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ARCS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S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RCS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关键词】ARCS模式 计算机公共课 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1.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16486),2.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科研项目(NTZY2016017)。 1G642 1A 12095-308935-0248-02 一、提出问题 计算机公共课是高校多年开设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领域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呈现的种种问题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了学习倦怠,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1.教材滞后。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然而教材跟不上软件发展的现象已日渐突显,这也是学生
2、产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之一。2.硬件条件不足。由于计算机硬件是易耗品,很容易发生损坏,时常在上机实践时出现“死机”,重新启动之后由于还原系统做好的文件丢失,亦或出现无法启动计算机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动机。3.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采用老师教学生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看老师操作时明白自己练时不知所措,如此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师的教学出现重复性,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热情。4.认识的不足。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公共课内容简单,对自己以后就业不会产生影响,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缺乏兴趣产生倦怠。 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兴趣,其关键则是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
3、用切合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结合外在硬件条件的完善,以期达到增强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兴趣和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提出将ARCS动机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计算机公共课的乐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本研究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PowerPoint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教学过程中ARCS模式的应用。 二、理论依据 1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约翰M科勒(John M Keller)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ARCS动机模型简称ARCS模式,该模型主要提出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四个因素,即注意(Attention)、
4、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从模型可以得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某一项学习目标的注意力和兴趣;然后使学生明白完成此项任务不仅与其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且使其觉得自己能够很好的完成此项任务,从而产生自信心;最后能够深刻体验到完成后的成就感和满意感。 三、实践应用 1.激发注意力 注意力是打开学习之门,只有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才能进行教学的下一步。吸引和维持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维持和支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时,运用了感知的改变唤起学生的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RCS 模式 计算机 公共课 教学 中的 应用 研究 获奖 科研 报告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