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海洋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六章海洋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海洋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优秀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海洋工程环境现状调查第六章海洋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与评价第1页,本讲稿共100页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第2页,本讲稿共100页方法方法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遥感法特点特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特别是人们不易开展现状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局限性局限性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全面,需要补充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往往受季节、仪器设备调节的限制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环境现状调查三种
2、方法的比较环境现状调查三种方法的比较第3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资料搜集与使用调查时间与范围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调查项目调查分析方法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评价第4页,本讲稿共100页资料搜集与使用资料搜集与使用水质水质环境现状应尽量利用调查区内已有的三年内三年内的监测数据资料。现状监测数据资料应是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具有海洋环境监测资质(海洋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所出具的调查监测数据和资料。使用已有资料时须经过筛选,应按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中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和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理的方
3、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第5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时间调查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动力特征水文动力特征并考虑环境特环境特征征,依照导则所列相关表格确定河口、海湾、沿岸海域、近岸海域和其它海域的水质环境现状的调查时间和调查频率。当河口和海湾海域的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应尽量进行丰水期调查或收集丰水期有关监测资料。第6页,本讲稿共100页各类海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调查时间各类海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调查时间第7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与评价范围调查与评价范围海洋水质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范围,应能覆盖建设项目的评价区域及周边环境影响所及区域,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的
4、要求。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第8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1级级水质环境评价项目一般应设(58)个调查断面,2级级水质环境评价项目一般应设(35)个调查断面,3级级水质环境评价项目一般应设(23)个调查断面;每个调查断面应设置(48)个测站;调查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主潮流方向或海岸垂直,在主要污染源或排污口附近应设主断面;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环境亚敏感区的调查站位数量应取大值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环境亚敏感区的调查站位数量应取大值。若为线性工程线性工程,则可以线性工程为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置12个调查断面。每个断面上的站位数量可
5、根据线性工程的长度和所处海域的位置确定。1级和级和2级级水质环境评价项目的调查站位布设应满足建立环境评价数学模型的需要满足建立环境评价数学模型的需要;除设置调查断面和站位外,评价海域内主要污染源或排污口附近应设站位,以建立污染源输入与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应设置较为均匀分布的覆盖整个评价海域的水质调查监测站位,站位数量以能反反映评价海域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趋势映评价海域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趋势为宜。第9页,本讲稿共100页最少调查站位数量表最少调查站位数量表第10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站位和调查内容表调查站位和调查内容表调查站位东经北纬01水质、沉积物、生物02水质调查内容站号第11页,本讲稿共1
6、00页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水质调查参数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处海域的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按导则所列相关表格选择,使用时可根据具体要求适当增减。通常情况下,调查项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常规的监测项目如盐度、pH、DO、COD等拟建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特征污染物如石油勘探开发类项目的特征污染物为石油类第12页,本讲稿共100页水质调查参数表水质调查参数表第13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分析方法调查分析方法调查项目层次、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分析均严格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2007)中的规定执行。通常情况下,水
7、深小于10m,只采集表层样品即可;水深在1025m,可在表层和底层采集样品;水深2550m,可在表层、10m、底层采集样品。随着水深的增加,可酌情增加样品采集层次。第14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评价海洋水质环境现状评价评价原则评价原则水质环境现状评价宜采用主要污染物浓度梯度的平面图表示方式,并辅以文字分析、描述和数学表达式。在文字分析与描述中,也可采用检出率和超标值等统计值,但应阐明调查站位的平面分布。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国内尚无相应标准的,可参照国际先进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即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
8、法。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多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或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的要求执行。第15页,本讲稿共10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主题内容与标准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域各类使用功能的水质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海水水质分类海水水质分类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分为四类:第一类 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 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召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
