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10kV级产品成品试验操作规程样本.doc
《35~110kV级产品成品试验操作规程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110kV级产品成品试验操作规程样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Q/WB WI-SY-30-035110kV油浸变压器成品例行试验操作规程一、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重点规范了35110kV电压等级油浸变压器例行试验的试验项目、 试验目的、 试验合格标准、 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二、 试验标准及依据GB1094.1-1996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2-1996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 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4-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GB/T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
2、T7595-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JB/T501- 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产品技术条件和铭牌图纸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三、 例行试验项目( 1)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2) 电压比测量及联结组标号检定( 3)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 4) 绝缘系统电容的介质损耗因素( tg) 的测量( 5)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6)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7) 有载分接开关试验( 有载调压产品) ( 8) 线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9) 外施耐压试验( 10) 感应耐压试验( 带局部放电测量) ( 11) 绝缘油试验( 12) 密封试验( 13) 技术协议规定的其它试验项目四、 试验原则1、 正常情况下,
3、例行试验中( 1) ( 4) 项目试验合格以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性能试验; ( 7) 项可在( 1) 、 ( 2) 、 ( 5) 和( 6) 项试验过程中进行; ( 8) ( 10) 项按此顺序进行。2、 技术协议要求的试验项目且试验能力能够进行的试验应按要求进行。3、 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确保测量数据清晰、 准确, 结论明确可靠。4、 试验过程中必须确保人身安全、 设备安全和被试产品安全。五、 试验准备1、 认真阅读技术协议中有关变压器试验方面的要求,明确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2、 熟悉该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技术条件中性能参数设计值和保证值; 熟悉试验合格标准和放行准则。3、 确定试验时必须安装的
4、外部部件、 装置都已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4、 检查变压器本体、 分接开关、 套管及附件等部位无严重漏油和损伤。5、 确定变压器本体、 分接开关、 附件、 油箱已与地网接触良好牢靠。6、 确定变压器本体、 分接开关等油位已满足试验要求。7、 确定变压器高压套管升高座、 低压套管、 有载开关( 若有) 放油塞能充分排气并能放出油来。8、 确定试验设备运行正常, 所用仪器、 仪表完好并在有效期内。9、 熟悉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试验仪器的操作试验方法、 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10、 大容量、 新试制和特殊变压器的成品试验应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11、 试验一般在1040环境温度下进行。六、 试验程
