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码头灌注桩技术交底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件码头灌注桩技术交底样本.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大件码头灌注桩技术交底书一、 工程简介 码头总平面布置为L形, 其中大件码头长154m, 宽45m, 后方栈桥长40.95m, 宽16.99m, 按照码头总体及工艺布置, 码头宽度45m, 分为前方桩台、 后方桩台,后方桩台宽度25m, 桩台排架间距4.0m, 每个排架设置5根800mm灌注桩, 桩尖标高约为-32.0m。灌注桩上现浇横梁, 横梁上方安装预制面板并现浇接头混凝土形成整体。二、 工程内容灌注桩分项工程范围为后方桩台及码头栈桥的252根800mm灌注桩施工, 桩顶标高均为3.03m, 桩底标高均为-32.0m。表1.1-
2、1灌注桩数量一览表序号部位单位数量备注1后方桩台800灌注桩m33346共计190根, 35.03m/根2栈桥800灌注桩m31874共计62根, 35.03m/根据总工程整体工期目标, 本分项工程计划工期为: 75天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79月, 根据当地气象表面, 降水多集中在78月, 对本工程施工进度存在较大影响。三、 施工安排本分项工程按项目部主体管理机构进行施工管理, 并另行设立现场主管技术员一名, 现场主管施工员一名, 专职安全员一名, 现场工长一名, 测量人员三名。施工过程中, 由现场技术员进行现场过程资料填报, 现场施工员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测量人员配合现场施工, 项目部各部
3、门进行对现场直接督促控制, 确保工程安全、 高效完成。四、 施工平面布置1、 钢筋加工场地本工程钢筋笼采取现场分段制作, 桩机辅助安放, 孔口焊接, 各类钢材及钢筋笼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 设置标识牌和检验状态, 钢筋堆放采用下垫上盖, 防止钢筋锈蚀。2、 施工用水由于本桩基分项工程采用回旋钻成孔施工方法, 用水考虑采用井水调制泥浆。3、 施工用电主供电线路均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 埋设) 线路, ,如穿越道路采用PVC管保护, 从电箱至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相应容量的电线, 设漏电保护, 做到一机一闸, 以保证用电安全。4、 现场排污桩机施工过程中, 场地设置泥浆池, 底部用塑料布铺垫
4、, 泥浆池与孔位之间采用5050cm明沟相连。在路基段设置一个大的储浆池, 四周采用泥土堆砌。多余的泥浆先用泥浆泵抽至储浆池, 待其沉淀后外运至弃置点。五、 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 成孔采用泥浆护壁, 钻机钻进成孔; 清孔方式采用正循环清孔; 钢筋笼现场分节制作, 桩机辅助安放, 孔口电焊连接;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 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到孔口或改装装载机运送导管法灌注。六、 工艺及主要工序工艺流程确定桩位、 埋设护筒钻机就位、 校正制备泥浆、 钻孔成孔检查清孔设备准备一清及检查钢筋笼制备安装钢筋笼二清及检查灌注混凝土凿除桩头桩基检测砼灌注记录安放导管现场砼试验导管试拼检验检测仪器准备
5、场地平整1、 泥浆浓度控制措施 ( 1) 设置泥浆池, 选用膨润土配制优质泥浆, 泥浆性能指标严格按要求控制。钻进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土层制备不同浓度的泥浆, 使泥浆既起到护壁及清孔的作用, 又不致于太浓而影响钻进速度。 ( 2) 在钻孔过程中, 应检测泥浆性能指标, 每工班检测不得少于一次; ( 3) 根据地层情确定泥浆稠度, 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 泥浆太稀, 排渣能力小、 护壁效果差; 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 降低钻进速度。一般地层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051.20之间, 易坍塌地层应控制在1.201.45之间。2、 钻孔开钻时慢速钻进, 待导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
6、 方可加速钻进。整个过程采用减压钻孔, 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 扣除浮力) 的80%。每钻进35m, 检查一次泥浆性能指标和成孔质量, 填写好钻孔记录, 并在地层变化处取样, 以便调整泥浆指标, 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 研究处理措施后继续施工。因故停机时, 应保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所需的泥浆比重及粘度, 且将钻头提出孔外, 以防塌孔或掉钻头。3、 清孔钻孔完成后, 经测量检验达到设计标高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 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完成后, 用伞形检孔器或者圆筒检孔器械配合倒锤法检查桩孔中心偏位, 桩孔直径及桩孔垂直度, 测定泥浆指标和沉渣厚度, 报请监理工
7、程师验收合格后, 移开钻机准备钢筋笼下放。4、 钢筋笼制作及安放( 1) 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在钢筋加工棚内分段加工, 标准段长度12m, 最后一节根据设计长度进行调节。加工要确保主筋在同一搭接区断面内接头不大于50%。钢筋笼根据需要在内箍内侧设置”或”米”字型内撑, 以防止钢筋笼存放、 转运、 吊装时变形。( 2) 钢筋笼安放安装时采用扁担起吊, 使用吊机先将钢筋笼水平吊起, 在空中将整节钢筋笼吊至竖直, 严禁单钩吊住钢筋笼一头拖曳升高来吊直钢筋笼, 以防止骨架变形; 钢筋笼竖直后, 检查其竖直度, 进入孔口时扶正缓慢下放, 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下放困难时, 应查明原因, 不得强行下放。5、 二
