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总结报告103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总结报告(正文)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月3日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总结编写单位: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万有清编 写 人:万有清 施工单位负责人:孟庆贵总工程师:宋晓东承担单位: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监理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提交时间: 5月目 录一、工程基本概况11.1、基本情况11.2、矿山治理目的和任务11.3、自然地理条件21.4、矿山地质环境现状31.5、工程施工情况4二、设计方案简
2、介72.1设计治理思路72.2 治理方案72.3 技术要求10三、工程施工部署143.1、施工依据143.2、项目组织机构143.3 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223.4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25四、施工进度情况29五、工程量完成情况32六、工程质量管理336.1 质量保证体系336.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4七、安全文明、环保及职业健康管理467.1 安全施工要求及措施467.2 文明施工要求及措施527.3 环保施工要求及措施55八、竣工结算与财务管理67九、工程综述及治理成果68十、小结68 一、工程基本概况1.1、基本情况工程名称: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工程地点:
3、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承担单位: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设计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施工单位: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标准实际工期: 11月11日 4月26日1.2、矿山治理目的和任务莱芜市政府、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土地资源使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本次治理的主要目的是,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进,同时盘活土地资源,实现矿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莱芜市国土资源局于 10月向省财政厅、国
4、土资源厅申报了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该项目已于 7月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鲁财建指 109号)批准实施。接到文件后,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于 12月- 9月编制了,并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组织专家组评审经过。 8月由山东金厦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过招标和投标程序,最终吉林中惠建筑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678632.63元中标,并于 9月15日签订了施工合同。治理的目标任务如下:1、危石卸载工程;2、渣石堆平整场地工程;3、客土回填工程;4、挡土墙工程;5、绿化工程。表1-1 设计工作量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危石清理m3387
5、场地整理m211085挡土墙m3177客土回填m34627渣石购买m3600绿化爬山虎株838侧柏株14046蜀桧株915树穴开挖机械开挖个2961爆破m335警示牌个3项目说明牌个11.3、自然地理条件1、位置交通治理区位于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十里河村西约100m。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553.831173605.70,北纬362115.95 362132.50,面积约51230m2。治理区内地理位置优越,距泰莱高速约5km,距莱新高速约6km,通往莲花山景区的鄂刘线从治理区西侧约300m处经过,有较为平整简易土路通往治理区,治理区内部有遗留道路,交通条件较好(见图1-1交通位置图)
6、。图1-1 交通位置图2、地形地貌南十里河治理区地貌类型为侵蚀-溶蚀丘陵,治理区周边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原石灰岩山体经开采后地势高低不平,地形标高为+227+297m,相对高差约70m。治理区内部分基岩裸露,第四系覆盖较薄,部分开采平台渣石堆较多,治理区稀疏分布有一些柏树、杨树。1.4、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区共有四个废弃采石场,均为早期开采石灰岩矿遗留,开采层位为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性为中厚层泥晶灰岩,开采方式为平台式,开采结束后遗留下四个废弃采石场,由于早期开采技术落后,矿山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地面荒废,其废弃渣石堆放场地占用毁坏了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地表土壤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自然生
