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3) .doc
《2022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3) .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教育均衡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我县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此,县政府经研室组织县教育、财政、编办、人事、规划等单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合格学校建设、
2、初中校舍安全工程、“班班通”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 12 所合格学校,在合格学校共 11 所正在建设中。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 40万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 8.04 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 6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 7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 6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 64%,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 90%;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 8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 8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 88%,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 72%,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 87%;小学和初中微机拥有量达 2268 台,图书藏量达 202
3、万册。(二)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县出台并实施了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师心灵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革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为提高,全县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 99.7%、97.3%。省、市、县、乡、校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省级骨干教师 5 人、市级 27 人、县级 365 人。完成继续教育新一轮培训,培训率 100%,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三)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坚持德育为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日益优化,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
4、理念深入人心。相继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年活动”和“责任效益年活动”,大力实施教育教学两项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业水平监测成绩逐年提高。(四)教育管理空前强化。办学体制实现了由“人民办”向“政府办”的根本转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2008 年全县公用经费 1122 万元、维修费 224 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 136 万元,2009 年公用经费 1351 万元、维修费 224 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 136 万元,2010 年公用经费 1417 万元、维修费 224 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 171 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良
5、好态势。坚持依法治教,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 100%、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 100%、98.8%。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210 所,其中省示范性高中 1 所,市示范性高中 1所,普通初中 12 所,小学 196 所。全县小学和初中共有 1189个教学班,48393 名学生,教职工总数达 2723 人,其中专任教师 2549 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 89.4
6、%。二、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面上小学之间的办学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一)办学条件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XX 县区学校太挤”。XX 县区小学班额严重超员。县城的城关完小、西城小学、城关镇小学等三所小学共设计规划 80 个班,容纳学生3600 人,实际开班 131 个,容纳学生 8562 人,超负荷接纳学生 4962 人。平均班额 65 人,超省规定
7、20 人,最大班额已达82 人,超省规定班额 37 人。但是,乡镇在校学生不足 100 人的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却多达 150 余所。二是“农村学校太弱”。我县 27 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仅有 12 所达到了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还有 15 所学校由于配套设施设备不全,无规范的食堂及餐厅,无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等,而其他乡镇的联校及村小在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落后,普及合格学校任重道远。三是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近年来,我县学校校舍经过大力度的改造与建设,基本消除了危房,城乡之间在校舍方面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行政用房、生活用房、生均用房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信息
8、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农村学校与 XX 县区学校又逐渐拉开了距离,如下表。XX 县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电教装备对比表学校计算机多媒体室学校计算机多媒体室XX 县区初中 4 所902 台6411 XX 县区小学 7 所336 台389 农村初中 10 所334 台504 农村小学 22 所696 台1206 注。XX 县区中学包括县一中、二中、晴岚学校、城关中学,XX 县区小学包括城关完小、西城小学、城东学校、城关镇小学、武水小学、城东中英文实验学校(民办)、曙光学校(民办)。(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中老年教师集中在中、小学。
9、“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目前,我县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达 41 岁,乡镇面上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5 岁,部分小学 51 岁以上教师占 70%以上。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在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上其它科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学校缺乏音、体、美、英语教师,90%以上的村小还存在包班的现象。三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2000 年至 2007 年,我县一
10、直未招聘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期间,随着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不得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优秀者进初中任教。2008 年来,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期的到来,我县以每年不少于5000 名学生的速度递增,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又不得不从初中选调部分教师到小学任教。这些“层层拔高”、“时宜调整”的做法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专业素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一些村级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本乡教师,而部分教师大多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录,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严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
11、程中,部分教师明显跟不上课改新要求。四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部分教师无房住,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是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据调查统计,我县 4 所 XX 县区初中学校骨干教师人数占 72.3%,而 10所农村初中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 27.7%;7 所 XX 县区小学骨干教师人数占 63.9%,而农村小学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仅为 36.1%。农村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
12、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五是管理队伍和水平存在差异。虽然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走进新课程已经多年,但我县农村教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尤其是一些村级学校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不大,重应试、轻能力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学校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达不到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如下:(一)教育政策过于向 XX 县区倾斜。多年来,由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国家一直实行城乡非均衡发展模式,使教育政策重点向城市倾斜,以农村支持城市,优先发展城市重点校、示范校,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沉积下来,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局面。近几年,虽然我国进入“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3 2022 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