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docx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节水优先是针对国情水情,着眼永续发展做出的关键选择,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方针。“十四五”时期,明确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节约用水的战略任务。根据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规划,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行业领域节水控水、节水管理体系
2、框架,形成了“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为了与全国“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一致,将规划报告名称确定为“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成效“十三五”以来,立足水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国家节水行动及实施方案为统领,积极构建节水管理体系、加快建设节水基础工程、加强节水示范引领和市场培育,规划目标较好完成,全市初步形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提高。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围绕推动高质量
3、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用水效率。用水总量由2015年的79亿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70亿立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用水量分别为28立方米、24.5立方米,低于全国的57.2立方米、32.9立方米;人均用水量由2015年的262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219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5年的339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19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4799增加到0.5037;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7%,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8.78%。节水管理体制初步构建。在市水利局单设全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督导考
4、核全市节水工作;全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牵头建立起由17个市级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城镇生活节水,强化政府对节水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印发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节水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市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将节水工作纳入市级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目标,压实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节水主体责任。全市26个区县建立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纵深推进节约用水工作。节水制度机制逐步完善。修订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水资源管理条例,印发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节水评价制度,近300个水利、采矿、能源、建材等
5、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健全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制(修)订发布1000余个用水定额,基本涵盖城镇、农村生产生活主要领域和行业。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全面落实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32个区县(含高新区、两江新区)建立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制度,改革面积近500万亩,占总耕地的14%。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将377家重点用水户纳入三级重点监控用水户名录,监控水量占全市用水量的11 %;将3355家河道外取水户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占年度计划用水量的62%;将1008户公共供水管网内非居民用水户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占年度计划用水量的38%。节水基础工程稳步推进。推进节水型
6、城市建设,全市中心城区(含高新区、两江新区)达到国家城市节水级标准;完成7个大型灌区、40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任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47万亩,占总耕地的29.5%;节水灌溉面积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分别达396.98万亩和141.17万亩,分别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37.9%和13.5%;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片7000余亩,推广池塘“一改五化”技术150余万亩,示范区节水减排60%以上。印发工业节水技术推广目录,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推动火电、钢铁、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组织实施52项市级节水技术改造和清洁化改造项目,年节约水量210万立方米以上。完成
7、管网改造1410km,一户一表和二次设施改造累计超过92万户;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开展区域性系统再生水利用示范建设。节水载体示范效应初显。创建各类节水型载体3659个,其中:节水型生活服务业单位占79%、节水型居民小区占16.3%、节水型企业占4.7%。市县两级具有独立物业管理的水利机关全部建成节水标杆单位,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率55.3%,平均节水率约30%;6家公共机构评选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评选出17家市级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节水市场培育取得突破。认证节水产品企业9家,发放节水认证证书36张。建立全市坐便器制造、销售企业数据库和抽查人员管理库,对34.9万台民用水表开展
8、强检用水计量器具检定。引导推动合同节水,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7个,包括5所高校、1所中学和1家医院,平均节水率20%以上;工商大学合同节水管理案例入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表1-1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1用水总量控制亿m3799770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2937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614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47990.500.5037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108.786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90.7“十三五”末,已初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高质量持续发展
9、要求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严控制,科学构建节约用水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节水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总量强度双控”,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和增量;深节水,健全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加强用水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实施重大节水项目,建设节水载体,积极培育节水产业,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促循环,推进企业和园区开展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促进串联用水、分质用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再生水,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展区域性系统再生水利用示范建设,推进新建公共建筑中水回用设施建
10、设,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比例。第二节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期。地区经济圈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部署叠加区,对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节水优先,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高效转变,把经济活动限定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因水而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水是破解复杂水问题的关键举措。虽然境内江河众多,过境水资源丰富,但仍存在当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小、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比较困难、工程性缺水突出等特点,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属中度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的发
11、展,新老水问题交织,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旧复杂。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节水优先,就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治理、保护过程中,将节水放在首位,通过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从总量上减少水资源消耗;通过提升用水效率,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通过节水实现减排,减轻对水生态、水环境的损害,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复杂水问题,保障水安全。节水是筑牢上游生态屏障的有效途径。地处江上游和腹心地带,指出具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础,要建设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长,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12、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生态,要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各领域全过程节水管理,大力推动工农业生产节水增效,扩大生态用水空间,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节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面临更大的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依托低成本要素投入促进快速增长的老路,必须走集约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不高,水资源短缺瓶
