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家民歌对传统客家生活的影响——以河源客家山歌为例》.doc
《论客家民歌对传统客家生活的影响——以河源客家山歌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客家民歌对传统客家生活的影响——以河源客家山歌为例》.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河源客家山歌由广东省河源市境内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而成,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属于客家民歌中之一种。本文从河源客家人生活中的民歌以及民歌中体现的传统客家生活出发,以民歌中的客家山歌为例,论述河源客家山歌对客家人精神个性的塑造、以及在河源客家生活中的未来发展走向,并阐述河源客家山歌对传统客家生活的影响。关键词: 河源 客家山歌 传统客家生活 客家精神 传承和保护 AbstractHeyuan hakka folk song singing by the hakka people in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hakka
2、 dialect, rich speak hakka characteristics, is the hakkas oral literature, belongs to one kind of hakka folk songs. This article from heyuan hakka folk songs of life and traditional hakka folk songs of life, the folk songs of hakka folk songs, for example, heyuan hakka folk hakka spirit character of
3、 shap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n heyuan hakka life, and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riverhead of traditional hakka hakka folk life.Key words: Heyuan;hakka folk songs;traditional hakka life;hakka spirit;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目 录一、引言1二、河源客家人生活中的民歌2(一)生活中的民歌2(二)民歌中的生活3三、客家山歌对客家人精神个性的塑造5(一)
4、客家精神个性分析6(二)客家山歌的功能性8四、 河源客家山歌在河源客家生活中的未来发展10(一)发展现状分析11(二) 出现的问题11(三)传承和保护12五、结语14参考文献15致谢16论客家民歌对传统客家生活的影响以河源客家山歌为例徐莉莉一、引言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跟着客家先民的迁移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会的结晶。客家传统民歌文化中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客家山歌,由客家人用本土方言吟唱,从唐朝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客家山歌不仅承继了诗经中的风格,并且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汲取了南方民歌的优异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同样,素有“客家古
5、邑,万绿河源”之称的广东河源也是个客家之乡。在宋元易代、元人入主之际,客家先民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迁移,一部分客家人由闽、赣地区分迁到粤东、粤北。其中,有部分客家人便来到了广东河源,与当地原住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建立家园,逐渐形成河源客家民系。生活在河源的客家人不仅建造出适于居住的围屋、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客家菜肴、使用客家语言、遵循客家民俗,还依据当地民间文化,逐步发展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河源客家山歌。虽然与梅县客家山歌一样,都是客祖传统的一脉相传,也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但是因为受到不同方言、不同环境、不同地方文化的影响,河源客家山歌具备了独有的地方鲜明特色和独特艺术风格。河源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
