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有限公司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 *有限公司*煤矿安全体检自检报告 *煤矿二一七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2第一节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2第二节 矿井生产现状2第三节 主要生产系统2第四节 安全管理2第二章生产布局2第一节 井田开拓2第二节 采场接替2第三节 重大灾害防治方案2第三章瓦斯治理2第一节 矿井通风2第二节 瓦斯抽采2第三节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2第四节 安全监控2第四章水害防治2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2第二节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2第三节 水害防治措施2第四节 矿井排水系统2第五章其他灾害防治及紧急避险设施2第一节 防灭火2第二节 粉尘防治2第三节 顶板灾害防治2第四节 紧急避险设施2第
2、六章供配电、提升、运输、空气压缩系统2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2第二节 提升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井下带式输送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井下辅助运输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 空气压缩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安全投入2第八章评估结论2前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贵州省安全监管局、贵州煤矿安监局、省能源局关于开展全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与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黔安监煤矿【2017】1号)文件精神,2017年2月28日我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煤矿安全体检自检小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对照正常生产煤矿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对
3、矿井井上下进行了全面体检自查,井上主要核查证照合法性、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职工分工种分专业培训情况、各种管理制度及责任制编制情况、矿井开拓布署及生产计划是否符合开采设计及一矿一策规定、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图纸资料及各种基础台账是否合格齐全、仪器仪表检测符合规定情况等;对查出的安全费用提取不符合政府政策、探放水制度不健全、设施设备台账不健全、部分管理制度与矿井实际情况不相符、瓦斯地质图未及时更新等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井下主要对通风、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防尘、矿井排水、防灭火、提升运输、矿井供电等各安全生产子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并针对本矿特点对顶板管理、瓦斯防治、水害防治、防灭火管理、提升
4、运输安全及应急救援等逐项检查,对查出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备案、11203回风巷长度超过1000m未施工临时避难硐室、主要通风机未进行性能测定、掘进工作面无临时支护、采用锚杆支护巷道未进行锚杆拉拔测试、井下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配备不齐等问题进行了整改。本次煤矿安全体检主要依据以下政府文件、规程、法规、行业标准及资料:1、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能源局文件省安全监管局 贵州煤矿安监局 省能源局关于开展全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与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黔安监煤矿【2017】1号);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交的*C8和C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编号08093)(2008年0
5、6月);3、2004年3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贵州省*可行性研究报告;4、2004年5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贵州省*安全专篇;5、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5月25日及2010年6月17日提交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6、2013年5月江西省煤矿设计院提交*县*煤矿采区优化方案设计;7、2013年6月江西煤矿设计院提交*县*煤矿采区优化安全设施设计;8、2013年9月贵州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提交*县*煤矿瓦斯抽放专项设计;9、2013年11月贵州贵州永风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提交*县*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10、2016年12月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
6、程研究中心水城分中心提交*县*煤矿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1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3】1号);12、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10】18号);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煤总煤装【2011】15号);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
7、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16、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黔府发【2007】32号);17、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关于煤矿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设计审查施工规定的通知(黔安监办【2011】205号);18、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19、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20、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21、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22、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23、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
