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和作用课件.ppt
《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和作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和作用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和作用第1页,此课件共68页哦士生千载之后,求道于典章制度,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时之相去殆无异地之相远,仅仅赖夫经师故训乃通。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其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躐等。”戴震古经解钩沈第2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切涉及中国古代文献的学问都必须用训诂学做它的研究工具。邢公畹第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训诂的内容(一)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训诂的任何一方面内容归根结底都是在解释字词。1.河东方言中称后退为“sao”,源于满语sorombi、萨其马(满语)2吃bie了?(方言)3闶阆、
2、阿堵物(近代汉语语词研究)4.学而优则仕(优:宽也,裕也,饶也)第4页,此课件共68页哦4.黄鹤楼剧一:“那周瑜不弱如兴刘灭楚的汉张良,索仔细,莫荒唐!”折桂令:“许天香,赛神香,夜夜烧香;百事荒唐,心在谁行,魂在谁行?”王锳诗词曲语词例释:“荒唐”与“仔细”对举,应为慌张义,而不是荒诞不经义。按:古“唐”、“张”音近,“荒唐”与“慌张”或一声之转。第5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6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等内容。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说文:“、(zh),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停顿时,点在两字间,近似于现在的“,”;在句终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
3、来用圈号作为句中标志,近似于现在的“。”第7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2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3初刻拍案惊奇:“那卜良是个游花插趣的人,那里熬的刑掼打至五十以上已自绝了气了。”4郁离子:“燕文公之路马死或告知曰:卑耳氏之马良请求之。”第8页,此课件共68页哦王念孙:“以”古时有“而”义至大至刚而直。尚书:“天大雷电以风。”国语:“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惠,通“慧”)第9页,此课件共68页哦郑玄:“路谓车也,凡君所乘之车曰路。”何休春秋公羊解诂:“礼,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第10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三)阐明
4、语法串通句意时,注意确定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暗示语法结构。第11页,此课件共68页哦余平生持论,读古书当通训诂,审词气,二者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通训诂者,前人所谓小学也。审词气者,今人所谓文法之学也。”杨树达杨树达(1885年6月1日1956年2月14日),字遇夫,号积微,晚年号耐林翁。中国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国汉语语言文字学家。古书疑义举例续补1924年家刻中国语法纲要1928年商务印书馆词诠1928年商务印书馆高等国文法积微居金文说1952年科学出版社积微居小学述林第12页,此课件共68页哦1.联绵词。由双声叠韵的两个字构成,“合二字为一词,两声共一义”。“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兽
5、名,犬预先走人前,等人不到,又走回来。王引之指出两种说法都错误,狐疑、犹豫,踯躅,犹与,皆为双声字。第13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符定一符定一编著联绵字典。1937年全书编成,又经多年核订、补正,1940年铸印,全书历经32载,共87册,计400多万字。书成之后,轰动全国。章太炎称其”实较明人骄雅为优”,为书题字。商务印书馆出重金资助,1943年由北平京华书店出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两次再版。第14页,此课件共68页哦2.分清偏义复词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还。”;后汉书:“先帝常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第15页,此课件共68页哦3.分清实词和虚词诗终风且暴:“终风且暴。”终:既。一
6、说终日,一说大。王念孙认为“终”为“既”之意。王引之: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即虚词)者则无意可言,但以足句耳。语词而以实词解之,则扞格难通。第16页,此课件共68页哦(四)阐明语源,研究得名之由。1.史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2.尔雅:“鬼之言归也。”;3.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4.说文:“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第17页,此课件共68页哦5.梳子得名之由?说文:“梳,理发也”;说文:“疏,通也”;说:“流,水行也”;旒li,玉篇:“旒,旌旗垂者。”旒,古代帝王礼貌上前后悬垂的玉串;裗尔雅释器:“衣裗谓之”释文:裗,流也。6.“痉挛”得名之由?痉(
7、巠xing多直义)径、经、茎;挛(相连),恋、峦、孪、銮、鸾7.浙江、淮河、齐国、鲁国、商人等为何得名?第18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五)校正文字订正讹字、脱文、衍文等文献传抄、印刷、流传中的各种错误。校勘实为训诂之前提。形讹:刻板抄写时因字形相似而误。脱文:也叫“夺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衍文:因抄刊古书而误增的字。倒文: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字。错简:竹简排列次第错乱造成文句颠倒的现象。异文:记载同一事物、表达同一意思时,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书籍所使用的不同文字。第19页,此课件共68页哦尝谓好著书不如好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亦多误矣。”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自序第20页,
