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石墨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制度【参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特种石墨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制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石墨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制度【参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特种石墨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制度特种石墨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制度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必要性分析5三、 项目基本情况5四、 绩效诊断的含义8五、 绩效诊断的过程8六、 绩效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10七、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原则13八、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依据15九、 绩效评价主体的培训16十、 绩效评价的原则19十一、 绩效评价的过程22十二、 发展规划分析25十三、 项目风险分析31十四、 项目风险对策34SWOT分析说明36(一)优势分析(S)361、工艺技术优势36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
2、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36一、 产业环境分析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城镇新增
3、就业xx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xx%左右,登记失业率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xx%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特种石墨主要指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石墨制品。特种石墨以优质石油焦为原料,以煤沥青或合成树脂为粘结剂,经多重工艺加工制成,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高导电率、耐高温、耐辐照、耐磨、耐化学腐蚀、自润滑等优点,作为高科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按照用途来划分,特种石墨可以分为电火花加工用石墨、模具石墨、合成金刚石用石墨、高纯石墨、核能用石墨、各向同性石墨等。受益于我国工业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市场对模具、金刚石加
4、工工具、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带动我国特种石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成为特种石墨消费大国。2010年以前,受制造工艺的限制,我国特种石墨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度大。在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为提高自给能力,2010年以来,我国特种石墨生产项目陆续落地,2014年,我国特种石墨产量迅速提高。2018年,我国特种石墨需求量接近2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80亿元左右,但国外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特种石墨生产企业主要有大同新成新材、方大炭素、平顶山东方碳素、兴和兴永炭素、河南五星石墨、天宝碳素、宁新新材等。受环保政策趋严的影响,我国特种石墨行业中产能落后、环保要求不达标的生产线陆续被关停
5、,新增产能审核日益严格,行业整体产能增速逐步放缓,利好优秀企业发展壮大,产能及环保标准落后的企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种石墨产品在纯度、强度、颗粒大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竞争。特种石墨被列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名单,高端产品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应用重要性突出,需求不断增长。但高端特种石墨被较多发达国家列为战略物质,限制出口,为保证国内市场需求,我国高端特种石墨生产能力亟待提升。特种石墨应用范围广泛,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端特种石墨需求快速上升。经过不断发展,我国特种石墨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但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对
6、外依赖度大。为保证国家战略安全需求,我国特种石墨行业在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需不断进步,行业未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二、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三、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55.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
7、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942.3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680.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42%;建设期利息446.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流动资金3815.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63%。(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2942.3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3826.40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9115.94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67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
8、C):37978.98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373.8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3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9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8553.85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6667.00约55.00亩1.1总建筑面积68049.39容积率1.861.2基底面积21266.86建筑系数58.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5.002总投资万元22942.342.1建设投资万元18680.292.1.1工程费用万元15812.6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
