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医学辐射防护学医学辐射防护学 第八章第八章 放射性复合伤和与中子损伤放射性复合伤和与中子损伤第八章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第1页,此课件共51页哦第八章第八章 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第一节第一节 放射性复合伤放射性复合伤 人员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含两种)不同性质致伤因素作用而引起的复合损伤称为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合并有放射性损伤的复合伤称为放射性复合伤,如放射损伤复合烧伤等。无放射损伤者称为非放射线复合伤,如烧伤复合冲击伤。核武器袭击时,放射复合伤的发生率很高。日本遭原子弹袭击后,广岛和长崎20d生存的伤员中,复合伤约占40%。第2页,此课件
2、共51页哦 核武器袭击放射复合伤发生率高、伤类复杂、伤情重、发展快、诊治难,是造成减员和伤亡的重要原因,是救治的重要对象。我国核试验现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伤的发生率为50%85%。核事故中可见到放射损伤合并烧伤和冲击伤等的复合伤,如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伤员中,重度以上放射病患者多合并有热烧伤,部分同时有射线、射线皮肤损伤。一、放射性复合伤的分类和分度第3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复合伤的命名原则是在多种损伤因素中按损伤的严重程度排列,造成损害最重的伤类排在前面,其他因素的伤类依次排后。(一)放射性复合伤的分类放射性复合伤分类类别分类依据放烧冲复合伤以放射损伤为主复合烧伤和冲击伤,
3、有三种不同性质的物理因素同时引起的复合伤放烧复合伤以放射损伤为主复合烧伤,由店里辐射和光辐射等烧伤因素所致的复合伤放冲复合伤以放射损伤为主复合冲击伤,由店里辐射和冲击波等同时所致的复合伤烧放冲复合伤以烧伤为主复合放射损伤和冲击伤第4页,此课件共51页哦 高空爆炸时,由于早期核辐射被空气吸收减弱,即使是千万吨级以上的核武器,在爆心的投影点也不会发生瞬时辐射引起的急性放射损伤。核爆炸所致的放射性复合伤的伤情,因不同的条件、地点、爆炸方式以及当量大小等有很大的差异。在核试验场的开阔地面,主要发生放烧冲、烧冲和烧放冲复合伤。在小当量(千吨级)时,主要发生放烧冲复合伤 随着核武器当量的增加烧放冲和烧冲复
4、合伤的发生率增高,在50万吨以上时,主要是烧冲复合伤。第5页,此课件共51页哦(二)放射性复合伤的分度放射性复合伤的分度标准复合伤分度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极重度几种损伤中有一种大道及重度,或几种损伤中两种达到重度,或一种重度复合两种中度,或重度放射损伤复合中度烧伤者。重度几种损伤中有一种达到重度,或三种损伤均为中度,或中度放射损伤复合中度烧伤者。中度几种损伤中有一种达到中度者轻度各种损伤均为轻度者。第6页,此课件共51页哦二、放射性复合伤的特点及病理生理学基础(一)放射性复合伤的基本特点 指机体遭受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作用所发生的损伤效应,它不是单一伤的简单相加。放射性复合伤的基本特点
5、是:一伤为主复合效应 指复合伤的主要致伤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相互加重”是复合效应的重要表现。第7页,此课件共51页哦(二)放射性复合伤的病理学基础1.严重休克的发生率高 在受到很大剂量照射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可能出现休克。放射性复合伤时,休克发生率增加,程度更重。如小鼠单纯12Gy放射损伤几乎不发生休克,15%度单纯烧伤休克发生率为20%,而两者合并损伤后休克的发生率为50%2.感染发生率高、出现早 感染在单纯放射病、烧伤和冲击伤中都比较突出,但复合伤时感染发生更早、更多、更重。第8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复合伤时发热和感染开始时间均早于单纯放射病。复合
6、伤时创面细菌数量比单纯烧伤更多(百万至千万倍)。在极重度复合伤中,常见休克刚过,感染接踵而来,甚至休克期和感染期重叠,发生早期全身严重感染。3.造血功能障碍加重、出血明显 放射性复合伤与相同剂量的单纯放射病相比较,骨髓发生空虚和外周血细胞开始减少的时间都出现提前 第9页,此课件共51页哦 放射性复合伤到达一定严重程度,可使造血组织损伤明显加重、加快,表现为骨髓腔充血明显,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呈现骨髓腔空虚现象,几乎全为脂肪细胞所代替,提早进入骨髓衰竭期,骨髓再生延缓。放射性复合伤时白细胞数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复合放射损伤剂量越大,白细胞数下降越快,水平越低,回升也越慢。复合烧伤的伤情越重