8、次清孔安放钢筋笼及导管时, 停钻时间较长, 孔底会产生新的沉渣, 故应进行二次清孔。其方法与一清相似, 从导管内压入泥浆, 带动孔底沉渣流入沉淀池进行清孔, 直至泥浆各项指标达到表一要求时为止。3.2-1表 清泥浆合格指标项目合格指标稠度1720s沉渣厚度20cm含砂率4.0%泥浆比重1.051.26、 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采用导管法施工, 选用壁厚12mm, 内径300mm的无缝钢管。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 除应对其规格、 外观质量和拼缝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 还需做拼接、 过球、 承压及水密性试验。导管分节加工, 分节长段应便于拆装和搬运, 并小于提升设备的提升高度, 每节长度
9、以24m。灌注时采用堵口钢板堵住漏斗口, 待漏斗内备够足量砼后提拔钢板放砼冲孔。灌注过程中, 应关注孔内砼面的标高, 当砼顶面距钢筋笼骨架底部1m时, 为防止钢筋笼上浮, 应降低灌注速度, 当砼面距孔底4m以上时, 提升导管, 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部2m以上, 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及时测孔内砼面标高, 调整导管埋深, 一般导管埋深宜控制在2m6m。为保证桩头砼强度, 灌注砼面标高宜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5m1.0m。多余部分在基坑开挖后凿除。七、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 浇筑前质量检查, 基础仓面, 钢筋及予埋件的质量, 混凝土拌和、 运输浇筑设备的准备情况以及事故处理器材如堵塞器材、
10、疏通导管等是否齐备, 须经验收合格, 才能开始浇筑。 2、 浇筑中, 随时了解每根导管及其相邻混凝土上升情况, 有无不正常现象, 是否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 混凝土的级配及流动性是否合乎要求, 并取样作立方体强度试验。 3、 硬结后, 对外观进行检查, 表面有否蜂窝, 麻面, 松软混凝土层及裂缝等。在必要时, 在浇筑28天后, 采用钻取水下混凝土芯样进行外观检查及圆柱体强度试验做出评价。 4、 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操作和控制, 并准确填写有关记录, 整个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 中断时间过长( 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5、 技术主管要经常在现场, 检查和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涉
11、及到设计方面的, 要及时请设计代表进行处理。八、 钻孔灌注桩常见事故及处理措施1、 坍孔发生坍孔后, 应立即查明坍孔处位置, 分析地质情况, 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若坍孔发生在护筒底处, 可立即拆除护筒, 回填钻孔。采用加长护筒, 重新埋设护筒至坍孔位置以下后再钻进, 护筒外围回填夯实。若坍孔位置较深, 则用测深锤和实际地质情况分析坍孔程度, 若不严重, 则可加大泥浆比重, 继续钻进; 若较为严重, 则应立即用砂或小砾石加粘土回填至坍孔以上位置或回填至地面标高, 暂停一段时间, 使回填土沉积密实, 水位稳定后, 重新钻进。2、 斜孔和弯孔应及时调整进钻速度, 泥浆稠度, 并上下扫孔使钻机逐渐正位。
12、弯孔较严重时, 可提起钻头在弯孔处上下重复扫孔, 使钻孔垂直。3、 钢筋笼上浮用重物强行将钢筋笼下压, 将粘结层破坏掉后继续浇注混凝土。如果不凑效, 则提起钢筋笼, 将孔内已灌的混凝土抽吸出后, 放笼至原位置, 再进行二次灌注混凝土。4、 导管进水要防止该事故的发生, 需确保灌进孔内的混凝土能把导管埋住。浇注过程中, 认真测量导管埋深, 杜绝测深错误。发生该事故后, 应将导管接长, 插进孔内混凝土中合理深度后, 抽吸出孔内的泥浆及部分砼浆, 然后继续冲灌混凝土。5、 埋管、 堵管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 一般不超过6m。遇到埋管时, 可用千斤顶试拔, 如果仍拔不出, 在砼初凝前另下一根导管, 按照
13、导管进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若发生堵管事故, 可视其严重程度, 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提伸抖动导管, 试图将管内混凝土抖落; 若不凑效, 则用长钢管、 钢筋插到导管内捣动混凝土。假如管内的混凝土捣不下去, 或者用振捣棒振动混凝土也无济于事, 那么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 将孔内的导管连同管内混凝土一节节拆除清理, 然后重新吊装导管, 灌注混凝土, 等首批大方量混凝土下去时, 出现了泛浆现象, 混凝土下去时也有下压声响时, 说明灌注情况良好。否则, 就重新再将导管连其管内混凝土一节节拆除, 等到孔内的水抽干, 散落在孔底的松散混凝土清除后, 才能接桩, 重新安装导管, 用振捣棒辅助振捣, 重新灌注混凝土。6、 断桩在灌注混凝土开始不久出现该问题的话, 可参照导管进水的情况处理。若在灌注过程中导管进水或其它故障的话, 可将导管拔出, 修理好后, 堵塞管底以隔水, 重新插入导管至已灌埋深不小于2m, 将导管内的水和表层稀松的混凝土吸出后重新灌注。7、 混凝土标高不够可用加高护筒的方法, 经过抽水、 除渣, 再浇注混凝土。九、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表日期内容备注 7月20日完成灌注桩施工平台填筑 7月20日开始灌注桩施工, 计划工期75天 9月05日完成灌注桩施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