9、用万元2323.882.1.3预备费万元543.722.2建设期利息万元446.682.3流动资金万元3815.373资金筹措万元22942.343.1自筹资金万元13826.403.2银行贷款万元9115.944营业收入万元46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7978.986利润总额万元8498.437净利润万元6373.828所得税万元2124.619增值税万元1854.90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2.5911纳税总额万元4202.10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169.85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553.85产值14回收期年5.99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0.31%所得税后1
10、6财务净现值万元4470.17所得税后四、 绩效诊断的含义所谓绩效诊断(performancediagnosis)就是指管理者通过绩效分析和绩效评价,判断组织不同层面的绩效水平,识别低绩效的征兆,探寻导致低绩效的原因,找出可能妨碍评价对象实现绩效目标的问题及症结的过程,它是一项复杂、多维度的活动。看不到成绩的地方.1981一定能看出问题。我们可以把绩效诊断看作一个界定问题和寻找机会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确认组织各个层面的现实绩效与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出改进绩效的具体干预措施。绩效诊断和分析是绩效改进的第一步,也是绩效改进最基本的环节。在绩效反馈面谈中,管理者和员工通过分
11、析和讨论评价结果,找出关键绩效问题和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这是绩效诊断的关键任务。五、 绩效诊断的过程1、确立初始目标确立初始目标就是要明确绩效诊断的目标,把绩效问题转化为与组织绩效类型、绩效层次相吻合的绩效诊断目标。要确立初始目标,首先要确定绩效问题的初始征候。绩效问题的最初征候往往来源于某组织的负责人,也就是这个问题的发起人。这些初始绩效征候的形成最典型的是围绕着某个关键事件、某个人或某种外部条件的变化。其次,确定绩效问题的类型。绩效问题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种:0当前的绩效问题;对当前绩效问题的改进;将来的绩效需求。将绩效问题归纳为上述三种类型中的某一种,有助于分解多维的绩效问题,并且有助于使
12、组织诊断的目的变得更加清晰。再次,确定绩效目标的层面。明确绩效诊断的目标所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绩效目标的层面,绩效层面一般分为组织层面、流程层面、团队层面和个人层面。最后,在确定组织绩效类型和绩效层次的基础上,明确绩效诊断的目标。2、考量绩效变量所谓绩效变量,就是一种能从根本上作用于系统绩效的因素。绩效问题通常可能由以下5个绩效变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引起,它们是:使命/目标、系统设计、产能、激励和专业技能(Swanson,1999),考量绩效变量,首先就是要通过扫描各个绩效变量的现有数据,来了解目前各个绩效变量在所诊断的组织中的运作状况。这就要求分析人员运用有关绩效的层面、绩效需求以及绩效衡量
13、的所有相关知识,来探寻这些数据与5个绩效变量之间可能的关联。3、细化绩效考评在绩效诊断中,具体的绩效考评包括三个步骤:首先,要确定组织相关层面的绩效系统产出:其次,选择适当的可衡量的绩效考评单位,一般可选择“时间”、“数量”、“质量”和“成本”指标作为绩效单位;最后,对这些绩效单位的适合性给出确认。4、确定绩效需求对绩效需求的确定,首先要根据绩效层面和类型进行绩效需求的分类。查理德.A.斯旺森(RichardA.Swanson,2007)根据系统理论把绩效分为5个层次:理解、操作、排疑解难、改进、创新,这种分类通常被划为两个系统:维持系统和变革系统。绩改要么表现为维持组织系统的运作,要么表现为
14、变革组织系统。其次,确认绩效层面和类型的划分,形成关键问题矩阵。最后,根据绩效层面和类型细化绩效需求,找出绩效差距。5、拟订绩效改进方案前四个绩效诊断步骤提供了绩效改进方案所需的诊断信息。拟定绩效改进方案的流程主要包括草案拟定、预测绩效收益和提交方案并待批。一份完整的绩效改进方案至少应包括绩效差距、绩效诊断、措施推荐和收益预测4个要素。六、 绩效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1、用于员工薪酬奖金的分配及调整绩效评价结果用于员工薪酬奖金的分配及调整,是绩效评价结果最主要的一种用途在大多数组织中,把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其报酬挂钩也是一项普遍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表明,尽管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但报酬仍然是
15、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报酬联系起来,建立一种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够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绩效。同时,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奖金的联系,也提高了物质利益分配的客观性和逻辑性,薪酬奖金的增减是组织对绩效水平最真实的反馈。绩效评价结果中目标可量化的部分更多地与奖金挂钩,实现组织对员工的承诺,而有关行为或技能部分的评价结果则更多地与薪酬联系在一起。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挂钩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长期激励,而绩效结果用于奖金的分配,则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短期激励。具体情况因职位不同,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奖金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在总薪酬中所占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2、用于员工的招募
16、与甄选绩效评价结果是组织作出招募计划的主要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暴露组织内的员工是否满足组织所需的职位技能,当员工不能满足职位需要而又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培训解决或是员工数量不足以完成工作任务时,组织就应当考虑通过招聘来替换原有职位的人员或填补职位空缺。另外,在研究招募与甄选效度时,通常都选择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员工实际绩效水平的替代。在人员招募和甄选过程中相当重要的“效标”作用。即如果选拔是有效的,那么选拔时表现很好的人员实际的绩效评价结果也应该很好:反之,则有两种可能要么是选拔没有效度,要么评价结果不准确。3、用于职务的晋升调配员工的历史绩效记录,为员工的职务晋升和人员调配提供了基础依据。人员调配
