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组织与空间数据库.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空间数据组织与空间数据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数据组织与空间数据库.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空间数据组织与空间数据库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1.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的相关概念数据库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大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他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它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数据库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的专门人员。一、一、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83页第一节
2、 空间数据库概述2.2.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概念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概念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储在介质上。空间数据库(系统)组成:空间数据库(系统)组成:包括包括3部分部分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储在介质上。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
3、一套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用模块。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v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扩展:直接对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扩展,加入一定数量的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例如:Oraclev空间数据库引擎(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例如:ESRI的SDE3 3、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83页二、空间数据库存储管理二、空间数据库存储管理2种方法种方
4、法文件: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存储于同一文件;数据库:两个分离的数据库,一个存储几何数据,另一个存储属性数据;同一数据库同时存储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个几何数据数据库连接若干不同的属性数据库;若干个几何数据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链结形成一个数据。5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83页几何和属性数据文件文件管理GIS工具工具文件管理模式代表:arcinfo的coverage6空间数据库发展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83页用户接口GIS工具管理几何数据的软件商业化DBMS属性数据数据库坐标文件IDX,Y,Z属性文件ID属性拓扑文件IDLink几何数据数据库混合管理模式:RDBMS+文件代表:Arcgis的shap
5、e文件7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83页用户接口GIS工具扩展的商业DBMS几何和属性数据数据库坐标文件IDX,Y,Z拓扑文件IDLink属性文件ID属性扩展式的管理模式Arcinfo的geodatabase8空间数据库引擎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83页用户接口GIS工具定制的专门DBMS几何和属性数据数据库坐标文件IDX,Y,Z拓扑文件IDLink属性文件ID属性集成式的管理模式代表:oraclespatialcartridge9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83页基于文件的空间数据库基于文件的空间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CoveragesOracleShapefilesOrac
6、le with SpatialGridsDB2 with its Spatial TypeTINsInformix with its Spatial TypeImages(各种格式的)SQL ServerVector Product Format(VPF)filesPersonal Geodatabases(微软的Access)CAD 文件 Enterprise Geodatabases表(各种格式的)10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转换现实世界人类的认识、抽象机器世界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现实世界中客观实体的抽象过程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1.1.空间数据库
7、的设计过程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过程这一过程一般需要两步人类对客体的认识、抽象,建立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将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形式,即数据模型。就是将地理空间客体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数据库系统中加以表达的过程。二、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地理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有四个基本实体点实体线实体面实体体实体地理空间的认知地理空间的认知 地理空间实体(客体)地理空间实体(客体)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地理空间实体地理空间实体间的联系空间联系属性联系时间联系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相关等空间信息反映了
8、空间分析所能揭示的信息,彼此互有联系通过实体变化过程来反映。实体间的属性主要体现为属性多级分类体系中的从属关系、聚类关系和相关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v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v帮助用户查询、检索、增加删除和修改数据v保障空间数据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2.2.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设计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建立的目的数据模型建立的目的揭示空间实体的本质特征,并对其进行抽象化,使之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接受和处理的数据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
9、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设计人员的有力工具。(1 1)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概念结构设计过程用户需求用户需求需求分析抽象信息结构概念模型概念结构能够真实、处分的反映现实世界易于理解用户与设计人员易于更改需求改变模型改变易于转换关系、网状、层次特点E-R图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1)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2)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3)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4)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5)实体型(Entity Type):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6)实体集(Entity Se
10、t):同型实体的集合(7)联系(Relationship):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注意:注意:E-R图仅仅是对现实世界描述的一种工具,仅能建立概念模型(信息模型),不能在计算机上直接实现。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三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v层次模型v网状模型v关系模型v面向对象模型(2 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常用数据模型种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设计设计原则:原则:尽量减少空间数
11、据存储冗余;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效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在空间元素间维持复杂的联系,反映空间数据的复杂性;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3.3.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技术方法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技术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第一步 需求分析第二步 概念设计第三步 逻辑设计第四步 物理设计第五步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设计设计步骤步骤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v明白即将开发的GIS所支持的各种功能;v了解系统要求的数据内容和
12、行为;v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优先次序,这些信息有利于制定数据库的开发实施计划。v了解数据库和GIS的整体要求和蓝图。v现状调查v调查内容的组织的分析第一步第一步 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GISGIS数据库开发应该主要了解下面的内容数据库开发应该主要了解下面的内容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用户需求分析过程用户需求分析过程现状调查:现状调查: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用户的现状及要求调查内容的组织的分析:调查内容的组织的分析: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组织,并提交报告及图件。包括:u现有机构的组织结构图u软件、硬件资源表软件、硬件资源表u专业人员
