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形势与事故案例分析.pptx





《煤矿安全形势与事故案例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形势与事故案例分析.ppt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及事故案例分析,皖南监察分局 高云魁,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内容,点击此处添加标题,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一)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016年 1-4月份,全省煤炭产量共4331.11万吨(其中4月份产量为预计值),同比减少260.47万吨、减幅5.67%。(仅皖北煤电公司产量增长),淮北矿业集团产量(万吨),淮南矿业集团产量(万吨),17.11,250.42,2190.52,937.98,34.03,548.64,皖北煤电公司产量(万吨),566.48,国投新集公司产量(万吨),22.32,(二)安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1、产量情况,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煤矿共发生生产安全
2、事故3起、死亡4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92(按预计产量核算)。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同比减少3起、8人和0.169,减幅分别为50%、66.67%和64.66%。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上年同期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7人。,1-4月份煤矿事故起数,1-4月份煤矿死亡人数,(二)安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生产安全情况,(二)安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2、生产安全情况,(二)安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二)安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3、面临的形势,一个增加三个减少,(二)安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3、面临的形势,三项岗位人员 减少,受煤炭经济形势下滑影响,企业留人、用人、培养人的长效机制不完善,对专业人
3、才的吸引力不足,部分煤矿“三项岗位”人员流失严重,导致部分煤矿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一个增加三个减少,隐患排查及处罚力度减小,有的煤矿没有按照“无盲区、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和省政府规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整改不及时,煤矿企业隐患整改复查回函中,有打法规标准“擦边球”现象,出现应处罚而未处罚等现象,导致隐患没有真正整改到位。,点击此处添加标题,二、事故案例分析,某矿中毒事故教训,某矿瓦斯超限较大涉险事故,某矿运输事故教训,某矿突水事故案例分析,点击此处添加标题,(一)某矿突水事故案例分析,2013年2月3日,某煤矿南三采区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突水量为2900
4、0 m3/h,事故造成全矿井被淹、1人死亡。,1.事故地点概况。 1035工作面位于南三采区南翼第三阶段,工作面上部为1031、1033工作面采空区,下至1035机巷,南至补10勘探线,北至南三采区上山煤柱;设计走向长1223m,倾斜宽177m,煤厚2.9m,煤层倾角平均20;标高-398-510.5m;储量75.4万吨,采煤工艺为综采。,点击此处添加标题,工作面上覆的71煤层7131工作面已回采结束,正在开采7135工作面。1035工作面于2012年1月开始准备,风巷已施工780m;机巷与轨道巷已贯通并施工至切眼下口,全长1275m,后变方位施工切眼28m。切眼下口向外360m处设有一环形水
5、仓,水仓容积594m3,与1035轨道巷相连,形成自流排水系统。工作面排水路线为1035切眼1035机巷1035环形水仓1035轨道巷1033轨道石门南部大巷井底水仓副井地面。具体见事故地点示意图。,1、事故地点概况,某矿1035工作面平面布置示意图,某矿突水事故井下作业人员分布示意图,某矿突水事故井下失踪人员分布示意图,点击此处添加标题,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由综掘二区三队施工。2月2日14时10分,综掘二区跟班副区长向矿调度所汇报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迎头底板出水,出水量10m3/h。调度所当即安排停止作业、撤人、疏通水路,并通知地测科派人下井查明情况。地测科技术员下井观察水情并取水样,1
6、5时30分,技术员到达现场,发现迎头向后812 m处底板底鼓,出水量30m3/h,并报告矿调度所;16时30分,报告出水量40m3/h;17时30分,报告出水量60m3/h;18时30分,报告出水量70m3/h。18时55分,出水量增大,目测出水量约150200m3/h,矿调度员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同时向集团调度室报告。19时09分,南三采区作业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注意观察水情,有异常情况随时汇报,无异常1小时汇报1次。20时05分,地测科副科长继续观测水情,并与中班带班矿领导采煤副矿长进到环形水仓向里约40m处,因水大、浮煤太多不能再向里。20时50分2人返回至环形水仓处继续观察水情,水量
7、约200m3/h,水仓内容水近半。,2、事故经过,集团总工程师接报告后,立即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会同矿长召开水情分析会。经分析认为,水源是太灰水的可能性大,根据矿以往突水量预测突水量不会超过1000m3/h;会议要求地测科加强水情观测,施工单位疏通水路、安装水泵,综采一区在通往二水平巷道口用黄泥构筑拦水坝,保运一区加强一水平排水泵维护,3日夜班南三采区其他人员在井口待命;矿值班领导到1035轨道巷环形水仓指挥协调增设水泵。21时33分,张治向矿调度所报告出水量稳定在200m3/h左右;约22时,报告环形水仓容水已满,机巷开始积水。约23时,夜班带班矿领导安全副总工程师、通风区副区长等人抵达现场