5、序1、 绕组电阻测量( 1) 试验目的检查引线与套管、 引线与分接开关的连接是否良好; 检查引线与分接开关的连接是否与分接开关的指示一致; 检查出线端子标志与铭牌图纸是否一致; 检查各相绕组的电阻是否平衡。( 2) 试验方法采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 对所有引出的相应端子间的电阻值均应进行测量比较。带有分接的绕组, 应在所有分接下测量其绕组电阻。三相变压器绕组为星形连接有中性点引出时, 应测量其相电阻, 如AO,BO,CO; 无中性点引出时, 应测量其线电阻, 如AB,BC,CA, 同时计算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3) 合格标准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应以三相实测最大值减最小值作分子, 三相实测平均
6、值作分母计算。35kV级-对于配电变压器, 相4, 线2; 对于电力变压器, 相( 有中心点引出时) 2, 线( 无中心点引出时) 1。66kV级-1600kVA及以下变压器, 相4, 线2; kVA及以上变压器, 相( 有中心点引出时) 2, 线( 无中心点引出时) 1。110kV级-对所有变压器, 相( 有中心点引出时) 2, 线( 无中心点引出时) 1。如果由于线材及引线结构等原因而使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过上述值时, 绕组直流电阻应为合格, 但应写明引起这一偏差的原因。绕组直流电阻测量过程中电阻值应稳定无晃动, 电阻值的变化规律应符合绕组线匝的变化规律。( 4)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直流电
7、阻测试仪使用说明操作仪器。应准确记录变压器绕组温度(变压器注油后, 至少3小时不励磁才可测量油平均温度, 此时认为绕组温度与油平均温度相同)。确定出线端子无松动、 无锈蚀、 无污迹, 保证测量线夹与引出端子接触紧密, 减小接触电阻; 应尽量减小引出端子与直流电阻测试仪之间的测量连接线的电阻。在测量直流电阻时, 不得切换无励磁分接开关来改变分接。待直流电阻测试仪充分放电后才能断开测量线路或转换无励磁分接开关。根据变压器容量大小、 绕组直流电阻值等选择合适的充电电流。测量一对绕组端子后放电, 更换端子时尽量避免人体短接绕组端子。2、 电压比测量及联结组标号检定( 1) 试验目的确保绕组各个分接的电
8、压比符合合格标准或合同技术协议的要求; 判定绕组各个分接的引线与分接开关的连接是否正确; 检查引线与分接开关的连接是否与分接开关的指示一致; 检查出线端子标志与铭牌图纸是否一致; 检定变压器绕组联结组标号与技术条件及技术协议要求一致。( 2) 试验方法采用变压比电桥或全自动变比测试仪测量。带有分接的绕组, 应在所有分接下测量电压比偏差。计算电压比值按铭牌图纸上各分接的分接电压计算。三相变压器应分别对每对双相进行测量, 如AB/ab,BC/bc,CA/ca。三绕组变压器至少在两对绕组上分别进行测量。利用全自动变比测试仪设置变压器联结组标号, 同时测量电压比偏差, 在测量电压比正确的同时, 也检定
9、了变压器联结组标号。( 3) 合格标准允许偏差项目偏差规定的第一绕组对主分接a)规定电压比的0.5b)实际阻抗百分数的1/10取a)和b)中低者其它分接按协议, 但不低于a)和b)中较小者其它绕组对按协议, 但不低于a)和b)中较小者( 注: 额定分接下电压比允许偏差为0.5; 其它分接的电压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 ) 的1/10以内, 但不得超过1) 电压比测量过程中电压比偏差应稳定、 无异常现象发生。变压器三相电压比偏差平衡( 无一相与其它两相相比过大或过小) 。技术协议有要求的, 必须符合合同技术协议要求。( 4)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变比测试仪使用说明操作仪器。确定出线端子无松动、 无锈蚀
10、、 无污迹, 保证测量线夹与引出端子接触紧密。测量时严禁人体接触线路端子。3、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及介质损耗因素tg测量( 1) 试验目的验证总装配后整体绝缘真空干燥处理的好坏; 产品绝缘局部缺陷( 如瓷件破裂、 瓷件受潮等) ; 作为产品是否能够继续进行绝缘强度试验( 如耐压试验) 的一个辅助判断手段; 向用户提供实测数据, 对比运输、 安装等过程中绝缘特性的变化情况。( 2) 试验方法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a)使用25005000V、 指示量限不低于100G的绝缘电阻表( 兆欧表) 进行测量。b)测量绝缘电阻前,绝缘电阻表在不接测量线时,通电其指示应为,在带测量线而不接试品时,通电其指示应无明
11、显差异。c)测量变压器绕组15s和60s的绝缘电阻值( R15和R60) , 并提供吸收比( R15/R60) 的实测值。d)若铁心、 夹件经过瓷套管引出, 则先测量铁心、 夹件60s的绝缘电阻值R60( 用2500V) ,然后将铁心、 夹件牢靠接地, 再测量绕组绝缘电阻。e)分别将各绕组线端与其中性点短接在一起进行测量( 用5000V) , 在测量一个绕组时,其它绕组均要接地, 当一个部位测试完毕后, 首先将被试部位充分放电( 10分钟) , 然后再改接另一个部位测试。