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莱姆病.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莱姆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莱姆病.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莱姆病1、填空题(江南博哥)莱姆病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以_的出现有助于诊断。本题答案:生化中心2、填空题 莱姆病传染源为_。本题答案:啮齿目的小鼠3、判断题 莱姆病呈全球分布,6月和10月为发病高峰,室外工作人员发病危险性较大。本题答案:对4、多选 莱姆病进行组织学染色时可采取下列组织标本()A病灶皮肤B脑脊液C脾脏D滑膜E淋巴结本题答案:A,B,D5、问答题 请问莱姆病第三期关节损害特点。本题答案: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6、单选?患者女,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前4天
2、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最好的治疗措施是()A阿莫西林B氯霉素C诺氟沙星D氯喹E林可霉素本题答案:A7、单选 在停机过程中,汽缸壁最大应力危险点在()。A、12壁处;B、内壁表面;C、外壁表面;D、汽缸壁厚的中断面处。本题答案:B8、
3、单选?关于图中所示的莱姆病慢性游走性红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慢性游走性红斑是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B首先出现斑疹或丘疹,数天或数周形成皮损C单个的慢性游走性红斑直径在5cm以上D局部有灼热感或痒、痛感E慢性游走性红斑仅见于胸背部本题答案:E9、单选?图中所示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属于莱姆病的下列哪期()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E第五期本题答案:A10、填空题 莱姆病第一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_。本题答案:慢性游走性红斑11、填空题 莱姆病神经系统症状三主征为_、_、_。本题答案:脑膜炎;脑神经炎;末梢神经炎12、填空题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为_和_病变。本题答
4、案:进行性脑脊髓炎;轴索性脱髓鞘病变13、单选?如图所示,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蜱B小鼠C牛D蚊E狼本题答案:A14、多选 莱姆病进行组织学染色时可采取下列组织标本()A病灶皮肤B脑脊液C脾脏D滑膜E淋巴结本题答案:A,B,D15、单选?如图所示,莱姆病第一期的临床主要特征是()A淋巴结肿大B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慢性游走性红斑D关节肌肉疼痛E发热本题答案:C16、单选 博氏包柔螺旋体的培养温度为() A1020B2030C37D40E60本题答案:B17、单选 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患者B鼠类C带菌者D家禽E鸟类本题答案:B18、单选
5、莱姆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个人防护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预防性疫苗D隔离病人E灭鼠本题答案:A19、判断题 莱姆病的血象检查中,白细胞多在正常范围,偶有升高伴核左移者。血沉常增快。本题答案:错20、填空题 莱姆病第三期的临床特点为_。本题答案:关节损害21、填空题 引起莱姆病早期免疫反应的主要组分蛋白是_。本题答案:20KD的外膜蛋白C22、填空题 莱姆病的潜伏期为_,平均为_。本题答案:332天;9天23、填空题 莱姆病的临床表现分为_期、_期和_期。本题答案:局部皮肤损害;播散感染;持续感染24、名词解释 莱姆病本题答案:莱姆病是
6、由蜱传博氏包柔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25、填空题 临床上的莱姆病与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两者的比例为_。本题答案:1:126、填空题 莱姆病组织学染色取_、_、_、_等标本。本题答案:病灶皮肤;滑膜;淋巴结;脑脊液27、问答题 试述莱姆病第一期临床表现。本题答案:慢性游走性红斑,大小在5cm以上,少数可超过40cm,通常以腋下,大腿、腹部及腹股沟常见,首先在叮咬处出现斑疹或丘疹,之后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充血性皮损,外缘呈鲜红色,中心部渐趋苍白;发热、头痛、疲劳、淋巴结肿大、关节痛及肌痛等。28、填空题
7、60;莱姆病病原体的培养温度为_,约_繁殖一代。本题答案:3035;12小时29、填空题 博氏包柔螺旋体直径约_m。本题答案:0.2O.430、填空题 莱姆病血象改变为白细胞_,偶有_。本题答案:正常;升高伴核左移31、名词解释 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chronicummigrans;ECM)本题答案:慢性游走性红斑是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在蜱叮咬处发生斑疹或丘疹,数天或数周内向周围扩散形成一个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充血性皮损,外缘呈鲜红色,中心部渐趋苍白,有的中心部可有水疱或坏死,亦有显著充血和皮肤变硬者。慢性游走性红斑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32、填空
