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植物营养与化学肥料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节植物营养与化学肥料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植物营养与化学肥料课件.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植物营养与化学肥料第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本 讲 内 容一、合理施肥的基本知识一、合理施肥的基本知识二、主要作物的施肥二、主要作物的施肥三、合理施肥的要诀三、合理施肥的要诀第2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前前 言言v农化农化服务的中心任务是合理施肥服务的中心任务是合理施肥v实现高产实现高产、优质优质、高效高效的综合目标必须合理施肥的综合目标必须合理施肥v只有掌握了植物营养、土壤性质和肥料性质与只有掌握了植物营养、土壤性质和肥料性质与施肥的基本知识才能做到合理施肥施肥的基本知识才能做到合理施肥第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v植物(作物)是施肥的对象植物(作物)是施肥的对象v土壤是施肥的条件土壤是施
2、肥的条件v肥料是作物丰产的物质保证肥料是作物丰产的物质保证v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是施肥指导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是施肥指导植物植物土壤土壤肥料肥料 高产高产 优质优质 高效高效第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合理施肥的基本知识合理施肥的基本知识 1.1.植物营养与施肥植物营养与施肥 2.2.土壤性质与施肥土壤性质与施肥 3.3.肥料性质与施肥肥料性质与施肥第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1.植物营养与施肥植物营养与施肥第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l 植物生长的植物生长的 6 6 个基本条件是个基本条件是:光照光照 、温度温度、水分水分、养分养分、空气和支撑空气和支撑.l 目前
3、公认植物的目前公认植物的1616种必需营养元素是种必需营养元素是:碳碳(C C)、氧氧(O)(O)、氢氢(H)(H)、氮氮(N)(N)、磷磷(P)(P)、钾钾(K)(K)、钙钙(Ca)(Ca)、镁镁(Mg)(Mg)、硫硫(S)(S)、铁铁(Fe)(Fe)、硼硼(B)(B)、锰锰(Mn)(Mn)、铜铜(Cu)(Cu)、锌锌(Zn)(Zn)、钼钼(Mo)(Mo)和氯和氯(Cl(Cl).).l有学者认为有学者认为:镍是第镍是第1717种必需营养元素种必需营养元素.第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植物体内必需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植物体内必需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大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
4、微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 mg/kg 碳碳 45 钙钙 0.5 氯氯 100氧氧 45 镁镁 0.2 铁铁 100氢氢 6 硫硫 0.1 锰锰 50氮氮 1.5 硼硼 20磷磷 0.2 锌锌 20钾钾 1.0 铜铜 6 钼钼 0.1第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大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可利用形态可利用形态中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可利用形可利用形态态微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可利用形态可利用形态碳碳CO2钙钙Ca2+氯氯Cl-氧氧O2镁镁Mg2+铁铁Fe2+氢氢H2O硫硫SO42-锰锰Mn2+氮氮NO3-NH4+硼硼H2BO3,B4O72-磷磷H2PO4-HPO42-锌锌Zn2+钾钾K+铜铜Cu2+,
5、Cu+钼钼MoO4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可利用形态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可利用形态第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植物所需养分的来源植物所需养分的来源H2OCO2N2O2N P K Ca Mg SFe B Mn Cu Zn Mo Cl第1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提提 示示1.高等植物(作物)所必需的高等植物(作物)所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及其主要生理种营养元素及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合理施肥的营养学基础。功能是合理施肥的营养学基础。2.16种必需营养元素是种必需营养元素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它是合理,它是合理施肥的指导思想。施肥的指导思想。3.植物营养缺素症是一种生理病害,只有通过合理施
6、肥才植物营养缺素症是一种生理病害,只有通过合理施肥才能解决。能解决。第1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2.2.土壤性质与施肥土壤性质与施肥第12页,此课件共114页哦长期风化、长期风化、微生物参与微生物参与岩石岩石 土壤土壤土壤区别于岩石的本质特征土壤区别于岩石的本质特征 肥力肥力土壤肥力因素土壤肥力因素 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土壤能够不断提供和协调作物对水、肥、气、热要求土壤能够不断提供和协调作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的能力。土壤的由来和土壤肥力土壤的由来和土壤肥力1.土壤肥力是各种肥力因素的综合表现。土壤肥力是各种肥力因素的综合表现。2.土壤类型不同
