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研究.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研究学生 郭文婧 指导教师 马霄 专业 土木工程 层次 专升本 批次 181 学号 W430501181432 学习中心 岳阳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工作单位 2020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
2、)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生签名:郭文婧 时间:2020年2月11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保密的毕业论
3、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郭文婧 时间:2020年2月11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由于其准时快速、安全高效的乘坐体验深受市民的欢迎。作为一种具有一次性投资量大、资金运转和成本回收周期长、投资管理复杂特点的工程,也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组成的要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专业性。本文从确定轨道交通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要素出发,首先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要素确定下来,接着引入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分析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各个关键环节要素的作用、地位,通过建立理论化的模型将各个要素形成一个有
4、机的整体。最后,引入南京地铁一号线造价控制的成功实例进行研究,分析各个关键环节要素在工程造价控制发挥的作用,并且结合实例提出相关的工程造价控制优化建议。关键词:轨道交通;造价控制关键环节;造价控制要素;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文献综述21.2.1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研究21.2.2 系统动力学在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研究运用41.3 研究目的及意义41.3.1 研究目的41.3.2 研究意义4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方法路径51.4.1 研究内容51.4.2 研究方法71.5 本章小结72 概念及理论依据8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念的确定及项目的特
5、征82.1.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概念确定82.1.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征8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概述92.2.1 造价控制的内涵92.2.2 造价控制的内容92.2.3 造价控制的原则102.3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112.3.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112.3.2 模型的建立112.3.3 反馈系统及因果相互关系结构122.3.4 要素及流图法132.4 系统动力学解决造价控制关键环节问题132.4.1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步骤132.4.2 系统动力学在本文研究的可应用性分析152.5 本章小结163 轨道交通造价控制关键环节173.1 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确定173.2 问卷设计
6、193.2.1 问卷设计原则193.2.2 问卷调查的重要性213.2.3 问卷设计过程213.3 数据回收以及整理223.3.1 调查对象的确定22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223.3.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33.4 数据的统计方式253.4.1 确定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要素253.4.2 基于理论假设的因子分析检验方法273.5 本章小结324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轨道交通造价控制的应用324.1 明确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要素的作用以及地位324.2 轨道交通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相互关系分析354.2.1 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相互关系分析354.2.2 模型的建立364.3 本章小结375 南京地铁一号
7、线造价控制关键环节分析375.1 南京地铁一号线项目375.1.1 工程概述375.1.2 南京地铁一号线造价控制特点385.2 南京地铁一号线造价控制关键环节385.2.1 管理环节分析385.2.2 技术环节分析395.2.3 设备材料选择环节分析415.3 政策及建议415.3.1 管理环节的优化对策415.3.2 技术环节的优化对策425.3.3 设备材料选择环节的优化对策425.4 本章小结43结论43后记44参考文献451 绪论1.1 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日渐迅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进入蓬勃发展期,对城市交通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北京市于1969年建设轨道
8、交通的开始,拉开了中国第一轮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运载量大、安全性高、舒适性高、速度较快、路权独立等是轨道交通的优势和特点,符合大城市对交通疏解的需要,这就吸引了国内众多有一定财政能力的城市立项兴建。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财政资金不足,外来资金的引入存在困难。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地区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有轨道交通投入运营,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财政实力,这三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都是来源于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其代价是为此付出了昂贵的成本,每千米的造价高达6亿元至8亿元的金额,这不仅对于当时国内财政能力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建设的工程造价也远高于国外的平均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曾经在1995年
9、发布暂停审批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文件要求,通知规定,中国大陆地区各城市要暂时上报兴建轨道交通的项目,并且停止审批相关流程,北京、上海、广州的建设项目除外。进入新世纪后,部分地区和城市忽略客观经济实际,坚持上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盲目跟风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建设的资金短缺、政府债务负担加剧,亏损情况严重。在此情况下,国务院在2003年发布“81文件”和“通知”,即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针对这股轨道交通建设的“冒进风”踩了个急刹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具有民生性、公益性的属性,建设周期跨度大、造价投入要求高、对造价控制的要求高,国务院的“81文件”提倡建设轨道交通量力而行、适度规划是符合客
