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渤海石油职业学院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中央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渤海石油职业学院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专业建设负责人1专业建设小组成员1一、建设背景与基础1(一)建设背景1(二)建设基础3二、建设思路与目标5(一)建设思路5(二)建设目标5三、建设内容7(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7(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2(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3(四)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14(五)专业文化建设14(六)专业群建设15四、建设资金预算17五、改革举措18(一)开展“实践先行,教学做一体”相互融合的校企合作18(二)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气田课堂、学做合
2、一”人才培养模式19(三)实施双师工程,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19(四)实训基地建设19(五)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20(六)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20六、保障措施21(一)组织保障21(二)制度保障22(三)经费使用及保障22七、预期成效22(一)2012年预期绩效22(二)2013年预期绩效23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23(一)建设进度23(二)绩效考核指标2424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负责人韩贵金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副研究员、副院长)陈洪明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经理)专业建设小组成员丁德全 (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
3、员会主任委员,教授)田润年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高级政工师、副书记)刘玉明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高级工程师、人事部长)陈信明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石油工程系,副研究员、教研室主任)刘景利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系主任)杨 伟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李英斌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张亚莉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政工师)陈国强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李文强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刘冬梅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廖凤英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孙金凤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孙建华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 王仙之 (渤海石油职业
4、学院,讲师)王 丽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张 彬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杨爽月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迎来热潮本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供应量的增长始终跟不上消费量的增长,天然气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转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难以大规模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不断在以价格杠杆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约是常规天然气总量的5倍,与常规天然气相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
5、然气分布广、储量大,是能源供应安全的有力保障。煤层气俗称“瓦斯”,是煤矿安全“第一杀手”,同时也是一种强烈温室效应气体,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天然气,具有高效、低耗,绿色、低碳,低污染的特性,现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煤层气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前景。国家将煤层气作为独立能源列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出台了打破专营权、减免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鼓励开发利用;正在重点建设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2005年以来,中石油、中联煤、晋煤、亚美大陆等在沁南展开煤层气产能建设;截至2
6、010年建产能合计20亿立方米,日产气400万立方米;已建连接西气东输支线(中石油)、潘庄-晋城市输气管线(晋煤集团)和端氏-博爱输气管线三条煤层气输送管线,年输气能力达到45亿立方米。外国石油公司也在高调参与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建设了我国第一座数字化整装煤层气田开发煤层气,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国务院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安全环保等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性举措。2010年2月22日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蒋洁敏总经理指出,要坚持煤层气业务是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这一业务定位,坚持“十二
7、五”末商品气量达到4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要通过加快煤层气业务发展,使中石油成为煤层气业务技术主导者、标准规范制定者、业务发展领跑者。2009年9月,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负责开发的我国第一座整装煤层气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华北油田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在华北油田30多年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到“十二五”末,华北油田将在晋南沁水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数字化煤层气大气田,煤层气累计建成产能42.06亿立方米,年产气量40亿立方米,成为“绿色中国石油”在山西的领航企业。华北油田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是中石油下属单位中拥有煤
8、层气矿权面积较多、业务开展较早、成效显著的单位之一,是集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科研、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核心企业;已开发建设的我国首座数字化规模化整装煤层气田,可以进行远程数据采集传输、远程启停井、远程井站视频监控;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煤层气生产、处理、集输基地。3.煤层气产业发展需要大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华北油田煤层气开发走在全国前列,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保证。目前,该分公司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主要来源于部队退转和油田综合服务处转岗,技术力量比较薄弱,而且新作业区还在不断开发,以正在开发的郑庄作业区为例,预建9亿方产能规模,还需要400多名职工。在煤层气田商业化生产运营中,
9、从事一线煤层气生产的岗位操作人员严重不足,而从事煤层气采输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为紧缺。企业调研中,分公司、晋煤集团等煤层气开发企业都希望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要熟悉煤层气抽采和集输等生产过程,并能够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对学院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培养煤层气抽采技术专门人才,明确表态给予配合支持。分公司等企业对煤层气抽采技术专门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体现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建设基础1学院与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共建新专业2009年,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对华北油田及国内其他煤层气开发行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了解到国家煤层气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10、决定开办煤层气相关高职专业,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2010年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开始招生。虽然学院已有多年石油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但是,煤层气高职教育新专业在我国没有开办先例,学院领导班子和专业建设团队按照现代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实施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毕业生适应煤层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要求的工作能力。学院与分公司领导商定,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煤层气相关专业,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分公司领导对工学结合培养人才高度重视,要求全公司做好配合工作,确保师生教学、人身和生产安全。2数字化整装煤层气田建设需要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人才分公司在山西沁水建设的数字化规