7、,面积越大,对白细胞的破坏作用也越重复合冲击伤时,冲击波超压值的大小也对白细胞的变化产生影响 第10页,此课件共51页哦 放射复合伤时红细胞的变化,一般可见到初期升高、进行性降低和逐渐恢复三个阶段,升高反应与伤情严重程度有明显关系。与单纯放射病或单纯烧伤比较,放射复合伤时下降更为严重和迅速,而且恢复也较慢。第11页,此课件共51页哦 放射性复合伤时,外周血小板下降比单纯放射病更快,也更低。同时有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凝血障碍明显。胃肠出血严重,胃肠黏膜常发生斑片状出血,形成血便,从而加重贫血的发生;出血处黏膜常坏死,更易发生肠道感染。复合伤时临床出血综合征一般也比单纯放射病提早出现,且更为严重。4
8、.创伤愈合延缓 辐照剂量大小所处放射病时相的影响创伤的愈合受 因放射性损伤会是免疫力及修复能力下降,所以会影响创伤的愈合.第12页,此课件共51页哦5.其他因素 放射性复合伤时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代谢紊乱特别是蛋白质代谢障碍,较早出现的贫血等全身性变化,对局部创伤愈合产生不利影响。放射损伤对创伤愈合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极期,因此,在治疗上要力争在极期到来之前,尽量治愈或最大限度地缩小创面或伤口,并在极期严密防治局部感染和出血,这不仅有利于局部创伤愈合,也能对复合伤的整体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放烧冲复合伤的临床表现(一)复合伤的临床特点第13页,此课件共51页哦 1.起主导作用的损伤决定着复合伤的
9、基本性质、伤情和发展结局。2.各单一伤互相影响是复合伤特殊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损伤之间互相加重:烧伤和冲击伤加重放射损伤,放射损伤加重烧伤和创伤等。烧伤和冲击伤加速放射性复合伤时病程发展,使疾病的极期提前并且持续时间延长,感染发生率高,恢复期后延;刺激或减弱损伤作用:两种以上损伤按损伤程度和作用时间不同,复合伤的表现不完全都是相互加重。第14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如一个轻的损伤在先,可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机体抵抗力暂时增强,当第二个损伤出现时表现出减轻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放射复合伤活存狗外周血白细胞数的恢复,往往比相同剂量单纯放射病时快。(二)放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征 发生放射性复合伤时,放射损
10、伤常起主导作用,具有放射病的基本特征,也具有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的病程阶段性,但放射性复合伤时假愈期缩短,极期提前而延长,使伤情较长时间处于严重阶段。第15页,此课件共51页哦第16页,此课件共51页哦1.轻度放烧冲复合伤 受照剂量1.0Gy,合并轻度烧伤和冲击伤。病程轻,五明显病程分期,一般2个月内即可恢复。伤后数天内,可能出现疲乏、头晕、失眠、恶心和食欲减退等一般症状,个别人在伤后34周可见到体表出血点,烧伤创面在伤后早期即可发生感染,同时伴有一过性发热,通常在数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轻度放烧冲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较轻,伤后白细胞数虽然也有轻度降低,但受烧伤的影响,白细胞数波动较大,2.中
11、度放烧冲复合伤第17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一般受照剂量在2.0Gy以上,合并轻度烧伤和冲击伤。临床上呈现阶段性病程,伤后23个月可基本恢复。初期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感染发热比单纯放射病出现早,发热持续时间长者可超过1周,极期可发生呕吐、腹泻和皮肤黏膜出血。伤后早期可有35d升高,继而减少,由于合并烧伤,白细胞下降速度比同剂量单纯放射病缓慢,而且下降程度较轻。淋巴细胞在伤后第1d就有明显下降,下降程度与受照剂量成正比,伤后3d内波动在(0.51.0)109/L。血红蛋白有轻度减少,67周后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第18页,此课件共51页哦3.重度放烧冲复