8、题 莱姆病特异性IgM抗体在游走性红斑发生后_出现_达高峰,多于_后降至正常水平。本题答案:24周;68周;46个月33、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的早期皮肤病理损害。本题答案:早期为非特异性的组织病理改变,可见组织充血,密集的表皮淋巴细胞浸润,还可见浆细胞、巨噬细胞,偶见嗜酸细胞。生化中心出现有助于诊断。34、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的治疗。本题答案:病原治疗:选用羟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严重心脏、神经或关节损害者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静脉给药,疗程1421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补充必要的液体。发热、皮肤损害部位疼痛者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
9、剂。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可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对于有关节损害者应避免关节内注射。35、问答?张某,男性,35岁,主因皮肤起红疹伴关节痛20天收住院。病人于20天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受冻后明显加重,予息斯敏等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病人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纳差,二便基本正常。否认既往关节炎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曾到过疫区。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属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
10、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6.5×109/L,N75%,L25%。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IgM(+)、IgG(-)。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简述诊断依据。目前该病人的处理方案是什么?本题答案:诊断:莱姆病。诊断依据:有被蜱叮咬史;有慢性游走性红斑及关节疼痛;血常规分类正常,血清伯氏疏螺旋体IgM抗体阳性。处理原则:病原治疗:采用阿莫西林或选用青霉素、头孢曲松等,疗程1421天;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补充必要的液体
11、;适当使用解热镇痛剂。36、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第二期临床表现。本题答案: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约15%20%,常见为脑膜炎、脑神经炎及末梢神经炎;循环系统症状: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37、填空题 莱姆病是由_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题答案:蜱传博氏包柔螺旋体38、单选?如图中所示,关于莱姆病的皮肤病变,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早期为非特异性的组织病理改变B早期可见组织充血,密集的表皮淋巴细胞浸润C早期还可见浆细胞、吞噬细胞,偶可见嗜酸细胞D晚期细胞浸润以浆细胞占优势E晚期皮肤静脉扩张和内皮增生极少见本题答案: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9、填空题 在林区人群
12、中莱姆病的感染率平均为_。本题答案:5.33%40、单选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三主征是()A头痛、呕吐、颈强直B头痛、脑膜炎、偏瘫C耳聋、嗜睡、记忆力障碍D脑膜炎、脑神经炎及末梢神经炎E视神经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瘫痪本题答案:D41、单选 能引起莱姆病早期免疫反应的主要组分蛋白是()A60KDB41KDC外膜蛋白AD外膜蛋白BE外膜蛋白C本题答案:E42、单选?如图所示,莱姆病的病原体是()A回归热包柔体螺旋体B博氏包柔体螺旋体C东方立克次体D钩端螺旋体E杜通包柔体螺旋体本题答案:B43、多选 莱姆病第二期临床表现主要为()A神经系统症状B慢性游走性红斑C循环系统症状
13、D关节炎E发热本题答案:A,C44、填空题 博氏包柔螺旋体革兰染色为_,吉姆萨染色呈_。本题答案:阴性;淡红的蓝色45、单选 下列哪项不是莱姆病的传播途径()A输血传播B垂直传播C蜱叮咬传播D蚊、蝇叮咬传播E呼吸道传播本题答案:E46、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的病理解剖改变特点。本题答案:皮肤病变:组织充血,表皮淋巴细胞浸润,生化中心出现;神经系统病变:进行性脑脊髓炎和轴索性脱髓鞘病变;关节病变:滑膜绒毛肥大、纤维蛋白沉着、单核细胞浸润:其他如心、肝、淋巴结、脾、眼均可受累及。47、单选?患者女,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前4天出现全
14、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为了确诊,首选哪项检测()A血培养B免疫荧光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C肥达反应D外斐反应E显凝试验本题答案:B48、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病原体培养条件。本题答案:含兔血清培养基,微需氧,培养温度为3035,约12小时繁殖1
15、代。49、填空题 莱姆病第二期的主要症状为_和_。本题答案: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50、填空题 莱姆病病原体对_、_抵抗力较强,但对_、_和_均较敏感。本题答案:潮湿;低温;热;干燥;一般消毒剂51、填空题 莱姆病菌苗主要有_、_两种。本题答案:全细胞菌苗;表面蛋白52、单选 莱姆病潜伏期为()A12天B332天C4060天D3月E6月本题答案:B53、单选 莱姆病第三期的临床特点为()A慢性游走性红斑B神经系统三主征C循环系统症状D关节损害E发热本题答案:D54、单选?患者女,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