8、,继续观察水情。3日0时20分许,现场人员到环形水仓处观测水情时,听到巷道里面有“砰、砰”的声音,而且水雾很大,水量剧增,现场人员立即沿机巷向外撤离,0时20分在机巷外口向矿调度所报告0时21分,矿长命令井下人员全部撤离,各单位值班人员负责通知本单位人员撤离,安排一、二水平泵房跟班人员到岗,以最大排水能力保证人员撤退时间。当班井下作业人员共444人,接到撤离升井命令后分别从副井、新副井、北部混合井、西风井撤离。经过10个小时的紧急撤离和营救,从西风井升井71人、从副井升井114人、从新副井升井158人、从北部井升井99人、从主井升井1人,累计升井人员443人,通风区一水平炸药库管理员下落不明。
9、4日20时24分,鉴于井下已不具备安全施救条件,突水抢险工作结束。,点击此处添加标题,(1) 直接原因 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煤层下方存在隐伏陷落柱,在采动应力和承压水作用下,造成该掘进工作面底板底鼓,承压水突破有限隔水带形成集中过水通道,奥陶系灰岩水从煤层底板突出。 (2)间接原因 一是对奥灰水危害认识不到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出,矿井内发现有岩溶陷落柱存在,但其分布规律不清,存在隐伏陷落柱突水问题,在生产中应注意此类问题的探查。但集团公司及矿未引起高度重视,未采取探查和防范措施。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防治水设计均未对可能存在的隐伏岩溶陷落柱进行分析
10、,提出防范措施。发现突水征兆后,对1035切眼底板突水主观上按照太灰突水进行处置,也未对突水水源进行化学分析,导致对突水水源误判。,3、事故原因,点击此处添加标题,二是防治水技术手段不到位。1035切眼位于煤层变薄区。三维地震显示有2个异常区,把火成岩侵入作为唯一解释。2004年普通三维地震资料精度低,难以作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唯一的物探依据。矿井未建立水害预警系统,地下水动态观测数据反馈时间间隔长,不能及时为水情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工作面设计管理不严格。1035机巷设计长1223m,实际施工已1275m。变更设计仅由矿技术科提出方案,经掘进副总工程师签字同意,未按规定程序审批。 四是水
11、情报告不及时。2日14时10分,矿调度所接报告后,未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0条规定及时向矿长报告。18时55分突水量增到150200m3/h后,矿才向集团公司报告。 五是水源分析不及时,水量观测不准确。2日14时10分,1035掘进工作面迎头出水后,未同时进行井上下地下水动态观测,仅安排1人取水样并观察水情;对出水量观测仅为目测。当班23时事故地点机巷涌水已达到巷道棚梁处,突水量远已大于150200 m3/h,现场观测人员仍凭经验判断为于150200 m3/h;23时40分奥灰长观孔水位开始下降,水量观测不准确导致误判。,3、事故原因,点击此处添加标题,3、事故原因,涌水量曲线图,点击此处添
12、加标题,3、事故原因,奥灰98观1孔水位曲线,点击此处添加标题,六是现场处置不果断。在突水量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未果断撤出井下所有受水患威胁区域作业人员,中班、夜班仍安排二水平等作业地点正常生产。 七是通知撤人不彻底。突水事故发生后,通风区值班人员及通风区调度员接到全矿撤人命令后,通知并落实失踪人员撤离不及时。 八是应急救援管理不到位。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无矿井出现重大突水险情时通知撤人的方式、路线等内容,也未按规定组织应急演练,矿调度所工作人员、通风区调度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不熟悉。,3、事故原因,点击此处添加标题,一是经验代替“以防万一”的技术
13、原则。二是对事故征兆不重视。三是应急处置失误。发现险情未采取断然措施。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4.事故主要教训,点击此处添加标题,(二)某矿中毒事故案例分析,2011年6月10日,某煤矿7118综采工作面风巷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事故地点概况。 7118工作面风巷内共施工8个高位钻场,采用锚网支护。高位钻场间隔7080米,每个钻场设计9个钻孔。钻场长米,宽米,高2.5米,钻场底板距煤顶板6.6米,钻场联巷斜长14米,坡度35,采用2.6米2.6米工字钢棚支护。工作面回采期间过高位钻场4个,12#钻场采用架设木垛与局扇通风处理瓦斯,34#钻场采用徐州天阳公司生产的MKA煤矿充填剂
14、进行充填,5#钻场充填材料为徐州天阳公司生产的高分子充填封堵剂。,点击此处添加标题,2011年5月26日,通风区向矿提出申请采购5吨MKA煤矿充填剂准备对7118工作面5# 钻场进行充填,经矿总工程师及矿长同意后,通风区材料员自行联系进货。5月30日下午,徐州天阳公司将5吨(共200桶)高分子充填封堵剂送到矿通风区,材料员仅核实了产品合格证及数量后即安排将材料送到区钻机队库房,区管理人员及材料员均未对所进材料是否为申购材料进行检验。 6月2日,矿宣布成立防突区及瓦斯办,至事故发生时,防突区尚未正式组建。6月9日晚,区值班在班前会上安排对7118工作面5# 钻场进行充填。钻机队队长带领四名工人于
15、2011年6月10日0时开始对7118工作面5# 钻场注高分子材料充填,6月10日凌晨4时,注高分子材料结束。累计注入高分子材料2025kg。 6月10日早班,综采三区当班出勤58人,区值班安排李、史、袁三人在7118工作面风巷5#钻场处抹帽,当班任务3棚。14时左右,三人当班任务完成,史、袁二人收拾好施工工具准备送到工作面机巷内的工具房,李在5#钻场附近清理杂物。14时30分许,史、袁二人见李没有跟来,就返回风巷。二人到5#钻场时发现钻场内有黄色烟雾冒出,李倒在钻场外口下侧。二人立即将李救出,并向跟班副区长康汇报,康向矿调度所汇报后立即组织人员将李沿工作面机巷方向抬出。升井后李被送到淮北第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形势 事故 案例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