12、合伤 受照剂量在3.0Gy以上,合并中度以上烧伤和冲击伤。与同剂量单纯放射病相比:病程发展快,假愈期缩短,极期提早出现,但恢复期尚不提前因此,极期延长,伤后早期可有一过性发热,极期感染、发热出现早。早期开始发热,持续至极期早期发热后,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数日后再次发热伤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发热发热的三种类型:第19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后两种发热类型都可看到明显的假愈期。第二种类型的再次发热和第三种类型的开始发热,都标志着极期的开始,各项症状继而明显加重。第一种类型的发烧,烧伤较重,假愈期不明显 重度放烧冲复合伤临床症状比同剂量单纯放射病出现的早而重。当有肺部冲击伤和鼻黏膜烧伤时,常见严重
13、的肺出血和鼻衄。胃肠功能障碍更为严重。白细胞数降低出现早,数值更低,贫血发生得早而严重。进入极期后血红蛋白很快降至3g以下。第20页,此课件共51页哦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代谢紊乱亦更为明显,易发生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感染4.极重度放烧冲复合伤 受照剂量4.0Gy,合并中度以上烧伤和冲击伤。病程发展快,症状和体征出现早而重。伤后早期即有发热,伤后1周内可发生牙龈炎、咽喉炎和扁桃腺炎,多无明显的假愈期,白细胞数下降速度快。遭受5.0Gy照射伴中度烧伤和冲击伤时,伤后616d白细胞即降至0.3109/L左右,较同剂量单纯放射病明显提前。第21页,此课件共51页哦 肠型和脑型放射性复合伤时,由于受照剂量
14、大,放射损伤的影响极为突出,病程短促,往往未及表现出相互加重影响,即进入危重阶段,以至死亡。(一)放射性复合伤的早期诊断四、放射性复合伤的诊断1.受伤史 根据事故的景象和有关情报,判断事故当量、爆炸方式和核心位置,推算出杀伤区位置范围和可能发生复合伤的类型。第22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仔细了解伤员在核爆炸当时的位置,有无屏蔽和防护?是否看到爆炸景象或听到爆炸声响?曾否被抛掷、撞击、挤压和掩埋?在重沾染区的停留时间和活动情况,怎样撤离沾染区?这些情况将有助于间接推测可能发生的损伤。2.伤员周围环境 可以根据伤员周围的一些物体的破坏情况来推测人员可能发生的冲击伤。3.体表伤情 放烧冲杀伤因素所造成
15、的各种损伤程度相互联系,可从较易诊断的烧伤情况间接推测可能发生的放射损伤和内脏冲击伤。第23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对暴露人员来说,小型核武器爆炸时,当发现有某种程度的烧伤,就要考虑可能发生同等程度或更重一些的冲击伤和放射损伤。低空爆炸当量越小,复合的放射损伤就越重。大型核武器爆炸,烧伤程度比冲击伤重12级。中型核武器爆炸时,烧伤程度和冲击伤大致相近或烧伤要重一些。4.早期症状和体征 体表烧伤和外伤易于察见,诊断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是否符合放射损伤和内脏冲击伤。第24页,此课件共51页哦有助于复合伤的早期诊断的症状 伤后有恶心、呕吐、腹泻,同时有烧伤和冲击伤的症状,可能是放烧冲复合伤。如还伴有共济失
16、调、头部摇晃、抽搐等中枢神经症状,可考虑为脑型放射性复合伤。整体伤情表现比体表烧伤或外伤更严重,应考虑是否复合放射损伤或内脏冲击伤。5.外周血象变化 以放射损伤为主的复合伤,白细胞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照剂量越大,白细胞数下降越快、越低。第25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以烧伤为主的复合伤,白细胞数一般呈增高反应,伤情危重者也可出现白细胞下降,但中性粒细胞一般不减少(二)放射性复合伤的临床诊断1.症状和体征 因复合伤常产生相互加重伤情的特点,因而其诊断是在识别单一伤种类和伤情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主要损伤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就成为诊断的依据,但应掌握单一伤的复合伤后伤情规律的变化。2.血象和生化指标第2
17、6页,此课件共51页哦 重度放射复合伤白细胞总数降到很低,淋巴细胞可以从外周血中消失。放射性复合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增加,骨髓象具有急性放射病的特点。烧冲复合伤时,血清谷草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伤情比较一致 重度以上伤情大多有明显升高,伤后1d谷草转氨酶超过300U,多为极重度伤情。中度伤情可无明显变化。极重度烧冲复合伤时,血中非蛋白氮显著升高,伤后3d平均为伤前的23倍,极度升高表明伤情严重,肾可能发生肾小球缺血病变。第27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包括心电图、肺血流量和血气分析、影像检查、超声波、核磁共振、脑电波、脑血流图都可以提供参考,对诊断有参考作用。3.特殊检查五、放射性复合