9、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 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第16页,本讲稿共100页序号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1漂浮物质海面不得出现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质海面无明显油膜、浮沫和其他漂浮物质。2色、臭、味海水不得有异色、异臭、异味海水不得有令人厌恶和感到不快的色、臭、味。3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00人为增加的1504大肠菌群(个L)10000,供人生食的贝类增养殖水质7005粪大肠菌群(个L)2000,供人生食的贝类增养殖水质1406病原体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质不得含有病原体7水温()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超过当时当地1,其它季节
10、不超过2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不超过当时当地48pH7.88.5,同时不超现出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2 pH单位6.88.8,同时不超出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5 pH单位9溶解氧654310化学需氧量(COD)234511生化需氧量(BOD5)134512无机氮(以N计)0.200.300.400.5013非离子氨(以N计)0.02014活性磷酸盐(以P计)0.0150.0300.04515汞0.000050.00020.000516镉0.0010.0050.01017铅0.0010.0050.0100.05018六价铬0.0050.0100.0200.05019总铬0.050.100.200
11、.5020砷0.0200.0300.05021铜0.0050.0100.05022锌0.0200.0500.100.5023硒0.0100.0200.05024镍0.0050.0100.0200.050第17页,本讲稿共100页功能类别功能类别内容内容执行水质类别执行水质类别一类海区一类海区海海洋洋渔渔业业水水域域、海海上上自自然然保保护护区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等 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海区二类海区水水产产养养殖殖区区、海海水水浴浴场场、人人体体直直接接接接触触海海水水的的海海上上运运动动或或娱娱乐乐区区、与与人人类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12、等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等不不低低于于国国家家二二类类海海水水水水质质标准标准三类海区三类海区一一般般工工业业用用水水区区、海海滨滨风风景景旅旅游游区等区等不不低低于于国国家家三三类类海海水水水水质质标准标准四类海区四类海区海海洋洋港港口口水水域域、海海洋洋开开发发作作业业区区等等 不不低低于于国国家家四四类类海海水水水水质质标准标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第18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水水质指标海水水质指标物理参数物理参数漂浮物质,水温、色、臭、味、浊度、悬浮物质化学参数化学参数无机盐度、pH、氰化物、硫化物、金属类、无机氮、非离子氨、活性磷酸盐有机 BOD、COD、DO、挥
13、发性酚、石油类、六六六、DDT、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苯并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放射性核素生化参数生化参数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病原体第19页,本讲稿共100页水质评价注意事项水质评价注意事项评价海域内各测站某一要素的评价,应采用同一层次同一层次(如深度)的测值进行分析。当没有论证某一测站所代表的水柱是上下充分均匀混合时,不能用不同层次测值的平均值代表测站的测值。当没有论证评价海域内所有测站所代表的水体是全部充分均匀混合时,不能用各测站某一要素的平均值代表该海域某一要素的测值。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采用平均值概念分析、评价尽量避免采用平均值概念分析、评价海水环境质量,应采用极值分析、评价应采用极
14、值分析、评价海水环境质量。要素的浓度梯度差(等值线间距),一般情况下应大于两倍的要素最大绝对误差值。第20页,本讲稿共100页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单因子指数(溶解氧和单因子指数(溶解氧和pHpH值除外)值除外)P Pi iC Ci i/C Csisi式中:式中:C Ci i第第 i i 种污染物的浓度预测值或实测值种污染物的浓度预测值或实测值 C Csisi第第 i 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 P Pi i值越小越好,值越小越好,P Pi i 1 1 1 则超标。则超标。第21页,本讲稿共100页单因子指数(单因子指数(DO)对溶解氧溶解氧:式
15、中:CDOs溶解氧的饱和浓度 CDO0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第22页,本讲稿共100页单因子指数(单因子指数(pH)对pH:式中:pHsd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 pHsu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第23页,本讲稿共100页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简单叠加法简单叠加法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Wi第i种污染物的权值,第24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水水质各调查因子的调查分析结果汇总表海水水质各调查因子的调查分析结果汇总表站号层次水温盐度pHDO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 表层10m 底层表层10m 底层0102第25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水水质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海水水质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项目
16、表层10m层底层全海区范围/(mg/L)COD检出率/%超标率/%范围/(mg/L)检出率/%超标率/%第26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水水质标准指数统计结果表海水水质标准指数统计结果表站号层次pHDO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表层10m底层表层10m 底层表层10m范围 底层全区超标率01第27页,本讲稿共100页类比分析统计类比分析统计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类比分析类比分析,选取具有具有可比性的相近海区或本海区相近年份的调可比性的相近海区或本海区相近年份的调查资料查资料,了解本次调查的综合现状与以往调查的相对关系,得出评价结论。项目本次调查以往调查石油类表层10m底层全海区表层10m底层全海区类比分析
17、统计表类比分析统计表第28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沉积物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海洋沉积物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资料搜集与使用调查时间调查评价范围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调查项目调查分析方法海洋沉积物环境现状评价第29页,本讲稿共100页沉积物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沉积物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各种有毒污染物即使在水体中检不出,在沉积物也有可能富集富集至很高浓度。沉积物既是污染物的蓄库,也是上覆水的污染源。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浓度是长期富集的结果,比上覆水暴露浓度具有更长周期的稳定性和作用持久性作用持久性。沉积物环境质量低下不仅会对底栖生物和其他相关的生物产生负面效应,还会对位于食物链上端的生物和人类产生影响。沉积