8、此课件共68页哦王念孙广雅疏证序:“是书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所及,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此后错落者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正文者五十七。”第21页,此课件共68页哦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时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誉。第22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吕氏春秋查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近。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第23页,此课件共68页哦2.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
9、文:“目莲念仏若恒沙,地狱元来是我家。”变文集的校录者改“元”为“原”。按:原、元二字在明代以前不能通假。变文起於唐代盛行一时的俗讲,大多是唐及五代、少数是宋初的作品,自不例外,不烦校改。清顾炎武考证说:“元者,本也。本官曰元官,本籍曰元籍,本来曰元来,唐宋人多此语。後人(指明人)以原字代之,不知何解。”(日知录卷三二“元”条)第24页,此课件共68页哦除此之外,训诂还解释诗文中隐含的故事,对“用事”(典故)解说;说明章旨(段落大意,有利于说明义理,概括思想内容或故事情节);解释整部书的名字;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如李善文选注);说明修辞情况(双关、互文、避嫌、避忌代称、赋、比、兴等);、标注语音
10、(比况、读若、直音、反切);辨析古书异例(省文,倒文,连文,变文等);第25页,此课件共68页哦辨析古书的条例(如刘师培春秋左氏传释例);补充史实,讲述天文、地理(郦道元水经注),说明典制(古代礼制、法制、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第26页,此课件共68页哦例:论语:“天下之无道也久已,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邢昺论语注疏:“铎是铃也,其体以金为之。明舌有金、木之异。”.“武事振金铎,文事振木铎。“第27页,此课件共68页哦望夫词二首看看北雁又南飞,薄幸征夫久不归。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何事经年断书信,愁闻远客说风波。西家还有望夫伴,一种泪痕儿最多。第28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29页,此课
11、件共68页哦二训诂的作用(一)指导语文教学1指导人们判断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语言变化发展,词汇和词义也在变化,训诂学任务是帮助人们发现变化,对古代文言文意义能正确理解,避免以今律古。第30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吕氏春秋察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注释:“玃,jue,大母猴母猴,又叫沐猴,猕猴,比玃稍小。”说文:“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为母猴形。”王念孙广雅疏证:“猕,声转而为母又转而为沐。”第31页,此课件共68页哦2补救课本或选本在注释方面的不足。古代汉语注释商榷萧泰芳、张儒、马麦贞、白平山西
12、古籍出版社此书找出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700多条商榷意见。“是一部学习校勘与训诂的好教材”,对王力古汉注释进行补救工作。第32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33页,此课件共68页哦1.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古汉注释:先,指先去表明意图。按:经典释文:“先,谓宣其言也。”先当为“”之假借,意为“传话”,“事先联络”。说文:“,致言也。从言,从先,先亦声。”第34页,此课件共68页哦2诗经硕鼠:“爰得我直”高中教材注解:“直,这里指公正的待遇,一说,指处所。”直,通“值”,为应有的价值。说文田部:“当,田相值也。”王引之认为“直”通“职”,古音相近亦有相通用例证。“职”有“所
13、”义。第35页,此课件共68页哦 诗经诗经国风国风魏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第36页,此课件共68页哦3。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注释:有兰家之女,出生于做官之家,可佩太守之子。徐复:凡人物不知出生谓之“兰”也”。所谓“兰家女”,就是“某人家的女儿。”第37页,此课件共68页哦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又
14、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日: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第38页,此课件共68页哦、徐复(、徐复(19122006)语言学家。字士复,一字汉生,号鸣谦,江苏省武进县人。1929年就读于金陵大学,从黄侃攻文字、音韵、训诂。1935年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后转至章太炎门下求学。曾任教于国立边疆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校。历任副教授、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名誉所长、辞海编委、辞海语词学科分科主编之一、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之一、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训诂学 内容 作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