7、,土壤肥力各异。土壤类型不同,土壤肥力各异。3.土壤肥力是可变的,它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土壤肥力是可变的,它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提示:提示:第1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三相三相 比例比例(占土壤容积占土壤容积%)液相液相 水分水分 15%35%气相气相 空气空气 35%15%固相固相 有机物质、矿物质有机物质、矿物质 约占约占50%,土粒、小动物和土粒、小动物和 其中其中:矿物质矿物质38%微生物微生物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12%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物质组成提示:提示:由于三相比例不同,构成不同肥力的各类土壤由于三相比例不同,构成不同肥力的各类土壤第1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土壤有机质的作
8、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质分解以后可为土壤有机质分解以后可为植物提供各种养分,特别是氮素。因为土壤矿物质一般不植物提供各种养分,特别是氮素。因为土壤矿物质一般不含氮素。含氮素。提高土壤的保蓄性和缓冲性提高土壤的保蓄性和缓冲性土壤有机质中的有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比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比粘粒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粘粒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冲性。第1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续)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续)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
9、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的粘性土壤有机质的粘性只有粘粒的几分之一,所以它能降低粘性土壤只有粘粒的几分之一,所以它能降低粘性土壤的粘性。土壤有机胶体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的粘性。土壤有机胶体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不可缺少的胶结物质,因而可以提高砂土的团不可缺少的胶结物质,因而可以提高砂土的团聚性。聚性。第1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土壤中有机态氮占全氮的土壤中有机态氮占全氮的98%98%99%99%土壤中无机态磷占全磷的土壤中无机态磷占全磷的75%75%90%90%(难溶性磷酸(难溶性磷酸盐为主)盐为主)土壤中矿物态钾占全钾的土壤中矿物态钾占全钾的90%90%以上以上土壤是土壤是作物的作物的营养营养“
10、库库”,为什么还要施肥?,为什么还要施肥?提示:提示:这表明土壤库中养分总量并不少,但不能满足作这表明土壤库中养分总量并不少,但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原因。只有合理施肥才能获得作物高产。物需要的原因。只有合理施肥才能获得作物高产。第1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土壤中的极微细的粘粒(无机胶体)和腐殖质(有机胶体)一般带土壤中的极微细的粘粒(无机胶体)和腐殖质(有机胶体)一般带负电荷。它以静电引力的方式把数量相同的阳离子(负电荷。它以静电引力的方式把数量相同的阳离子(NHNH4 4+、K K+、CaCa2+2+、MgMg2+2+、FeFe3+3+)聚集在自己的表面,相对牢固地保持着,使其不致溶解于水,从
11、)聚集在自己的表面,相对牢固地保持着,使其不致溶解于水,从而具有保肥性。而具有保肥性。有时土壤胶体有带正电的部位,可与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不过反有时土壤胶体有带正电的部位,可与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不过反应很微弱。应很微弱。土壤的吸附性土壤的吸附性提示:提示:易被吸附的有磷酸离子、硅酸离子和有机酸离子等易被吸附的有磷酸离子、硅酸离子和有机酸离子等很少被吸附或不被吸附的有很少被吸附或不被吸附的有ClCl-、NONO3 3-、NONO2 2-等等介于前两类之间的有介于前两类之间的有SOSO4 42-2-、COCO3 32-2-等等第1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北方土壤一般为中性北方土壤一般为中性碱性
12、碱性 pH在在7.08.5之间之间 南方土壤一般为酸性南方土壤一般为酸性 pH在在5.06.5之间之间问题:问题:北方石灰性土壤由于北方石灰性土壤由于pH较高,水溶性磷肥施入土中后,易与钙(较高,水溶性磷肥施入土中后,易与钙(Ca2+)离子作用生产磷酸钙,从而降低肥效。同时,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低。)离子作用生产磷酸钙,从而降低肥效。同时,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低。南方酸性土壤,水溶性磷肥施入土中后,易与游离的铁、铝离子生成磷南方酸性土壤,水溶性磷肥施入土中后,易与游离的铁、铝离子生成磷酸铁(铝)沉淀,从而降低肥效。同时酸性土壤易缺钼。酸铁(铝)沉淀,从而降低肥效。同时酸性土壤易缺钼。改良措施:改良措施
13、:酸性土施用石灰。酸性土施用石灰。碱土(碱土(pH 9)施用石膏。)施用石膏。土壤酸碱性土壤酸碱性(pH)(pH)定义定义: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中: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中H+和和OH-浓度的比例。土壤酸浓度的比例。土壤酸碱性的大小称为酸碱度,常用碱性的大小称为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来表示。第1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土壤酸碱性与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土壤酸碱性与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第2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3.肥料性质与施肥第2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有 机 肥 料第22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有机肥料及其施用有机肥料及其施用特点特点: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种
