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真题及解析上课讲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真题及解析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真题及解析上课讲义.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真题及解析-图书描述【出版日期】2013年6月13日【教材名称】2014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复习精编全程备考首选精品【编著】硕考官方、中大考研研究中心编【开本】大16开【字数】180千字【页数】252页【购买网址】2014中山大学古汉语与古文字考研复习精编编写说明复习精编是博学中大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博学中大老师的倾力之作。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
2、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主要内容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
3、习方向。主要特色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使用说明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
4、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复习精编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
5、活运用、高效准确。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复习精编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并参阅备考方略,有效把握专业课历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考生体悟考生A:考研是一场攻坚战,越是到了冲刺阶段,其本质特征越是能够体现出来。考研也是运动战,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要采取不同的攻关方法,这样才能够不功亏一篑。博学版复习精编对考研的全过程都适用,它也陪我度过了整个复习过程,尤其是它的框架总结,非
6、常精炼。考生B:虽然我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但是中山大学是名校,面对茫茫的考试范围及内容,着实不知从何下手。博学版复习精编选定有代表性的参考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了透彻分析,让我的考研之路不再迷茫。考生C:本科院校和所学专业都不是我理想的,所以希望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跨考的压力很大,我又是不大善于总结归纳和分析的人,还好博学出品的教辅有对教材的讲解,更有对真题的详细解析,以及对出题规律的把握,使我在备考期间更有信心地面对。目录序言考前必知一、学校简介二、学院概况三、专业介绍四、师资力量五、就业情况六、历年报录情况七、学费与奖学金八、住宿条件九、其他常见问题考试分析一、考试难度二、
7、考试题型三、考点分布四、试题分析五、考试展望复习指南古代汉语古文字学纲要核心考点解析古代汉语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第十一单元第十二单元第十三单元第十四单元古文字学纲要上编总论第一章古文字学的性质及作用第二章古文字的起源第三章古文字的结构及其演变第四章古文字的考释中编分论第一章甲骨文第二章金文第三章战国文字下编选读历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历年真题试卷中山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山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山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山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
8、山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山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历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备考方略一、高分备考方略(一)考研英语(二)考研政治(三)考研专业课二、辅导班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三、教材与辅导书推介(一)公共课
9、(二)专业课四、常用考研网站推荐资料推介硕考网祝您2014中山大学考研金榜题名,加油!复习指南古代汉语第十二单元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文选部分主要介绍从西汉到宋代的赋体名作共13篇。其中涉及88个重点词,注意辨析其词性以及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这些对于夯实基础,进而翻译、断句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古汉语通论部分内容是赋的构成及古汉语修辞,考试不涉及,考生可忽略。二、本章知识框架图贾谊吊屈原赋、扬雄解嘲、刘伶酒德颂、陶潜自祭文、江淹别赋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庾信春赋、李华吊古战场文、苏轼前赤壁赋韩愈进学解子产不毁乡校颂、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创造潜藏步履枕藉凌厉胁迫陨落运输徭役戍募吹唱叩弹读啼号讯诘叙
10、诉摹第写排攘窜列垂尊盛十常用词虚枉和顺凛凝烂漫二赤碧青苍乍暂每既单卿传仪容祥殃条理元支叶朵颖轩冕庾廪帛缕楹槛梁陵津浦畴陌晡曛块砾赋的构成古汉语通论古汉语的修辞核心考点解析古代汉语第十二单元一、赋的构成1.赋与诗骚的区别赋是文体的一种。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於诗人,拓宇於楚辞也。”这是说,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古人把赋与诗(诗经)骚(楚辞)分开,主要是从思想内容来看的。譬如骚之所以有别於诗,是因为骚没有诗那样纯正,而有诡异谲怪等类的内容(刘勰文心雕龙辩骚);赋之所以异於骚,是因为赋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而“骚则长於言幽怨