8、全技术要求AQ1023-2006;24、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2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26、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2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8、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50593-2010。矿井自2017年2月28日组建安全体检自检小组开展自查工作,采取边排查边整改方式,至3月7日全面完成排查工作,3月12日完成隐患及问题整改,经上级公司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复查验收,结论为矿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一、地理位置及
9、交通、企业性质、隶属关系1、地理位置及交通*县*煤矿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县城南西2400方向,平距约30公里,隶属*县高坪乡管辖,相邻矿井有*煤矿。矿区至黔北电厂约47km,至遵义南站125km,经黔西至贵阳200km,经马家湾至贵阳208km,交通较方便。交通情况详见*煤矿交通位置图1-1。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煤矿为私营企业,是*有限公司下属煤矿,行业管理隶属*县煤炭管理局。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1、井田坐标及范围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9月颁发的*县*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1111120121064),有效期限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
10、2月。开采范围由1、2、3、4、5、6、7共七个拐点的连线为界,其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面积3.0143km2。开采深度由+1475m至+1250m标高。矿井生产规模15万t/a,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1。表1-1 矿界拐点坐标表(北京坐标系)序号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XYXY13016170356396203016053.78735639463.43123017120356396203017003.79235639463.43433017430356401603017313.79235640003.43843017870356401603017753.79435640003.439
11、53018150356393803018033.79835639223.43663017450356380503017333.79835637893.42773016160356380503016043.79135637893.423矿区面积3.0143km2;开采深度+1475+1250m金沙县高坪乡白坪煤矿矿区位置图1-1 交通位置图 3、 矿井投产时间、矿井生产能力及核定能力*县*煤矿始建于2003年,2009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0.15Mt/a,2016年12月经生产能力核定为0.45Mt/a。4、 证照情况矿井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属证照齐全合法矿井。矿井相关
12、合法手续简述:营业执照编号520000000006762,有效期:2009年1月15日-2019年1月14日。采矿许可证编号为C5200002011111120121064,有效期: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黔)MK安许证字1684,有效期:2015年5月20日-2018年5月19日。五、井田地质概况 1、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二迭系下统茅口组(P2m)、二迭系上统龙潭组(P3l)、二迭系上统长兴组(P3c)、三迭系下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1)二迭系中统茅口组(P2m)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至巨厚层状细晶至粗晶石灰岩,顶部为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
13、硅质石灰岩,层状及块状构造;产较丰富的腕足及蜓类动物化石。矿区内出露不全。(2)二迭系上统龙潭组(P3l)由浅灰色、灰色、黑灰色、黑色细粒至粉砂粒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及石灰岩等组成,底部为硫铁矿粘土岩,主要分布矿区东部,与下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该层为本区含煤地层。产丰富的蕨类植物化石及腕足类动物化石,厚约146.00至168.42m左右,一般厚158.72m。(3)二迭系上统长兴组(P3c)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晶至中晶石灰岩断续燧石结核、团块及条带。产较丰富的较大个体海相生物化石。一般厚度33.58m至43.29m,一般厚度38.44m左右,与下伏地层(P2l)呈整合接触。(4)三
14、迭系下统夜郎组(T1y)该组按岩性特征由下往上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沙堡湾段(T1y1)、玉龙山段(T1y2)和九级滩段(T1y3)。矿区内仅局部残留沙堡湾段(T1y1),其岩性主要为浅灰色、浅灰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状泥灰岩。普遍发育水平纹理构造。底部见厚约0.20m黄色粘土岩。产瓣鳃类、菊石动物化石。厚约15m。与下伏长兴组呈整合接触关系。该地层出露于矿区西部外围。详见图5-1-1,地层综合柱状图(5)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土层、冲洪积层、崩积层。岩性为灰黄、褐黄、黄灰粘土、亚粘土及亚砂土,断续夹分布不均的碎石及块石,结构松散。厚度010m。主要分布于洼地及平缓斜坡地带。 2、构造
15、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单斜。地层倾角一般12°左右,局部为25°左右。矿区范围未发现落差较大的断层,在矿井中偶见3-5m的小断层,在矿区东部外围发育有F2逆断层,西部外围发育有F1正断层,F1、F2断层对矿区无影响。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类型。 3、煤层赋存情况、煤质、煤种 (1)煤层特征矿区内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712层,一般为10层。煤层总厚6.3310.19m,平均厚度9.14m,含煤系数为5.76%。其中:含全区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5层(C4、C8、C9、C10、C12),可采煤层累计厚度为3.029.84m,平均厚度累计为6.49m,可采含煤系数4.
