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01井钻井地质设计.docx
《煤层气01井钻井地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气01井钻井地质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引 言为了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扩大煤层气勘探成果,实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产气突破,同时顺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云南省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步伐。按照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我公司与云南省143勘探队共同组织人员于2002年3月初进行了现场实地踏勘,搜集有关资料,特编制此地质设计书。1 基本数据(1)井名:EH01(2)井别: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3)设计井位:云南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第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米处。(4)构造位置: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咱得向斜西翼(5)设计井深:660米(6)设计座标: 纵座标(X):2802050横座标(Y):18
2、412825标 高(H):+2005米(7)目的煤层:二叠系龙潭组C9、C16和C21b煤层(8)完井层位: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9)完井方式:根据采样、试井、测井等综合勘探手段获得的成果研究、分析,若结论显示本井不具有开发潜力,则分段对含水层及井口封固完井;若分析结论显示本井具有开发潜力,则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完井方式为套管完井。(10)完钻原则:C21b号煤层底板以下50米完钻。2 部署方案及钻探的目的任务2.1 部置方案(见图1)恩洪煤层气勘探项目分为煤层气资源评价,钻井与地震勘探、生产试验三个阶段,为了查清勘探区内煤层赋存状况,根据综合分析与研究以往地质勘
3、探成果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踏勘情况,首先在恩洪勘探区南部煤炭勘探区与未勘探区的结合部附近,布置一口参数井,即EH01;在勘探区北部煤炭普查勘探区内,布置另一口参数井,即EH02井。以获取不同区域,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应力均条件下有关煤层气地质储层参数。同时针对该区构造比较复杂的特点,在煤田普查区及预测区,进行二维地震勘探,提高勘探程度与煤层气储量的控制程度,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2.2 钻探的目的任务获取该区实际含煤性、含气性,及目标煤层的可采性参数、储层参数等,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及煤质特征、割理发育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温吸附曲线、煤的吸附常数,煤及其顶底板的力学性质,
4、储层压力、煤层渗透率、原地应力等煤储层参数。评价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条件。通过储层模拟技术、预测煤层气产能,评价该地区的煤层开发潜力,估算该区的煤层气储量。根据分析、测试资料决定是否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是否对目标煤层进行压裂,排采试验等下步作业,进一步获取煤层气生产数据。寻找煤层气开发有利的高渗富集区,为进一步勘探开发奠定基础。3 设计依据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恩洪煤田清水沟井田地勘报告。以往地质勘探工作及评价研究成果。有关的煤层气勘探规程、规范与技术规定。现场地表实际踏勘情况。4 地质概况4.1 地层4.1
5、.1 区域地层恩洪矿区地层表 表1界系统恩 洪 矿 区地 层 名 称厚 度(m)新生界第四系Q030第三系上第三系N0157下第三系E0148中生界三叠系中 统缺失关岭组T2g>500下 统永宁镇组上段T1y2约250下段T1y2190205飞仙关组第四段T1f43686第三段T1f33585第二段T1f2139205第一段T1f175145卡以头组T1k81125上古生界二叠系上 统龙潭组上段P2l341106中段P2l260119下段P2l159146玄武岩组P2234460下 统茅口组P1m318634栖霞组P1q37112梁山组P1l61116石炭系上 统C370125中 统C2
6、3065下 统C1240泥盆系上 统D3334中 统D2423中元古界昆阳群Pt2>70恩洪矿区位于古扬子板块康滇古陆东缘,出露最老地层为中元古界昆阳群,其上直接为上古生界(D、C、P)及中生界(T)地层覆盖,缺失震旦系、下古生界及中生界的侏罗系(J)、白垩系(K)地层。晚二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出露于恩洪复向斜东部边缘及区域主干断裂带附近,其下伏地层广泛分布于恩洪矿区外围,上覆地层(T1、T2)主要在恩洪矿区内分布,见表1。4.1.2 预计钻井地层剖面(见表2)依据恩洪清水沟矿区井田精查报告和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1501号钻孔柱状资料,预计本井地层剖面自上而下为(见表2):第四系(Q)井深01