13、颈制约仍然明显。通过节水,推动用水方式转变,淘汰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和产能,促进调整经济结构和完善经济发展方式,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高质量发展。节水是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理方面,迫切要求健全全市节约用水相关法规制度体系、标准定额体系,加强财税支持和金融扶持,保障和提升水资源环境治理能力;在综合治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全市节约用水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落实水资源环境治理各类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水资源环境治理效能;在源头治理方面,要求强化全市节约用水监测能力建设,推进节水信息化建设,加强关键节
14、水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创新示范节水管理模式,提升水资源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节水是形成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基本需要。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迈向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先进,制止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必然趋势。从水的角度看,节水的水平、用水效率的高低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文明程度的体现,节水是文明社会、文明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节水贯穿于生产生活各领域全过程,涉及到各地、各单位、每个用水者,必须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从根本上调整人的用水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把水资
15、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严双控、夯基础、建体制、强能力、树意识”为目标,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节水”、“把节水落实到用水各环节中”的工作理念,立足水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国家节水行动和实施方案为统领,将节水作为节能减排和水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以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助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市生态文明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基本原则一、坚持绿色发展,做到节水优先。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筑牢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按照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地区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
16、“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助力合理布控城镇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各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法治建设、落实刚性约束、完善定额标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奖惩体系、实施监督考核,组织协调政府、部门、社会各方协同节水。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化水价改革、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合同节水等手段,
17、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节水。三、坚持系统谋划,实现重点突破。立足“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和全市水资源禀赋条件,统筹协调城镇、农村各区域,农业、工业、生活各领域,取、用、耗、排各环节,法规、行政、技术、经济各手段,示范、引导、约束各措施,坚持底线思维,研究识别节约用水主要问题,科学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措施,推动主城核心区、主城新区缺水地区和两群城区等重点区域,工业节水领域、城镇输供水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宣传引导示范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四、坚持宣传引导,推动示范引领。提高对节约用水宣传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结合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加强
18、顶层设计,增强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统筹谋划节约用水宣传的对象、方式、频次、内容、效果,带动全民提升节水认识、普及节水知识、养成节水行为。以节水型城市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载体建设为抓手,引领各主体推进节约用水,示范引领全民主动节水、自觉节水。第三节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市节水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监管能力明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形成“全域、全业、全程、全面、全民”节水新局面。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00亿m3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地区工业增加用水量较2020年均降低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
19、数提高到0.51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2%以上,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达到1.5亿m3。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高效的节水管理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5.58亿m3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西部领先、国内先进,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建成我国南方地区节水增效型标杆城市。表2.3-1“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主要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1用水总量亿m370100约束性2单
20、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1%-15约束性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2%-15约束性4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0370.515约束性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792预期性6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3%8.7810预期性7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含尾水发电)4亿m30.661.5预期性8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率%3050预期性9市级节水型城市创建率%1340预期性10节水载体建成率重点用水行业5年用水量10万m3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水型企业覆盖率%100预期性公共机构6节水型单位建成率%50%的区级机关和20%的区级公共机构全部市级公共机构和区县级政机关、70%的区县级其他公共机构预期
21、性注: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202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比率。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比率。3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市公共供水总量和有效供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根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对实际漏损率进行修订,按照修订值进行评价。4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含尾水发电):主要指污水处理厂尾水、雨水、矿井水等用于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生态补水、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5重点用水行业:指火电、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化工、食品7大行业。6公共机构: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22、和团体组织。第三章区域布局第一节主城都市区主城都市区地处中部和西部,区域发展定位为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地区经济圈核心引擎,建成全市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区域幅员面积占全市的34.9%,耕地占全市的46.0%,常住人口占全市的65.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7.0%,人口密度736人/km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1万元/人;区位条件好,地形条件优,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强,但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仅685m3/人,过境水资源又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复杂交织,璧山、铜梁等西部地区尤其突出。立足区域基础条件和发展要求,坚持
23、“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持“节水、减排、治污”并重,高标准落实“建成全市产业升级引领区”的定位要求,严控区域产业准入,加快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以“园区建设”为龙头,形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特色分明、效能凸显、管理先进的示范园区;抓住构建主城都市区现代水网的契机,将再生水纳入本地水、过境水和外调水的一体化配置格局,探索研究再生水利用的制度、机制、标准、方式,领航全市再生水利用;着力提升城镇节水精准管理水平,持续实施城镇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完善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DMA),完善节水统计制度,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以“创建节
24、水型城市和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大加快节水载体创建,示范带动全市,标杆引领全国;持续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乡村产业兴旺发展;顶层谋划节水宣传,常态化高标准落实节水宣传措施,用好“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地区经济圈核心引擎”窗口效应,扩大全民节水意识培养覆盖面和提升节水知识普及率;加大节水投入,加强节水基础研究,培育节水市场,推动全市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法规标准、制度监管等节水管理体系。第二节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北城镇群地处和秦巴山区,区域发展定位为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和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区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四五 节水 社会 建设 规划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