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古诗词赏析.docx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古诗词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古诗词赏析.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古诗词赏析(2022年5月)一、古诗词赏析(共25小题)1.(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完成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画线的两句诗所展现的情景,并说一说诗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思。(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夜洛城闻笛一诗题目中“春夜”“洛城”点出时间、地点,“闻笛”指出诗歌的 主要内容,表明诗人因闻笛而写作此诗。B. “暗飞声”的“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包含了不知此笛是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 但是却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离愁别恨。
2、C. “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想象和夸张,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表达诗人春 夜闻笛的喜悦之情。D.本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勾起无尽的乡思之情。2. (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杨花【唐】吴融不斗嵇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濠濠。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注】秣华:盛开的花朵。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两首诗都将“杨花”比作雪,因为杨花 的特点与之相似。(2)两首诗中的“杨花”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2022春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游山西村,完成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
3、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结合诗句内容,说一说画线诗句是如何借助景物表达诗人情感变化的。(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欢悦喜庆的气氛。足字突出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B.颈联写出了迎接春社活动的场景,描摹了南宋时期的农村风俗画卷。C.尾联反映诗人希望自己可以乘月色闲游,夜访村民的意愿。D.诗人有感于民风民俗,然而热闹的乡居生活却让作者感到不安不适。4. (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古诗阅读。【甲】兼葭诗经秦风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涧从之,道阻且长。
4、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垠。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唉。溯泡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扯。【乙】风雨诗经郑风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注】:喈喈(jie):鸡叫的声音。夷:同“怡”,喜悦。胶胶:鸡叫声。 廖(chou):病愈。(1)下列选项中理解不F班的一项是 A.兼葭诗中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城”“宛在水中让”,三句皆出现宛字,给 人以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写出了伊人的飘忽难寻。B.兼葭诗中“道
5、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表现了主 人公对追寻道路艰难曲折的抱怨和不满。C.风雨诗中“云胡不夷”“云胡不寝云胡不喜以反问句式,三章叠咏,强化感 情,表现了女主人公见到心爱之人的喜悦、欢欣之情。D.风雨全诗多次使用叠词,如“凄凄”“喈喈” “潇潇”“胶胶”,增添了诗歌的音韵 和谐之美。(2)诗经常采用起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吟咏之对象。【甲】【乙】两诗均 使用了这种写作手法,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加以赏析。5. (2021春白云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请对“
6、漫漫”或“龙钟”任选一个加以解析。(2)结合原诗分析逢入京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情 的?6.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存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荐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存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I) “窈窕”在文中的意思是(2)下列对本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出自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共305篇诗歌的诗经。B. “君子好逑”中“好逑”的意思是好的配偶;“好”读第四声。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比喻手法,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D.全诗
7、情感率真、淳朴,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7 .阅读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完成问题。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周,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具备;办。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去皮后北方通称黄米,性黏,可酿酒。(1)这两首诗都是记游抒情诗。游山西村一诗的首联既写出了农村丰收的年景,又 用一个“”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颔联和颈联则分别从 风光和两个方面来描写山西村。过故人庄一诗中的“
8、” 一句与游山西村中“丰年留客足鸡豚”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出农家人的热情好客与淳 朴善良。(2)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山西村一诗不仅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欢悦喜庆的气氛,颔联还以明快、抒情的 笔调,借山水花树,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自然风光图。B.游山西村整首诗四联都是写实,无一 “游”字,而处处扣合“游”字,游兴十足, 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C.过故人庄的颔联也是写景的佳句,“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 静平和又不荒僻。D.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两首诗的尾联,既表现了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也流露 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8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小题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阕写的景给人怎样的感受?写景有什么作用?(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内在情感。9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
10、”,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2) “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词人复杂情感。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 迈情怀的一项是A.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10.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理解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句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
11、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展现的画面。(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1 .古诗词赏析。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阕围绕“”字着笔,描写边塞荒凉的秋景,下阕抒情。全词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2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 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 凉肃杀之气。C.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的矛盾心理。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2)请
13、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巴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为相。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涵。虚:天空。 云梦泽:古代太湖,在洞庭湖北面。端居:闲居、平常家居。(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夸张、比喻手法,远眺洞庭湖秋水盛涨,湖水浩渺,水天相接,气象阔大。B.颔联从视觉、听觉着笔,近望洞庭湖水气蒸腾,湖面浩阔,波涛奔腾,声势磅礴。C.颈联写诗人因景生发感喟,欲渡没有船只,闲居有愧盛世,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意图。D
14、.尾联诗人妙用“临渊羡鱼”古语又赋新意,且“垂钓”与“湖水”照应,喻意自然。(2)简要说说诗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哪些妙处?14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本词的作者是 ,描写了边塞秋景及身处边塞的征人的艰苦生活,抒发了将 军与征夫 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2)这首词上阕写景,既写出了秋天的苍凉凄冷,又写出了边塞的雄浑险峻,寄寓着丰 富的情感,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请结合上阕中的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的。(3)这首词下阕的“浊
15、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复杂情感。“酒”在古代诗歌中具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酒”或传达愉悦的感受,或引发深沉的幽思,或展示豪迈 的情怀下列诗句中,借“酒”来展示豪迈情怀的一项是A.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1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
16、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愿望?(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17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
17、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8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 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统领全词,突出了边塞辽阔荒僻、萧瑟悲凉的景色。B.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C.
18、 “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D.本词感情基调消极悲观,词中将军与征夫复杂而矛盾的情绪通过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 传达出来。(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将士们 怎样的心理?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门峡一梳妆台贺敬之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二梳妆台啊,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
19、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啊,梳妆来! 一黄河女儿头发白。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啊,何时来? 一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一我们来!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河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一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一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
20、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1)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昆仑山惊邙山呆。(2)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 术形象连接起来的?(3)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这首诗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
21、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 好友王维住处所作。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青阳:指春天。诗人在两首诗中都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21 .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慨和情怀?请简要回答。(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问题。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
22、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1)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 写出了故乡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 的 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之间 的关系。(2)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延安到底教会了 “我”什么?(3)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有什么表达效果?(4)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 月
23、9日诗人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不合适呢?(5)在诗歌的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6)回延安一诗的感情线索是什么?(7)回延安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回到延安的经历,展开回忆,展望未来,抒发了 的感情。23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古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联系全诗,“欲济无舟楫” 一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2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语文 复习 试题 古诗词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