f)当测试的外绝缘表面泄漏严重( 如套管潮湿有污渍) 或测试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 要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12、g)测量及接地部位序号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被测部位接地部位被测部位接地部位1铁心油箱、 夹件铁心油箱、 夹件2夹件油箱、 铁心夹件油箱、 铁心3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 高压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 高压及中压4高压油箱、 铁心、 夹件、 低压中压油箱、 铁心、 夹件、 高压及低压5高压油箱、 铁心、 夹件、 中压及低压6高压及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高压及中压油箱、 铁心、 夹件、 低压7高压、 中压及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介质损耗因素测量a)采用介损测试仪( QS97A高压电桥) 进行测量, 使用反接法, 测量变压器绕组介质损耗因素tg及绕组电容。b)测量及接地部位序号双绕组变压
13、器三绕组变压器被测绕组接地部位被测绕组接地部位1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 高压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 高压及中压2高压油箱、 铁心、 夹件、 低压中压油箱、 铁心、 夹件、 高压及低压3高压油箱、 铁心、 夹件、 中压及低压4高压及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高压及中压油箱、 铁心、 夹件、 低压5高压、 中压及低压油箱、 铁心、 夹件c)分别将各绕组线端与其中性点短接在一起进行测量, 在测量一个绕组时,其它绕组均要接地, 当一个绕组测试完毕后, 首先降电压并断开电源, 然后再改接另一个绕组测试。d)施加电压:额定电压为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绕组试验电压取其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
14、上电压等级的绕组试验电压为10kV。( 3) 合格标准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a)吸收比1.3; R603000M时吸收比不作考核。b)技术协议有要求的, 必须满足技术协议要求。介质损耗因素测量a)tg1.5( 20时) 。b)技术协议有要求的, 必须满足技术协议要求。( 4) 注意事项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a)严格按照绝缘电阻表的使用说明操作。b)准确记录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c)加压测试连接线尽量保持架空, 保证测量结果。d)如采用手摇式绝缘电阻表, 应维持每分钟转速不小于120转且要均匀, 每次测试完毕后, 先断高压端, 并对地充分放电。e)测试时, 必须避免人体接触被试绕组。介质损耗因
15、素测量a)严格按照介损测试仪的使用说明操作。b)准确记录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c)防止高压连线使用的支撑物( 如果有) 及产品外绝缘污秽、 受潮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加压前必须确保人员已在安全距离之外, 严禁箱盖上站人。35kV级-容量4000kVA及以上变压器应提供吸收比; 8000kVA及以上变压器应提供介质损耗因数值。66110kV级所有变压器均需提供吸收比和介质损耗因数值。4、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感应前后均要测量) ( 1) 试验目的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 验证铁心的性能设计、 工艺制造是否满足合格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 检查铁心是否存在局部或整体缺陷; 检
16、查产品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感应前空载试验) , 作为产品是否能够继续进行绝缘强度试验( 如感应耐压试验) 的一个重要依据; 根据感应耐压试验前后空载试验测得的数据比较( 感应后空载试验) , 判断绕组是否有匝间击穿情况( 是否承受住感应耐压试验或雷电冲击试验) 。( 2) 试验方法采用TSJA-1000/0.5( 或TSJA-150/0.5) 感应调压器、 YS-1600/22中间变压器、 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供电; 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系统进行控制和测量。将额定频率下的额定电压( 主分接) 或相应分接电压( 其它分接) 施加于选定的绕组, 一般从电压较低的绕组( 如低压绕组) 施加电压, 其
