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备考交流材料: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决胜中考复习进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备考交流材料: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决胜中考复习进程.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考生物备考交流材料: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决胜中考-中考生物备考交流材料: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决胜中考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三月桃花盛开,争奇斗妍,五月硕果累累。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桃花之乡尚市二中,参加教研室举行的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能力测试暨升学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研讨会。首先感谢教研室樊主任为我们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感谢尚市二中乔校长为我们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也相互交流中考复习备考的体会。今天,面对各位行家,我借此机会班门弄斧,向同仁们交流我校的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情况以及生
2、物复习备考的过程。我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年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结构特点(一)题型结构全卷分为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两三种题型,满分为30分。其中选择题共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实验探究1题,共6分,简答题2题,共10分。符合我市中考题型要求,试题难度中等。(二)试题的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这是今年试题一大特点,十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说在本份试卷中是无处不在,如1、2、4、43等等。同时也非常关注生物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重点考查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遗传与变异、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内容。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提高能力试卷注
3、重生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大都采用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情境进行设问,如第7题,通过以小麦为载体,第43题针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条件,第44题从开花到结果形成种子和果实,对植物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条件以及遗传变异进行考查;第45题考查人体吸收营养和消化、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以及预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知识;既充分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功能,又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3、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生物实验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生物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有序的科学素
4、养。本次实验题的考查强调基础实验和实验原则的理解,主要从操作目的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下手,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及分析实验的能力。如从第43题对水稻种子萌发条件分组探究实验和第45题对植物在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等过程进行循序渐进的考查。(三)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共232人参加这次适应性考试,最高得分30分,最低得分0分。满分30分1人,27分以上42人,占18.1%;26分以上66人,占28.4%;25分以上91人,占39.2%;24分以上107人,占63.3%;18分以上179人,占77.2%。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教材的知识点掌握不熟,更谈不上运用,审题不严密。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
5、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如选择题的第6题的选项;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如第44题(2)小题的第一空只填图甲中而漏掉;把呼吸、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混为一谈,第45题第(6)小题答呼吸、呼吸运动、消化等错误答案;二是书写不规范,生物用语不准确。混淆“导管”与“筛管”,对果实在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掌握不好,对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时,容易漏掉问号,如第43题的(5)小题;也有部分学生不按要求答题,主要一是回答不完整,往往只答对一半,对而不全,却不能得分,如44题(2)中应填写,大部分学生只填。二是要求填写图中的序号却填写了文字。如44题(3)中应填写,部分考试却填写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虽说正确但
6、不符合答题要求。二、今后复习备考的思路和建议老师们,中考即将来临,为了抓好复习、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结合前段时间的复习情况以及这次年初中生物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研讨会议的精神,在此我就生物备考复习上应该加强的地方和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谈谈个人的想法以促进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更好地结合随州生物中考说明所涉及的考点,精心选题、组题,提高效率,决胜中考。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中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结合年初中生物中考适应性考试,从生物试卷分析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7、1)基本概念不清;(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或称为六个“不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我在此就个人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不足之处,望同仁们批评指正。(一)未雨绸缪,合理有序一进入备考阶段,老师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的中考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对照中考说明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中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
8、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细化。第二轮复习更要明确重点、难点。剖析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
9、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注重纠错,检查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中考中重现。(二)注重双基,强化能力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
10、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生物圈中的人涉及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及神经系统的相互间的知识联系及运用,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三)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对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在各种考试的题型中,都贯穿着对概念的考查、理解、应用,对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及应用等。这就要求同学们做到认真听讲、细致读书、仔细做题、及时反馈。因为学习主要是由知识的认知、掌握与运用三个过程组成的。知识认知包括听课、阅读和理解,知识的掌握靠记忆实现,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的再现和运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提高答题的准
11、确率。切记要重质不重量,不必强求书读了多少遍,题做了多少本,关键在于通过这些形式,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四)加强实验探究,拓展迁移近两年随州中考生物试题的重要特点之一增加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中考实验探究题的设置、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中考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
12、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后期复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认真研究考试重点和热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可通过考试检查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等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涉及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若再进行组合改编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景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因而在解答拓展实验题时应“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主要思路是不变的,再回忆迁移教
13、材的实验原理和技能,就能轻松突破。综上所述,分析近两年随州中考命题的特点,不难发现其具有注重基础,考查能力、突出探究、关注热点、重视图表、强调实验、体现综合的特点,在细读中考说明的基础上,在选择模拟题目时,立意生活,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但又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解题技巧上,建议学生采用“五字”法,即:审审清题意;读读懂题意;抓抓住关键词语;获获取有效信息;答用学科的术语准确规范写出答案。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查阅课本,从课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回归课本,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道理。考生对于自己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成绩要辩证看待,成绩的起伏是正常的,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模拟考试成绩,低估或高估自己,影响个人最后阶段的备考信心。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这样才能有复习效率,但是,如果考生压力过大,用最好的方式释放压力。另外,不要对自己的优势学科期望过高,往年许多优秀考生都砸在优势学科上,毕竟中考比的是九科的总成绩。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尽,贵在得法。我们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年的中考再传捷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