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文史要览500条电子教案.doc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文史要览500条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文史要览500条电子教案.doc(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文史要览500条-1、诗歌一种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凝练而丰富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要求分行排列的文体。它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文学体裁。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格律诗和自由诗、有韵诗和无韵诗等。2、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一种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歌都属于古体诗。它的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
2、不限,有五言、六、七和杂言体,以五古七古居多。3、律诗近体诗一种。格律严密。源于南朝,盛于盛唐。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其中六言比较少见。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上下句平仄相对。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则称排律或长律。4、绝句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有五言、七言两种,源于魏晋南北朝的歌谣。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间的意念和感受,广为使用,创作最繁荣。除盛唐的李白、王昌龄和晚唐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以外,还有不少千古传诵的名篇。此外,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5、韵文泛指用韵的文体,同散文相对。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有韵的颂、
3、赞、箴、铭、哀、诔等。6、散文古代区别于韵文、骈文的一种文体,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统称散文。今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之外的文学作品。7、先秦散文与韵文相对的文体,包括论说文和说明文。甲骨卜辞和铭*是雏形。尚书是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春秋。国语战国策。战国时分成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先秦散文对后世文学有着巨大影响。8、文笔1、泛指文章、文辞。如东汉王充论衡超奇里,以文章为文笔。后来又称文章的写作技巧为“文笔”。2、六朝人区分文体为文、笔。把无韵的文章称为“笔”,有韵的作品称为文。后人论文也有区分文、笔的,如清代阮元主张有韵偶者为文,无韵散行为笔。9、语录体是一种古
4、代诸子散文文体,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和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和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论语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它简明深刻,语约意丰,有许多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流传后世。10、骈文(四六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骈俪文。它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讲究平仄、韵律和谐。重视用典和藻饰。总的来说重视形式技巧而忽视了内容表达。唐以后,骈文形式完善,宋代一般称四六文。11、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与诸子散文相比,更注重具体的实际政策方针,而不是一般地从理论上讨论政治原则;既继承了战国散文纵横驰骋的气势,又具有战国散文所缺少的事饬谨严的风貌;更具有恢宏的气度,和身
5、在其中的热情。例如贾谊的过秦论、论治安策和晁错的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晁错的政论文比贾谊的文章更细密严谨,切合实际,文采和情感则稍逊。12、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律师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近体诗又分为律师、绝句、排律三种。13、乐府汉代诗歌一种,乐府为汉朝掌管音乐的官府,搜集整理民乐俗曲,故名。两汉乐府体裁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自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活气息浓厚,题材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怨歌行14、汉赋汉代文体。直接受屈宋楚辞和战国恣肆之风的影响,是汉代主要文学样式。
6、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内容有五类:城市宫殿类,游猎类,记行类,述志类,咏物类。汉赋思想性一般不高,艺术上呆板,形式主义严重,但客观上反映了汉朝政治经济的繁荣和贵族的审美,具有一定认识价值,对于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15、词中国古代的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繁荣时期。词以宋称,体现宋词的重要地位。词兴起于唐代,盛于宋。主要作家有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唐入宋的过渡;多风格的繁荣局面;蜕变。到南宋时,宋词与民间抒情小调,蜕变为曲,为元曲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代,词在写实、抒情方面还存在局限,但有特殊的艺术个性,宋代艺术家在这
7、一领域尽展其才。16、元曲元杂剧和元代散曲的合称。均以当时的北曲配乐,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四大元曲作家”,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杂剧尤为突出。17、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而来,兴起于金元时期,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包括散曲和杂剧。18、散曲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散曲分为散套、小令两种。在语言方面,口语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19、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
8、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主要剧作家有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先祖傅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20、笔记(宋代笔记文)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属野史。起始于魏晋,可分为鬼怪神仙、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类。搜神记。考据辩证类居多,宋梦溪笔谈清日知录。笔记所载,多琐碎,但较官修史书生动,其中很多为正史所不载。21、小品文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译本为“大品”。后遂以“小品”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晚明小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
9、很高的地位,特点是篇幅短小、结构松散、文笔轻松且有情趣。晚明小品在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小品文极盛一时,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是最早刊登小品文的杂志。此后的“小品文”,系指那些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篇幅短小的杂感文字,它们或夹叙夹议地讲道理,或生动精炼地叙述一件事情,其特点是: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讲究情趣,并具有幽默感和讽刺力量。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讽刺小品、时事小品、科学小品、历史小品等。22、诸宫调宋金元流行的说唱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所以称为“诸宫调”。它是
10、由说唱、歌舞到戏剧的演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23、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科学。同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等有密切的关联。主要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结构、功能、语用和发展规律等问题,以及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24、社会语言学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联系由社会因素而引发的语言变异、变体等语言现象进行社会研究的一门新兴边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25、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汉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规范化的语言不会妨害语言的发展,不会束缚个人的语言风格,同时推广标准汉语不杜绝
11、或者禁绝方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话为标准;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标准。26、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闽、粤、客家、闽南方言等,其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方言是北方方言27、行话1、各行业为适应自己的特殊需要而创造使用的词语。如“图纸”、“会诊”等。指某些阶级为适应自己的特殊需要而和制造使用的特殊用语,表明某种阶级意识,但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如“寡人”等。28、语言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规范化,是指确立现代汉语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