14、类种类:主要有粪尿肥、秸秆肥、绿肥等为主:主要有粪尿肥、秸秆肥、绿肥等为主养分形态养分形态:以有机态为主,需经微生物分解才能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因此肥效:以有机态为主,需经微生物分解才能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因此肥效慢,但持久。慢,但持久。养分种类养分种类: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低,但含养分齐全一般称为完全肥料: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低,但含养分齐全一般称为完全肥料作用作用:除了供应养分外,由于它含有不同数量有机质,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形成:除了供应养分外,由于它含有不同数量有机质,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腐殖质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做基肥施用做基肥施用)。提示:提示:增施有机肥是农田
15、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增施有机肥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有机肥与化肥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肥料,二者配合施用可以取长补短,有机肥与化肥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肥料,二者配合施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肥效提高肥效第2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比较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比较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化学肥料1.1.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有显著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的改土作用1.1.只能供给作物矿质养分不含有只能供给作物矿质养分不含有机物质,一般没有直接的改土作机物质,一般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用2.2.含养分种类多,但养分含量低含养分种类多,但养分含量低2.2.养分含量高,但养分种类比较
16、养分含量高,但养分种类比较单一单一3.3.供肥时间长、肥效缓慢供肥时间长、肥效缓慢3.3.肥效快、供养分数量多,但肥肥效快、供养分数量多,但肥效不能持久效不能持久4.4.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又能保既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又能保水保肥,有利于化学肥料发挥作水保肥,有利于化学肥料发挥作用用4.4.含养分浓度大,容易挥发、淋含养分浓度大,容易挥发、淋失或发生强烈的化学固定,肥效失或发生强烈的化学固定,肥效明显降低明显降低第2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化 学 肥 料第2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氮肥及其施用氮肥及其施用形态形态:铵态、硝酸态和酰胺态三类。:铵态、硝酸态和酰胺态三类。品种品种:有碳铵、硫铵、
17、硝铵和尿素等。:有碳铵、硫铵、硝铵和尿素等。当季利用率当季利用率:平均:平均3535,特点是变幅大。,特点是变幅大。去向去向:作物吸收、土壤残留和损失:作物吸收、土壤残留和损失损失途径损失途径: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反硝化脱氮作用。反硝化脱氮作用。第2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氮肥及其施用(续)氮肥及其施用(续)氮肥的施肥原则氮肥的施肥原则所有铵态氮肥和尿素均应深施覆土所有铵态氮肥和尿素均应深施覆土硝酸态氮肥不宜用于水田硝酸态氮肥不宜用于水田尿素因需转化应提前几天施用尿素因需转化应提前几天施用铵态氮肥不应与碱性肥料混用铵态氮肥不应与碱性肥料混用第27页,此课件共11
18、4页哦第2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第29页,此课件共114页哦第30页,此课件共114页哦目前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目前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1)(1)养分损失养分损失包括铵态氮肥的氨挥发,硝酸态氮肥和尿素包括铵态氮肥的氨挥发,硝酸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的直接淋失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2)(2)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作物吸氮量是有限度的,过量施用肥利用作物吸氮量是有限度的,过量施用肥利用率必然下降。率必然下降。(3)(3)养分配比不当养分配比不当由于偏施氮肥。使得养分比例不平由于偏施氮肥。使得养分比例不平衡,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衡,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氮肥
