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文训练精品教学文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古文训练精品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文训练精品教学文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考语文古文训练精品-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注释】(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xun,遗忘。(4)戒警告。1、解释划线词语孟子辍然中止(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的样子)呼而问之:“何为中止?”(什么)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曾子之妻之市,(助词的)(动词到)曾子欲捕彘杀之(代词它)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失:(止)此:(是
2、)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D)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其母引刀裂其织,拿女还,故反为女杀彘通“汝”你妻适市来,到去5、翻译下列句子其母引刀裂其织,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他的母亲拿起刀割坏那个织物,从这以后,孟子不再偷懒。婴儿非所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侍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小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还是什么都不懂,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教导的。6、这两段文字都是写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请你写出他们各自在哪方面进行教育?你赞成他们的教育方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孟子的母亲是在他读书方面进行教育的,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现身说法;
3、曾子要父母首先做出表率,要讲诚信,不可欺骗子女,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赞成。7、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并且规范着仁人志士的行为,请你写出代表他的思想的几个主要的观点。(最少写出三个)民贵君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田子退金田子为相,三年归休(休假回家),得金百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当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侍奉父母)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家)。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拿开)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上朝
4、)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1.找出与“归休”的“归”意思相同的一项(C)A.众望所归B.吾谁与归C、暮而归2、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用法(1)王贤其母,意动用法以为贤认为贤德(2)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通假字通“悦”高兴3.翻译下列句子。(1)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田子惭愧的走出去,到朝廷去上交了金子,从朝廷回来请求进入牢狱。(2)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4.指出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C)A、辍耕之垄上B.吾欲之南海C.孝子之事亲也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田子
5、作宰相三年带回了两千两金子,受到了母亲的严厉斥责,田子退回了金子并请求惩罚。最终王赦免了他的罪并恢复了他的职务。他的母亲受到了王的赏赐。废弈向学魏甄琛(人名)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做官),若读书,执烛即(那就)不敢辞,今乃(副词。却,竟然)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来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处所,地方),假(借)书研习,闻见(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日优(好,长进)1.下面句中“日”作状语的一项是(C)(2分)A.颇以弈棋废日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闻见日优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B)(2分)A.或时睡顿,则杖之B.其一犬坐于前C.一鼓作气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1)郎君辞父母仕宦做官(2)今乃围棋竟然(3),遂诣赤彪许,假书研习去、往;住所;借3.翻译句子。(2分)(1)颇以弈棋废日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2)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现在你竟然日夜不停下围棋,这难道是你来京都的原意吗?4.从废弈向学这件事可以看出魏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过这种事情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是一个贪玩误学的人,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患难见知交清王晫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
7、集中于毂上。此处形容如同车辐一样聚集到中心上。)望尘者接踵于道。(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及罢归(免职),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这里指富贵或失势)改观(改变态度)。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赵洞门儿子的名字)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死)于客(外地)邸(旅舍,客店)。两孙孤立,菌次哀振(同“赈”,救济)之,抚其幼者如子,字(嫁)以爱女。一时感叹赵为知人。1.下面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组是:(A和B);(C和F)(4分)A.不以欣戚改观B.以中有足乐者C.字以爱
8、女D.以塞忠谏之路也E.先帝简拔以遗陛下F.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G.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1)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不久(2)顾谓子友沂回头(3)未几,友沂早逝,不多久3、翻译句子。(2分)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赵洞门也因为痛失儿子,在外地的寓所死去。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2分)5.该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对比。(2分)罴说鹿畏貙(貙ch:一种似狸而大的野兽),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像人一样)立,绝(极度,独特)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清静无声)持弓矢罂(一种小口
9、大肚的罐子)火(火种),而即之山。为鹿以感(感召,引诱)其类,伺(等候)其至,发(点燃)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zu,揪住)搏(抓、扑)挽(拉)裂(撕开)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1.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例:水陆草木之花A.发火而射之B.辍耕之垄上C.楚之南有猎者D.未有不为罴之食也2、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C)A、发火而射之。B、貙走而虎至C、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3.下面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2分)A.被发人立
10、被:同“披”,读“p”B.而即之山即:立即C.因为虎而骇之因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貙走而虎至走:走开B.即:走近、靠近,可译为“来到”。C.因为:是两个词。因:就。为:吹出。D.走:跑。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罴之状,被发人立名词做状语,像人那样(2)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吹出(3)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5.翻译句子:(4分)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现在那些没有真正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不被罴吃掉的6、这则寓言含义深刻,它有力地讽刺了社会上哪些的人?(10字以内)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不学无术、缺少本领的人这种人虽然能依靠欺骗手段蒙混一时,但在紧要关头,难免原形毕露,以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古文 训练 精品 教学 文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