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精选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精选PPT.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第1页,本讲稿共72页2.1 概述一、建设工程定额 建设工程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出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建筑工程产品所需消耗的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工程建筑定额实质工程建筑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在我国,建筑工程定额有生产性定额和计价性定额两大类。典型的生产性定额是施工定额,典型的计价性定额是预算定额第2页,本讲稿共72页1、定额是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2、定额是组织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3、定额是宏观调控的工具。4、定额在实现分配、兼顾效率与社会公平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二、定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第3
2、页,本讲稿共72页科学性法令性群众性系统性稳定性和时效性三、建设工程定额的特点第4页,本讲稿共72页1、按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 劳动消耗定额 时间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机械消耗定额 产量定额2、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 劳动消耗定额 时间定额 概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概算指标 机械消耗定额 产量定额 投资估算指标五、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第5页,本讲稿共72页3、按专业性质划分 建筑工程定额 安装工程定额 工器具定额 费用定额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材料储备定额,动力燃料消耗定额)4、按定额管理权限和使用范围分类 全国统一定额 行业统一定额 地区统一定额 企业定额 补充定额第6
3、页,本讲稿共72页2.2 施工定额概念编制原则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第7页,本讲稿共72页(一)工作时间分类四、人工消耗量的确定人工工作时间定额时间有效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非定额时间停工时间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违反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第8页,本讲稿共72页机械工作时间定额时间有效工作时间正常负荷下有根据降低负荷下低负荷下不可避免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非定额时间机械多余工作时间机械停工时间违反劳动纪律的停工时间与工艺过程有关与机械有关工人休息施工本身造成非施工本身造成第9页,本讲稿共72页定额时间定义:在正常施工
4、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以避免的中断时间。非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是指由于组织上、技术上的缺点,或由于工作的原因而引起的停工损失时间,以及执行非生产性工作消耗的时间。包括多于或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和违反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第10页,本讲稿共72页有效工作时间定义:指与完成产品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时间消耗,其中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是指直接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发生关系的时间消耗。如砌砖施工过程中的挂线、铺灰浆、砌砖等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一般与工作量的大小成正比。辅助工作时间指为了保证基本工作顺利完成而同
5、技术操作无直接关系的辅助性工作时间。如修磨校验工具、转移工作地点等所需的时间。辅助工作一般不改变产品的形状、位置和性能。第11页,本讲稿共72页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工人在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工作和完成任务后的整理工作时间。如工作开始前用于了解任务、熟悉图纸、领取工夹具、调整机器设备的时间;在工作结束以后,卸下工夹具、办理工件交验手续的时间等。这类时间的特点是每加工一批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只消耗一次,它的长短与产品的批量和工作量大小无关。第12页,本讲稿共72页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是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为恢复体力所必需的短暂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消耗。这部分时间通常根据劳动条件、劳动性质和劳动繁重程度分别做出具
6、体规定。例如在高温、高空、重体力或某些有毒条件下工作时,都应在轮班内规定适当的休息时间。生理需要时间,如喝水、上厕所等,一般可按作业时间的一定百分比来规定,或为每一轮班规定一定的时间。不可以避免的中断时间由于施工工艺特点所引起的工作中断时间。如安装工人等候构件起吊的时间等。第13页,本讲稿共72页停工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因某种原因不能从事生产活动而造成的停工所损失的时间。按其发生的原因及性质,又可分成两类:一是非工作造成的停工损失时间。它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由于企业外部条件的影响,使工作发生中断的时间。如停工待料、停电、机器设备故障停工等。二是工作造成的停工损失时间。它是由于工作不遵守劳动
7、纪律引起的停工时间。如迟到、早退、工作时办私事,以及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设备故障修理时间等。第14页,本讲稿共72页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应发生的时间消耗。违反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在工作班内工人迟到、早退、闲谈、办私事等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第15页,本讲稿共72页(二)工作时间的确定方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计法、技术测定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制定新定额和典型定额的主要方法测时法(选择法测时、连续法测时,精度0.21.5S)写实记录法(数示法、图示法、混合法)工作日写实法(常用)第16页,本讲稿共72页、统计分析法:简便易行,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由于受过去统计资料
8、的限制,准确性较差。为了克服它的缺陷,使确定出来的定额水平保持平均先进的性质,可采用“二次平均法”计算平均先进值作为确定定额水平的依据。步骤:(1)剔除统计资料中特别偏高、偏低的明显不合理的数据。(2)计算平均数。(3)计算平均先进值。统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一般偏于先进,可采用一种概率测算法,以可望有多少百分比的工人可达到或超过定额作为确定定额水平的依据。步骤为:(1)确定有效数据。(2)计算工时消耗的平均值。(3)计算工时消耗数组的均方差S2。(4)运用正态分布确定定额水平。第17页,本讲稿共72页、比较类推法(又叫典型定额法)方法简便,工作量小。适用于同类型规格多、批量小的施工过程。常用的有
