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doc
《《中考物理总复习》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D.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答案】D【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目前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A选项中,原子比分子小错误B选项中,太阳系比银河系小错误C选项中,电子比分子小错误故选D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升高B.打开香水瓶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高温的铁水具有内能,低温的冰块没有内能D.海边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答案
2、】B【解析】解答:A.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料放出的总能量的百分比。冒“黑烟”说明燃烧不充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就小,所以效率降低,故A不正确;B.打开香水瓶闻到香味是因为香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原因,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C错误;D.海边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一定质量的海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白天,阳光照在海面上,水的温度在升高的同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海边附近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晚上,气温降低,海水的温度在降低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海边附近的温度不致降得太低,
3、所以海边昼夜温差较小,故D错误;3.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解析】【详解】A甲图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A错误;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是内燃机的排气冲程,故C错误;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物体间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A.B.C.D.【答案】C【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力,如:脚踢球,脚也感觉疼,划船时,浆向后用力推水,水反过来向前推浆,使得船向前运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正确;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有力的作用,如: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磁铁吸引铁钉等,故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个物体的形状改变了,说明它一定受到了力,同样,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也一定受到了力,否则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故正确;竖直上
5、抛的物体离开手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此时物体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所以,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运动,错误。5.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答案】A【解析】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打四个玻璃杯时,酒上方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可以区别音调不同。A符合题意。选A。6.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
6、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A、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B正确;C、“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引吭高歌
7、”中的“高”指的是声音比较大,故是指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特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以及音色的应用,包含了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难度不大,容易解答7.小明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LED屏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关于LED屏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A、X形状的光源,颠倒后,形状和原来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明显的表现出上下颠倒的特性,故A错误;B、H形状的光源,颠倒后,形状和原来是一样的,所以不能明显的表现出上下颠倒的特性,故B错误;C、W形状的光源,左右颠倒后,形状和原来是一样的,
8、所以不能明显的表现出上下颠倒的特性,故C错误;D、L形状的光源,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后,形状和原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能明显的表现出小孔成像的特性,故D正确;故选D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实验题;实验探究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所以根据图形中字母颠倒后的形状分析即可判断点评:知道并理解小孔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
9、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fu2f,在屛上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时,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发光体在透镜甲左侧大于20cm远的地方(即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在透镜甲右侧1020cm远的地方(即一、二倍焦距之间)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
10、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发光体在透镜乙的焦点以外,一定能在透镜乙右侧焦点以外,即距离透镜乙右侧大于20cm的某处,得到一个实像,所以将光屏向右移,一定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放大的故选A故选A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观看“物理世界”四个字,观察到了图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物理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平面镜【答案】C【解析】放大镜利用了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后视镜利用了面镜的成正立
11、的像规律,由题意知,像是倒立放大的,故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故选C10.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B.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C.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答案】C【解析】A、可乐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355mL“可乐”质量约为360g是合理的,不符合题意;B、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同样体积的易拉罐质量较小,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是合理的,不符合题意;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
12、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并非利用了液体压强,符合题意;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说明该材料是可回收材料,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北方的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隔热性好C.密度小D.导电性好【答案】B【解析】【详解】寒冬,气温很低,露天自来水管内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很容易把水管胀破,也就是常说的“冻破”;包上发泡塑料后,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有效防止了寒气的入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故选B.【点睛】发泡塑料有细微的独立气泡结构,有效降低空气对流导致的能量交换,是热的
13、不良导体,传导热的能力很差,能起到保温的作用1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较宽B.菜刀刀刃很薄C.铁轨上铺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答案】B【解析】【详解】A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切菜刀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C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D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B。13.高速列车经过站台时,若人离铁道太
14、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人离列车比较近,列车的速度很大,造成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大大减小,人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一个推向列车的力,会造成事故。故选:B。14.下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一般的水能导电),电路中()A.绿灯亮,红灯不亮B.红灯亮,绿灯不亮C.红灯和绿灯都亮D.红灯和绿灯都不亮【答案】B【解析】
15、容器中水的高低相当于控制电路的开关当水位没有到达A时,电磁铁没有磁性,此时衔铁与绿灯的触点接触,绿灯亮;当水位到达A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就会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与绿灯的触点断开,与红灯的触点接触使红灯所在电路接通,此时绿灯不亮,红灯亮,故选B15.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A.总功减少,额外功增多B.机械效率提高,机械做功加快C.功率变大,机械做功更多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机械做功多少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大小机械效率高指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大,或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小功率
16、大小指机械做功快慢机械做功多少、机械效率高低、功率大小没有关系根据以上分析ABC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效率高低、机械功率、做功多少之间都没有直接的关系,知道其中的一者,不能推知其他两者此处学生容易混淆。二、理解与应用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中考 物理 复习 山东省 淄博市 2019 年中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