17、不仅包括纵向的升迁或降职,还包括横向的工作轮换。通过分析员工历史绩效记录,可以发现员工工作表现与其职位的适应性问题,查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职位调配。如果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则可以让他(她)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或得到晋升:如果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表现不佳,则可以通过职位的调整,使之从事更加适合的工作。4、用于员工培训与开发决策员工培训与开发,是组织通过培训和开发项目提高员工能力和组织绩效的一种有计划的、连续性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好当前工作,而开发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让员工获得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分
18、析,可以及时发现员工与组织要求的差距,帮助培训部门有的放矢地做好下一步的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即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5、用于员工个人发展计划的制订个人发展计划(individualdevelopmentplan.IDP),是指根据员工有待发展提高的方面所制订的一定时期内完成的、有关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改进和提高的系统计划。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员工个人,揭示出员工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使得员工改进工作有了依据和目标。在组织目标的指导下,员工可以据此制订个人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开发自身潜能,改进和优化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也有助于员工个
19、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员工发展与部门发展的有机结合,为组织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除此之外,绩效评价结果还有其他应用,如开发员工潜能,为组织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在人员选拔录用和员工培训效果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效标作用等。七、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原则1、以人为本,促进员工发展的原则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改进和提高绩效水平,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水平,实现组织目标。为此,评价者必须向员工个人反馈评价的结果,i员工明确掌握已达到或未达到预定目标的反馈信息,了解到自己绩效的不足。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方式,从而促进员工的发展
20、。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诚恳、坦诚的方式与员工沟通,尽可能采取让员工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2、员工成长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个人的成长。组织不能单方面要求员工修正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等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组织应当参与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中,将员工成长与发展纳入组织管理的范围,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因此,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要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全局观念和集体意识,使员工意识到个体的高绩效与组织的高绩效紧密相关,个人的目标及成长与组织的目标与成长是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在组织发展中得到成长与发展。3、统筹兼顾,综合应
21、用的原则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可为组织对员工的合理使用、培养、调整、薪酬发放、职务晋升、奖励惩罚等提供客观依据,从而规范和强化员工的职责和行为,促进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完善员工的竞争、激励和淘汰机制。从组织和员工发展视角考虑,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应用。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在员工管理的某一方面的应用,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员工和组织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因此,必须系统考虑绩效评价结果对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影响和作用,综合应用于组织发展的各方面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环节。八、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依据绩效评价主体指的是对被评价者作出评价的
22、人。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能否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对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有效至关重要。选择什么样的评价主体在很大程度上与所要评价的内容相关,因此,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相匹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依据。一般情况下,选择绩效评价主体要把握好以下原则:(1)绩效评价主体所评价的内容必须基于他可以掌握的情况。评价主体必须要熟悉和掌握他所要评价的内容,如果要求评价者对于他不能观察到或感知到的情况作出评价,那么这种评价一定是不准确的,必将对整个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对于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评价,客户最能感受到其服务态度的优劣,客户就比客服人员的主管更有发言权,因此,评价主体选择客户要比其主管或
23、其他人员更合理、更有效。(2)绩效评价主体应对所评价职位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绩效评价主体不仅应该了解所评价的内容,而且对于所评价的职位及其工作内容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员工的任何职位行为都是以实现一定职责任务为目的的,并不是孤立的行为,如果评价主体缺乏对该职位的全面了解,就可能会做出以偏概全的判断。(3)所选择的评价主体应有助于实现一定的管理目的。绩效管理通过设定评价指标来引导员工关注组织所强调的方面,引导员工表现出企业期望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员工的直接上级是绩效管理的实施者,他要对员工的职务工作履行监督和指导的职能,他对组织绩效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员工的直接上级往往是最重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参考 特种 石墨 公司 绩效 薪酬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