9、比例数示法和坐标图示法两种。、经验估计法方法简单,工作量小,速度快。准确性差。第18页,本讲稿共72页(三)人工消耗量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基础资料,拟定编制方案()影响工时消耗因素的确定()计时观察资料的整理()拟定定额的编制方案、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拟定工作地点的组织()拟定工作组成()拟定施工人员编制、确定人工消耗量的方法第19页,本讲稿共72页影响工时消耗因素的确定根据施工过程影响因素的产生和特点,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有:技术因素:包括完成产品的类别;材料、构配件的种类和型号等级;机械和机具的种类、型号和尺寸,产品质量等。组织因素,包括操作方法和施工的管理与组织;工作地点的组织;人员组
10、成和分工;工资与奖励制度;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及供应的组织;气候条件等。根据施工过程影响因素对工时消耗数量的影响程度和性质,分为:系统性因素:指对工时消耗数量引起单一方面的(只是降低或只是增高)、重大影响的因素。如挖土过程中土壤性质的改变。偶然性因素:指对工时消耗数量可能引起双向的、微小影响的因素。如挖土过程中一定深度范围内挖土深度的改变。第20页,本讲稿共72页确定人工消耗量的方法拟定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根据时间定额可计算出产量
11、定额,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成倒数。工序作业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规范时间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休息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辅助时间/100)定额时间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规范时间/100)第21页,本讲稿共72页例1假设测定制作门框主料,规格0.06*0.12*2.5,每根立边的基本时间为6分钟,规范中磨刀时间为基本工作时间12.3%,求工序时间。解答:工序作业时间
12、=6*(1+12.3%)=6.738(分钟)第22页,本讲稿共72页例2人工挖土方(潮湿的粘性土,二类普通土),挖1M3土测时资料如下:基本工作时间60分钟,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占工作日的2%,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占1%,休息时间占20%。计算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解答:工序作业时间()分钟规范时间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分钟M3每工日小时,每小时分钟,工日M3产量定额=1/0.166=6.03(M3/工日)第23页,本讲稿共72页练习2006年真题通过计时观察资料得知:人工挖二类土1m3的基本工作时间为6小时,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
13、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日的3%、2%、18%。则该人工挖二类土的时间定额是()。0.765工日/m3 0.994 m3/工日 1.006工日/m3 1.307 m3/工日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工定额的计算。人工定额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工作时间%)=6/(12%)=6.122小时,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3%+2%+18%=23%,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6.122/(123%)=7.951m3/小时,每工日8小时,7.951/8=0.994m3/工日。第24页,本讲稿共7
14、2页五、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1、材料消耗量的概念 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原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动力等资料(统称为材料)的数量标准,称为材料消耗量。它是企业核算材料消耗、考核材料节约或浪费的指标。第25页,本讲稿共72页2、材料的分类(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分 必须消耗的材料 损失的材料 必须消耗的材料:在合理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它包括: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 编制材料消耗净 用量 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 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编制材料消耗损耗量 第26页,本讲稿共72页(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 实
15、体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包括主要材 料和辅助材料。非实体材料:在施工中必须使用但又不能构成工程 实 体的施工措施性材料,主要指周 转性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第27页,本讲稿共72页3、材料消耗量的作用(1)企业确定材料需用量和储备量的依据。(2)企业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的基础。(3)施工队对工人班组签发限额领料的依据,也是考核、分析班组材料使用情况的依据。(4)实行材料核算、推行经济责任制、促进材料合理使用的重要手段。第28页,本讲稿共72页4、材料消耗量的确定(1)现场观察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消耗量或损耗率例如,生产n个合格产品,现场实测某种材料的消耗量为N,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该产品的材料
16、净耗量为N0,则 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m=N/n该材料的损耗率:P=100%N-N0N第29页,本讲稿共72页(2)实验室实验法 主要编制材料净用量,主要是混凝土、砂浆中各类材料的消耗量。(3)现场统计法 确定消耗量通过对现场进料、分部(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后材料的剩余数量等大量的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分析,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的方法。第30页,本讲稿共72页(4)理论计算法它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建筑构造要求,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出产品的净耗材料数量,从而制定材料的消耗量。计算法主要用于块、板类建筑材料(如砖、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消耗量。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建设 工程 定额 原理 精选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