18、物是完整水体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底栖生境的安全,便没有水生生态系的健康。第30页,本讲稿共100页资料搜集与使用资料搜集与使用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应充分利用评价区域内或邻近区域已有的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其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应是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具有海洋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所出具的十年十年内的调查监测数据。使用已有资料时须经过筛选,应按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中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和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中海洋调查资料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第31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时间调查时间沉积物调查时间可以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态环
19、境调查同步进行态环境调查同步进行,一般进行一次一次现状调查。第32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评价范围调查评价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的评价等级设计环境现状的调查评价范围时,应将建设项目可能影响海洋沉积物的区域包括在内,即调查评价范围应能覆盖受影响区域,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的需求;一般情一般情况下应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况下应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保持一致围保持一致。当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有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时,调查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将生态环境调查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将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涵盖其中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涵盖其中,以满足评价和预测敏
20、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所受影响的需要。调查与评价范围应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以平面图方式表示,并给出控制点坐标点坐标。第33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3级评价项目的沉积物环境调查站位布设应覆盖污染物排放后的达标范围;一般可设(24)个断面,每个断面设置(23)个测站。断面方向大体上应与主潮流方向或海岸垂直,在主要污染源或排污口附近应设主断面。1级和2级评价项目的沉积物环境调查断面设置可与海洋水质调查相同,调查站位宜取水质调查站位量的50%左右,站位应均匀分布且覆盖整个评价海域,评价海域内的主要排污口应设有站位。调查断面和调查站位的设置以能反映调查区域内各要素的浓度
21、分布趋势为宜,最少调查站位数量前已述及。第34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项目调查项目常规沉积物参数常规沉积物参数(参见海洋监测规范 GB 17378-2007)总汞、铜、铅、镉、锌、铬、砷、硒、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狄氏剂、硫化物、有机碳、含水率、氧化还原电位等。可依据海域功能类别,评价等级及评价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特征和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进行适当增减。特征沉积物参数特征沉积物参数应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特点,海域功能类别及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要选定沉积物温度、密度、氯度、酸度、碱度、含氧量、硫化氢、电阻率等项目;沉积物中的大肠菌群、病原体、粪大肠菌群等项目若港口和航道
22、工程、疏浚工程、围(填)海工程等有疏浚物处置的建设项目处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环境亚敏感区时,应进行疏浚物的生物毒性检验试验疏浚物的生物毒性检验试验。第35页,本讲稿共100页调查分析方法调查分析方法调查项目层次、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分析均严格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2007)中的规定执行。沉积物的调查层次一般为表层,有特殊需要时,可采集柱状样。表层样品的采集深度不应小于5cm,否则应重新采样。为使沉积物样品具有代表性,在同一采样点周围应采样23次,将各次采集样品混合均匀分装。第36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沉积物环境现状评价海洋沉积物
23、环境现状评价评价参数评价参数应包括全部调查参数评价标准应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同时应参照海域功能区划中所对应的类别要求进行评价。评价方法沉积物质量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按评价参数逐项计算出指数值后,再根据指数值的大小评价其污染水平。根据沉积物参数实测值,逐项绘制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并评述调查海域的沉积物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状况,阐述该区域现存的主要沉积物环境质量问题。第37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目标分为三类:第一类 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
24、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和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二类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三类 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第38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指标海洋沉积物质量分类指标废弃物及其它色、臭、结构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病原体金属元素:汞 镉 铅 锌 铜 铬 砷 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第39页,本讲稿共100页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40页,本讲稿共100页第41页,本讲稿共100页沉积物各调查因子的调查分析结果汇总表沉积物各调查因子的调查分析结果汇总表站号有机碳锌铅石油类 硫化物01第42页,本讲稿共
25、100页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资料搜集与使用调查时间与范围调查断面和站位布设调查项目调查分析方法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第43页,本讲稿共100页资料搜集与使用资料搜集与使用应尽量收集评价及其邻近海域已有的生态环境历史资料,包括海域生物种类和数量、外源物种种类数量、渔业捕捞种类及产量、海水增养殖种类与面积、自然保护区类别与范围、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种类与数量等。用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预测的数据资料应是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海洋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所出具的近三年三年内的调查监测数据资料。渔业资源的调查一般可以收集资料为主。使用已有资料时须经过筛选,应按海洋监测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海洋工程 环境 现状 调查 评价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