7、态环境。1.5、工程施工情况1、工程施工经过开工日期: 11月11日;竣工日期: 4月26日。签订合同后,公司立即组织项目部,组织设备、人员进场施工。工程量按照工程设计文件以及因工程变更补充的设计说明文件的要求全部完成,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合格标准,资金控制在合同约定之内。没有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环境保护达到目标管理标准。施工过程中在项目监理部工作人员和承担单位驻工地代表的全力配合及承担单位领导和莱芜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保质、保量、安全的完成了莱芜市莱城区南十里河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任务。 5月份项目工程施工工作基本结束,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并组织莱芜市财政局等相关人员对项目进
8、行了初步验收。2、工程变更情况(1)为了保证渣石土的稳定性,防止回填渣土及种植土变形失稳,防止水土流失。经施工、设计、业主及国土资源部门现场协商确定,减少-6挡土墙北侧60m,以保留通往4号采石场道路,同时在-3号采石场东侧增设一条新挡土墙,编号-7,长约60m,挡土墙的规格依照原设计的挡土墙。(2)减少通往4号采石场道路上侧柏点缀绿化区,面积约为420,在-1号采石场东侧路旁增加一处场地整理覆土侧柏绿化区,面积约为775。此工程量变更均已上报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并征得有关领导的同意。3、工程量及费用变化情况经施工、设计、业主及国土资源部门现场协商确定,本次治理工作对以下工作量进行调整。(1)减
9、少-6挡土墙北侧60m,在-3号采石场东侧增设一条新挡土墙,编号-7,长约60m。尺寸挡土墙上顶宽0.4m,底宽0.56m,高度0.8m,坡度1:0.2。其工作量和原设计不变。(2)减少通往4号采石场道路上侧柏点缀绿化区,面积约为420,此块段需要爆破开挖的树穴1.5m调整后改为人工开挖,其中原设计需要机械开挖的树穴减少20个,也改为人工开挖,在-1号采石场东侧路旁增加一处场地整理覆土侧柏绿化区,面积约为775。(3)以上工作量在招标文件上有的按中标价工作量清单进行增减,优化前后工作量对比见表1-2。表1-2 优化前后工作量对比表 序号原设计优化后备注工程内容单位工程量综合单价合价工程内容工程
10、量综合单价合价1危石卸载m38713.555244.94危石卸载39513.555352.252场地平整1108524.30269342.38场地平整1120624.30272305.803毛石挡土墙m177124.7522080.30毛石挡土墙182124.7522704.504客土回填m462725.39117469.47客土回填470325.39119409.175渣石购买m60017.7710662.18渣石购买61217.7710875.246绿化爬山虎株8381.461221.10爬山虎9001.461314.00含挖树穴7侧柏(1.21.5m)株140466.9397344.60
11、侧柏(1.21.5m)150006.93103950.00含挖树穴8蜀桧(1.0m)株9159.89 9051.30 蜀桧(1.0m)10009.89 9890.00 含挖树穴9树穴开挖(机械开挖)个29613.81 11291.79 树穴开挖(机械开挖)29413.81 11205.21 10树穴开挖(爆破)m3512.56 439.52 树穴开挖(爆破)012.56 0 11警示牌个3143.20 429.61 警示牌3143.20 429.61 12项目说明牌个114055.45 14055.45 项目说明牌114055.45 14055.45 13养护费年230000.00 60000
12、.00 养护费230000.00 60000.00 14其它费用项目招标和竣工验收费项130000.00 30000.00 项目招标和竣工验收费130000.00 30000.00 15竣工报告编制及出版项130000.00 30000.00 竣工报告编制及出版130000.00 30000.00 16总合计678632.64 总合计691491.23 二、设计方案简介本次设计方案以恢复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道路景观、山体恢复及生态环境的关系,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采用”能平则平,能爆则爆,宜地则地,能简不繁”的原则编制治理设计方案。2.1设计治理思路设计将危岩进行清理,填
13、入采坑内;将平台内残存的渣石堆进行平整;在坡度较大采石场边缘修筑挡土墙,以支挡渣石与种植土;在渣石较多的治理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后进行树穴绿化;在渣石较少的平台进行直接覆土绿化;在陡崖前种植爬山虎;在道路两侧及治理区外围种植蜀桧。2.2 治理方案南十里河治理区具体治理措施有危石清理、场地平整、挡土墙修建、客土回填、绿化、设置警示牌与项目说明牌,具体治理施工顺序为:1、对开采立面危石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2、对开采平台上渣石堆进行场地平整;3、在开采平台上修建挡土墙;4、在场地平整之后的渣石土上进行客土回填,种植爬山虎、侧柏、蜀桧等;5、修筑警示牌和项目说明牌。(1)危石清理由于治理区采场在开采过
