.12""11纳税总额万元3342.1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1419.4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6025.69产值14回收期年6.01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0.3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195.02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Condi
7、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一定的要求。空调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制造的空调仍以绝对优势占据世界第一位置。2015年以来,中国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因疫情影响,产量稍有下降,2020年全年中国空调累计产量2亿台,达到21035.3万台,同比下降3.8%。从近两年中国冷年空调全渠道销售额情况来看
8、,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空调销售也越来越好,2020年中国冷年空调全渠道销售额1601亿元,其中:冷年空调线上销售额662亿元,冷年空调线下销售额939亿元;2021冷年在上新方面有着“独特”的节奏,而整体市场表现方面乏善可陈,2021年中国冷年空调全渠道销售额1598.9亿元,其中:冷年空调线上销售额730.7亿元,同比增长10.4%,冷年空调线下销售额868.2亿元,同比下降7.50%。从冷年空调全渠道零售量来看,2021年中国冷年空调全渠道零售量为5035万台,同比2020冷年下降5.8%,处于增长受限,量额齐降的状态。其中:冷年空调线上零售量2418万台,同比
9、下降1.80%;冷年空调线下零售量2617万台,同比下降9.90%。2021年冷年空调线上挂机变频销售额占64.9%,较2020年增长10.6个百分点;挂机定频销售额占4.7%,较2020年减少10.3个百分点;柜机变频销售额占29.4%,较2020年增长8.3个百分点;柜机定频销售额占1.0%,较2020年减少8.6个百分点。从线下销售额结构来看,挂机变频销售额占62.70%,较2019年增长7.2个百分点;挂机定频销售额占1.40%,较2019年下降7.3个百分点;柜机变频销售额占35.20%,较2019年增长4.7个百分点;柜机定频销售额占0.60%,较2019年下降4.8个百分点。从2
10、020-2021冷年的产品销售额结构可以看出,柜机变频和挂机变频份额在逐渐增长,而柜机定频和挂机定频的份额在下降。从销量结构来看,2021年冷年空调线上挂机变频销量占76.00%,较2019年增长13.4个百分点;挂机定频占8.10%,较2019年减少13.8个百分点;柜机变频占15.30%,较2019年增长6.2个百分点;柜机定占0.60%,较2019年减少5.8个百分点。2021年冷年空调线下挂机变频销量占79.00%,较2019年增长12.3个百分点;挂机定频占2.70%,较2019年减少12.6个百分点;柜机变频占17.90%,较2019年增长4.1个百分点;柜机定频占0.50%,较2
11、019年减少3.7个百分点。从冷年产品上市月度线上线下全年销售额占比情况来看,2020年6月及7月的推新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冷年的份额,线上占比35.4%,线下占比28.5%;2021年6月及7月的冷年产品线上占比0.2%,线下占比0.1%,可以看出2021年冷年与2020年冷年相比差异显著。2021年冷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空调行业短期压力提升,而精装房的空调配置率不断攀升也对零售市场继续加压。2021年上半年,中国中国精装房套数占33%,较上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中国分体式空调的配套率为4.3%,较上年同期下降28.8个百分点;中央空调配套率高达35.7%,较上年同期增长0
12、.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在中央空调配比率显著提升地趋势下,前装渠道给予家用分体式空调的零售压力也日益攀升。近年来,空调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对空调的成本增长明显。2021年二季度,中国冷年挂机变频空调线上均价为2494元/台;挂机定频空调均价为1762元/台;柜机变频空调均价为5501元/台;柜机定频空调均价为4446元/台;可以看出柜机变频的均价走低,柜机定频价格提升,挂机则与柜机相反,挂机变频价格上升,挂机定频价格下降。第三章 劳动定额水平一、 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劳动定额水平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行业或企业规定的劳动定额在数值上所表现的高低松紧程度。(一)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分类在
13、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定额形式的多样化,劳动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分为三类。1、工序定额水平。指各个工序之间劳动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工序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单位,定额水平首先体现在现行的工序定额上。2、工种定额水平。指各个工种之间劳动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它是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调配劳动力,实现均衡生产的重要保证。3、零件或产品的定额水平。指工序、工种劳动定额汇总的结果。(二)按定额的考察范围分类。按照劳动定额所考察的范围,劳动定额水平又可分为三类。1、车间定额水平。即车间内部各个班组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2、企业定额水平。即企业内部各个车间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3、行业
14、或部门定额水平。即同行业或部门所属企业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此外,按照定额的种类,劳动定额水平又可表现为现行定额水平、计划定额水平和定额标准水平。二、 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定额水平具有相对性,由于对比的方法、衡量的标准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保证定额水平既先进又合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当是确定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根据先进、合理的原则,在制定、修订劳动定额时,应尽量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现有的生产水平和技术组织状况出发,采用科学方法,使定额达到“在正常条件下,经过努力,多数员工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达到或超过,部分员工能够接近的水平”。所谓正常条件,是指在定额执行期内,正常的生
15、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正常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第四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一、 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劳动定员也称人员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某类岗位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劳动定员的概念中包含五个要点。1、劳动定员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劳动定员不能脱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生产条件是指生产规模、生产协作、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面供应的状况,以及生产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等;技术条件是指生产技术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自动化程度、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各种技术措施、工艺装备、计量检测试验手段的状况,以