12、一些分歧。(或补充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通俗化,是指现在汉语要少用文言词语和的语言,提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正确的方言和外来语。口语化,则是强调现代汉语的语言交际功能,方便交流。29、口语和书面语同一语言的两种既紧密联系又明显区别、相互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形式。口语也叫“口头语”,是通过声音传播的、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用用最广、最早的语言形式。书面语也叫“笔语”、“文字语”,是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30、术语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31、缩略语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简略
13、的词语。谈话或写作中使用,以省时省力,在具体运用时要特别注意规范。32、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构成,概括出六种造字方法,称为“六书”,它们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33、四声(古今义)古四声为“平、上、去、入”,今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34、外来语也叫“借词”或“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也即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里吸收过来的词,或音译为汉语语音形式、或意译为汉语语音形式,或音译意译兼而有之。35、成语成语是一种人们长期以来相沿习用的、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内容、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从形式上来说,绝大多数成语是四字的,结构定型,一般不能随意换字或
14、移动语序。从意义上来说,大多数成语的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信息丰富。是熟语的一种(熟语是语言中起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36、谚语谚语是一种大众口头流传的、具有特定意义内容和固定结构形式的句子,也称俗语。在结构形式方面,谚语的结构长短不一,但大多是用固定的句子形式表现出来的,有的是单句的形式,有的是复句的形式,所以,谚语一般可以单独成句。在意义方面,谚语表达的多是经验之谈,含义深刻,对人有劝戒和警示作用,且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熟语的一种。37、词类汉语的词首先根据是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另外还有两类无法归入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词类:拟声词和叹词。38、实词
15、和虚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处所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非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八类。虚词只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39、主语是谓语陈述或说明的对象,指出“谁”或“什么”。主语一般用在谓语前面,表示已知的确切的事物。40、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41、宾语述语由动词性成分充当,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宾语是述语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42、定语是体词性偏正
16、结构中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的成分。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43、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结构中修饰、说明中心语的成分。状语与中心语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44、补语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45、句子和句子形式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是由词或词组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且具有特定语调的语言使用单位。句子形式是将语调去掉之后对句子进行句法结构分析的结果。46、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
17、鲜明、生动、形象”。研究修辞的语言学分支就是修辞学。47、消极修辞两大修辞手法之一,又称一般修辞。消极修辞是遵守形式逻辑、抽象思维规律,采用平实记叙的表达方式,以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为标准,侧重于理解,适应题旨。48、积极修辞两大修辞手法之一,又称特殊修辞。积极修辞是不受形式逻辑、抽象思维规律的限制,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以生动形象为目的,侧重于情感,迎合情境,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具体形象、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49、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比喻又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强喻、反喻、博喻等。50
18、、比拟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51、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52、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倒反”、“反话”。53、语用就是语言的实际应用。语言的实际应用主要是进行交际对话,就是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明确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的概念。语用以言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言语的语言学。54、语境是言语行为所涉及到的客观条件和背景,包括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情景、特定的人物等。语境在语用学的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语用学就是对语境意义的研究
19、。55、元音和辅音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各部分发音器官都保持均衡紧张,气流在口腔内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辅音又叫“子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56、本字一是表本义的字,同借字相对。二是指“初文”,文字学上指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独体字居多。57、通假也叫“通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58、声符和意符声符也叫“音符”,指形声字的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形符也叫“义符”,指形声字的结构中表示意义的部分。声符和意符原来本身都是独立的字。59、语言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60、语言三化口语化、规范化、通俗化61、神话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
20、与想象的故事。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产生基础是远古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如山海经等。62、尚书中国上古时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是上古,“书”是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为“上古的史书”。又称书。内容是记载商、周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63、先秦寓言是指先秦文学中一些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说明一定道理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多为哲理寓言,有法家寓言和道家寓言之分。高度文学性,所以逐渐流传。孟子、庄子、韩非子中都有。具有比喻性质,但在当时尚
21、未形成独立文体。6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三百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五百多年复杂的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雅颂是朝廷和宗庙的乐歌,大多出于贵族之手。国风160篇诗主要是劳动人民的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65、赋比兴赋就是铺陈,在大雅中使用较多;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但这种事物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
22、加诗歌的感染力,对后世诗歌创作有极大的影响。66、古谣谚中国辑录古代民谣和言语的专书。清杜文澜辑。保存上古至明代的谣谚。由各地区各时代劳动者和少数民族的作品和古代王臣、文人、僧道的创作。主要以农事、气象、风土等为主,有些直接与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关,带有讽刺或赞美。(古谣谚:秦代以前,远及上古时代的歌谣、谚语。先秦诗歌除诗经、楚辞以及“逸诗”外,还有些歌谣谚语,它们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67、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共242年的故事,相传经孔子整理成书,该书语言简练,记事有严格的倾向性,书中记录的日蚀、地震资料有重要的科学
23、价值,最突出的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的笔法。现存春秋分别载于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后两部书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思想史之重要资料。68、左传中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编年体。传为鲁人左丘明作。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左传在文学性方面比春秋有很大增强,出现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左传擅长叙写战争,应对辞令,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69、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录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媒大学 考研 文史 要览 500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