7、0米,厚10米,为坡积、残积、河流冲积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三叠系(T)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井深1016米,厚6米,为深灰色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井深16340米,厚324米,为滨海及浅海相沉积。上部以紫色泥岩、粉砂岩、细一中粒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岩屑成份以单斜辉石、斜长石、玄武岩屑为主,铁泥质胶结;下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少量细砂岩、粉砂岩、岩屑成份以玄武岩为主,绿泥石、钾长石次之,铁泥质胶结。本组层理复杂,以大型斜层理为主,顶部和下部发育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含化石,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井深340445米,
8、厚105米,顶部一般以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细条带重复出现,为与飞仙关组分界标志;中、下部主要以灰绿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底部常夹钙质细砂岩薄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二叠系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井深445650米,厚205米,为绿设计地层分层预测表 表2地 层 系 统代号设计分层与下伏地层接 触 关 系故 障提 示系统组底界深度(m)厚度(m)第四系Q1010不整合接触防塌、防漏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166断 层 接 触防斜、防卡防漏、防涌飞仙关组T1f340324假整合接触卡以头组T1k445105整 合 接 触二叠系上统龙 潭 组T1l650205假整合接触防斜、防涌防漏
9、玄武岩组T166010未 穿灰色、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菱铁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含C1、C2、C3、C4、C5、C6、C7、C8、C9、C10、C11b、C13、C14、C14b、C15b、C16、C17、C18、C19a、C19b、C21a、C21b、C23b、C24煤层,其中C9、C16、C21b为本井的目标煤层。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井深650660米,厚10米,为绿灰色、灰色玄武岩,致密、坚硬,具气孔状方解石,含菱铁质鲕粒。4.2 主要目的煤层及煤层气储层条件4.2.1主要目的煤层及分布恩洪矿区煤系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2l),主要可采煤层集中在中部,
10、其基本情况如下:(1)9煤层位于P2l上部,为恩洪矿区唯一全区可采的主要可采煤层,煤厚为2.52.7米,夹矸03层,结构简单,夹矸厚0.020.2米,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顶板。此煤层对比可靠,全区层位稳定。(2)16煤层位于P2l中上部,为本区主采煤层之一,除恩洪矿区龙海沟井田外,几乎全区可采,仅次于9煤层,厚1.483.8米,为中厚煤层,厚度较稳定。本煤层含夹矸14层,夹矸厚数厘米至0.63米,结构较简单,一般在煤层中下部有一层稳定高岭石泥岩夹矸。煤层顶、底板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或细砂岩。(3)21b煤层位于P2l中下部,在恩洪矿区可采
11、,层位较稳定,常分叉形成上、下两层,属薄中厚煤层,厚度不稳定,变化较大,厚2.14.2米,含夹矸13层,煤层夹矸和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砂岩,煤层对比可靠性较差。4.2.2煤岩煤质(1)煤岩显微组份:有机组份在7589%之间,其中以镜质组为主(占5882%),半镜质组较少(411%),稳定组份极微;无机组份以粘土矿物为主(12%),次为石英(20%)及硫化物(03.6)。(2)宏观煤岩类型:以亮煤为主,煤的成因类型为陆相煤,其中煤系上部煤层以暗亮煤型(丝质暗亮煤亚型)为主,煤系中部(C8C9)以亮煤(丝质亮煤亚型)为主,中下部(C10C16)亮煤型与暗煤型交替出现(以亮煤型、丝质亮煤亚
12、型为主,暗煤型、丝质暗亮煤亚型次之)。(3)煤质恩洪矿区主要煤层煤质汇总表平均值(点数)见表(4)煤阶分布规律恩洪矿区煤阶有明显的分带规律,总体分带线以北东、北北东(局部北西)展布,自北西向南东,依次以1/3焦煤焦煤瘦煤无烟煤有序分布排列。区内无论垂向还是平面上,变化规律明显:在垂向上煤层越深、层位愈老、变质程度愈高,上部713号煤层以焦煤为主,局部为1/3焦煤及瘦煤,中部1417号煤层以焦煤为主,次为瘦煤,局部出1/3焦煤。下部1924号煤层以瘦煤为主。平面上各煤层有由矿区北西向东南方向变质程度增高的分带规律。煤阶以焦煤为主,矿区显微煤岩组份以镜质组为主,由东南向西北变质程度明显降低。恩洪矿
13、区主要煤层煤质汇总表平均值(点数)表煤层原煤工业分析(%)全硫St,d(%)固定碳FC(%) 视密度(ARD)最大反射率R°max煤阶WadAdVdaf7-10.6024.31(103)24.83(99)0.18(61)56.561.381.390JM70.8121.86(184)22.59(181)0.19(115)60.001.341.504JM90.9016.02(474)22.09(454)0.20(306)64.841.331.437JM110.8422.27(315)21.29(315)0.17(177)61.511.361.446JM130.7922.91(123)23