11、模化整装煤层气田,采用煤层气集抽采、处理、集输、远程数据采集传输、远程监控于一体国内领先的配套技术;学院对接分公司生产岗位和先进技术设置相关专业,服务于国家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要适应煤层气抽采和集输等相关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的需要,更准确地将专业定名为“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并确定该专业为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经向华北油田公司申报,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开发立项为公司重点研究项目,并获得立项批准,2011年,该立项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批准。3学院与分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靠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来巩固学院与分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须依靠校企合作的体制
12、机制建设来维系和巩固。校企合作的体制包括组织机构及其组成方式、权限职责、利益关系等;学院与分公司联合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制订委员会章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职能、责任和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定期开展活动,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校企合作的机制包括合作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经过合作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保证工作推动、落实、纠错、评价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发挥学院与分公司各自在人才培育、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现场教学及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实现校企相互促进,使煤层气田开发、生产与专业人才培养工
13、作和谐发展,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能够保证企业、学生、学院各方的利益。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体现在五个方面:(1)选优录用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其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企业文化,能够直接上岗;(2)企业接受学生现场教学,学生文化素质比农民工高,且降低人工成本,可提高生产经营效益;(3)学院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4)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企业队伍整体素质。(5)青年学生作为企业准员工,提升企业活力学生的利益不仅在于培养就业上岗的基本职业能力,更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现场教学的生活补贴也可
14、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学院的利益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有利于学院引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理念,提升专业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认可的良好声誉。4学院与分公司共建专业、合作育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学院与分公司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主要有8方面内容:(1)共同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3)共同建设校内和设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利用学校和企业两地资源,创设适宜的课程实施条件;(4)合作建设为学院师生、企业员工学习、培训提供服务的共享型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5)共同制订现场教学
15、管理制度并实施管理,在企业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共同管理和监控运行;(6)共同制订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机制;(7)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技术合作开发的专兼职教学团队;(8)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利益,保证学生的利益,谋求共同发展。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本着服务和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学校主体和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创新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合作育人长效发展机制;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建立“气田课堂、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实验实训条件。通过建
16、设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行业企业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两年建设,探索形成基于双赢模式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形成高职教育特色和行业特色,突出“气田课堂、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师资水平显著提高,双师素质教师达95%以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具体目标(1)创建“气田课堂、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
17、在创建“气田课堂、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与行业企业协作办学,建立校企结合、工学并举办学机制。(2)强化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实训实现 “零距离”上岗的教育教学目标,营造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即能就业上岗。(3)实施“多证书”重能力的特色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以煤层气抽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常规教学与职业岗位培养体系的融合、贯通与对接,将“采气工”、“集输工”、“输气工”、“井下作业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能力、考核内容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与行业企业共同
18、开发和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配套教材。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4)强化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深入企业挂职锻炼、职业技能培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和校企合作开展科技以及对外技术服务等措施,转变教学团队的教育观念。建设形成一支在煤层气抽采领域内实践能力强、积极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教学质量与水平高、结构合理、敬岗爱业 “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在建设期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12名校内骨干教师和2名企业骨干教师,从煤层气生产企业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企业专业带头人,进行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培养。并对校内1名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技术培养。校内骨干教师每年需
