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教学文案.doc
《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教学文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在节约交易费用、业务内部化以及支持集团产业的优势吸引下,一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问题制约了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完善以治理结构和资本充足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模式,强化其外部监管。关键词: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内部监控;外部监管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6-0002-06
2、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金融管理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金融混业盛行。与此相适应,产融结合得到了较快发展,据财富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的企业成功发展成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在国内,几乎所有大型多元化集团都涉足金融领域。然而,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尚未成熟,发展方向、监管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风险管理与监控体制尚不健全,鉴此,本文通过深度剖析国内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动因、现状,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分别从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内控机制、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中国探索产业型金融集团发展模式路径。一、中国
3、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动因所谓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实质上是指产业与金融业的内在融合,在中国集中表现为实体产业通过参与或控制金融机构股权,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具体是实业企业通过参股、持股、控股或人事参与等方式参与到金融业中。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归因为下面三个方面:1.节约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两者关系建立在债务债权契约基础上,因交易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机会主义倾向的客观存在,使交易双方都面临巨大的交易费用。对实体企业而言,交易费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融资成本。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能力取决于企业的信
4、用、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为获得贷款,往往需要与金融部门多次讨价还价,需要付出巨大的谈判费用,一旦发生资金短缺,融资成本将急剧上升。第二,沉没成本。实体企业同金融主体建立中长期合同后所面临的“沉没成本”。实体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中长期信贷资金,连续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企业长期投资的特点是初始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金融机构资金中途停止,企业将承受巨大损失。为了避免与减少上述成本,实体企业纷纷涉足金融机构,从外在信贷联系走向内在资本结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交易关系,从而减少交易不确定、信息非对称性,降低交易费用。2.利用内部化优势。企业集团通过发展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将金融产业集团内部化,实现产业
5、与金融在集团内部的一体化格局。企业集团依托金融业务内部化,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内部化而带来的收益。企业集团通过内部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时,可以节省与服务有关的交易费用,如可以不通过向银行间接融资付出较高的财务费用,从而获得收益。企业集团通过金融业务内部化,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经营风险。企业集团实现产融结合后,产业与金融企业因在集团共同的产权约束下,交易稳定,加上人员互相兼职,信息不容易失真,既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又能够避免企业逃脱银行债务引发的债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可谓双赢的策略。3.满足集团产业发展。集团产业与金融业在业务发
6、展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更是以金融资本为手段推动产业资本的发展,以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业务的深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聚集金融资本,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的扩张,提升产业竞争力。企业集团通过发展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利用其产业过程和利益相关者财务状况、金融需求的信息相对优势,提供更具个性与特色的金融服务。比如中粮集团控股大庆市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全产业链”的信息优势开展农业供应链贷款业务,2008年其规模超过15.58亿元,很好地满足了集团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二、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考量中国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主要表现为工商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设立、入股等方式进
7、入金融领域。在产业和金融这两种不同资本迅速集聚和扩张的背后,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现状目前,众多不同性质的企业集团都已经在整体战略的布局下,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积极发展金融业务(见表1)。虽然目前除了传统的大型多元化集团(招商局、中信)以外,其他企业集团金融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还较低(不到5),但是考虑到集团巨大的收入规模,中国产业投资金融的整体发展还是相当迅猛的(见表2)。另外,从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角度看,这种迅猛发展势头更加明显。通过调查发现,2009年正常经营的52家信托公司、50家资产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25家财产保险公司以及39家人寿保险公司
8、的股东情况,截至2009年底,非金融企业集团已经实际控制了24家信托公司、19家证券公司、12家财产保险公司以及20家人寿保险公司,分别占到受调查该种类金融机构的46.2、38.0、48.0和51.3。实际上,那些由政府机构或者金融集团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中,绝大多数也都有非金融企业的参股。(二)当前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特征当前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的特点主要有:(1)中央企业主导发展。中央企业集团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势头较为强劲,从集团公司的角度看,127家央企集团中约有13以上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参股和控股金融机构。从上市公司看,据上证报统计,截至2010年1月,沪深两市共有133家主
9、业清晰的企业涉足参股金融业,其中央企背景的公司为94家,占绝大多数。(2)产业龙头意愿明显。表1显示,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往往都是本行业的“龙头”,是本行业的佼佼者,比如宝钢、联想等。从上市公司情况看,据上证报统计,截至2010年1月,涉足参股金融业的133家公司中,具有行业龙头或者区域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有62家,几乎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3)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多样化。产业投资控股金融的平台从集团财务公司(如万向集团)到资产管理公司(海尔集团以及华能集团)、信托公司(中化集团),再到基本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招商局集团以及中信集团),体现了企业集团适应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抉择的特点
10、。三、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一)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主要模式产业资本涉足金融,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分析西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轨迹,学术界分为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类。1.英美模式。英美模式是指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满足,而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参股较为有限。因此,英美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更多以自由市场为运行基础,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产权约束较弱;另外,其股权结构分散,产业与金融靠短期的债权与债务联系,并靠较为严谨的法律体系解决争端,这种体制决定了英美的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主要是以资本市场
11、为基础的外部结合。英美为代表的产业投资金融模式在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更能发挥出作用。在多样化的融资体系中,企业的融资选择具有很大的自主性,有利于企业资本结构合理化,有利于资源在部门之间重新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当然,这一模式也有其缺陷,由于企业在投资参股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只注重短期财务表现,因此,很容易发生投机等冒险行为,从而对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冲击。2.日德模式。日德模式是指金融机构在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对特定金融机构的投资较大,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模式更多以“社团”或“社会”市场经济为运行基础,银企间产权制约较强,企业
12、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经济和企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资本市场的作用较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常常保持密切而持续的联系与沟通,两者长期依存。企业与主银行或主持银行保持稳定的交易关系,银行与客户企业相互持股,银行通过贷款契约、股权占有、人事结合及代理小股东的表决权等方式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日德为代表的产业投资金融模式在促进国民经济迅速重建、复兴与起飞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金融机构会对企业实施积极的救助,从而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不过这一模式也存在明显制约,比如日本出现的泡沫经济就和过度的银企相互联合、渗透有直接关系。而当泡沫经济破碎以后,以银行为首的金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产业 金融 控股 集团 发展 模式 研究 教学 文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