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变分法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七变分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变分法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七变分法第十七变分法第1页,此课件共52页哦 如果某个定解问题不能严格解出,但另一个与它差别甚微如果某个定解问题不能严格解出,但另一个与它差别甚微的定解问题能严格解出,那么就可以运用的定解问题能严格解出,那么就可以运用微扰法求近似解微扰法求近似解量量子力学教科书中一般都要介绍微扰法,限于篇幅,本书就子力学教科书中一般都要介绍微扰法,限于篇幅,本书就不再重复介绍不再重复介绍近似解法涉及:变分法,有限差分法和模拟法等近似解法涉及:变分法,有限差分法和模拟法等 变分法变分法是研究求解泛函极值(极大或极小)的方法,是研究求解泛函极值(极大或极小)的方法,变分问题即是变分问题即是求泛函的极值问题求泛
2、函的极值问题把定解问题转化为把定解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变分问题,再求变分问题的解,再求变分问题的解第2页,此课件共52页哦变分法的优点变分法的优点:(2)变分法易于变分法易于实现数学的统一化实现数学的统一化因为一般而言,数学因为一般而言,数学物理方程的定解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变分问题尤其是前面物理方程的定解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变分问题尤其是前面介绍的斯特姆刘维尔本征值问题可转化为变分问题,变介绍的斯特姆刘维尔本征值问题可转化为变分问题,变分法提供了施刘型本征值问题的本征函数系的完备性等分法提供了施刘型本征值问题的本征函数系的完备性等结论的证明;结论的证明;(1)变分法在物理上可以变分法在物理上可以归纳定
3、律归纳定律因为几乎所有的自然定因为几乎所有的自然定律都能用变分原理的形式予以表达;律都能用变分原理的形式予以表达;第3页,此课件共52页哦(3)变分法变分法是解数学物理定解问题常用的近似方法,其是解数学物理定解问题常用的近似方法,其基本基本思想思想是是把数学物理定解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把数学物理定解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由直接解变分问由直接解变分问题发展了一些近似解法,其中最有用的是题发展了一些近似解法,其中最有用的是里茨里茨(Ritz)法)法 由于里茨法中的试探函数的选取较为麻烦,计算系数矩阵也由于里茨法中的试探函数的选取较为麻烦,计算系数矩阵也十分困难,随着计算机的展,又迅速发展了一种有限元法;
4、十分困难,随着计算机的展,又迅速发展了一种有限元法;(4)变分法的应用变分法的应用不仅在经典物理和工程技术域,而且在现不仅在经典物理和工程技术域,而且在现代量子场论,现代控制理论和现代信息理论等高技术领域都有十代量子场论,现代控制理论和现代信息理论等高技术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分广泛的应用第4页,此课件共52页哦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把定解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有限差分法把定解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然后通过电子计算机求定解问题的数值解然后通过电子计算机求定解问题的数值解模拟法模拟法:即用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模拟所研究的定解问题,:即用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模拟所研究的定解问题,而在模型上实测解的
5、数值而在模型上实测解的数值 变分法变分法是这些方法中最为重要和切实有效的方法,是这些方法中最为重要和切实有效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之中,限于篇幅故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之中,限于篇幅故本书主要详细介绍经典变分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本书主要详细介绍经典变分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5页,此课件共52页哦17.1 变分法的基本概念变分法的基本概念定义定义17.1.1 变分法变分法 变分问题变分问题 变分法变分法就是求泛函极值的方法就是求泛函极值的方法变分问题变分问题即是求即是求泛函的极值问题泛函的极值问题17.1.1泛函泛函 变分法研究的对象是变分法研究的对象是泛函泛函,泛函是函
6、数概念的推广,泛函是函数概念的推广为了说明泛函概念先看一个例题:为了说明泛函概念先看一个例题:第6页,此课件共52页哦 考虑著名的考虑著名的最速降线落径问题最速降线落径问题。如图。如图17.1 所示,所示,已知已知A和和B为不在同一铅垂线和不同高度的两点,要求为不在同一铅垂线和不同高度的两点,要求找出找出A、B间的这样一条曲线,当一质点在重力作用下沿间的这样一条曲线,当一质点在重力作用下沿这条曲线无摩擦地从这条曲线无摩擦地从A滑到滑到B时,所需的时间时,所需的时间T最小最小 图图17.1第7页,此课件共52页哦我们知道,此时质点的我们知道,此时质点的速度是速度是 因此从因此从 A滑到滑到B所需