10、观规律的。时至今日,轨道交通由于其本身的高造价和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这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目前大多数轨道交通建设方所运用的造价控制方式单一。对于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项目而言,其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简单的造价控制方法来对其建设过程的造价变化趋势来给出科学的解释,而且也难以对复杂的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进行把控。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这一个集合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从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历经施工实施阶段,最后到竣工结算阶段,相互之间的控制造价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要素的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他的要素也会造成影响。如何在整个项目的造
11、价控制进行全局的掌控,结合动态化的思想来综合考虑各方面参与控制造价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造价控制,这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根据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模式以及特性源自于本身的动态结构和反馈机制的结合。通过采取运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来强调系统的结构、行为的产生机、控制的表述和因果的制约,对于解决重要的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有着深远影响。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素与多个环节有关,每个环节之间的是一种紧密的联系,在每个环节的控制分为工程实体造价控制要素、质量造价控制要素、工期造价控制要素、采购造价控制要素,整个造价控制关键环节内部存在着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整个过程是控制造价关键环节一个动
12、态化的、信息反馈不断的。本文的思路是通过将系统动力学相关原理与轨道交通造价控制相结合,透过确定控制轨道交通的要素,将各要素联系起来,研究各组成要素是否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发挥了些什么作用,彼此之间有什么影响,最后的目标是要达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要素的优化,实现前期控制的效果。1.2 文献综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领域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其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且早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然而,在现实的工程项目中,还是会有不少项目由于没有把握好各项控制造价的要素,从而出现项目竣工结算整体造价过高,或者是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这也给建设方对于复杂的造价控
13、制的关键环节的把握带来巨大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国内外工程造价控制理论研究现状、系统动力学与造价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1.2.1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研究经过工程管理领域多年的蓬勃发展,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在国外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有着较高的关注程度。同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要素能否利用好、优化好,对于整个项目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国外的工程建设企业和相关研究者也意识到了。国外专门成立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关键环节研究的机构,以此专门研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要素。美国的成本工程师协会、日本的成本计划分会、英国的造价师协会以及丹麦的CBC系统,这些构成了国外的研究控制
14、造价关键环节的机构体系。对比之下,国内的相应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研究暂时不如国外。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全过程造价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造价控制、精细化的造价控制这些共同构成了常用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理论。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控制时至今日,这一最早来源于英美地区工程领域的研究者提出的理论仍是目前认可程度最高的、应用范围最广的造价管理方式,而且不断得到完善。这一成功的现代造价控制管理原理,一种对多学科知识的集合体,全寿命造价管理理论从整个建设行业思考,目标是工程项目建设期、运营维护期的总成本达到最小。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提出LifeCycleCosting的理论,这是国
15、外的研究学者对此的研究之一。与此同时,MohammedKishk,A.AL-Hajj,LCC框架的提出者,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不确定的要素,由于该框架由LCC与人工神经网络、统计学以及模糊集成理论等方法的结合,LCC很好的发挥了作为造价控制工具的作用。国内方面,学者徐恩利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要素进行费用控制的观点,建立一个模型来研究房建项目在每个进程造价控制,这个是项目全寿命周期分析体系,当中包括控制的要素、方法以及每一个阶段的措施。学者李怀业着重阐述了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在施工中的重要性与原则,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出发,给出了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相关措施。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16、控制美国管理学家Drucke,“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旨在通过自己的理论来促使人们运用自我控制这一工具来达到工作的积极性。目前来说,经过学者对目标成本控制理论这么多年的深入研究,美国的“成本设计模式”和日本的“成本企划模式”获得蓬勃发展并且共同构成了如今国外的目标成本模式。关于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学者陈光对轨道交通项目的造价控制提出了相应的重点,也指出在造价控制的材料、设备采购中要注意采购不当造成造价失控的问题,认为应该从目标成本控制出发。工程项目的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控制法本论文在这里重点介绍ABC法,Cooper和Kaplan在1990年代共同提出的,旨在利用作业的方法实施项目的流程从而
17、带来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造价的控制。在我国也引入这一理论后,大大丰富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其中,宋永林将施工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这样的话在每个具体的阶段都有造价控制的措施。工程项目关于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这个理念最早是由我国学者在1980年代率先提出的。贯穿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并且进行全方位的影响,这应该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特性。将设计阶段作为重点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使用经济技术方面的作为辅助手段,对项目的整体进行管理。芦树理认为,可以将施工过程分成五个过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各个阶段控制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要素进行评价和分析,这样的话有利于提出解决优化的方案。1.2.2