19、深入企业挂职锻炼3-6个月;50%的专任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从企业引进教师授课的总课时量需达到专业课程课时的35%。(5)加快本专业教学条件建设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包括较为完善的校内基本技能实践教学和校外职业实训基地,以及相应的软件、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项目资料和网络教学条件)和配套管理机制。(6)改进课程与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与评价方式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制订具体的成绩评定细则。建立行业、社会机构、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
20、、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发展状况及对教学体系的反馈等作为主要内容,动态评价优化和改进专业教育教学。以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学院相关石油工程类专业建设,引领国内同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三、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探索人才培养模式(1)将“气田课堂、学做合一”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的切入点和特色煤层气专业建设小组在对国内煤层气产业发展背景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中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发展岗位以及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多方面,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调研,与生产企业的机关科室技术人员、作业区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访谈、座谈、问卷
21、调查等,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是国内首先开设煤层气采输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没有可供借鉴的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熟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师也没有相应工作的实际经验;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急迫需要,专业首批学生已录取进校,而怎样建设专业,如何培养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亟待决策的问题。(2)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学院和企业签订“现场教学协议书”,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制订现场教学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现场教学事务,学院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管理和指导工作。下厂前,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校规校纪、安全教育等。到现场,企业对学生进行企业形势教
22、育、安全教育、厂规厂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学生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在安排的岗位上工作,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生产知识由指导师傅对学生言传身教;在学生的轮休时间,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集中授课,配合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考核。学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讨论研究,在专兼职教师集中授课和巡视指导时主动求教。学生在现场的学习是工作本位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构建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本位学习的优势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隐性知识的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种优势显然是学校学习所不具备的,并且更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但是,工作本位学习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由于这种学
23、习要服从于工作,往往限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学习受到局部化的、重复的、有限的情境制约。置身于工作现场并不意味着必然实现学习目的。因此,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系统设计的。第一,不能将工作本位学习等同于工作过程中的自然学习,需要专兼职教师共同精心创设特定工作岗位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要超越当前的和特定工作任务,要强调学习者的角色,明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第二,学校本位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弥补工作本位学习的种种不足,还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全面的故障排查处理工作训练、学生自主设计实施的项目学习等,以及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学科系统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专业
24、人才培养方案要将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有机结合起来。2构建课程体系(1)举行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若没有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主干课程,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性质就难以保证。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不适应目前高职学生的基础和智能特点,不适合培养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而且即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也并不必然具备能力;生产一线实践专家的知识量可能还不如大学毕业生,但专家的知识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是按照工作逻辑与真实的完整工作任务有机联系的,是实现工作结果的知识。因此,学院借鉴德国职业教育BAG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方法,根据我国国情和学院的实际,开发工作过程
25、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项目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德全教授的指导下,学院组织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学生现场教学、现场考察和课程开发工作,开展专业教师座谈、学生座谈、企业技术人员座谈,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共同研究探讨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制订。学院拟订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完整方案,组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教学团队进行培训研讨,分工执笔起草、共同研讨修改,准备研讨会工作资料和系列工作用表;从“实践专家研讨会召开的背景、目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预期成果”到实践专家选聘条件、基本概念解释、分析引导问题、分析样例等,工作资料齐备;从专业对应职业岗位论证、专家职业
26、工作任务汇总归类、典型工作任务难度分析归类到工作领域与职业能力分析,拟订严密的工作进程安排;担任会议秘书和服务工作的教师和分公司配合人员做好会议场地、设施设备、工作资料及文具等各项准备工作。为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编写专业教材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实践专家研讨会”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成果以及专业教师在煤层气田现场调研获得的分析数据和资料,是课程设计的宝贵资料。通过整理、完善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描述方案,并集体研讨、转化为专业的课程体系方案。专业课程结构分析工作由学院主管院领导、教务处长、系主任和
27、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机构,通过会议讨论,汇集形成一致的分析意见。1)将典型工作任务排列组合,确定主干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有在煤层气田现场教学期间的学习部分(工作本位学习),也有校内学习部分(学校本位学习),各门课程的两部分比重和要求各有不同;每门课程的校内学习部分,有的内容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或一体化教室进行项目化教学,有的内容主要在传统教室学习。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要有机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多学科知识一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要有企业评价内容。2)组成单元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单元专业课程开发建设计划。确定学生在煤层气田相关岗位的学
