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学习目标:,写作背景,南宋的统治集团整日花天酒地,奢侈无度,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他们偏安江南,对金一味求和妥协 ,无心收复失地。 1203年,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初到镇江,他积极做各方的准备。可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用。他被调离镇江。 他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为怀古,通过今昔对比
3、,借古讽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韵脚:响亮,其后稍长停顿(处、去、住、虎、顾、路、鼓、否)感情:仰慕、慨叹、豪情、愤懑,诵读指导,典故-,古诗词常见表现手法之一,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 言简意赅,以一当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 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 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 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析情明技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4、?(找出相应的句子),孙仲谋,刘 裕,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廉 颇,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上 片,下 片,分析典故,典故一: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孙权有何作为?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句式? 4、这表现词人什么情感与立场?,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典故二: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刘裕有何表现? (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2、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