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染病护理学》教案剖析.doc
《最新《传染病护理学》教案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传染病护理学》教案剖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传染病护理学教案剖析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 案(12) 2015 至 2016 学年 第一 学期系 部护理系教 研 室儿传护理教研室课程名称传染病护理学授课班级2012级五年制3班授课教师刘 莉职 称助 教使用教材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写日期2015年10月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教 案首页授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星期 节学时数2学时授课章
2、节第四章 第一节 钩体病授课方式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教学目的(目标)1掌握钩体病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2熟悉钩体病的流行病学、预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用病例导入教学内容采用精讲、启发、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教材参考文献1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2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习题集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3. 吴光煜 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4. 王明琼 传染病学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5. 王明琼 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6. 沙介荣 传染病学 第三版 北京
3、 人民卫生出版社-教 学 内 容时间分配 板书钩端螺旋体病一、定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轻者可为轻微的自限性发热;重者可出现急性炎症性肝损伤、肾损伤的症状如黄疸、出血、尿毒症等;严重病人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肺大出血甚至死亡。二、病原学 钩体革兰氏染色阴性,在暗示野显微镜下较易见到发亮的活动螺旋体,菌体有紧密规则的螺旋,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沿中轴旋转运动,旋转时,两端较柔软,中段较僵硬。电镜下观察到的钩体结构主要为外膜、鞭毛(又称轴丝)和柱形的原生质体(柱形菌体)三部分。钩体是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常用的柯氏培养基
4、中生长良好。孵育温度2530。钩体在干燥环境下数min即可死亡,极易被稀盐酸、70酒精、漂白粉、肥皂水等灭活。钩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也较弱,如紫外线、温热5055,30min均可被杀灭。国内已发现18个血清群和75个血清型,其中以波摩那群分布最广,而以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致病最严重。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钩体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后,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流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患者全身毒血症状群,成为起病早期的钩体败血症。其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损伤。2.内脏器官损害 钩体可广泛侵入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尤其是肝、肾、肺等实质器官,其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
5、乱。(1)肝脏:病变为肝细胞变性肿胀,实质有炎性细胞侵润,肝内胆管有胆汁淤积。(2)肾脏:可见肾间质水肿,轻度的细胞侵润,肾小管退行性变,严重者还可出现缺血性肾小管坏死等间质性肾炎改变。(3)肺:病变为广泛点状出血,炎症现象并不明显。镜下可见肺微血管广泛充血,严重者肺呈肝样实变,最终造成患者窒息死亡。此种毛细血管病变亦可发生于脑及脑膜、骨骼肌等而出现相应的症状。3中后期机体的变态反应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但无明显的白细胞浸润,也不化脓,仅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明显,有明显的吞噬能力。出现腹股沟及其他表浅淋巴结肿大,以上为非特异性反应。在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出现特异性抗体IgM
6、,继之IgG,于病程1月左右其效价可达高峰,抗体出现后钩体血症逐渐消失。四、流行病学1传染源 主要为黑线姬鼠和家畜中的猪和犬。钩体病患者的尿有时排菌达半年左右,因尿为酸性,多不适宜钩体的生长。另外隐性感染可成为健康带菌者,但因排菌率不高、排菌不规则,所以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2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人类感染除极个别来自实验室感染外,均来自接触受感染动物排出到环境中的钩体所致。人在生产生活中接触到被污染的水、土壤和植物等,钩体经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引起感染。3易感人群 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常与疫水接触者多为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因而从事农业、渔业劳动者发病率较高。
7、病后可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4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很广,几乎全世界都有此病的存在或流行。在我国尤以西南和南方各省多见,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d,一般714d。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同型可表现不一,异型可有相似的综合征。1.早期(钩体血症期) 多在起病后3d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1)发热,起病急、胃寒、体温短期内可高达39左右,伴明显头痛和全身乏力。(2)头痛、全身肌肉痛,尤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常见。(3)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不能下床活动。(4)眼结膜充血,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分泌物,疼痛或畏
8、光感;二是充血持续,在退热后仍持续存在。(5)腓肠肌疼痛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6)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小,压痛,但无充血发炎,亦不化脓。2中期(器官损伤期)约在起病后314d,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五型:(1)流感伤寒型:多数患者以全身症状为特征。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为显著,并有鼻塞、咽痛、咳嗽等。临床表现类以流行性感冒、上呼吸感
9、染或伤寒。是早期钩体血症症状的继续。自然病程510d。也有少数严重病人,有消化道、皮肤、阴道等处出血;部分严重病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可有低血压或休克表现。(2)肺出血型:早期败血症后34d出现,分为普通和弥漫性肺出血型。普通肺出血型,有咯血和痰中带血,出血量不多,体征不显,X线有散在点状局限出血侵润。弥漫性肺出血型是我国钩体主要的死亡原因,与机体超敏反应有关。其特点是:来势迅猛、迅速出血、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呼吸循环衰竭,窒息死亡。 诱发肺弥漫性出血的因素可能有:休息不好;情绪不稳定;未及时治疗;机体免疫力底;早期治疗青霉素剂量过大,出现严重的治后加重反应,即赫氏反应。(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护理学 最新 传染病 护理 教案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