14、.72(122)0.16(78)58.341.371.529JM140.9122.83(295)20.45(294)0.25(182)60.831.411.41SMJM150.8421.39(454)20.60(402)1.40(254)61.881.371.51SMJM160.8120.55(503)19.94(487)1.28(321)63.11.381.58SMJM170.7522.47(181)19.39(178)0.98(119)62.031.401.486SMJM190.8221.13(335)18.84(332)3.65(216)63.481.421.67SMJM210.8225
15、.49(508)19.34(505)4.29(316)59.61.451.61SMJM230.8226.20(304)20.27(296)5.22(204)58.351.461.701SMJM240.9029.07(202)21.17(202)6.50(113)55.641.451.581SMJM4.2.3煤体结构勘探区内大量的煤田地质勘查钻孔、煤矿井下煤炭开采现况、以及浅部小煤窑井下调查情况表明,本区各煤层的煤体结构主要以原生结构为主,仅在较大断裂附近及受牵引的局部构造部位发育有构造煤。由于构造作用,煤层在受到挤压、搓揉、研磨时,沿层间产生滑动、蠕动、水平挤压和错动,使煤的原生结构遭到破坏,
16、变成碎粒状、糜棱状、甚至鳞片状或粉状的构造煤。使煤层失去了内生裂隙,割理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煤层的渗透率降低。.2.4煤层割理、裂缝发育特征根据煤的割理裂隙镜下观测资料,恩洪矿区煤层割理、裂隙发育,割理密度均大于300条/m。参照邻区盘关向斜矿井的实际观测和取样薄片显微分析,具有如下特点:() 主割理(面割理)走向基本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 次割理(端割理)方向与主构造线近于垂直(次构造线);() 割理密度大的有三组裂隙,割理密度小的有两组裂隙。此外,矿井观察还发现各矿井内煤层的内生裂隙十分发育。面割理宽度0.11.0mm,长度2085mm,端割理宽度0.050.45mm,长度1554mm
17、,数据表明,割理的开启性较好。4.2.5煤层埋深恩洪矿区总体为轴向北北东近南北向的大型复向斜构造,由向斜构造东南边缘向中心煤层埋藏深度逐渐加深,煤层气勘探区煤层埋深在300700m。本井目的煤层的预计深度、厚度见表4:表 4 煤层编号深、厚度C9C16C21b底界深度510580610厚 度2.853.304.404.3煤层含气性及分布规律4.3.1煤层含气性显示恩洪矿区在以往煤炭勘探中,发现了个钻孔有煤层气显示。如清水沟井田42/CK6孔有煤层气逸出,孔口用火柴点燃,火焰高达23米;同时探煤钻具提至地面时,煤层气将煤芯从取煤管中冲出;煤芯刚从钻具中取出时,可听见煤层气嗤嗤逸出声,并常见沿裂缝
18、带不断有气泡涌出的现象。有一些生产矿井中也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现象,井下低洼积水处不断有涌出的气泡,显示煮沸现象。经常发生井下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燃烧与爆炸事故,矿区内绝大多数生产矿井为高沼矿井。4.3.2含气量分布特征通过对恩洪矿区内煤田勘探钻孔煤层气样中甲烷成份含量大于或等于70%样品,进行分勘查区或构造单元统计,其结果是各勘查区煤层气含量最小值为0.187.79m3/t,最大值为3.9231.71m3/t,平均值为3.3220.13m3/t之间。恩洪矿区煤层气含量为0.4530.23m3/t,平均为7.37m3/t,显示出恩洪矿区煤层气开发前景较好。恩洪矿区随埋深的增加,煤层气成分含量呈现规
19、律性的变化,自上而下按其成分不同,可分为三个带:氮气带:N270%,CO220%,CH410%,煤层垂深一般为0100米。氮气沼气带:N2<70%,CH4<70%,一般埋深为100140米。沼气带:CH470%,垂深一般大于140米。4.3.3煤层气含量与埋深关系恩洪矿区煤层气含量变化大,根据多年的煤田地质勘探和煤矿生产井的实践认识,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得出该区煤层气含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的看来,煤层气含量与埋深呈正相关系,即煤层气含量开始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增加到一定程度,煤层气含量则不再增加。这一结论与与模拟试验的结果相一致。4.3.4主要煤层含气量特征恩洪矿
20、区主要煤层平均气含量6.409.65m3/t,一般大于8m3/t。气含量与埋深在各勘查区表现正或负相关,其中表现为负相关的有:中段南部普查区、老书桌井田,其余地域以正相关为主,相关系数绝对值变化在0.130.95之间,一般在0.130.21之间,表明两者关系不甚明显,其干扰因素较多特点,因此,依据各区域甲烷梯度变化值推测制作煤炭予测区含量等值线仅供参考。但在无煤层气样点勘查区和样点较少的浅部区域,根据相关类比,其可靠程度较高。该煤层气含量的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的东部、7井田和老书桌井田(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其它勘查区也有部份小片富集区分布,一般在中深部较多。(1)9煤层含气量该
21、煤层在本区广泛分布,为恩洪矿区主要煤层。各勘查区平均气含量6.409.65m3/t,一般大于8m3/t。气含量与埋深在各勘查区表现正或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变化在0.130.95之间,一般在0.130.21之间,表现两者关系不甚明显,其干扰因素较多的特点。该煤层气含量的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的东部、7井田和老书桌井田(东西两则高、中部低),其它勘查区也有部份小片富集区分布,一般在中深部较多。(2)C16煤层含气量该煤层本区广泛分布,为主要煤层之一。各勘查区平均气含量7.9210.33 m3/t,变化幅度不大。气含量与埋深以负相关为主,如老书桌井田、清水沟井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层气 01 钻井 地质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