7、的所需的时间为时间为即为即为(17.1.1)第8页,此课件共52页哦式中式中 代表代表对对求一求一阶导阶导数数 我我们们称上述的称上述的为为的的泛函泛函,而称,而称为为可取的函数可取的函数类类,为为泛函泛函的的定定义义域域。简单简单地地说说,泛函就是函数的函数泛函就是函数的函数(不是复合函数(不是复合函数的那种含的那种含义义)一般来说,设一般来说,设C是是函数的集合函数的集合,B是是实数或复数的集合实数或复数的集合,如果对于如果对于C的任一元素的任一元素 在在B中都有一个元素中都有一个元素与之与之对应对应,第9页,此课件共52页哦则则称称为为的的泛函泛函,记为记为 必须注意,必须注意,泛函不同
8、于通常讲的函数泛函不同于通常讲的函数决定决定通常函数值的因素是自变量的通常函数值的因素是自变量的取值取值,而决定泛函的值,而决定泛函的值的因素则是函数的的因素则是函数的取形取形如上面例子中的泛函如上面例子中的泛函T的变化的变化是由函数是由函数 本身的本身的变变化(即从化(即从A到到B的不同曲的不同曲线线)值值,也不取决,也不取决所引起的它的值既不取决于某一个所引起的它的值既不取决于某一个第10页,此课件共52页哦于某一个于某一个 值值,而是取决于整个集合,而是取决于整个集合C中中与与的函数关系的函数关系定义定义17.1.2泛函泛函 泛函的核泛函的核 泛函通常以泛函通常以积分形式积分形式出现,比
9、如上面描述的最速降线出现,比如上面描述的最速降线落径问题的式(落径问题的式(17.1.1)更为一般而又典型的泛函定义为)更为一般而又典型的泛函定义为(17.1.2)第11页,此课件共52页哦其中其中 称为称为泛函的核泛函的核17.1.2泛函的极值泛函的极值变分法变分法对于不同的自变量函数对于不同的自变量函数,与此相应的泛函,与此相应的泛函 也有不同的数值找出一个确定的自变量函数也有不同的数值找出一个确定的自变量函数,使泛函,使泛函 具有极值(极小或极大),这种泛函的极小值与极大具有极值(极小或极大),这种泛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统称为值统称为泛函的极值泛函的极值第12页,此课件共52页哦引入泛函的
10、概念后,对于上述的最速降线落径问题变引入泛函的概念后,对于上述的最速降线落径问题变为泛函为泛函的极小值问题物理学中常见的有光学的极小值问题物理学中常见的有光学中的中的费马费马(Fermat)原理原理,分析力学中的,分析力学中的哈密顿哈密顿(Hamiton)原原理理等,都是泛函的极值问题等,都是泛函的极值问题定义定义17.1.3 变分法变分法:所谓的变分法:所谓的变分法就是求泛函极值的方法就是求泛函极值的方法研究泛函极值问题的方法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叫研究泛函极值问题的方法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叫直接法直接法,第13页,此课件共52页哦即即直接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直接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另一类叫;另一类叫间
11、接法间接法,即把,即把问题问题转化为求解微分方程转化为求解微分方程为讨论间接方法,先介绍变分和泛为讨论间接方法,先介绍变分和泛函的变分函的变分17.1.3 变分变分 定义定义 17.1.4 变分变分 如果我们将泛函取极值时的函数(或函数曲线)定义为如果我们将泛函取极值时的函数(或函数曲线)定义为 并定义与函数曲线并定义与函数曲线 邻近的曲线(或略为变形的邻近的曲线(或略为变形的第14页,此课件共52页哦曲线)作为比较曲线,记为曲线)作为比较曲线,记为其中其中 是一个小参数;是一个小参数;是一个具有二阶导数的任意是一个具有二阶导数的任意选定函数,规定选定函数,规定 它在一个小范围内变化,这限制主
12、要保证泛它在一个小范围内变化,这限制主要保证泛函在极值处连续在研究泛函极值时,通常将函在极值处连续在研究泛函极值时,通常将 固定,固定,而令而令变化,这样规定的变化,这样规定的好处好处在于:建立了由参数在于:建立了由参数 第15页,此课件共52页哦到泛函到泛函 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泛函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泛函 就成为了参数就成为了参数 的普通函数原来泛函的极值问题就成为的普通函数原来泛函的极值问题就成为普通函数对普通函数对 的求极值的问题同时,函数曲线的求极值的问题同时,函数曲线 的的变分定义变分定义为为(17.1.3)因此可得因此可得(17.1.4)第16页,此课件共52页哦这里这里 代
13、表代表对对求一求一阶导阶导数数 所以所以(17.1.5)即变分和微分可以交换次序即变分和微分可以交换次序 17.1.4 泛函的变分泛函的变分定义定义 17.1.5 泛函的变分泛函的变分 泛函的增量泛函的增量 变分问题变分问题泛函的变分定义为泛函的变分定义为第17页,此课件共52页哦(17.1.6)在极值曲线在极值曲线 附近,附近,泛函泛函 的增量的增量,定义为,定义为(17.1.7)依照上述约定,当依照上述约定,当 时,泛函增量时,泛函增量 的线性的线性主要部分定义为主要部分定义为泛函的变分泛函的变分,记为,记为 第18页,此课件共52页哦(17.1.8)在求一元或多元函数的极值时,微分起了很
14、大的作用;在求一元或多元函数的极值时,微分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样在研究泛函极值问题时,变分起着类似微分的作用因同样在研究泛函极值问题时,变分起着类似微分的作用因此,通常称泛函极值问题为此,通常称泛函极值问题为变分问题变分问题;称求泛函极值的称求泛函极值的方法为变分法方法为变分法例例 17.1.1 计算泛函的变分计算泛函的变分第19页,此课件共52页哦【解解】注意:注意:最后一步利用了一般在边界上函数变分为零的事实,即最后一步利用了一般在边界上函数变分为零的事实,即 第20页,此课件共52页哦192 泛函的极值泛函的极值 泛函的极值问题,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泛函的极值问题,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七 变分法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