18、 系统动力学在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研究运用到今天为止,系统动力学在造价控制方面的应用仍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方向,但由于如今大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亟需关于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研究。说明一下关于国外在系统动力学与造价控制结合的研究成果,常见的是将其与项目的工期以及费用和质量结合起来研究。ANMashayekhi,项目的成本和时间超支的成本结构的提出者,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该学者建立的这个结构是一个具有固有动态特性以及能对项目效率产生影响的结构,有利于确立项目成本管理的决策。在建立了项目开发控制系统后,KiavashParvan,AliHaghani基于系统动力学解释了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并且说明这
19、会对项目的质量以及成本形成作用。同时,这几名学者建立一个可以发现未被发现的工程变更的系统,这对于工程的成本和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业主的角度,这是另外的一个视角,黄晓光研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基于该学者自己尝试结合工程造价控制与系统动力学结合起来。系统动力学可以将复杂的要素进行量化,最后可以补充控制造价的方法。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 研究目的时至今日,在众多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造价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一个复杂的轨道交通项目,其造价控制的要素,如何进行整合,并对其进行评价和优化,这是一个难题。因此,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的引入,将其与轨道交通的造价控制进行结合。本文将从系
20、统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各个控制轨道交通造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借此建立一个轨道交通项目的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关系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对控制造价的要素进行评价和优化。1.3.2 研究意义本文要做的是借助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支撑,在确定控制轨道交通造价控制关键环节要素后,通过建立模型,求出变量,以至于其能适应造价控制的发展要求。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方法路径1.4.1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通过确定控制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建立模型等方法来解决各个控制轨道交通的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透过各要素的关系,对现有的要素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提出
21、优化的方案。本文各章节内容经过梳理,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重点是对本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造价控制以及控制造价的要素的背景进行分析,提出控制造价是存在关键环节的,这是由各关键环节要素组成。进行相关文献的积累,对现阶段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工程建设领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和总结,体现本文研究课题的意义,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第二章是理论的支撑和概念的介绍,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在这一章里面,首先介绍轨道交通这一类型项目的概念限定,说明其建设规模的庞大性,接下来分析说明轨道交通项目其工程造价控制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为后面确定控制轨道交通造价的要素、如
22、何确定其要素做准备;其二是对造价控制关键环节概念的介绍,并引出本文将引用的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其基本原理、方法以及该理论建模的思想路径。第四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组成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要素存在是否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确认了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组成要素,通过建立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回路图,讨论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接着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他们如何形成一个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机整体;接着在建立的一个框架内分析他们各要素的作用、地位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影响。第五章根据前面章节的铺垫,已经确定了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素,需要在本章节中对目前确定的要素以及整个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优
23、化。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在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进行分析对比,求出现有的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是否存在不足?存在着哪些不足?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的方案以及对策。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总结,在本章将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主要通过本章来解决本论文作了哪些研究以及研究结论的总结,同时对本文研究的内容提出不足之处,对于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展望,为后面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通过以上介绍的内容,结合本文即将的研究得出有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图1-1研究技术路线图1.4.2 研究方法本文从实事求是的方向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选题、内容、思路和方法的确定上遵循科学研究的原则。基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交通 项目 工程造价 控制 关键环节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