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十三五食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doc





《云南省十三五食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十三五食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十三五食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49 -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云南省“十三五”食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食品药品工业处 6月目 录一、 食品工业部分- 1 -(一)“十二五”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 -1.发展概况- 1 -2.存在问题- 7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9 -1.国际形势- 9 -2.国内形势- 9 -3.我省食品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2 -1.指导思想- 12 -2.基本原则- 12 -3.发展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4 -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4 -2.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15 -3.加快
2、绿色与创新发展- 15 -4.实施品牌提升工程- 16 -5.构建产业服务体系- 16 -6.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17 -7.强化食品质量安全- 17 -(五)食品工业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 18 -1.烟草制品业- 18 -2.制糖工业- 19 -3.制茶工业- 20 -4.酿酒工业- 20 -5.果蔬加工业- 21 -6.软饮料制造- 21 -7.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22 -8.乳制品制造- 22 -9.食用菌加工业- 23 -10.食用油加工业- 24 -11.烘焙制造业- 24 -(六)保障措施- 25 -1.强化组织领导- 25 -2.完善扶持政策- 25 -3.加快转型升级- 2
3、5 -4.加大创新力度- 26 -5.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6 -6.强化行业协会作用- 27 -附表:1.云南省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表- 28 -二、医药工业部分- 29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 29 -1.发展成就- 29 -2.存在问题- 33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35 -1国际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35 -2国内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36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37 -1指导思想- 37 -2基本原则- 38 -3发展目标- 39 -(四)主要任务- 40 -1.继续扩大产业规模- 40 -2.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40 -3.
4、推进智能化制造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41 -4.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医药产业园区和中医文化建设- 41 -5.促进中药、化学药及生物制药协调发展- 42 -6.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实施质量品牌培育工程- 43 -(五)发展重点- 43 -1.中药材种植(养殖)- 43 -2.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及植物提取物- 44 -3.中药(民族药)- 45 -4.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 47 -5.生物制药- 48 -6.医疗器械- 48 -7.医药研发外包- 49 -(六)保障措施- 50 -1.组织保障- 50 -2.政策支持与引导- 50 -3.行业统计与动态监测- 51 -4.人才队伍建设- 51 -5
5、.对外贸易与产业合作- 52 -食品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是永恒不衰的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附加值大、产业链长、带动面广的特点。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我省食品医药工业发展,形成新的供给动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促进食品医药工业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引导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 2020年)。一、 食品工业部分(一)“十二五”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1.发展概况食品工业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十二五”期间,在全球经济衰退、经济不景气大环境影响下,国内经济遭遇了增速下滑、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经济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
6、生概率上升 “四降一升”的严峻考验,经济增速由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十二五”期间,我省食品工业发展呈现出高开低走,逐年回落,(“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如图1所示),最终保持以年均16.7%的高速增长(不含烟草),总体上实现了“稳中求进”的目标。 ,我省全部食品工业(含烟草)实现增加值1601.89亿元,同比增长5.56%。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1500亿元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取得的不易成绩。1.1食品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支柱地位得到强化。“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整体实现
7、了平稳增长,如图2所示。 ,全省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782家,比 的569户增加了21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754.4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62.8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325.5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8.27%、17.55%、18.53%、13.16%。其中,非烟食品工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6.7亿元。 ,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300.16亿元,同比增长4.4%。非烟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304.63亿元,同比增长10.6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43.46亿元,占非烟食品工业增加值47.60 %;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4.13亿元,占17.9
8、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3.97亿元,占34.46%。由图3、4可知,经过“十二五”期间调整,代表初级加工水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由 的54.09%下降到 47.6%,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省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及烟草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4%、1.6%、3.2%(非烟食品工业9.3%)和39.8%。全部规模以上食品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9.1%。食品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几户占半壁江山,食品工业的平稳发展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经多年发展,云南省食品工
9、业逐步形成了以烟、糖、茶、酒、软饮料、乳制品为主干,肉类、果蔬、植物油特色食品等为补充的食品工业体系。我省经过充分利用多样的生态资源、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其中咖啡、花卉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甘蔗、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马铃薯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五;蔬菜、水果等产业虽然排名居中,但地位突出,优势明显;生猪存栏居全国第五、出栏居第七;肉牛存栏居全国第三、出栏居第七;肉羊存栏居全国第九、出栏居第十;禽蛋产量居全国第二十一;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十五;淡水养殖产量居全国第十四,西部第三(仅次于广西、四川);其中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四;鲟鱼产量居全国第
10、三。“十二五”期间,我省食品工业中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糖产量249.58万吨,比 179.78万吨增加了69.8万吨,年均增幅为8.55%;精制茶产量14.23万吨,比 12.27增加了1.96万吨,年均增幅为3.77%;饮料酒产量119.93万吨,比 97.32增加了22.61万吨,年均增幅为5.36%;食用植物油产量26.65万吨,比 22.17万吨增加了4.48万吨,年均增幅为4.71%;乳制品产量57.47万吨,比 31.44万吨增加了26.03万吨,年均增幅为16.28%;软饮料产量337.42万吨,比 227.84万吨增加了109.58万吨,年均增幅为10.32%。另外,一些
11、高附加值食品发展快速。绿A、丽江百岁坊、格林斯通、程海保尔等一批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企业,勐海茶叶,燕京和嘉士伯啤酒,雪兰和欧亚乳制品,康德和德和肉类加工,云南山泉、摩尔和顶益饮料,醉明月、香格里拉和太阳魂饮料酒等一批快速食品企业发展壮大,食品种类逐渐趋于多样化,更好地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 ,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前100强企业共实现产值2124.2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的79.77%。全省超十亿元食品企业集团工业12户,亿元以上企业299户。1.3技术创新和工业投资增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当前,我省食品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5户,“十二五”期间新增了3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速
12、度达到121%。另外,还有2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十一五”期间一致,均为烟草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特色优势水平产业投资依旧保持了较高增长态势,投资速度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投资总量不断扩大,达到了1445.65亿元。其中, ,全省食品工业完成投资380.63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12.10%。烟草行业经过实施就地技改扩能项目,使得装备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其它食品企业经过坚持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效的促进了我省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节能减排也进一步助推工业转型升级,富宁
