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长时记忆课件.pptx





《第六章长时记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长时记忆课件.ppt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长时记忆第1页,此课件共65页哦第七章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性容量编码方式保持和遗忘提取编码特异性理论与加工水平理论表象第2页,此课件共65页哦第一节 长时记忆的特性长时记忆是一种信息保持在一分钟以上,最长可以终身保持的记忆。储存的信息总是过去的所见所闻一个人“心理上的过去”。类型:陈述性记忆 VS.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语义记忆 VS.情节记忆外显记忆 VS.内隐记忆第3页,此课件共65页哦长时记忆的容量一般认为,长时记忆的容量记忆是无限的。Laudauer(1986)尝试计算长时记忆的准确容量:根据突触的数量来估计大脑皮层约有1013个突触,人的记忆应该可以储存1013比特的信息。
2、根据个体一生的神经冲动的数量来估计长时记忆就能存储1020比特的信息一个中年人保持的信息在10亿比特左右第4页,此课件共65页哦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双重编码说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表象系统以表象编码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言语系统以言语编码来贮存言语信息。按照双重编码说,在长时记忆中存在两种独立的编码系统,它们是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第5页,此课件共65页哦语义编码是通过词语来加工信息,通过词语来加工信息,通过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因素的作用将语言材料组织起来,存入长时记忆。表象编码则是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产生
3、的形象作为表征形成长时记忆。人类长时记忆中中占支配地位的是能够储存抽象知识的语义编码。第6页,此课件共65页哦语义编码许多研究表明,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发生的错误尝试不是因为形或音的混淆,而是语义混淆。这就提示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应该是语义编码。实验依据1Baddeley(1966)的实验任务:A.发音相近的单词(mad,map,man)/发音不同的单词(pen,day,rig)B.语义相同的单词(huge,big,great)/语义差别较大的单词(foul,old,deep)第7页,此课件共65页哦程序:呈现单词(一部分接受a,一部分接受B)被试做其他工作,持续20分钟,防止复述让被试回忆刚
4、才呈现的单词结果发音相近的单词出现的错误并不多,而语义接近的单词却产生较多的回忆错误。第8页,此课件共65页哦语义编码的实验依据2Sachs(1967)的实验让被试听一段关于首次使用望远镜的文章。目标句:他写了一封关于这件事的信给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被试听完之后向其呈现不同类型的测试句子原句被动句结构变化的句子语义发生变化的句子第9页,此课件共65页哦时间间隔:目标句和测试句子的时间间隔分为0、8、16个音节。结果:随着时间间隔增大,被试的正确反应率逐步下降。下降速度最慢的是语义变化句。解释:随着时间的流失,只有语义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第10页,此课件共65页哦语义编码的依据3让被试听
5、一段录音,再给他们听一些句子,要求被试回答这些句子是否就是录音中的原句。发现,被试能记住句子所表达的意义,而不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一项自由回忆实验中,将24对联系紧密的单词打乱次序组成一个48个单词的词表,呈现后要求被试自由回忆。被试在回忆的时候,还是会把联系紧密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回忆。而且,词表各对单词之间的联系程度越紧密,被试准确再现的比例越高。第11页,此课件共65页哦表象编码双重编码说表象编码存在的依据图画比词更容易记住。原因就是图像可以被表象编码系统进行强有力的信息加工,同时还能够在中等强度上被语义编码来加工处理。具体词比抽象词更好记。二者都可由语义编码系统处理。但具体词还可以在有限的范
6、围内由表象系统进行加工。因此,具体词在长时记忆的加工及存储中占优势。第12页,此课件共65页哦表象编码存在的证据-1Paivio向被试呈现如图7-2的配对刺激项目。两种配对:和谐配对:图片或文字的大小和实物大小关系一致。不和谐配对:文字或图片的大小与实物不一致。要求被试判定一对项目中,哪一个在原来印象上较大,记录其反应时。Paivio假设,如果长时记忆中只有语言编码的信息,那么被试对图画材料作出判定要慢于对字词的反应。如果包含视觉表象或视觉编码,被试对图画的反应时就不会慢于对字词的反应。第13页,此课件共65页哦表象代码存在的证据-1进一步推论,如果长时记忆中包含视觉表象,那么不一致的图对将会
7、冲突,其反应时要大于一致的图对。但字词不会引起这个问题。结果:被试对图画作出判定不仅不比对字词慢,反而更快;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的图对,但对字词的反应却没有这种差别。说明,在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或者说既有表象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编码。甚至可以说,客体的大小主要是以表象来表征的。第14页,此课件共65页哦表象代码存在的证据-2“表象有助于记忆”的研究。要求被试从事具体的词汇的配对学习。被试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指导语。对第一组被试的指导语是要求他们运用形象(表象)来帮助自己记忆,可以用形象(表象)联结方法,把所要求记忆的刺激项目两两配对。对第二组被试,不要求使用形象(表象)去帮助记