18、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一)放射性复合伤的急救要求 复合伤的急救与一般战伤基本相同,包括止血、止痛、包扎、骨折固定、防治窒息、治疗气胸、抗休克等。由于复合伤时休克发生率高,感染常是复合伤的重要致死原因,故应强调尽早采取抗休克和抗感染措施。第28页,此课件共51页哦(二)放射性复合伤的治疗原则1.防治休克 与一般休克的临床处理相同。2.早期使用抗放药物 参照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有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应尽早服用促排措施 4.手术原则 在初期和假愈期内进行,使沾染创面转为清洁创面,多处转为少处伤,开放伤转为闭合伤,重伤转为轻伤。3.防出血和感染 适量和交替使用抗菌药物,促进造血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
19、给予止血药。极重度放射性复合伤,可考虑骨髓移植。第29页,此课件共51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中子的放射损伤中子的放射损伤 中子弹(Neutron bomb)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质量战术氢弹,目的是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相对较少,带来的长期放射性污染较为低,1枚中子弹,其爆炸释放的能量分配大致为早期核辐射占40%,冲击波34%,光辐射24%,而放射性沾染只有2%。与同当量的趋同核弹相比,中子弹使用后留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轻微,但人体受到同种辐射剂量下,中子弹产生放射性杀伤效应是X射线、射线的1020倍。第30页,此课件共51页哦中子弹爆炸震撼场面 第31页,此课件共51页哦
20、一、中子损伤的生物学基础1.中子与物质的反应特点:中子的静止质量约为1.009原子质量单位,它把能量传递给物质主要是通过与原子核发生散射和吸收两种作用方式。某些物质如锂、硼等具有俘获慢中子的较大截面,俘获中子后发射出带正电荷的粒子,如10B+n 7Li+,用于中子俘获治疗肿瘤。中子与氢、碳、氧核弹性碰撞产生反冲核,其中中子与氢核的反应截面最大,所以中子转移给氢核的总能量最大。第32页,此课件共51页哦 由于生物组织中氢元素含量很高,因此中子向生物组织传递能量主要是通过产生氢反冲核,即反冲质子来完。反冲质子的电离密度很大,这是中子引起机体损伤较重的主要原因。中子作为高LET辐射,与组织作用时产生
21、的各种次级带电粒子,可再与组织相互作用而引起电离和激发,在单位径迹内损失大量能量,形成大量的电离粒子,产生高密度电离,引起生物介质的损伤。2.影响中子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在快中子能量范围内(大于10kev),随着中子能量的增加,损伤效应减轻。第33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中子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可因剂量(或效应水平)不同而改变,通常在小剂量照射时,或在低效应水平,中子的RBE值较大;而当剂量增大,或效应水平提高时,中子的RBE值降低。分次照射时,分子的RBE随剂量或分次剂量的减小而增大。裂变中子的RBE值随着动物个体的增大而降低,而低能中子的RBE值高于裂变中子的RBE值。中子照射后可使机体在分子、细
22、胞水平发生改变而导致系统损伤。中子对DNA损伤主要是链断裂,DNA单链断裂数比较少,双链断裂数远远高于射线,其中双链断裂是导致细胞死亡的致死性损伤因素。第34页,此课件共51页哦 DNA链断裂的修复速度慢、数量少,易产生错误修复,同时还的产生大量难以修复的局部同样损伤,如碱基损伤、糖基破坏和链断裂等。诱发细胞染色体畸变明显,远后效应重。3.中子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损伤特点细胞致死效应重,造血器官和胃肠道损伤重;细胞含氧状态的依赖性较小;缺乏亚致死性损伤修复和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辐射敏感性变化小;第35页,此课件共51页哦二、中子对主要组织的损伤(一)中子对胃肠道的损伤 中子照射引起动物死亡
