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传导径路幻灯片.ppt





《神经系统传导径路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传导径路幻灯片.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经系统传导径路幻灯片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一般感觉传导径路和特殊感觉传导径路一般感觉传导径路和特殊感觉传导径路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传导径路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径路头、面部痛、温、触、压觉传导径路2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5页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传导径路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为中小型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四肢皮肤的浅感觉感受器。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1、4、5层,发出纤维,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的侧索和前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痛温)和脊髓丘脑前(粗略触觉)束上行,经延髓下橄榄核的背外侧,两束合成脊髓丘脑束上行,在脑桥和中脑居内侧丘系外
2、侧,终止于北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在北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丘脑中央辐射,境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3、1、2区)脊髓丘脑束的另些纤维到中脑的上丘灰质层,还有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几次中继后止于丘脑版内核和中缝核。脊髓丘脑束纤维排列,自外向内,由浅入深,来自骶,腰 胸 颈部的纤维。3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5页躯干四肢本体觉精细觉传导径路(1)深部感觉包括运动觉 振动觉和位置觉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脊神经节,为大中型假单极神经元,纤维较粗,周围分布于四肢和躯干的骨骼肌 肌腱 关节等处的本体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4现在学习的是第
3、4页,共35页躯干四肢本体觉精细觉传导径路(2)第二级的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此二核发出纤维向腹内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在中线上与对侧的纤维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呈前后排列,位于中线两侧,锥体束的后方,在转折向上,形成内侧丘系,内侧丘系至脑桥后向两侧展开,在被盖前缘与斜方体纤维垂直交叉;经中脑被盖及红核的后外侧部上行,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发侧支到脑干网状结构,在中脑节段至红核 黑质 上丘等处。5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5页躯干四肢本体觉精细觉传导径路(3)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腹后外侧核,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
4、后部,部分也到中央前回,在中央后的皮质功能定位与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相似。6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5页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是反射通路上的上行部分,为传入小脑的本体感觉由两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为脊神经节内的大型假单极神经细胞,布于骨骼肌 肌腱 关节的本体感受器第二级神经元中,由胸核发出的二级纤维,在同侧侧索组成脊髓小脑后束向上经小脑下脚进入旧小脑皮质,由腰骶膨大层以上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二级纤维,构成同侧及对侧的脊髓小脑前束,经脑干上升至小脑上脚外侧,在转下内,随小脑上脚入旧小脑皮质传导躯干和下肢本体感觉。7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5页传导上肢和颈部本体感觉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脊髓颈膨大
5、部的地6,7层和延髓楔束副核,这两处发的纤维也经小脑下角进入旧小脑皮质。来自上肢和颈部本体感觉的纤维,经楔束进入延髓的楔束副核,由楔束副核发出纤维,形成外弓状纤维,转向背侧,随小脑上脚进入旧小脑皮质。脊髓小脑前 后束损伤,引起肌张力减退和运动失调8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5页头面部痛、温、触、压觉传导径路头、面部痛、温、触、压觉,属于浅感觉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节内第二级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发出纤维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在内侧丘系背侧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三叉丘系受损,导致对侧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障碍
6、。若三叉丘系以下受损,则出现同侧头面部痛温觉及触觉障碍9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5页第二级的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此二核发出纤维向腹内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在中线上与对侧的纤维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呈前后排列,位于中线两侧,锥体束的后方,在转折向上,形成内侧丘系,内侧丘系至脑桥后向两侧展开,在被盖前缘与斜方体纤维垂直交叉;经中脑被盖及红核的后外侧部上行,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发侧支到脑干网状结构,在中脑节段至红核 黑质 上丘等处10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5页脊髓的传导径路损伤后角前角侧角后索侧索白质前连合一侧半横断前半部横断全横断11现在学
7、习的是第11页,共35页后角病变传导束 脊髓丘脑侧束 病因 脊髓空洞 脊髓出血 肿瘤 临床表现 同侧节段性痛温觉和腱反射消失 深感觉正常。后角后方损伤,感觉障碍要低1-2个12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5页侧角病变 交感神经元及纤维脊紊乱髓出血 肿瘤交感神经功能13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5页后索病变薄束和楔束脊髓痨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变以下深感觉障碍 闭眼时不能确定关节的位置和方向,在肢体运动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闭目指鼻试验阳(楔束病)闭目立定实验阳(薄束病)精细感觉消失14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5页前角病变前角运动细胞 皮质脊髓束末 交感神经脊髓灰质炎 肿瘤 脊髓前动脉梗塞伤侧本
8、节段以下软瘫,可能出现对称或不对称瘫痪 反射消失 肌无力 肌束震颤 肌萎缩 交感神经紊乱15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5页侧索病变脊髓丘脑侧束皮质脊髓侧束外伤 脊髓压迫病变以下痉挛性瘫痪 病变-2阶段一下痛温觉障碍脊髓小脑前后束损伤 小脑性共济失调立定实验阳(不能用视力矫正)16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5页白质前连合病变已交叉的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空洞症,髓内出血 肿瘤损伤以下同侧阶段性痛温觉障碍,损伤加前束则对称性感觉障碍17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5页一侧半横断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前束 侧束 皮质脊髓前 侧束外伤 压迫 髓内肿瘤Brown-sequard syndrome:伤
9、侧本节段迟缓性瘫痪 浅感觉消失 截面以下痉挛性瘫痪 本体感觉消失。对侧同阶段感觉过敏。截面水平1-2节段以下浅感觉消失18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5页前半部横断脊髓丘脑束 皮质脊髓束 交感纤维脊髓前动脉栓塞 肿瘤病变以下双侧痛温触压觉障碍 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19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5页脊髓全横断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皮质脊髓束 交感 副交感纤维颈椎病 外伤 脊髓压迫 脊髓炎截瘫:病变以下深浅感觉障碍 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排尿 排便 性功能障碍20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5页内囊损伤前肢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占位 出血影响情绪学习,共济失调 步态蹒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传导 径路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