19、及其施用(续)氮肥及其施用(续)第31页,此课件共114页哦提高氮肥肥效的措施提高氮肥肥效的措施(1)农艺方面:深施覆土农艺方面:深施覆土,配方施肥等配方施肥等(2)(2)化工方面:长效碳铵,涂层尿素化工方面:长效碳铵,涂层尿素及控释尿素等及控释尿素等 氮肥及其施用(续)氮肥及其施用(续)第32页,此课件共114页哦形态形态:分水溶性、弱酸溶性(枸溶性)和酸溶性三种分水溶性、弱酸溶性(枸溶性)和酸溶性三种品种品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矿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当季利用率当季利用率:一般为:一般为1010-25-25 原因:化学固定,如形成磷酸钙或磷酸铁、铝。原因
20、:化学固定,如形成磷酸钙或磷酸铁、铝。磷肥及其施用磷肥及其施用 提高肥效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肥效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减少固定、增加根系接触原则:减少固定、增加根系接触 方法:集中施用,分层施用,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根外追肥。方法:集中施用,分层施用,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根外追肥。提示:提示:1.被固定的磷在适宜条件下是可以被作物利用的;被固定的磷在适宜条件下是可以被作物利用的;2.磷肥当季利用率不高,但后效较长;磷肥当季利用率不高,但后效较长;3.通过施磷肥可以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通过施磷肥可以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第33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钾肥及其施用钾肥及其施用品种品种: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氯
21、化钾选择原则选择原则:土壤条件:土壤条件:缺硫的土壤应选用硫酸钾,盐碱地不应缺硫的土壤应选用硫酸钾,盐碱地不应用氯化钾。用氯化钾。作物种类:作物种类:对氯敏感的作物(如烟草、马铃薯、葡对氯敏感的作物(如烟草、马铃薯、葡萄、茶树等)应选用硫酸钾对喜硫作物(如葱蒜)萄、茶树等)应选用硫酸钾对喜硫作物(如葱蒜)应用硫酸钾。应用硫酸钾。肥料价格:肥料价格:硫酸钾比较贵,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可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可用氯化钾。用氯化钾。灌排条件:灌排条件:有灌排条件或多雨地区可用氯化钾。有灌排条件或多雨地区可用氯化钾。第34页,此课件共114页哦钾肥及其施用(续)钾肥及其施用(续)合理分配和施用的原则:合理分
22、配和施用的原则:1.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优先施于喜钾作物,如豆类、薯类、甜菜、,如豆类、薯类、甜菜、棉花、麻类、烟草、果树等。棉花、麻类、烟草、果树等。2.优先施于缺钾土壤优先施于缺钾土壤;首先是南方土壤,北;首先是南方土壤,北方土壤施钾也显效。方土壤施钾也显效。3.优先施于高产田优先施于高产田,可以发挥平衡施肥的作,可以发挥平衡施肥的作用。用。第35页,此课件共114页哦(1)有效性降低有效性降低在在pH高,含有碳酸钙的土壤中,由于碳酸高,含有碳酸钙的土壤中,由于碳酸钙对锌的吸附,影响锌肥的有效性。钙对锌的吸附,影响锌肥的有效性。(2)施用不均匀施用不均匀 由于微肥用量少,不易施得均匀。使得局由
23、于微肥用量少,不易施得均匀。使得局部土壤中微肥浓度过高而造成毒害。因为许多微量元素从缺部土壤中微肥浓度过高而造成毒害。因为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窄,易使作物中毒。乏到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窄,易使作物中毒。(3)易污染环境易污染环境 许多微量元素既是营养元素,又是重金许多微量元素既是营养元素,又是重金属如锌、铜、锰,一旦施肥过量极易污染环境,有碍人畜属如锌、铜、锰,一旦施肥过量极易污染环境,有碍人畜健康。只有在土壤极度缺乏时才采取土施基肥的方法健康。只有在土壤极度缺乏时才采取土施基肥的方法土壤施用固体微肥会出现的问题土壤施用固体微肥会出现的问题第36页,此课件共114页哦(
24、1)用量少,比较经济用量少,比较经济 土壤施用微肥,一般作基肥用。所以用量大,一土壤施用微肥,一般作基肥用。所以用量大,一般亩施般亩施0.5-2.0公斤,而叶面喷施浓度稀,比较经公斤,而叶面喷施浓度稀,比较经济。济。(2)避免固定避免固定 叶面喷施微肥,养分可以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叶面喷施微肥,养分可以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不和土壤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土壤固定而降低有效不和土壤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土壤固定而降低有效性。性。叶面喷施微肥效果好叶面喷施微肥效果好第37页,此课件共114页哦(3)养分吸收快、效率高养分吸收快、效率高 叶面喷微肥,能直接与茎叶接触,吸收和运输快。叶面喷微肥,能直接与
25、茎叶接触,吸收和运输快。(4)易于控制浓度易于控制浓度 叶面喷施微肥,浓度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叶面喷施微肥,浓度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全。较安全。(5)减少污染减少污染 叶面喷施微肥浓度低,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叶面喷施微肥浓度低,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叶面喷施微肥效果好(续)叶面喷施微肥效果好(续)第38页,此课件共114页哦由于推广高产良种,作物单产不断提高,作物随收获物从由于推广高产良种,作物单产不断提高,作物随收获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包括微量元素养分)也随之增加。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包括微量元素养分)也随之增加。氮、磷、钾化肥的每亩投入量逐年上升,加剧了营养元氮、磷、钾化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植物 营养 化学肥料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