23、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肠道损伤,小肠细胞的损伤是肠道损伤的基础。中子照射引起小肠细胞丢失,肠腺细胞完整性改变及凋亡率增高,肠腺干细胞有丝分裂抑制,染色体畸变率上升,上皮脱落,绒毛裸露,肠壁变薄等。肠运动功能严重障碍,小肠收缩功能出现明显抑制或阶段性收缩功能紊乱,给肠套叠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导致胃肠道症状严重,如胃肠道出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及电解质紊乱,动物早期死亡增加。第36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中子对胃肠道损伤的原因可能是肠及周围软组织含大量的碳、氢、氧、氮等轻元素,易于吸收较多的中子,引起肠道严重损伤。(二)中子对造血系统的损伤中子对造血系统的损伤效应明显重于X射线、射线。中子对造血干
24、细胞的致死能力强,而且这种致死能力的变化与混合照射中中子所占比例关系密切,随中子含量的增加(33%95%),造血干细胞的D0值从(3.300.22)Gy降至(0.850.04)Gy;混合射线中的中子比例越高,造血干细胞对中子越敏感,损伤越重,导致造血系统功能越难恢复。第37页,此课件共51页哦 此外,粒系祖细胞损伤严重,骨髓细胞对中子照射缺乏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也是中子造血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子照射所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和骨髓造血细胞的损伤和恢复过程,与X射线、射线照射后无本质区别。中子照射时造血系统损伤重,但受照后恢复水平高于射线。中子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时,胃肠道损伤严重,但造血系统仍是引起中子骨
25、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死亡的关键器官。(一)中子对免疫系统的损伤第38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免疫系统的损伤是放射病及其发生感染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子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比低LET辐射重。脾和胸腺细胞对中子的辐射敏感性高于射线,但中子损伤恢复时间和恢复水平与射线相似。中子照射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经丝裂原刺激后增殖能力恢复。脾NK细胞的活性随中子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变化规律与射线损伤基本相似,但幅度有差异。中子照射引起免疫细胞如胸腺淋巴细胞凋亡,也影响体液免疫。第39页,此课件共51页哦一、中子急性放射病的特点 中子急性照射也能使人员发生脑型、肠型和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其病程经过及病理变
26、化基本上与射线引起的急性放射病类似。动物受到致死剂量或亚致死剂量中子或中子-射线混合照射后,可产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与低LET辐射引起的急性放射病类似,中子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也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其病程也可分为初期、痊愈期、极期和恢复期。中子引起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有以下几个特点:第40页,此课件共51页哦受照剂量越大,初期死亡越明显。初期死亡动物大多数发生呕吐、腹泻等较严重的胃肠道症状。1.初期死亡多 中子照射的骨髓型放射病病情发展比射线快,症状严重,有的不出现明显的假愈期。致病动物多有分期表现,但随着剂量增大,分期渐不明显,部分动物可由初期直接转到极期,而不出现假愈期。2.病情经过
27、严重,部分动物临床分期不明显3.造血器官损伤严重 第41页,此课件共51页哦 造血干细胞对中子更为敏感。狗3.5Gy射线照射后24h,骨髓有核细胞数下降至照前40左右;而相似剂量的中子照射,仅为照前的6%。中子照射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亦较快,受照后5d很快达到最低值,即降到正常水平的10左右,但其恢复水平与等效射线照射接近。初期症状出现早而重,中子照射引起肠型急性放射病的病理特征。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常为致死的原因。4.胃肠道损伤严重5.感染开始早,发生率高,程度重 第42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中子急性放射病时,由于机体感染能力和免疫能力明显降低,造成局部