17、余绕组开路, 但开口三角形联结的绕组( 如果有) 应闭合。电压测量采用有效值电压表和平均值电压表并联测量, 以平均值电压表读数为准, 有效值电压表和平均值电压表读数不相等时, 测得的空载损耗需校正。若从D或Y联结绕组励磁, 则电压在各相端子间测量; 若从YN或ZN联结绕组励磁, 则电压在相和中性点间测量。在空负载测试系统中, 首先慢慢提高试验电压, 注意观察各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 然后将电压升到额定值, 待测量数据稳定后, 迅速锁定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值。不间断降低试验电压直至调压器回到零位。将测定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值填入变压器试验记录空白底单上。( 3) 合格标准空载损耗允许偏差不超过15但
18、总损耗不得超过10; 空载电流允许偏差不超过30。升压过程中三相电流表显示无异常( 电流不突然上升、 无异常变化, 没有一相或两相电流过大等现象) 。感应耐压试验前后空载试验测得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合同技术协议有要求的, 必须符合合同技术协议要求。需粘贴能效标识的产品, 必须符合GB24790-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相应产品空载损耗限值的规定。( 4) 注意事项试验前, 确定铁心、 夹件、 中性点及油箱等需接地部位均已可靠接地。确定变压器高压套管升高座、 低压套管、 有载开关放油塞等处已充分排气。确保试验连接线连接牢靠满足空间绝缘距离要求。确保试验连接线有足够的截面经过空载电流。
19、平均值电压表读数U和有效值电压表读数U之差在3以内时, 按P0=Pm(1+d)校正。其中d=(U-U)/U,Pm为测得的空载损耗, P0为校正后的空载损耗。平均值电压表读数和有效值电压表读数之差大于3时, 需确认试验的有效性。当试验电压三相不对称度小于2%时, 以三个电压的平均值为准施加电压; 如大于2%,但不超过5%, 以三个电压分别为准施加电压, 试验数据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施加电压前必须确保人员已在安全距离之外。5、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1) 试验目的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主要是验证这两项指标是否符合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从中发现设计与制造绕组及载流回路中的缺陷和
20、结构上的缺陷; 提供变压器并联运行的依据。( 2) 试验方法采用TSJA-1000/0.5( 或TSJA-150/0.5) 感应调压器、 并联补偿电容器、 YS-1600/22中间变压器、 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供电; 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系统进行控制和测量。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是在绕组对之间进行的; 是在额定频率下, 将近似正弦波的电压施加到绕组正确一个绕组上, 绕组正确另一个绕组短路, 其它绕组( 如果有) 开路。双绕组变压器是将电压施加到一个绕组上, 另一个绕组短路。三绕组变压器是在三对不同绕组对之间测量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 非被试绕组开路。即高压绕组中压绕组, 低压绕组开路高压绕组低压
21、绕组, 中压绕组开路中压绕组低压绕组, 高压绕组开路分接范围小于或等于5时, 只需在主分接位置测量短路阻抗; 分接范围超过5时, 需要在主分接和两个极限分接位置测量短路阻抗。施加到绕组上的电流应该是相应的额定电流( 或分接电流) ; 受到设备限制时, 能够施加不小于50的相应的额定电流( 或分接电流) , 也可并联补偿电容器, 使施加到绕组上的电流达到相应的额定电流( 或分接电流) 。在空负载测试系统中, 快速提高试验电压, 使三相电流的平均值达到额定电流值或预定值, 待测量数据稳定后, 迅速锁定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值; 不间断降低试验电压直至调压器回到零位; 将测定的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值填入变
22、压器试验记录空白底单上。当施加的电流无法达到额定电流( 或分接电流) 时, 则测得的负载损耗值应乘以额定电流( 或分接电流) 对试验电流之比的平方; 短路阻抗电压值应乘以额定电流( 或分接电流) 对试验电流之比值。在三绕组变压器中若各绕组的容量不相等时, 施加电流应以容量较小的绕组为准, 并在试验结果中注明负载损耗的基准容量; 短路阻抗则以容量较大的绕组为准, 若以值表示, 需注明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测得的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均要校正到参考温度( 75) 。( 3) 合格标准允许偏差项目偏差短路阻抗两个独立绕组的变压器, 或多绕组变压器中规定的第一对绕组主分接a)当阻抗值10时, 允许偏差7.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5 110 kV 产品 成品 试验 操作规程 样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