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教学内容.doc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教学内容.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新课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一、声学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实验(选填“甲”或“乙”)。2.如图1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
2、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和_.(2)如图24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_.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
3、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二、光学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
4、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三、热学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
5、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不同。(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四、力学7.“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力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常识: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但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
6、(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应分为两种情况: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大。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将所需实验器材补充完整。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水的烧杯及_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8.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
7、,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3)按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填“偏大”、“偏小”),(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34.11
8、6.89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10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1)图11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该墨水下落0.2s的平均速度
9、是m/s。湘潭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卷第4页,共6页。(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请你在答题卡的图1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2的关系是(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画面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水滴下落的距离h(cm)第8帧00第10帧0.15.0第12帧0.220.0第14帧第16帧0.479.8图10图11cm10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
10、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甲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乙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反映出来的。(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不变。11.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17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1)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测量蜡块的重力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11、蜡块的重力。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你支持(小明/小华)的方案,理由是。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用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2)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测量石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12.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骑自行车经过一个斜坡,小明沿直线奔向坡顶,小红则沿着“S”
12、形路线骑向坡顶。到达坡顶时两人很有感慨地进行了一番对话,如图15所示。()为了验证小明的说法,他们设计实验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如图16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长木板、木块、木块各一个,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在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1应做_运动。他们进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以上三次操作过程,能验证小明说法的两次操作是_。如果小明的说法正确,你选择的两次操作中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是_。()小红的做法所依据的物理知识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请举出一例:_。13如图l3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1)请在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物体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实验 专题 复习 教学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