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译注--第八册.pdf
《群书治要译注--第八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书治要译注--第八册.pdf(4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卷三十五 文子2919 曾子2981卷三十六 吴子2995 商君子3007 尸子3019 申子3067 卷三十七 孟子3073 慎子3095 尹文子3119 庄子3137 尉缭子 3155 卷三十八 孙卿子 3171 卷三十九 吕氏春秋3247 2 群书治要译注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19 群书治要 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文 子【题解】文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也是一部重要的道家著作,主要阐发了老子的思想。全书共十二篇,每篇皆以“老子曰”三字开头。明朝宋濂称:“予尝考其言,一祖老聃,大概 道德经之义疏尔。”元代吴金节也称:“文子者,道德经之传也。”他们都从学术角度认为 文子 是解
2、释道德经 的著作。清代学者孙星衍说:“黄老之学,存于 文子,西汉用以治世,当时诸臣皆能称道其说,故其书最显。”指明此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文子 在秦初曾遭禁毁。汉武帝时因见“书缺简脱”,下诏“广开献书之路”,此书乃又得流传。汉书 艺文志将之著录于“道家”一类。唐代尊崇道教,文子也得到重视,不断有人为之作注,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称其书为 通玄真经。群书治要 从 文子 十二篇中各选录若干条,计万余字。所辑内容主要涉及治国之道、修身养性之法等方面,尤其突出了“仁义”“礼法本末相兼”“贵柔”“守雌”“不为天下先”,以及反对片面“法古”“循俗”等思想。2920
3、 群书治要译注由于此书中一些内容与传世的其他典籍近似,故前人多有认为今本系晋人伪造,或认为其乃是抄袭 淮南子的西汉后期作品。但是1973年在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 文子 的残简,其中与今本 文子 相同的文字有六章,不见于今本的还有一些内容,或系 文子 的佚文,从而确证了 文子 一书为西汉时已有的先秦古书。【作者简介】文子,姓文,子为尊称,其名字及籍贯已不可确考。汉书 艺文志道家类著录 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刘向 别录说:“墨子书有文子。文子,子夏之弟子,问于墨子。”北魏李暹作 文子注,传曰:“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
4、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这是最为流行的说法。从现有材料推测,文子可能确有其人,他学无常师,但最终归本于老子。论衡 的作者王充曾称:“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对他极推崇。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21 道 原【题解】“原”,为“本”“根”的意思。“道”在道家学说中,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所谓是变“万物化,合于一道”。“道”无形而实有,是一切生命运动的原动力。道化生万物而没有目的意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宇宙间万物运动变化最普遍最根本的规律。“道”又指各种自然与社会事物的具体规律。事物之道彼此各异,不同事物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君王掌握“道”的根本特点,并用来治
5、理天下,就能取得巨大的成效。【原文】夫至人之治也,弃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与民同出乎公;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约其所守即察矣,寡其所求即得矣。【注释】灭:隐没。文章:指主意或点子,此指人的办法、主张等。同出乎公:(君与民)一同以公道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公,公道。约:省减,简约。诱慕:被诱惑而贪恋。这里指名位势利。损:指减少。察:明辨。【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扬弃个人的聪明,隐没个人的文采,依照天道而行,弃置个人的聪辩,与百姓一同依照公道而行。简约其所持守的,减少其所贪求的,去掉外在的诱惑与希慕,消除内在的嗜好与欲望,减少其思索与忧虑。简约其所持守的,
6、就能够明察;减少 2922 群书治要译注其所贪求的,就会有所得。【原文】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唯圣人能遗物反己,不以智(本书智作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倾也。故听善言便计,虽愚者知悦之;称圣德高行,虽不肖者知慕之。悦之者众而用之者寡,慕之者多而行之者少。【注释】性:指天赋、天性。秽:污浊。平:平静。嗜欲:嗜好与欲望。多指贪图身体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遗物反己:遗物,谓超脱于世物之外。反己,复返自己的本性。不以智役物:文子 原书中“智”作“身”。谓圣人不以身为物所役使。物,物欲。滑和:谓扰乱中和之道。便计:指合宜之计。圣德高行: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圣德,犹言至