28、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的仿真工作项目,并完善所需的项目实施条件。对暂时不能实施项目教学的课程,可暂以讲授为主,在逐步改善现场教学和校内实训基地条件的过程中推进课程开发。3)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得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开设必要的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以及机电类和地质类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等基本技能训练,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保证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但不追求单设理论课程成体系,一体化课程也是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4)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专
29、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来确定项目课程建设的双负责人及特色教材主编、副主编,共同设计项目课程,编制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教学方案,编制教材编写大纲。(3)努力实现现场教学、现场情境学习预定的培养目的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气田课堂、学做合一”,即将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堂设在煤层气田,在岗位工作中学习;专业课程都应在“气田课堂”中有学习性工作任务,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但是都应该是明确的,在编制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时必须明确表述。在气田课堂的教学中,专兼职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提出一些独立完整的“项目”,从设计到实施、检查评价,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能
30、够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要鼓励学生自己分析所遇到的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完成完整工作任务的能力;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习情境要超越当前的和特定工作任务,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要探讨“为什么”、“如何改进”,重视探究性学习,鼓励自主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通过现场相关工作,体会到学习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欲望,为学校本位的学习做好铺垫。专业的现场教学指导文件和相关课程标准及教学实施文件要对上述现场情境学习的目的和落实措施要表述清楚、准确,专兼职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健全管理文件。(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根
31、据专业带头人培养与管理制度,从煤层气生产企业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企业专业带头人,进行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培养。同时,对校内已有的专业带头人进行专门培养,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培训等途径,使其迅速成长。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既能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又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既有高水平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在行业企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同类院校知名专家。2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在建设期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12名校内骨干教师和2名企业骨干教师,校内骨干教师需深入企业挂职锻炼3-6个月;50%的专任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
32、交流活动,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从企业引进教师授课的总课时量需达到专业课程课时的35%。选拔和培养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并通过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技术交流以及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等途径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建立健全专任教师队伍的管理、培养、考核、评估制度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制度,形成激励机制。采用培训、培养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职业素养、应用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逐年递增,到2013年达到95以上。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培训制度。现有专任教师是在学科化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较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能力,难
33、以实施好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工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定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培训,提高专任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使之迅速成为合格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建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每年轮流选派1-2名专任教师脱产到煤层气生产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挂职锻炼,鼓励其余专任教师半脱产到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或实践锻炼,3-5年内使得该专业100的专任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历。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企互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和兼职教师动态管理体制,与煤层气生产企业紧密合作,从生产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其中包括1名行业知名专家,逐步建成拥有30人的兼职
34、教师库。对兼职教师定期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能承担本专业主要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能参与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引领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使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成为真正“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性和仿真实训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1)基地建设的依据是培养目标中的专业能力项目和能力标准;强调基地的硬件是为软件服务的,是为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培养项目及其标准服务的。(2)实训设备应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且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三至五年内能体现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强调设备的功用和效能,把握“必需”和“够用”之间的关系,寻求恰
35、当的功能价格比和数量效率比,不一定越贵越好、越先进越好、越多越好。 (3)把握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互补关系 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要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适合以能力训练为主,淡化原理性验证。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基础能力训练和部分在校外不宜实施的专业关键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以完成职业环境、职业规范方面的训练为主。因此,必须把握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互补关系。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成学生现场教学任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
