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课用】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用】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习提问:1、会描述玉米在世界和中国传播的过程2、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及影响3、其他物种在美洲传播的影响,物种交流在哪些方面影响世界?积极:政治:缓解饥荒,社会稳定;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经济:粮食产量,农业发展,人口增长;世界联系与世界市场 文化:文化的发展及交融; 社会生活:食物结构;生态环境等 文明:文明交流及交融,人类命运共同体。消极: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等,ABCCD CBCCB11、(1)15世纪末,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将马铃薯引种到中国;三峡地区环境恶劣(或地理、气候条件恶劣或地处深山苦寒)无法种植稻麦、玉米;农民以之代饭(任二,2分)。(2)经济领域:推动了农业发展
2、,支撑人口增长。社会生活领域:改变人类的饮食结构;丰富饮食文化。国际关系领域:加速全球化进程;扩大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或文化影响力)。(任三,6分)(3)水平1:能结合史料,基于唯物史观对麦克尼尔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810分)思路一:认同麦克尼尔“马铃薯改变了世界”观点,从环境和物质(农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评价。能指出马铃薯培植和推广受到地理环境和物质生活需要的影响;马铃薯推广是促成现代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马铃薯推广与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世界由分散趋向一体的进程是一致的;马铃薯推广折射出以西方(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和现代工业文明形成等。(810分)思路二:不认可麦克尼尔“马铃薯改变了世界
3、”观点,能结合史料,基于唯物史观对麦克尼尔观点进行批驳。能指出现代世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指出真正改变世界的不是作为表征的马铃薯,而是造就马铃薯活跃的各种现代因素,如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或指出麦克尼尔作为美国的环境史学家,从西方或美国视角,片面地扩大了马铃薯的作用,并结合材料加以反驳。(810分)思路三:不完全认可,综合思路一和二。(810分),主要问题:观点题观点表达不规范 行文不规范,不能有序号的出现。,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标: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
4、的重大意义。,概念辨析: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产前:机械、化肥、水利、农业、地膜等产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产后: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进出口贸易等,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古代农业,粗放型: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集约型农业: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
5、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型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一)现代农业,2、产生过程:1、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建立起现代农业 3、20世纪下半叶:育种、化肥等发展,1、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推动 ,科技的进步等。,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1)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20世纪初,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
6、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美国:大型为主日本:小型为主法国:中型为主中国: 个体农户小型 大农场中、大型,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1)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2)粮食品种改进:(育种 ),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美国:杂交玉米新品种墨西哥:小麦新品种菲律宾:杂交水稻中国:超级杂交稻杂交水稻的贡献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突出贡
7、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8年9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示范基地”创下百亩片平均亩产水稻1152.3公斤的纪录,再创新高。,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饮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水产养殖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3)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现代化,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4)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突破性进展,设施农业借助人工设施,创设适合动植物生产的环境,使动植物全天候生长的农业生产方式。,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5)生产经营模
8、式农场、牧场,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现代农业,3.表现:,4.特 点:,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科学化,5.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半坡遗址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
9、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失误不变质!,原始农业社会,(地窖、陶器),(一)粮食储备之传统储备技术,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 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一)粮食储备之传统储备技术,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原因:科技的发展,成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91709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