28、感染发生例数多,口腔感染严重,发热和局部感染开始时间均比射线照射动物提前36天。常见多部位(口腔、四肢)的体表感染。6.远后效应较重 放射性白内障剂量阈值低:在辐射远期效应中,射线和射线致放射性白内障的剂量阈值次照射约为1.75Gy;而中子为0.751.0Gy。遗传效应明显,中子对性腺损伤较重第43页,此课件共51页哦 有学者发现快中子0.13Gy照射小鼠,3周后睾丸质量减轻34.5%;用60Co射线照射0.55Gy,减轻30.3%。中子急性照射引起精原细胞和卵母细胞产生突变的RBE值为56.中子照射诱发肿瘤效应比射线、射线强。如小鼠受24Gy裂变中子照射,肝肿瘤发生率达14%,而5Gy250
29、kV射线照射的发生率仅为2.4%。中子诱发的肿瘤包括造血器官、乳腺、垂体、子宫、卵巢、前列腺、睾丸、肝、肾、胃、肺、肠、皮下组织、淋巴结和膀胱中的良性及恶性肿瘤。致肿瘤效应强第44页,此课件共51页哦五、中子急性放射病的诊断 中子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和诊断原则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同,但还要考虑以下几点特殊性:急性放射病的严重程度不但取决于吸收剂量的大小,还依赖于混合照射中中子/射线的比值,这是诊断时首先要考虑的。混合照射时中子剂量贡献的大小明显影响着病情,中子比例越高,辐射损伤效应越重。1.估计受照剂量时要重视中子/射线的比值2.临床症状有其特点 第45页,此课件共51页哦 中子急性放射病早期,胃
30、肠道和造血系统症状都非常严重,其临床指标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标准。但中子与机体组织作用时能量损失较大,组织深部的中子剂量比体表剂量明显降低,亦即组织的吸收剂量受哺乳动物身体大小的影响较大。3.染色体畸变分析应用中的问题 中子照射大动物时,剂量随身体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少,所以动物血液离体照射时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比动物整体照射后30分钟采集血样的染色体畸变高的多,如离体照射时的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粒环的产额约为整体照射时的9倍。第46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因此,中子离体照射时所得的剂量染色体畸变量刻度曲线,不能直接用来估算整体受照剂量,需修正后才能使用。4.感生放射性的测定 中子照射能使体内某些元素活化,产
31、生感生放射性。测定受照者血液、头发和尿中的24Na、32P、35S等活性,可以估算人体的平均剂量和受照方位。五、中子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 三种类型的中子急性放射病,只有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属于可治疗的范围。第47页,此课件共51页哦 1.综合对症状治疗措施 是中子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治疗的基本手段。2.骨髓移植有一定效果,但混合照射时,随中子比例增加,输注骨髓的效果降低。当受照剂量高达3.3Gy时,骨髓移植已无效。只有在中等致死剂量到致死剂量范围内,骨髓移植才是适当的。一些细胞因子可改善以中子为主的中子-射线混合照射动物的造血功能,加速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对减少感染,加强止血都有良好的作用。3.细胞因子可以改善造血功能第48页,此课件共51页哦 如海藻多糖类可提高抗感染能力,对造血功能系统的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免疫调节剂可提高抗感染能力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等一批促进胃肠粘膜再生的细胞因子出现,必将为中子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救治带来新的希望。综上所述,由于中子照射后使全身组织系统损伤,尤其是胃肠道症状突出而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因此,控制早期胃肠道症状、促进胃肠粘膜的再生和修复是中子急性放射病治疗的重点第49页,此课件共51页哦第50页,此课件共51页哦第51页,此课件共51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