36、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着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各施所长,互补所需,双方受益,义务分担的原则进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应具有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设备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能够承担、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就近就地、相对稳定、满足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具备实习实训学生食宿、学习、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的任务:校企双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共同制定实训课程标准、实训计划、实训项目方案,合作编写实训教材。在已经建立的樊南、樊北、郑庄、成庄、中央处理中心五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37、继续扩大规模,满足教学需要。 (四)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根据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学院的行业优势,强化服务行业意识,增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围绕华北地区、华北油田煤层气行业的煤层气勘探、开发、集输等,为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产品开发与升级、工艺改造等科技服务工作,主动为企业职工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为相关单位提供服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为同类院校和中职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师资培训。从而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五)专业文化建设以“立足油田、面向行业、贴近经济、服务企业”为指导思想,以“大庆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为特色,我
38、院一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应用型专门人才。故此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流因素。专业文化是一种积累、沉淀、共识的文化意识,它是整个专业师生自愿接受、并共同遵守的专业价值感和核心价值观,对专业中每一个成员都形成一定的牵引力,给他们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并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每一种专业文化都根植于一定的专业群并带有学科的文化属性。作为具有职业特色的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职业气质、职业文化、职业技能成为本专业文化构建的主体框架。打造金牌专业、构建特色专业文化,提升专业发展品质、引领校园文化前进方向应该考虑到:1.规范办学理念,形成职业信仰文化办学思路决定专业的发展方向
39、,一旦思路偏离正轨,专业建设则会进入误区。办学理念的形成要体现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对专业内涵的认同感、专业塑造的价值感、专业发展的期望感,即形成一种职业信仰文化。专业建设应不断吸纳企业核心文化,形成以技为本的教育观,以德塑仁的人才观,以思促动的教学观。只有形成赋予职业信仰的核心办学理念,才能塑造出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使学生从机械接受到自觉遵守,从自觉遵守到相互传承。2.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文化根据区域经济和战略联盟理念,整合资源、集优发展,才能节约成本,良性循环,互利共赢。专业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企业文化,因此应深度发展校企合作文化,加强校企资源良性对接,形成校企文化互助。煤层气
40、抽采技术专业可以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行业理念塑造,进行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开发;企业兼职教师融入到专业教师团队,互利互助,形成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逐渐引入本企业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仿真化企业管理;学校与企业间应加强硬件资源的共享与互利:学校可以利用仿真实训设施,不但能有效节约硬件投资成本,还能有效加强情景教学,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授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挖掘优质专业特色,塑造职业形象文化职业形象塑造是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外显特征的重要表现。 形象氛围具有直观感受,是影响学生专业素质养成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长期、持续的视觉感知,对于疏导学生职业情感、形成职业形象
41、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针对本专业特色,开设文化建设专栏,内容涉及行业发展动态、企业文化精神、行业发展精英、近期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专业氛围,渲染鲜明的视觉效应,以引导学生的专业意识。4.开发多种体验活动,提升职业气质文化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还应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倡导和组织各项专业活动,将职业价值和专业文化渗透其中,营造职业气质和职业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专业内涵、体味专业价值,通过活动提升职业气质、塑造职业精神。(六)专业群建设通过2年的建设,以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为基础,带动油气开采技术、钻井技术等专业的课程、教学团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优势互补、资
42、源共享的专业群。1.课程建设组建课程建设小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编写特色教材;建设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群课程建设计划见表3-1表3-1 专业群课程建设计划表单位:万元项目名称负责人完成时间投入资金优质核心课程煤层气井站运行与管理孙金凤2012年9煤层气采输设备使用、维护与保养刘冬梅2013年9其他课程杨伟2013年6专业教学资源库刘景利2013年20合计442.教学团队建设专业群拟引进或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14名骨干教师,10名双师素质教师,聘请30名兼职教师(见表3-2)。表3-2 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一览表单位:万元培养类别姓名教师基本情
43、况培养计划年度投入资金措 施专业带头人田润年高级政工师 本科201212到德国进修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开发。到美国进修,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陈信明副研究员 本科201312骨干教师张绍雄高级工程师 本科20124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学习;到技能鉴定站技能培训;参加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践锻炼刘玉明高级工程师 本科3蓝富华副研究员 本科3张 彬讲师 博士3陈国强讲师 本科3王 丽讲师 本科3孙金凤讲师 本科3刘冬梅讲师 本科3张亚莉政工师 本科20135孙建华讲师 本科4王仙之助教 本科4李文强助教 本科4廖凤英助教 本科4杨爽月讲师 本科4“
44、双师”素质教师10名201214到技能鉴定站技能培训;到煤层气公司顶岗实践201314兼职教师30名现场技术专家、能工巧匠20125校企合作培养,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20135合 计1123.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煤层气抽采仿真实训室。该实训室建成后可进行正常煤层气抽采操作演示和模拟实训,采输设备故障的判断及处理操作等训练。四、建设资金预算表4-1 煤层气抽采技术 专业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资金总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或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2011年2012年小计比例 (%)2011年2012年小计2011年2012年小计合计合计1071072
45、14100150150300303060574实训实习硬件建设1.煤层气设备维护实训场地20406046.75035851010201652.煤层气抽采仿真实训室3010402540655510115小 计50501007575150151530280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44818.7661222424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9918141428224503.“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77147714284.聘请兼职教师33622410小 计202040303060661211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551022.57714224282.优质核心课程991810102022442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0102013132622450小 计2424483030606612120其它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22412.1336102.实训实习耗材补贴4485510224223.实习意外伤害保险22422484.专业群建设336336112145.第三方评价2242248小 计13132615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