13、永鑫糖业、茅粮酒业集团、永德木糖等一批企业完成了生产能量系统优化项目,有效地提升了我省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1.4产品质量总体稳定,食品安全水平提高。“十二五”期间,我省继续保持了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良好形势,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食品监管部门经过强化日常监管,从许可准入、生产环境、流程工艺、原辅料控制、添加剂使用、进货查验、食品出厂检验、销售记录、不合格食品召回和过期食品销毁等各环节严格监管,截至 5月31日,我省共有503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6736张,55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获证55张。我省经
14、过开展诚实守信企业评选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督促全省食品企业积极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批重点企业经过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认证,加强了企业食品安全的管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升质量保障水平,从源头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1.5电子商务平台广泛使用,企业信息化管理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云南省信息应用基础持续巩固,在电子商务平台方面,已培育出GMS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云南电子商务网、云南旅游电子商务网、云商汇、昆明电子商务网、昆明市农业信息网、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信息系统、云南省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第三方电子商务
15、中间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广泛使用,进一步加快了我省中小食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十二五”以来,国家强力推动“两化融合”,鼓励广大企业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重点大中型企业普遍实现了管理信息化,部分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先进管理系统,并建立了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产品营销体系,基本实现企业的管理信息化。2.存在问题2.1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我省食品工业长期以来是以烟草工业为主的单一的产业结构,烟草工业长期以来在云南食品工业中占到80%以上的比重,而农副产品加工业占到非烟食品工业的47.3%。我省生物、水能资源优势以及特色优
16、势农产品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食品工业产品仍以初级加工为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方便型、功能型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工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2.2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强,多数骨干食品产业产品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使得食品工业企业生产效益受到影响,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多数食品工业企业都存在生产规模偏小,生产设备落后的问题,大部分中小食品企业竞争力弱,行业“小、散、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为落后,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够,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深层、长远的认识。2.3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仍较薄弱。 全部食品工业R&D经费9.3亿元
1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35%,R&D项目325个,大多数中小食品企业对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应用不够重视,技术改造与创新投入的欠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从企业组织结构看,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差,特别是大量规模以下的小企业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较差、品牌意识淡薄、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形势的要求。2.4食品产业链建设尚需加强。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缺乏稳定的优质原料基地,分散农业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不适应加工业发展的要求,食品加工与农业之间的联系当前处于简单的初级供给阶段。相应的农产品品种改良和品质的提高与市场消费和食品加工的
18、有机结合还很不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食品加工制造、农产品生产与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形成。2.5产业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围绕食品工业发展的社会化流通和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冷链物流网络发展相对落后,大宗食品原料储备、电子商务、贸易和加工配送体系不完善,围绕骨干食品企业的配套协作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1.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已进入密集创新和产业振兴时代,全球食品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食品产业布局的全球化、区域化成为必然趋势,这些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食品工业的
19、发展。食品跨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经过资本整合,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垄断及人才的争夺,将人才、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采用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手段实现食品工业重组,这些也对竞争力相对较弱的食品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2.国内形势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按照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年均GDP增速不低于6.5%。国内食品工业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将需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构产业格局。一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将进一步经过产业重
20、塑与升级来打破原来各省各自为政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重新构建,在各个节点上形成产业同盟,各自形成比较优势。二是在“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继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制约,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已成为中国长期的主要任务。四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食品科
21、技交叉融合,不断转化为食品生产新技术,如物联网技术、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等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营养与健康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催生了传统食品工业化、新型保健与功能性食品产业、新资源食品产业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五是随着人口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城乡居民消费正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食品消费将进一步多样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继续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3.我省食品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是重新构建产业格局。在新常态下,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22、,是重塑中国经济动力的关键所在。我省食品工业也将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和规划,围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打造云南经济升级版,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我省食品工业将把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放在更重要位置。二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将促进完善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区域产业分工互补,形成合理分工、衔接配套的产业布局和层次有序的产业链条,联手推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布局匹配、衔接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我省经过大通道、大通关的建设,将会带动大物流的发展,使云南传统产业非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发展,同时把食品工业的优势向南亚、东南亚市场转移。三是“中国制
23、造2025”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为食品企业提高低能耗的智能化机器装备水平提供了可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生物技术、冷链物流、互联网等技术也将进一步渗透到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质检、消费的各个环节,这些先进技术必将促进我省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是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建立了史上最严格的食品监管机制,要求食品企业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完善追溯、召回制度和全过程监控的管理体系对我省食品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五是“十三五”期间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阶段,省政府将从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强化扶持,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将为高原特色农业孕育新的发展机遇。(三)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十三 食品 医药工业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