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优秀课件.ppt
《第四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优秀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基础第1页,本讲稿共40页一、教师继续教育的哲学基础教师继续教育的哲学基础n 什么是哲学?n 教育学研究为什么离不开哲学?n 教师教育为什么也要研究哲学?所有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哲学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谢密斯 第2页,本讲稿共40页(一)后现代知识观(一)后现代知识观 不管你如何界定后现代,学校教育的危机在亦可称为后现代状态的问题情景中生成、彷徨,是谁都不能承认的事实。左藤学 核心特征核心特征:非理性、不确定性、境遇性、非线形、无边界性、可视性、卑琐性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等。一句话,它是对现代主义文化观念的颠覆、否定和超越,一句话,它是对现代主义
2、文化观念的颠覆、否定和超越,是一种波及各门学科的思潮。是一种波及各门学科的思潮。第3页,本讲稿共40页 知识观:知识观:人们对知识的系统看法与观点,包括知识的起源、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等等各方面的概念、方法和信念。教师工作,教师教育主要就是关于知识的传递和获取的工作。因此,人们的知识观与教师继续教育紧密相关。第4页,本讲稿共40页 1.现代知识观的特征现代知识观的特征 (1)客观性)客观性 (2)普遍性)普遍性 (3)中立性)中立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教师培训形态,是一种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教师培训形态,是一种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展理
3、论 第5页,本讲稿共40页 2.后现代知识观的特征后现代知识观的特征 (1)知识的理解性)知识的理解性从绝对知识观到相对知识观的转从绝对知识观到相对知识观的转向向 首先,表现在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其次,表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理解与互动。(2)知识的情境性知识的情境性从普遍知识观到境域知识观的从普遍知识观到境域知识观的转变。转变。(3)知识的创造性)知识的创造性从既定知识观到流动知识观的转从既定知识观到流动知识观的转变。变。(4)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多样性从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的转从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的转变。变。第6页,本讲稿共40页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教师培训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教
4、师培训 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是更加关注教师的理解,教师的体悟理解,教师的体悟,以及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的反思。所以,教师的知识应该由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两个部分构成。所以,更加关注校本培训、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第7页,本讲稿共40页(二)解释学基础(二)解释学基础 从根源来看从根源来看:解释学的工作就是一种语言转换语言转换,一种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世界的语言转换,一种从神的世界到人的世界的语言转换,一种从陌生的语言世界到我们自己的语言世界的转换。从词意看:解释学解释学(Hermeneutics)也有译为“诠释学”或“阐释chan学”或“释义学”。由此可见: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对于解释
5、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对于“理解理解”的理的理解。解。第8页,本讲稿共40页 如何看待“理解”传统解释学:传统解释学:以施莱尔马赫F.E.D.Schleiermacher,17681834)、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为代表。现代解释学现代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哲学解释学):以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伽达默尔(H.G.Gadamer,1900)为代表。第9页,本讲稿共40页 1.传统解释学传统解释学 传统解释学传统解释学认为,意义或真理早已存在于文本里,是作者赋予和给定的,读者可以越过时空的距离,去恢复文本固有的、不变的意义,即作者原意原意。即“重
6、建说重建说”(又称“复原说复原说”或“符符合论合论”)。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把理解概括为“避免误解”,将解释学视为“避免误解的艺术”。狄尔泰狄尔泰:完善了“复原说复原说”,提出了移情的方法移情的方法,“客观之客观之心心”、“共通性共通性”。第10页,本讲稿共40页 2.哲学解释学哲学解释学 哲学解释学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就是视界(视阈)融合视界(视阈)融合。这种学说认为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去把握作品的原意,而是要达到作品的视界与读者视界的融合,产生新的意义。因此 也是一种“意义创造说意义创造说”。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此在的意义亦即整个世界的意义不是说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而是随着理解被展
7、开,不是说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意义,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生成了意义了意义”。伽达默尔:理解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伽达默尔:理解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对话使问题得以揭示出来,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对话不是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也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达成共识对世界的共同理解。第11页,本讲稿共40页二、教育学基础二、教育学基础(一)终身教育理论(一)终身教育理论 【法国】保罗保罗朗格朗朗格朗,他在1965年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并撰写了终身教育导论终身教育导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的教育。终身教育实际上包含两层含意,一是,从纵向上讲,一
8、是,从纵向上讲,终身教育包括人生各阶段;二是,从横向上讲,二是,从横向上讲,终身教育包括了人所受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的全面整合,它强调的是教育各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和统整。第12页,本讲稿共40页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n世界上没有哪种职业或专业像教师一样更需要世界上没有哪种职业或专业像教师一样更需要接受终身性教育。接受终身性教育。n教师的继续教育秉承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教教师的继续教育秉承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教师教育由职前的师范教育扩展到入职教育和职师教育由职前的师范教育扩展到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后教育。n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师资培养基本实现高等教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师资培养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化的
9、发达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加育化的发达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加为关心,甚至比教师的职前培养教育还要重视。为关心,甚至比教师的职前培养教育还要重视。第13页,本讲稿共40页(二)教师知识构成理论(二)教师知识构成理论 1.人类知识的发展和类型人类知识的发展和类型 (1)孔德的知识观)孔德的知识观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或“虚构阶段”、“抽象阶段”与“实证阶段”。神学时期:神学时期:拜物教、多神教、一神教三个阶段。形而上学时期:形而上学时期:倾向于绝对知识,热衷于推论而不是观察,思维 的成分被不断夸大。科学时期:科学时期: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尺度。第14页,本讲稿共
10、40页(2)福柯的知识观:知识)福柯的知识观:知识权力权力话语三位话语三位一体说一体说 知识政治学:知识政治学:提出了著名的知识权利、知识话语理论,所谓三位一体的知识-权力-话语,是将知识“政体”的变化与社会的权力和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提出了“被压迫知识被压迫知识”的概念以及“被压迫知识的反抗被压迫知识的反抗”等重要问题。第15页,本讲稿共40页(3)利奥塔的知识观:后现代知识与叙事知利奥塔的知识观:后现代知识与叙事知识识n用“现代知识现代知识”来表述转变之前的知识状况,用从“现代知识”到“后现代知后现代知识”的转变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知识转型的性质。n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叙
11、事知识,二是科学知识第16页,本讲稿共40页()波普尔()波普尔的知识观:的知识观:猜测性知识猜测性知识n所有的知识,不仅是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知识猜测性知识”,都是我们对于问题所提出的暂时回答,都需要在以后的认识活动中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反驳。n因此,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被一劳永逸地获得,科学知识性所谓的“终极的解释是根本不存在的。第17页,本讲稿共40页()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的知识观:三种兴趣说的知识观:三种兴趣说他认为:人类知识构成了兴趣的主要类别。n第一类兴趣是控制外在客观世界的兴趣,简称技术兴趣技术兴趣。n第二类兴趣是实践兴趣实践兴趣或沟通与了解的兴趣。n第三类兴趣是解放兴趣解放
12、兴趣。第18页,本讲稿共40页()波兰尼的知识观:()波兰尼的知识观: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明言知识”或“言名知识”等,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默会知识”、“默然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第19页,本讲稿共40页波兰尼的话:波兰尼的话:“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缄默的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在大部分。缄默的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教师 继续教育 理论基础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