14、程中使用机械、爆破等手段,开采陡崖上存在明显的卸荷裂隙,部分岩石与母岩脱离,只靠部分岩石支持岩体,稳定性较差。治理区内危石主要分布于、号采石场的陡崖上。本次治理项目施工时首先对开采陡崖面上已脱离母岩、体积较小的崩塌危岩体进行人工清理,清理从高至低逐级进行。危岩体卸载采取人工撬棍、千斤顶等简单工具使松动浮石滚落到立面底部,大块石清理则采用风镐破碎清理,卸载的危岩和碎石能够堆积在立面底端,为渣土回填做准备。危岩体卸载的标准为开采立面上无松动岩石,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崩塌安全事故为止。消除安全隐患,为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证,确定岩壁无危岩体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治理工程。(2)场地平整场地整理主要是机械清运
15、石渣与场地平整,治理区地势坑洼不平,起起伏伏,渣石陡崖较多,在绿化和客土回填之前要对治理区进行场地整理,平整技术要求为,先将大石块放在下层,碎石和渣石在上层,平整完成后要进行碾压、压实,不能出现大石块之间有较大孔隙的现象,防止种植土流失。除点缀绿化区外,其余绿化区全部需要整理。治理区内号废弃采石场东南部有两处采坑,设计渣石回填,需渣石量600 m3。本次治理区内共需场地整理11085 m2。(3) 挡土墙修建为了保证渣石土的稳定性,防止回填渣土及种植土变形失稳,防止水土流失,在开采平台外缘砌筑砂浆毛石挡土墙,挡土墙修筑位置见工程布置图。本次旧采坑治理项目共设计一种挡土墙,所修筑挡土墙一律采用浆
16、砌毛石重力挡土墙,其尺度为:号挡土墙:支挡回填渣石与种植土,挡土墙上顶宽0.4m,底宽0.56m,高度0.8m,坡度1:0.2,截面积0.384m2,其中挡土墙地上0.5m,地下基槽0.3m。设计挡土墙内侧墙壁直立,外侧倾斜。挡土墙中留设泄水孔,泄水孔使用pvc管,坡度为4,间隔5m,孔后放置反滤层包(图4-1)。挡土墙基础必须设在密实的坚土或坚石上,挡土墙部分地段由于地势起伏,可按实际情况确定挡土墙具体高度,挡土墙基本参数应尽量保持一致。(4) 客土回填由于治理区第四系覆土较薄,植物生长条件较差,在绿化之前要在渣土表面回填种植土,客土来源为附近建筑工程基坑开挖土。首先将适合于山体绿化的种植基
17、土拉至加工场地,铺与渣石上,并压实。本治理区内需要客土回填主要有覆土绿化,树穴绿化,及蜀桧种植土;场地整理覆土绿化区面积7351 m2,设计覆土绿化区厚度为0.5m,需种植土3676m3,;树穴点缀绿化区面积共计6695m2,树穴覆土,树穴规格按0.50.50.5m,共挖树穴6695个,需种植土837m3;蜀桧种植915株,树穴915个,树穴规格按0.50.50.5m,需种植土114m3。表2-1 客土回填工程量一览表面积(m2)客土厚度(m)树穴(个)客土量(m3)覆土绿化区73510.53676树穴绿化区66956695837蜀桧种植915114合计140464627(5) 绿化(1)树种
18、选择原则自然生态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已毁山体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形处理,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适地适树原则:尽量选用生命力强的乡土树种和已经实践证明在本地区生长良好的引进树种;经济性原则:选择景观效果好、苗源充分的、长势强、价格适宜的树种;综合考虑治理区所处区位以及已毁山体现在,综合平衡一次性建设投入和后期养护管理成本的关系,本次绿化植被采用蜀桧、侧柏、爬山虎。(2)苗木规格和布置情况治理区绿化树种选用侧柏、蜀桧、爬山虎。本次设计主要种植常绿树侧柏,侧柏绿化面积为14046m2,高度要求1.21.5m,侧柏种植密度为1.01.0m,需种植14046株;设计爬山虎种植于开采陡崖下,经过其快速
19、攀爬生长能力,实现对开采面的遮挡绿化,爬山虎根据开采面走势进行种植,爬山虎种植密度为1.0m/株。本次设计需种植爬山虎838株;在路两侧及治理区周边种植蜀桧,蜀桧要求高度不低于1.0m,胸径35cm,种植规格为1.01.0m,本治理区共需蜀桧915株。表2-2 绿化工作量一览表面积(m2)规格苗木数(株)侧柏绿化区735111m7351侧柏点缀绿化区320711m3207场地平整绿化区348811m3448爬山虎1.0m/株838蜀桧株距1.0m892总计14046(6) 设置警示牌由于治理区开采陡崖陡立,需在采石面上部隔外沿4m处设置警示牌,警示牌可用空心砖修砌,警示牌规格为1.501.20
20、(长高)m。水泥抹面,在警示牌上可写:”前方陡崖,禁止靠近”等警示标语。表2-3 挡土墙坐标、方位一览表工程编号坐标XY警-14002356.00620559661.964警-24002236.31020559734.812警-34002155.16420559602.743(7) 设置项目说明牌为了让民众对本次项目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设计在治理区内设置项目说明牌1处,坐标为X:4002245.649,Y:20559820.318。说明牌内说明本次工程名称,项目主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说明牌材质采用微风化的大理石,说明牌底座方整石采用整块MU30毛石,衔接大理石与下部方整石
21、为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为0.20m,强度标号为C20,地基采用混凝土铺地,混凝土厚度0.20m,强度标号C20。(8) 养护养护期为两年,养护费用属于本项目治理费用,从第三年起,后期维护等工作不再属于本项目管理,交予当地政府负责。养护工作按照园林绿化养护二级标准进行,主要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按照相关标准,养护期结束保证树木存活率95%以上,存活率过低则补种树苗。在养护期内,应一直保持坡面湿润,对于干旱区,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季可适当减少,六周以后,视生长情况浇水施肥。后期浇水应遵循”多量少次”原则。2.3 技术要求(1) 危石清理危石清理主要针对陡崖表面浮石进行清理,一般采取人工撬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区 矿山 地质 环境 治理 工程施工 总结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