16、09%。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2-1-3。 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1)C4:位于煤系地层上部,上距二叠系上统长兴组 (P3c)底部15.6334.71m之间,一般26.39m,下距C8煤层顶板47.48m56.86m之间,一般在50.97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煤厚度1.00(ZK504)2.74 m(ZK301),平均1.92m,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煤层顶板岩性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底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泥岩、细砂岩。2)C8:位于煤系地层中部,上距C4煤层底板47.48m56.86m之间,一般在50.97m左右,下距C9煤层顶板2.306.19m之间,一般在3.97m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
17、一般含夹0至1层夹矸,夹矸厚0.00m-0.24m,其岩性主要为泥岩,净煤厚度0.65(ZK101)1.09(ZK901)m,平均0.88m。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3)C9:位于煤系地层中部,上距C8煤层底板2.306.19m之间,一般在3.97m左右,下距C10煤层顶板10.0314.96m之间,一般在13.03m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0至1层夹矸,夹矸厚0.00m-0.24m,其岩性主要为泥岩,净煤厚度0.40(ZK101)1.12(ZK901)m,平均0.86m。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4)C10:位于
18、煤系地层中下部,上距C9煤层底板10.0314.96m之间,一般在13.03m左右,下距C12煤层顶板27.7535.10m之间,一般在32.51m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0至1层夹矸,夹矸厚0.00m-0.20m,其岩性主要为泥岩,净煤厚度0.37(ZK504)1.32(D002)m,平均0.99m。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5)C12:位于煤系地层底部,上距C10煤层底板27.7535.10m之间,一般在32.51m左右,下距茅口组顶板5.4620.13m之间,一般在11.46m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0至3层夹矸,夹矸厚0.00m-0. 8
19、0m,其岩性主要为泥岩,净煤厚度0.60(ZK101)3.54(ZK502)m,平均1.84m。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详见表1-2,各可采煤层特征表4、矿井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1、区域地形地貌区内地形起伏较强烈,山峦遍布,展布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另外在南部外围发育乌江河谷,呈“U”形状。地形标高一般在8001200m。区内属中切割侵、剥溶蚀低、中山高原山地地貌。所处构造部位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主要以褶曲为主,断裂以北北东向逆断层为主。井田处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之分水岭附近,最高点位于矿区西部山顶海拔1577.1m,
20、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部外围沟谷处海拔1150m(矿区侵蚀基准面为+1150m),相对高差427.1m。井田东部外围伍所河,构成了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935m。井田以南外围流过的乌江,为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该河流为区内岩溶含水层地下水的排泄地带。区内大部气候为山原亚热带湿润气候,*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037.6mm,年最大降水量1363.9mm,年最小降水量为825.4mm。雨季时节为四月至十月,雨量达825.4mm,表1-2 *煤矿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采用点数可采点数不可采点数间距(m)全层厚度夹矸厚度(m)采用厚度(m)可采情况对比可靠性结构复杂程度稳定程度P3c15.6334.7126.3
21、9C4272701.002.741.920.001.002.741.92全区可采可靠简单稳定47.4856.8650.97C89720.651.400.900.000.651.090.88局部可采可靠简单较稳定2.306.193.97C912840.401.240.880.000.260.401.120.86局部可采可靠简单较稳定10.0314.9613.03C10121020.401.401.020.000.150.371.320.99大部可采可靠简单较稳定27.7535.1032.51C12201910.604.182.160.000.800.603.571.84全区可采可靠简单稳定5.4
22、620.1311.46P2m占全年降水量的85.12%,多年平均气温14.7。总体上气候宜人,降雨量丰沛,为区内地下、地表水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源。2、区域地表水区内水系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乌江流量大,于井田外围南部流过,由南西向北东径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为区内主要的地表水体。井田及附近地表水体为东部发育的伍所河和南部发育的一条溪流。S09和S01号泉为其主要补给源。(二)地层含、隔水性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山间洼低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主要为耕植土及粘土,局部地段混风化碎块、块石及灰岩的崩积块体。该层厚度为010m。该层一般不含水,具透水性。由于该层分布于斜坡地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体检 自检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