16、及工作地各种运输、照明、信息传递、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状况;组织条件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劳动组织两方面,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工作地供应、服务水平、半成品和成品保管、设备维修保养、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情况。劳动定员不仅受到各种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还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及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等。2、劳动定员的对象是劳动者的劳动量,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马克思将这种劳动力使用即人力消耗称为“活劳动”消耗。因此,可以说劳动定员是对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活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限额。
17、3、由于企业各类部门、岗位的生产工作过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制定修订劳动定员时,可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它主要是从劳动过程上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消耗量,以人年、人季、人月或人班(轮班)等劳动计量单位为尺度,作出具体规定并进行考核。在具体规定劳动定员时,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4、为了使劳动定员的各项功能得以发挥,劳动定员是在从事生产或工作活动之前预先制定的。5、劳动定员所规定的是某类岗位人员配置的素质要求和数量限额,即明确界定了为了保证企业各类工作岗位任务的完成需要配备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员,以及实际应当配备多少人员。二、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一)按劳动
18、效率定员法按劳动效率定员法也称效率定员法,它是根据企业在计划期内某一类岗位的生产工作任务总量,本类岗位所实行工时定额或产量定额,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即劳动定额完成率、出勤率、计划期制度工时等工时统计指标,经过对比分析制定出综合劳动定员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核算实行劳动定额考核岗位的综合劳动定员。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该方法被推广应用到企业部分非劳动定额考核岗位的定员(二)按设备岗位定员法按设备岗位定员法也称按设备定员法、按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如前所述,它是指根据计划需要开动的机械设备的总数目、设备的开动率和设备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等指标,经过核算所确定的综合
19、劳动定员。(三)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是指在无须看管或操纵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根据岗位业务分工、岗位职责范围、工作任务总量、复杂难易程度、主要活动区域等多种影响因素,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核算所确定的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动定员。(四)按比例定员法按比例定员法是按照某一类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人数的比例,或者按某一类人员占企业全员总人数的百分比,核算某一类人员定员总额的方法。自我国国民经济“一五”计划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几次重要的国民经济调整中,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都是通过发布各类人员比例定员标准,采用按比例定员的方法,对各级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
20、职工总量进行了有效管理,控制和防止了企业单位总人数的盲目增长,对压缩企业中的富余人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五)按职责范围定员法按职责范围定员法也称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法。该方法一般是先确定组织机构和各职能业务部门(科室)明确了各项业务分工及主要职责范围以后,再根据各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复杂程度,结合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参数,最后确定劳动定员。第五章 招募方式的选择一、 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一)推荐法推荐法可用于内部招募,也可用于外部招募。它是由本企业员工根据企业的需要推荐其熟悉的合适人员,供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选择和考核。由于推荐人对用人单位与被推
21、荐者比较了解,使被推荐者更容易获得企业与岗位的信息,便于其决策,也使企业更容易了解被推荐者,因此这种方法较为有效,成功的概率较大。在企业内部最常见的推荐法是主管推荐,其优点在于主管一般比较了解潜在候选人的能力,由主管提名的人选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而且主管们也会觉得他们具有全部的决定权,满意度比较高。它的缺点在于这种推荐会比较主观,容易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主管们可能提拔的是自己的亲信而不是一个胜任的人选。有时候,主管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得力下属被调到其他部门,这样会影响本部门的工作实力。(二)布告法布告法的目的在于让企业的全体员工都了解到哪些职务空缺、需要补充人员,使员工感觉到企业在招募人员这方面的透明
22、度与公平性,并有利于提高员工士气。布告法是在确定了空缺岗位的性质、职责及其所要求的条件等情况后,将这些信息以布告的形式,公布在企业内网以及企业中一切可利用的墙报、布告栏、内部报刊上,尽可能使全体员工都能获得信息,所有对此岗位感兴趣并具有此岗位任职能力的员工均可申请此岗位。一般来说,布告法经常用于非管理层人员的招募,特别适合于普通员工的招募。布告法的优点在于让企业更为广泛的人员了解到此类信息,为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以使员工脱离原来不满意的工作环境,也促使主管们更加有效地管理员工,以防本部门员工的流失。它的缺点在于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岗位较长时期的空缺,影响企业的
23、正常运营,而员工也可能由于盲目地变换工作而丧失原有的工作机会。(三)档案法力资源部门都有员工档案,从中可以了解到员工在教育、培训、经验、技能、绩效等方面的信息,帮助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寻找合适的人员补充岗位空缺。员工档案对员工晋升、培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员工档案应力求准确、完备,对员工在岗位、技能、教育、绩效等方面信息的变化应及时做好记录,为人员选择与配备做好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档案”,应该是建立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人员信息系统,该档案中应该对每一位员工的特长、工作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记录,将过去重“死材料”的防范型档案,转变到重“活材料”的开发型思路上来,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调 公司 人力资源 管理 流程 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