13、清单u部门功能清单u数据来源清单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把用户的需求加以解释,用概念模型表达出来,具体任务包括:1)数据库的宏观定义指对数据库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定义。2)数据库的特征设计对于各种地理特征有关的属性数据中以什么几何形式表达进行设计。3)数据库表格及其关系的设计表达对与地理特征有关的属性数据在数据库中表达方式的设计。第二步第二步 概念化设计概念化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4)数据库总体设计的评定根据数据库的应用目的和数据内容及使用方式来评价前面三步的设计结果。5)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起草将GIS数据库的概念设计起草成正
14、式的文件,作为后面详细设计时参考。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第三步第三步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应该选择最适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然后选择最合适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逻辑结构时一般要分三步进行: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将转化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空间数据库系统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特点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特点v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所用DBMS的内部特征,特别是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v充分了解应用环境,特别是应用的处理频率和响应时间要求;v
15、充分了解外存设备的特性。第四步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最终是要存储在物理设备上的。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v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系统,装入空间数据,并调试和运行。v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v装入试验性的空间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v装入实际的空间数据,即数据库加载,建立起实际运行的数据库。v数据库试运行1 1、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的实现三、三、空间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空间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16、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2 2、相关的其它设计、相关的其它设计在数据库试运行期间,应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的功能和性能。(1 1)空间数据库再组织:)空间数据库再组织:调整或者改变空间数据库的概念、逻辑和物理结构的。(2)安全性考虑:)安全性考虑:规定相应的数据库使用权限,保证数据库的安全运行。主要方法是授权。(3)故障恢复处理:)故障恢复处理:数据库恢复就是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一致状态或完整状态)的功能。(4)事务控制:)事务控制:事务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83页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
17、述(1)维护空间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及时调整授权和密码,转储及恢复数据库(2)监测并改善数据库性能:分析评估存储空间和响应时间(3)增加新功能:按用户的需要及时扩充功能,满足用户的新需要。(4)修改错误:包括程序和数据。3 3、空间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空间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83页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模型设计(语义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实体型实体型实体是对客观存在的起独立作用的客体的一种抽象。属性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联系起来联系联系是客体间有意义的相互作用或对应关系。一般分为三种联系: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E-R
18、图表达的三种语义图表达的三种语义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83页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模型设计实体型实体型用矩形来表示,矩形内写明实体名。属性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联系起来联系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联系起来,同时在无向边上标注联系的类型(1:1,1:n或m:n)。E-R图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图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83页E-RE-R图表示两个实体之间的三类联系图表示两个实体之间的三类联系实体型实体型A实体型实体型A实体型实体型A联系名联系名联系名联系名联系名联系名实体型实体型B实体型实体型B实体型实体型
19、B11mnn1两个实体之间的三类联系两个实体之间的三类联系E-R模型的图形表示模型的图形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83页E-R模型设计步骤模型设计步骤(1)设计各个局部E-R图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抽象,分解成不同功能的局部模块,对每个局部模块设计视图,即分E-R图。分E-R图中每一部分对应一个局部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83页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模型设计不同局部视图中同一对象具有不同的抽象、同一实体中所包含的属性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呈现不同的联系类型。(2)设计全局设计全局E-R图图属性域冲突属性域冲突即属性值的类型、取值范围或取值
20、集合不同,属性取值单位冲突同名异义,异名同义(一义多名)。命名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结构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83页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模型设计E-R图的优化图的优化原则:实体类型个数尽可能少;实体类型所含类型最少;实体间联系无冗余。全局全局E-R图的优化图的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83页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模型设计E-R图的特点图的特点接近人的思维,易于理解E-R图与计算机的实现无关E-R图仅仅是概念模型,无法在计算机上直接实现。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应该将概念模型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数据模型,如层次、网络、关系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83页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模型设计二、面向对象的
21、数据模型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OOAD)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的发展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出现了一个高潮,产生了统一的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适用于以面向对象技术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而且适用于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从需求规格描述直至系统完成后的测试和维护。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83页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系统进行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提取出系统应具有的属性和行为。将分析的结果用某种易于转化为编码或易于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常见的有流程图,ER图,数据流图等。分析和设计是两个相互结合、渐进的过程。面向对
22、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83页1 1、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1)(1)对象对象 对象就是现实世界中客体的模型化,与数据库中记录、元组等概念相似。如:行政区域的多边形对象,表示一条河流的弧段对象对象的两个特点对象的两个特点状态性特征:状态性特征:是通过域来描述的,可称为私有存储单元。封装性特征:封装性特征:对象的封装性特征表现为它的私有存储单元只能由它自己的功能进行处理。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83页(2)(2)消息消息 消息是对象之间相互请求或相互协作的唯一途
23、径。一个对象必须通过向其它对象发送消息的形式使得其它对象提供各自能实现的功能。消息的消息的特性:消息是对象之间唯一的通信形式;消息是外界能够引用对象操作及获取对象状态的唯一方式。消息的这些特性保证了对象的实现只能依赖于它本身的状态和所能接受的消息,而不依赖于其它对象的内部细节和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83页消息类型消息类型公有消息公有消息如果一些消息属于同一个对象,其中有些消息可由其它对象向它发送的,叫做公有消息。私有消息私有消息如果一些消息是由它自己向自身发送的,就叫做私有消息。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83页多边形对象组成对象的组成示意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83页(3)(3)类类类是
24、对一组对象的抽象描述,它将该组对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以说明该组对象的能力和性质。实例实例是某类的一个具体抽象;类类是多个实例的抽象的总和;类和实例之间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类的确定方法是归纳,这就要求在观察问题是,注意提炼所遇到对象的共同特征,以确定其类的表达。实例:实例:是某类的一个具体抽象。类和实例之间的关系类和实例之间的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83页(1 1)继承是现实世界中对象之间的一种独特关系,它使得某对象可以自然的拥有另外一类对象的某些特征和功能。对象类的单继承和多继承,及其层次结构对象类的单继承和多继承,及其层次结构直接继承继承曲线对象类多边形对象类继承曲面对象类的特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间 数据 组织 数据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