6、涵丰富,是河源客家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市民俗文化中的一丛奇葩,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研究河源客家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人文心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在当代的研究和保护应该得到重视。河源民间歌曲集由程建民、陈勋华编写,是收编了218首客家民歌,其中客家山歌合计152首的,具有高度鉴赏价值的民间音乐史料,是河源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精华 程建民、陈勋华.河源民间歌曲集.河源市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社,1998.。本文以河源民间歌曲集为研究对象,由于客家山歌在民歌中占比较大,地位最高,且对客家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更大,本文只选取客家山歌为例
7、。首先借由河源客家人生活中的民歌和民歌中反映的生活画面出发,论述客家山歌对客家人精神个性的塑造,对客家山歌中体现的诗性智慧和客家精神进行分析,最后阐述河源客家山歌在客家生活中的未来发展走向,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揭示河源客家山歌对传统客家生活的影响。二、河源客家人生活中的民歌(一)生活中的民歌客家民歌是指“以客家话为创作、传唱载体,以客家民间生活及风俗为题材,在客家聚集地域普遍传播的民间歌曲” 钟燕红.客家民歌与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8.。客家山歌是客家民歌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客家山歌的分类众说纷纭、层出不穷。因此,基于本文探究的是河源民间歌曲集,可根据山歌内容分为情歌、劝
8、世歌、时政歌。列表如下:种类情歌劝世歌时政歌 数量(首)744533 占比()49%30%21%1.情歌河源客家山歌经过不断发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河源客家山歌的最主要部分,几乎占了河源客家山歌的一半。情歌主要采取男女对唱形式,歌词多是表达婚恋之情,是客家男女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客家人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如“吃尽生果唔当梨,看尽妹子唔当你。赤孽打花千万朵,唔当蔷薇开一支。”把“蔷薇”比作心仪之人,看遍世间万物都不如心上人,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运用藤与树之间的
9、缠绕关系,表达了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坚定意志。反映了旧社会男女追求婚恋自由,表达忠于爱情的决心。“田鸡夜夜叫连连,想讨老婆又没钱。掇张凳子同娘讲,我娘唔应又一年。田鸡夜夜叫连连,想讨老婆又没钱。掇张凳子同爷讲,我爷唔应又一年。田鸡夜夜叫连连,想讨老婆又没钱。掇张凳子门前望,柚子开花又一年。”这是一首叹悲情的情歌,年复一年,生命蹉跎。想要结婚却又无奈于现实,以柚子的年年开花来反衬人的婚姻希望年年落空,传达出无尽的惆怅与悲苦。在情歌中,既叹乐情,又叹悲情,反映客家男女对爱情生活的渴望与爱而不得。2.劝世歌在客家山歌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情歌,其次便是客家山歌中的劝世歌。劝世歌充分体现了客家山歌的思想价
10、值观,在家庭教育中尤为常见。如十劝妹“一劝妹呀莫过家,切莫上家溜下家,二劝妹呀要学勤,过门孝顺对娘亲,三劝妹呀莫学懒,食饱寻阵去上山”。利用客家山歌通俗易懂的曲调来规劝客家妹子要勤劳节俭、孝顺爹娘。“灯盏无油火自灭,人无志气就消沉”,劝诫客家人要保持积极向上、果敢坚韧的热情。劝世歌歌词中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利用山歌的教化功能,巧妙地把劝世箴言融入歌词中,既能达到规劝客家人的要求,又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更是对听众的一种思想洗礼 杨嘉娜.“非遗”语境下梅州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研究J.北方音乐,2019(12).。3.时政歌时政歌在客家山歌中的占比较少,主要用于讽刺或歌颂当时的社会现状。但是随着社
11、会的发展,客家山歌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有很大变化和创新,内容从爱情山歌转向歌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讴歌新生活为主题。客家人创作的时政歌在宣传、团结人民群众方面的作用,较之于其他客家山歌是最为显著的。在旧社会,农民受尽地主恶霸的压迫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有苦无处诉,便依靠时政歌来团结群众一致对抗。“石榴开花满树红,青天白日太不公。有钱人家有福享,没钱人家代代穷”“敢唱山歌敢放声,敢放白鸽敢响铃。总爱两人情义好,唔怕别人传名声”,人们通过唱这些山歌来揭露地主恶霸的欺凌和婚姻制度的桎梏,控诉不公现象。新中国成立后,讽刺类时政歌逐渐减少,“颂世歌”占据上风。如“党的政策放光芒,工业农业大发展”“行哩小路心