7、高无上的道德。高行,指高尚的品行。不肖:不正派。【译文】水的本性是清净的,但沙石却使其污浊;人的本性是平静的,但嗜欲却来妨害它。只有圣人能超脱物欲而返朴归真。圣人不被物欲所控制,中正平和的心态不会被欲望扰乱,因此才能身居高位而无危险、保持安稳而不倾覆。所以人们听到其有益之言和合宜之计,即使是愚笨之人也知道喜欢他;人们称颂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即便是德才不佳之辈也知道羡慕他。可是喜欢听嘉言的人多,而采用者却很少;羡慕高尚品行的人多,而能身体力行者却很少。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23 精 诚【题解】“精”的本义是上等细米,这里用来指人的先天自然之性。“诚”是指人的后天之性。说文 云:“诚,信也。”
8、精诚合一,便为真诚。藏精存诚,方能尽人物之性,合天地之德。君主心存自然本性,用精诚来感化人,其产生的作用就像春日的天气使万物生长、秋日的天气使万物凋零一样自然而然。感于天,动于民,百姓便会如回音应声、影随形体一样跟随于他。【原文】夫水浊者鱼噞,政苛即(即作者)民乱。上多欲即下多诈,上烦扰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争。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也。圣人事省而治,求寡而赡,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怀自然,保至真,抱道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影之象形。所修者本也。【注释】水浊者鱼噞: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噞,音掩,指鱼口翕张吞吐貌。
9、交争:犹纷争。省:少。赡:富足。抱道:持守正道。推诚:以诚心相待。修:治理。【译文】水混浊了,鱼就会露出水面呼吸;政策苛刻,老百姓就会叛乱。君主欲望过多,百姓欺诈的行为就多;君主制定的法令政策烦杂没有条理,百姓就不能安定;君主多贪求,百姓就会纷争。如果不从根 2924 群书治要译注本上治理国家,只从细枝末节上去挽救,那就无异于挖沟渠去阻止洪水、抱薪柴去扑救大火。圣明的君主政事简省而天下大治,需求不多而财用充裕,不施恩就能显现其仁爱,不多言就表现出诚信,不求取就会有所得,不刻意做事而自然成功。他心存自然本性,保持至真之情,持守正道,以真诚心对待百姓,天下之人追随他,就如同回音应声、影随形体一样。
10、这才是治国的根本。【原文】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之使也。至精之感,弗召自来,不去自往,不知所为者,而功自成。待目而照见,待言而使令,其于以治难矣。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师旷瞽而为大宰,晋国无乱政;不言之令,不视之见,圣人所以为师也。民之化上,不从其言,从其所行也。故人君好勇,而国家多难;人君好色,而国多昏乱。故圣人精诚形于内,好憎明于外;出言以副情,发号以明旨。是故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唯神化为贵也。夫至精为神,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故治人者慎所以感也。【注释】莫之使:犹莫使之。没有谁使其如此。之,代词,指代万物。至精:精诚达到极点。待:依靠,依恃。皋陶
11、喑:皋陶,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喑,音因,瘖哑。典出 淮南子 主术训:“故皋陶瘖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于言者也。”大理:掌刑法的官。秦为廷尉,汉景帝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卿,隋唐以后沿之。师旷瞽: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名旷,字子野,生而目盲,善辩音乐。瞽,音谷,目失明、眼瞎。大宰:即太宰,官名。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副:符合。移风:转变风气。神化:神妙地潜移默化。【译文】冬天的太阳,夏天的阴凉,万物都趋附于它,却没有谁使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25 其如此。最精诚的感应,不用召引人们自己就会归附,不必驱使人们
12、自会前往,不知做了什么,其事业却自然成就了。君主若依靠眼目才能看到、依靠言语才能实施法令,要想达到治理的局面就太困难了。皋陶瘖哑却担任司法官,使天下没有残酷的刑罚;师旷眼睛失明却担任太宰,使晋国没有出现暴政。不用言语的法令,不用视力的明见,这是圣人所以成为师表的原因。百姓受君主的感化,不是听从其言辞,而是追随其行为。所以,君主好逞勇武,国家就会多灾多难;君主喜好女色,国家就会多有混乱。因此,圣人的精诚形成于内心,爱憎显现于外表,靠说话来和情理相副,用发布政令来明确旨意。所以刑罚不足以改变民风,杀戮不能够禁止奸邪,只有神妙的潜移默化才最为可贵。至极精诚可入于神妙。精诚的感化人,就像春日的阳和之气