16、前4天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血吸虫病B伤寒C莱姆病D钩端螺旋体病E流行性出血热本题答案:C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莱姆病知识学习(最新版)1、问答题 简述莱姆病病原体培养条件。本题答案:含兔血清培养基,微需
17、氧,培养温度为3035,约12小时繁殖1代。2、填空题 引起莱姆病早期免疫反应的主要组分蛋白是_。本题答案:20KD的外膜蛋白C3、单选 能引起莱姆病早期免疫反应的主要组分蛋白是()A60KDB41KDC外膜蛋白AD外膜蛋白BE外膜蛋白C本题答案:E4、填空题 莱姆病神经系统症状三主征为_、_、_。本题答案:脑膜炎;脑神经炎;末梢神经炎5、多选 莱姆病第二期临床表现主要为()A神经系统症状B慢性游走性红斑C循环系统症状D关节炎E发热本题答案:A,C6、单选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三主征是()A头痛、呕吐、颈强直B头痛、脑膜炎、偏瘫C耳聋、嗜睡、记忆力
18、障碍D脑膜炎、脑神经炎及末梢神经炎E视神经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瘫痪本题答案:D7、填空题 莱姆病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以_的出现有助于诊断。本题答案:生化中心8、名词解释 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chronicummigrans;ECM)本题答案:慢性游走性红斑是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在蜱叮咬处发生斑疹或丘疹,数天或数周内向周围扩散形成一个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充血性皮损,外缘呈鲜红色,中心部渐趋苍白,有的中心部可有水疱或坏死,亦有显著充血和皮肤变硬者。慢性游走性红斑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9、填空题 莱姆病血象改变为白细胞_,偶有_。本题答案:正常;升高伴核左移
19、10、填空题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病变主要为_和_病变。本题答案:进行性脑脊髓炎;轴索性脱髓鞘病变11、填空题 博氏包柔螺旋体直径约_m。本题答案:0.2O.412、单选?如图所示,莱姆病第一期的临床主要特征是()A淋巴结肿大B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慢性游走性红斑D关节肌肉疼痛E发热本题答案:C13、单选?图中所示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属于莱姆病的下列哪期()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E第五期本题答案:A14、多选 莱姆病进行组织学染色时可采取下列组织标本()A病灶皮肤B脑脊液C脾脏D滑膜E淋巴结本题答案:A,B,D15、问答?张某,男性,35岁,主因皮肤起红疹伴关节痛2
20、0天收住院。病人于20天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受冻后明显加重,予息斯敏等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病人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纳差,二便基本正常。否认既往关节炎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曾到过疫区。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属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阴性。
2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6.5×109/L,N75%,L25%。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IgM(+)、IgG(-)。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简述诊断依据。目前该病人的处理方案是什么?本题答案:诊断:莱姆病。诊断依据:有被蜱叮咬史;有慢性游走性红斑及关节疼痛;血常规分类正常,血清伯氏疏螺旋体IgM抗体阳性。处理原则:病原治疗:采用阿莫西林或选用青霉素、头孢曲松等,疗程1421天;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补充必要的液体;适当使用解热镇痛剂。16、判断题 莱姆病呈全球分布,6月和10月为发病高峰,室外工作人员发病危险性较大。本题答案:对17、问答题
22、60;简述莱姆病的早期皮肤病理损害。本题答案:早期为非特异性的组织病理改变,可见组织充血,密集的表皮淋巴细胞浸润,还可见浆细胞、巨噬细胞,偶见嗜酸细胞。生化中心出现有助于诊断。18、填空题 莱姆病的潜伏期为_,平均为_。本题答案:332天;9天19、填空题 在林区人群中莱姆病的感染率平均为_。本题答案:5.33%20、单选?患者女,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前4天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
23、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血吸虫病B伤寒C莱姆病D钩端螺旋体病E流行性出血热本题答案:C21、单选 莱姆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A个人防护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预防性疫苗D隔离病人E灭鼠本题答案:A22、问答题 请问莱姆病第三期关节损害特点。本题答案: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23、名词解释 莱姆病本题答案:莱姆病是由蜱传博氏包柔螺旋体引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医学 高级 莱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