12、寒酸,行上大路心里欢。改革开放是大道,前途壮丽又平宽”,歌颂新时代新生活的美好图卷。讽刺类时政歌减少,颂世歌增多,反映人民群众脱离困苦的社会现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二)民歌中的生活客家民歌内容丰富,反映客家人的政治生活、婚恋爱情、民俗民风等。传统客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通过歌唱民歌来传情达意。“一早出门唱山歌,这山唱来那山和”成为客家人的一个传统习俗。1.政治生活客家山歌中的时政歌最能反映传统客家人的政治生活,主要表现为抗争生活和颂世生活。新中国成立时期是客家人政治生活发生转折的重要分界线。(1) 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客家人的政治生活表现为抗争生活。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时期,对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把大刀”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对此深恶痛绝。“农民头上三把刀,租中税多利息高。除开打屁唔使税,层层抽剥多如毛”,痛斥了地租、杂税、高利贷带给人民的伤害,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人民、唤起人民群众向反动势力作斗争的政治决心。“鹞子想飞唔怕高,哥妹相恋唔怕刀。生爱结成双飞鸟,死爱上天过鹊桥”。这首山歌反映了客家男女执着追求幸福的自我抗争意识。(2) 颂世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客家人的政治生活表现为歌功颂德。在大抓阶级斗争的年代,为配合阶级斗争出现了许多“颂世歌”,如“穷人翻身得解放,好比云开见太阳”“共产党呀恩情深,唔知何处开言章。好比鲜花千万朵
14、,朵朵红来朵朵香”“改革开放就是好,城乡处处换新貌。人民生活天天好,芝麻开花节节高”,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反映了客家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上奔康致富的生活画面,描绘了客家人歌颂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讴歌新时代、新生活的美好画卷,充分展露了传统客家人的政治觉悟和高度的政治觉醒。 2.婚恋爱情客家人素来勤俭节约,追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美德。又由于生活需要,客家妹子经常走出家门与亲邻好友共同劳作。因此,大方独立的客家妹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自己心仪的男子,并且通过歌唱山歌来表达心意。也正因为如此,客家山歌里有许多反映客家男女婚恋情况的生活画面。根据客家男女的情感进程可分为相识相恋美满婚姻。(1)
15、 相识。客家男女初次见面若产生好感,便会通过唱山歌来试探对方的心意。互唱山歌便是他们的相识方式。如男方唱道:“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如果女方也有情义便会委婉地回唱山歌以表心意,“刀子斫柴筢子筢,老妹有事藏心下。老妹唔曾同郎讲,好比杨梅暗开花”。再如,性格直爽的客家妹子遇到心仪之人就会比较直截了当,“你要莲花快向前,你要恋妹莫拖延。”,客家妹子把自己比作岸,把客家阿哥比作船,直爽坦率地表明爱意。(2) 相恋。在相恋阶段,陷人爱河的客家男女总有着缠绵不断的情思,一旦认准对方,就会全身心投入爱情。客家山歌反映了客家女子这种坚定忠贞的爱情婚姻观。如“生唔丢来
16、死唔丢,除了大海变山丘,黄鳅生鳞马生角,铁树开花水倒流”,表明了客家男女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同样,客家山歌中反封建、反禁锢、争取婚姻自由的抗争意识,也从侧面反映了客家男女忠贞爱情的决心。如“唔怕死来唔怕生,唔怕别人斩脚争。斩了脚争有脚趾,俩人有命总爱行”。(3) 美满婚姻。心仪的客家男女喜结良缘后,两人同在一屋檐下,享受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如“洞房花烛喜洋洋,亲戚朋友来闹房。闹得新娘生贵子,闹得麒麟配凤凰”。描绘了洞房花烛夜,笑脸洋洋的新人对婚后生活的美好畅想。“两人交情交到老,百年偕老正断情”“还生同汝共枕睡,死里同汝共棺材”。表明客家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形影不离的深刻情感。客家山歌表达
17、的自然朴实、真诚毫无虚饰的情感,使她们享受着真实而美好的婚姻时光。3.民俗民风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客家人民俗风情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丰富的客系文化,展现了客家先祖在迁徙、开拓、定居过程中的立体画卷 刘建荣、冯丽娟.广东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路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1).。客家山歌歌词内容丰富,不仅反映政治生活和婚恋爱情还映照了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如“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做了三间又两栋,问妹爱廊唔爱廊。” 歌词中提到的大屋是客家民居建筑的其中一种形式,体现了客家传统的建筑艺术。“有人见过酒酿糟,霍山石来样咁高。有人上去割撸烧,酒翁石里有酒出”,体现的是
