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民持续增收难原因调研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农民持续增收难原因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民持续增收难原因调研报告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民持续增收难原因调研报告农民持续增收难原因调研报告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面对的重大课题。就这一课题,笔者做了一些调研,进行了一些思考,在此谈几点个人看法和建议。一、对农民收入现状的一次典型调查就农民收入现状情况,我们到新铺乡东湾村做了一次典型调查。东湾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经济发展状况在新铺乡属中等水平。全村有 10 个村民小组,195 个农户,662 人,耕地面积 489 亩,2008 年人均收入 3000 余元。调查过程中,我们选择了 30 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户进行了面对面地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 7000 元以下的有 7 户,占调查总户
2、数的23%;年收入 700012000 元的有 18 个户,占 60;年收入12000 元以上的有 5 户,占 17。调查表明,这些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外出务工收入,平均占家庭总收入的 50左右;二是以柑桔为主的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 30左右;三是养殖畜禽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 20左右。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三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一是农民贷款难。由于目前农村基本上只有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直接向农民提供贷款,而且一般都是小额贷款,还款期限也较短。调查中,就有一个农户这样反映,他准备利用自己的一处空闲的场地,加盟双佳公司养殖肉鸡,这本来是一个赚钱的项目,但他根本无法
3、筹集到 1 万元的启动资金,找信用社贷款,最多只能贷到 1000 元,最后,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二是教育负担重。据反映,现在农村中一名初中生一年的学杂费至少要1000 元,一名高中生一年的学费至少要 2500 元,一个农村孩子如果只读完高中,最少需要家庭开支 1.2 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1.2 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如果这个孩子再读完四年大学,则至少还需要 4 万元,到了这个阶段,大多数农民家庭就不得不靠借债来维持了。我们这次调查的农户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该农户几年前家里还有存款,自从他的女儿读完四年大学之后,他家不仅存款没有了,反而欠了近 3 万元的债务。三是医疗费用高。调查中我们发
4、现,在整个东湾村大约有 10的农民家庭因疾病方面的原因而步入贫困。这些农民大多患的是肝炎、结核、矽肺等慢性疾病,病程一般都较长,每年要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医疗费用。同时,疾病还导致了他们的劳动能力降低甚至丧失,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该村有一个农户,男主人患有慢性肝炎,每年要开支近 2 万元的医疗费用,现在家里不仅一贫如洗,而且还欠着几万元的外债。二、造成农民增收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对上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可以说是一组相互交织、缠杂的矛盾,分析其深层次根源,笔者认为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一)农业生产面临诸多风险的“先天不足”导致农民无法稳定增收。首先,农业
5、生产临着其他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自然风险。农业是以生命有机体作为生产对象的,由此决定了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无法预测的农业自然风险,即:外部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与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特别是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弱的条件下,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命运。加上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极大地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局部的洪水和局部的旱灾、虫灾以及疯牛病、禽流感等疫病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些灾害的损失,最终都将降临到农民的头上农业
6、欠收甚至完全失收,这种灾难对农业生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市场经济纷繁复杂的市场风险。在传统计划经济环境中,农业生产经营几乎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挑战与风险。但是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轨,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农业生产与经营必须正面迎接各种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被人为分割,因此当市场上一些大宗农产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时,必然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上的大起大落,而以单家独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主体却无法有效掌握市场信息,价格好时他的农产品生产不多,等他生产多了,价格却又跌了,总是走不出那种“增
7、产不增收”的困境。(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后天乏力”导致农民获得非农收入的难度加大。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正遭遇三大“瓶颈”制约。首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数太大。据不完全统计,至 2005 年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 1.8 亿人,同时每年将还有 600 万人成为新增加的劳动力。问题还在于,一方面从总量上看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但另一方面却存在青年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近阶段在广东沿 XX 县区出现的“技工荒”现象便说明了这一问题。其次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国家统计局 1997 年和 2001 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比重仍达 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为
8、33.9,初中文化程度的为 46.2,高中文化程度的为 10.1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 1.3,这些都决定了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只能选择城市人不愿干的粗活、重活、脏活,劳动强度大而工资却相对较低。其三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缓慢而艰难。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控制人口迁移的制度仍然存在,如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市用工制度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涌入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本质上讲也没有被工业化与城市化所真正有效接纳,绝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始终游离于现代化城市之外,他们把 2040 岁黄金的时间奉献给了城市,到了 40 岁,快要老了,或者病了,城市便不再需要他们,他们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农民持续增收难原因调研报告 2022 农民 持续 增收 原因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