13、使万物生长、秋日的凄清之气使万物肃杀一样。所以治理百姓的君主一定要慎重选择感化的方法。【原文】圣人之从事也,所由异路而同归,其存亡定倾若一,志不忘乎欲利人也。故秦、楚、燕、魏之歌,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异声而皆哀。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哀之效也,愔愔于中而应于外,故在所以感之矣。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亦远也。夫至人精诚内形,德流四方,见天下有利,喜而不忘;见天下有害,忧若有丧。夫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人之乐者,人亦乐其乐。故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人行可悦之政,人而(人而作而人)莫不顺其令,令顺即从小而致大,令逆即以善为害,以成为败。【注释】所由:所经
14、历的道路。定倾:使危险的局势或即将倾覆的国家转为稳定。转:通“啭”,婉转发声,亦指婉转的歌声。九夷八狄:九夷,2926 群书治要译注古代用以称中原以东地区的九个落后部族,亦指其所居之地。八狄,古代对中原以北地区落后部族的泛称。征:表现。效:验证。愔:音因。静默。应:应和,此指反映。泽:恩惠。形:形成。可悦之政:顺民心之政令。悦,谓使之愉悦。逆:违背。【译文】圣人所做的事,都是殊途同归,无论国家是存在还是消亡、安定还是倾覆,其志向始终如一,都是不忘记有利于百姓。所以,秦、楚、燕、魏四地的歌曲声调有所不同,却都可使人快乐;九夷八狄各少数民族的哭声腔调各异,却都使人悲哀。歌唱是快乐的表现,哭泣是哀伤
15、的验证。悲欢之情静默于心中而反映于外表,所以关键在于因为什么而使其感动。圣贤者的心思,日夜都不忘记有利于他人,而他的德泽所及的地方是很广远的。至德之人内心精诚,恩德流布天下。他们看到有利于天下的事,虽高兴却不会得意忘形;见到有害于天下的事,就会忧心忡忡,好像有丧事一样。那些以百姓之忧为己忧的人,百姓也以他的忧为己愁;以百姓之乐为己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乐为己乐。所以,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的人而不能成就王霸大业,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主施行顺应民心的政令,就没有人不顺从。政令顺乎民意,百姓就愿意服从,国家就会由小而发展壮大;政令背逆民心,即使是好事百姓也会把它当成坏事,君主的治理也会由成
16、功变为失败。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27 九 守(九作十)【题解】“九守”原作“十守”。“守”指守道。道,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能守于此,就可以得到道的妙用。九守指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篇名称“九”,盖古人认为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九为最大,故以“九”命名。道的规律是物极必反、盈满则亏、事盛则衰,古代圣明的君主因为能守住这一规律,所以才能守住天下。【原文】神者,智之渊也,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符也,智公既心平。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澄水(二十子全书水作潦)者,以其清且静也。故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也。天道极即反,盈则损,物盛则衰,日中而移,月满
17、则亏,乐终而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闻博辨守以俭,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注释】渊:人或物汇集之处,这里指智慧的渊源。符:作“府”,聚集之处。鉴:古器名,形似大盆,有耳。青铜制,盛行于东周。或盛水,大的可作浴盆;或盛冰,用来冷藏食物。有时借为照影之用。水:或作“潦”,积水。澄水:清澈而不流动的水,澄,音成。神清意平:心神清朗、平和。神清,谓心神清朗。意,胸怀、内心。平,平和、宁静。形物之情:显示真实情况。形,显示。情,实情。极即反:事物达到顶点之后便会走向另一反面。极,达到顶 2928 群书治要译注点、最高限度。反,同“返”。日中而移:太阳
18、到了中午之后就要偏斜。日中,中午阳光强烈,比喻事物光明昌盛。移,偏斜。月满则亏:月亮圆全之后就要缺损。月满,月圆。广:多。博辩:雄辩。俭:俭约。畏:恐惧。德施:德泽恩施。【译文】心神,是智慧的渊源,心神清净,则智慧就明达。智慧,是心灵的府地,智谋公正,则心气平静。人没有在流动的水中照影,而是都在澄水里照影,是由于澄水既清澈又平静的缘故。所以,人心神清静、心气平和,才能看到事物的真实情况。道的规律是物极必反、盈满则亏、事盛则衰,太阳到了正午之后就要偏斜,月亮圆了之后就要缺损,快乐到了极处就会产生悲痛。所以聪明多智之人应坚守愚钝的势态,博闻善辨之人应坚守收敛的势态,勇武刚毅之人应坚守畏怯的势态,富
19、贵而地广之人应坚守狭小的势态,恩德施及天下之人应坚守谦让的势态。这五个方面,是古代圣明的君主能够守住天下的良方。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29 符 言【题解】“符”为古代作为信物的符券、符节、符传等的总称。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引申开来,符则为示信之物。“言”为达诚之语。古人出言以示信达诚,有感必应,因此名为符言。【原文】人之情,服于德,不服于力。故古之圣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后人,即天下推而不厌,戴而不重,此德有余而气顺也。故知与之为得(得作取),知后之为先,即几道矣。【注释】下:谦让。以其身后人:把自己放在人后。推而不厌:(即使天下百姓)都推赞他,他也
