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刍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刍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创新是新世纪教育的神圣使命,当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像蓝天与白云那样和谐,像水乳那样交融之时,就是创新教育成功之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00G622 000B 001002-766109-224-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富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
2、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好奇心和创造欲 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有关研究显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放松的学习氛围,提供自由的心理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进行思维思考。宽松、愉悦的课堂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所谓自由情境,就是在课堂上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包括行为和思维,使学生能够自由表现发挥。再者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独特奇异想法否定或批评,要让学生消除顾虑,敢于直接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自由,真正建
3、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教师在课堂中要利用课堂内容、多媒体等多种媒介,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由好奇到感兴趣,进而才能到达创新意识的萌发过程。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加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让他们进入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保持好奇的姿态,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譬如在荷花一文的教学中,我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再配着乐曲富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花的动态美。随后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
4、。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哪一位不重视“问”和“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质疑辩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内驱力,是通向创新的第一步阶梯。因此,教学中不但要激发兴趣,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懂得“好问则裕”,培养创新精神。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刍议 如何 小学语文 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 能力 获奖 科研 报告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