8、忆。结果,运用表象记忆组的被试回忆的正确率较高。说明,在长时记忆中,存在着独立的表象编码系统,它与语义编码系统一起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第15页,此课件共65页哦长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巩固阶段:新记忆清晰而脆弱,旧记忆褪色而顽固巩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记忆产生后数小时,主要发生在大脑的海马区。此时,记忆最容易受到干扰。第二阶段记忆可持续数日或多年,主要体现在海马区和新皮层的相互作用。记忆再固记忆内容的更新重要特点(Walker et al.2003):原来的记忆在更新之前重新激活,会导致其更容易瓦解。第16页,此课件共65页哦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第17页,此课件共65页哦遗忘理论
9、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说实验范式配对联想学习先让被试学习一一配对的单词,如desk-roof然后向被试呈现配对中的一个单词,要求被试回忆与之配对的另一个单词检验两个形式的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第18页,此课件共65页哦第19页,此课件共65页哦Underwood(1957)用14项研究数据证明了前测干扰的存在。他认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之前经历的相关实验次数越多,这次的学习成绩就越差。第20页,此课件共65页哦Postman等人(1968)提出的反应集合干扰假设来解释干扰的成因被试的学习过程:形成A-B联想,了解表中的B应该是加以记忆的一个集合。被试掌握了一个反应选择机制到A-C学习时,被
10、试的反应选择机制还停留在B的集合中,所以发生了干扰。第21页,此课件共65页哦Anderson&Neely(1996)对干扰作用做出的一些解释:目标记忆能够得到恢复,是因为某个提取线索指向了它。如果指向两个目标记忆,则发生竞争,影响了对两个目标记忆的成功提取。配对联想学习存在目标记忆之间(B和C)的竞争,相互干扰。第22页,此课件共65页哦长时记忆的提取两种提取方式:再认:将新信息与记忆中的旧信息相匹配的过程。回忆:对旧信息的再现过程。分类原则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采用了语义形式进行编码,因此经常以分类的形式提取出来。未经组织的识记材料在提取的时候,长时记忆也会尽可能的加以阻止,使它们能够分类提
11、取。第23页,此课件共65页哦鲍斯菲尔德(Bousfield,1953)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被试呈现一个词表,其中有60个单词。这些单词分为4类:动物名称、植物名称、人名和职业名称,但是呈现的时候被打乱顺序。被试识记以后任其自由回忆。结果发现,被试总是倾向于将原来打乱了顺序的单词按照类别回忆出来。他们可能先说出一些动物名称,然后说出一些植物名称,再依次分别说出人名以及职业名称。第24页,此课件共65页哦第二节 编码特异性理论与加工水平理论编码特异性理论(Tulving&Thomson,1970,1973)在识记阶段进行信息编码是的上下文环境如何在回忆时再次出现,回忆的成绩就会更好一些。实验
12、依据向被试呈现一些词表,其中用大写字母写的是要求识记的单词,实验设置了两种条件:要求识记的单词都匹配一个小写的线索词,且分为高度关联(hot/Cold)和低度关联(ground/Cold)控制组只需要识记没有配对的线索词第25页,此课件共65页哦结果控制组如果在测试阶段看到高关联的线索词,成绩也会提高。低关联的线索词对回忆帮助不大。实验组在识记阶段中看到的线索词有助于回忆,而且低度关联的线索词对回忆的帮助效果好于从未呈现过的高度关联的线索词。结论:即使低度关联词也可以成为长时记忆的提取线索,只要它在识记阶段出现过。第26页,此课件共65页哦场合依存效应是指刺激环境对回忆起到线索作用状态依存效应
13、是生理或情绪状态对回忆起到线索的作用心境一致性:记忆内容的效应,而不是被试在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的效应。第27页,此课件共65页哦加工水平理论记忆的多阶段模型:记忆有不同的种类或者阶段,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它们处理、储存和保持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信息的保持时间也是不同的。Craik&Lockhart(1972)加工水平理论多阶段模型存在着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第28页,此课件共65页哦基本思想加工水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水平的直接函数。一个刺激如果较长时间地呈现在个体面前,就可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加工。表层分析、加工保持时间短深层分析、精细加工保持时间长第29页,此课件
14、共65页哦实验依据1Hyde&Jenkins(1969)的实验四种任务:1.要求被试以每2秒钟读1个单词的速度,读一张包括24个单词的词表(有意学习组)2.要求被试对该词表的每一个单词作出“愉快”或“不愉快”的评价(感受评定组)3.要求被试指出该词表的单词当中是否包括“E,这个字母(寻找字母组)4.计算该词表的单词中包含的字母数(字母计数组)被试间设计:一组被试完成一个任务。任务完成后,要求他们回忆这些单词。第30页,此课件共65页哦结果实验的结果说明,只要对信息进行了深层次的加工,例如评价是否愉快等,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记忆成绩。Craik&Lockhart:记忆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第31页,此
15、课件共65页哦实验依据2Craik&Tulving(1975)的一个实验向被试呈现关于特定单词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分为结构水平、语音水平和语义水平。第32页,此课件共65页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与再认成绩都受到加工水平的影响。加工越深,所需的反应时或信息加工时问就越长;同时,加工越深,再认的成绩就越好。在三种加工任务中,以语义加工所需的反应时最长,其再认成绩也最好。第33页,此课件共65页哦实验依据3Bower&Karlin(1975)的实验提供了非言语材料的记忆受加工水平影响的依据。在实验中向被试呈现一系列人脸照片,要求被试对每张照片上的人脸作出一定的判断(诚实性、魅力、性别)所有照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章长时 记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