20、不自满。推,推赞。厌,满足。戴而不重:(即使天下百姓)都拥戴他,他也不自大。戴,尊奉、拥戴。重,犹大。余:未尽,不尽。顺:和顺。知与之:懂得给予别人(就是得到)。与,给予。之,代词,他、他们,这里指别人。为得:就是得到。几道:几,接近。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译文】人的心理是顺服于道德而不顺服于威力。所以古代的圣明君王,说话谦下于人,将自己放于人后。即使天下百姓都赞许他,他也不自满;即使天下百姓都拥戴他,他也不自大。这就是德高有余而心气和顺。因此懂得“给予”就是“得到”,懂得甘居人后实际上是站在了人 2930 群书治要译注前的道理,这样就接近于“道”了。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931 道
21、 德【题解】道为万物之源。遵道而行,谓之德。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却不拥有,使万物自立、成熟却不自以为施恩,尊重万物而不肆行主宰,这就积蓄了无限深厚的德行。对君主而言,非道德无以治天 下。有德之君,夙夜不懈,战战兢兢,常恐危亡,故得长久。【原文】文子问道,老子曰:“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尽行之天下服。”文子问德、仁、义、礼,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贵也,仁者人之所怀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圣人之所以御万物也。君子无德即下怨,无仁即下争,无义即下异(异作暴),无礼即下乱。四经不立,谓之无道。无道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注释】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
22、家和思想家。史记 本传谓姓李名耳(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任周守藏室之官,后辞官,应函谷关令尹喜之请,著 道德经 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行:实施。尽:全部,整个。贵:崇尚,重视,以为宝贵。怀:归向。敬:恭敬,端肃。御:通“御”,统御。异:异作“暴”,暴乱。四经不立:德、仁、义、礼四种准则不能树立。经,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2932 群书治要译注【译文】文子向老子请教“道”。老子回答说:“关于 道,实行的范围小便会得到较小的福祉,实行的范围大便会得到较大的福祉,完全按“道”的要求来实施,全天下的人就都会
23、信服你。”文子向老子请教“德、仁、义、礼”。老子回答说:“德行,是百姓所崇尚的;仁爱,是百姓所归向的;正义,是百姓所敬服的;礼制,是百姓所戒慎的。这四者,是圣人用来驾驭万物的。君主缺乏德行,百姓就会怨恨;君主缺乏仁爱,百姓就会纷争;君主失去正义,百姓就会叛乱;国家失去礼制,百姓就会混乱无序。这四项准则不确立,就是 无道,无道之国不灭亡,这是从未有过的。”【原文】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以说道。故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行在令外。圣人在上,民化如神,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令殊也。三月婴儿,未知利害,而慈母之忧(之忧作爱之)喻焉(喻焉作逾笃)者,情也。故言之用者小,不言之用者大矣。
24、夫信,君子之言也;忠,君子之意也。忠信形于内,感动应乎外,贤圣之化也。【注释】精:纯一,精诚。神化:自然而化。同言:同样的话。行:实施。化:变化。情:诚。情令:这里指真诚与政令。利害:利益与损害。之忧:应作“爱之”,爱护婴儿。喻焉:应作“逾笃”。逾,更加。用:功用。化:教化。【译文】老子说:“内心的精诚,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化人,而不能用语言来劝说。所以同样一句话,而使人相信的,是因为说话人的诚意已表现在说话之前;相同的政令,而能使人立即执行的,是因为发令人的所作所为已表现在命令之先。圣哲之人处于高位,对于人心的教化就像有神灵相助一样有效,这是因为圣人的真诚先于教化而存在。君卷三十五 文子 曾子
25、2933 主行动于上而下边的臣民不应和,是其诚意悖于教化的缘故。三个月大的婴儿还不知道利与害,但对慈母的担忧、爱抚却能感知,这就是母爱的真情深厚所致。所以言语所产生的作用是比较小的,无言的情感与行为的作用却是很大的。信用就是君子的言语,忠诚就是君子的胸怀。忠信形成于内心,百姓感应而行动于外,这是圣贤的教化。”【原文】能成霸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注释】得胜:获得胜利。人力:他人的力量。自得:这里指有德有能。柔弱:谓柔和谦顺。【译文】老子说:“能成就霸业的人,一定是获得胜利的人。能胜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书治要 译注 第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