11、之情”(清程廷祚骚赋论上)。“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是说赋的主要特点在於铺陈事物。从形式上看,诗骚和赋都是押韵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一般的说:诗以四言为主;骚一般是六言,或加兮字成为七言;赋则字数不拘,但多数以四言六言为主。典型的汉赋多夹杂散文句式,诗、骚则基本上没有散句。诗、骚在句与句之间,特别是段与段之间,偏重内在的联系,极少用连结的词语。而赋则与散文一致,多用连结的词语。总的来说,赋与骚的差别是不大的。至於所谓骚体赋(如贾谊吊屈原赋),形式上更与楚辞没有分别。如果专从形式上看,赋与骚甚至可以认为同一类文体。2.赋体的演变赋的形式有几次大的演变。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把赋分为古赋、俳(
12、pi)赋、律赋和文赋四种,比较概括地说明了赋体演变的结果。汉代的赋是古赋。古赋又叫辞赋。汉赋的篇幅一般比较长,多采用问答体的形式,韵文中夹杂散文。例如扬雄解嘲就是用主客的两次问答组成,全篇基本上押韵,但也有不押韵的地方。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用子虚与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的对话组成,两篇赋的首尾部分都是不押韵的散文,上林赋中间主要部分还有一些不押韵的地方。(复习提示:重新回忆下古代文学史)汉赋的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这是继承了诗经楚辞的句式,但又有所变革,不仅有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还有许多长句。在用词方面,汉赋喜欢用许多僻字。六朝赋是俳赋。俳赋又叫骈赋。这时期的赋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像左思三都
13、赋那样的长篇大赋是很少的。六朝赋除用韵与汉赋相同外,骈偶、用典是它与汉赋显然不同的地方。由此看来,所谓骈赋实际上是押韵的骈体文。用典是六朝赋不同於汉赋的又一特色。六朝赋到了后期,有明显的诗歌化的趋势,多夹用五七言诗句。例如庾信的春赋。这种赋到唐初更盛,可说是骈赋的变体。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律赋比骈赋更追求对仗工整,并注意平仄谐和。其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於押韵有严格的限制。一般是由考官命题,并出八个韵字,规定八类韵脚,所以说八韵律赋。除韵字有规定外,甚至押韵的次序,韵脚的平仄也有规定。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有人把唐宋以后的赋和汉赋合在一起,也叫古赋。其实唐宋时代的文
14、赋和汉赋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在形式上,都是有区别的。在形式上,文赋不像汉赋那样一味重视铺排和藻饰,而是用写散文的方法写赋,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文赋的句子结构也颇有与散文不同的,例如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是,从整个内容安排上说,文赋的确是十分接近散文了。3.赋的押韵特点:由於赋的篇幅较长,往往需要换韵,一韵到底的赋极少。赋的换韵,往往与内容段落是一致的。赋的押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相押,这也是是最常见的押韵方法。所谓韵脚,不一定在句末。如果句末是虚词,往往在虚词的前面押韵。这是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作法。韵脚以不重复为原则。4.赋的
15、结构赋可以有三个部分:前面有序,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等。西汉以前的赋是没有序的,从东汉开始,作者才自己写赋序,例如班固的两都赋。赋序与赋本身在形式上的差别,是赋用韵而序不用韵。汉代赋序和一般散文没有分别,六朝赋序有用骈体文写的,例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乱”或“讯”在汉赋中多有这一部分。例如贾谊吊屈原赋有“讯”,扬雄甘泉赋有“乱”。这是骚体形式的沿用。六朝以后的赋很少运用这种形式的。有的汉赋假设宾主对答,开始和结尾都多用散文,赋本身就分成三个部分。开始部分有点近似序;结尾部分往往发点议论,以寄托讽谕之意,近似“乱”或“讯”。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是如此。二、古汉语的修辞1.稽
16、古稽古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这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段。稽古有明有暗。暗的稽古,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说明是谁的事迹。2.引经引经与稽古的分别,主要在於:稽古是叙述一些历史事实,引经则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稽古可以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而引经则一律是正面的言论。3.代称代称的范围很广,下面分作八个方面来叙述: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二毛”是指花白头发,这是老年人的特征,借用来指代老年人。以部分代全体。有时候是以事物的主要部分指代该事物的全体,例如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可作为诗经的代称;离骚是楚辞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山大学 古汉语 古文字 考研 解析 上课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