18、客家人的米酒文化。“捱阿哥呀妹呀,新织米筛挂门擎。晏大财海带唔行,新织米筛挂门骨,反映了河源客家地区女子的出嫁仪式。“妹会起火锅过来,四盘八碗摆满台”,讲的是客家人在喜庆场合遵循的饮食文化和传统宴席规矩,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生活和风俗习惯。“过了一山又一山,山山也有伯公坛,山山也有伯公树,两人祈福两人还。”反映的是宗教信仰方面的民俗。总之,客家山歌中蕴含的民居建筑、饮食文化、宴席规矩、婚嫁习俗等民俗民风都呈现出客家人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客家人群体生活的共同文化需求,也加强了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三、客家山歌对客家人精神个性的塑造河源客家山歌对传统客家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
19、传统客家人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山歌在反映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世俗世界的同时,又满足了客家人抒发情感的需要,还体现着客家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影响着客家人的精神世界。(一)客家精神个性分析1.客家人的诗性智慧流传千古的河源客家山歌,具有客家文化传统特色。山歌,是河源民间群众爱唱乐的曲调,它押韵,节奏明快,通俗易懂,以诗意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客家人的诗性智慧,又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愿望,因而在过去广为流传,经久不衰。(1)押韵严格,腔调繁多河源客家山歌主要是七言四句。“一、二、四句或二、四句押韵严格,唱法多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格 谭元亨主编.文学人类学与客家书写.华
20、南理工大学出版,2014.。河源多数地方的山歌,在演唱时为配合曲调旋律往往需要重叠或虚词衬字,如“哎咳”“啊”“啰”“哟”等。河源客家山歌腔调繁多,其中尤以黄村调、叶潭调、船塘调、埔前调较为有名,流行于县内外客家地区。如,“一更恋妹爬上墙,手攀杨柳(呀)偷眼望。望见情妹灯下坐,十指尖尖(哪)绣鸳鸯。”等等。这些腔调各具特色,却都又熔山水人情一炉,合叙事抒情一腔。感情朴实、真切动人。(2)意境含蓄,善用赋、比、兴,双关、比喻、夸张、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客家山歌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山歌创作者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和事物,包括服饰、饮食、节庆、习俗等等,长期积累,逐渐消化,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
21、创作标本。也正因为客家山歌的创作多是源于生活,因此山歌中经常出现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此外,双关、比喻、夸张手法也很常见。“好酒就爱好瓮装,好妹就爱恋好郞。好妹好郎成双对,叶又绿来花又香”。山歌中的第一句是比兴,托事于物,触景生情,引起所咏的中心思想是“好妹就爱恋好郎”,再通过“好妹”“好郎”的重叠手法,引出第四句,以“香花”配“绿叶”形象比喻,说明“好女”必须选择“好男”相配,才能终成眷属的道理。又如“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四句山歌词中运用“成双”语意双关,表面是说明橄榄虽然好吃可是核却不圆润,我思念你却不敢说出口,就像不会说话的哑子想要一双筷子
22、却说开不了口。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心仪之人终成眷属却又难于开口的无奈,委婉含蓄地抒发了相思之情。整首山歌词耐人寻味、流连忘返。再如“他人若问相思苦,泪花却比浪花多”。这两句采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相思之苦比作浪花,并且夸张化,来表达恋人之间热诚的相思之情。2.客家的优秀精神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精神文化象征,其形成于客家人的物质生产生活中,在客家民系人文社会的发展中起引导作用。过去,河源客家人不仅通过吟唱客家山歌来抒发情感、娱己乐人,还将文明团结、不卑不亢等具有引人向上向善功用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客家山歌中,已达到劝诫后人的目的。也正因如此,河源客家山歌才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向来勤劳勇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家 民歌 传统 生活 影响 河源 山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