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中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一、填空题1.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_极,地磁场的_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答案】 (1). 南 (2). 北【解析】【详解】1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南极。2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频率为 256Hz 的A 音叉和频率为 440Hz 的B 音叉中_ (选填“A”或 “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答案】 (1). 振动 (2). B【解析】【详解】1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
2、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B音叉声音的音调比A音叉音调高。3.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_的。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突然停止运动,乘客由于_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答案】 (1). 静止 (2). 惯性 (3). 运动状态【解析】【详解】1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和汽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2当汽
3、车突然发生碰撞而停止运动时,由于阻力作用,车身停止运动,而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所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箱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_而张开。【答案】 (1). 负 (2). 排斥【解析】【详解】1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与毛皮摩擦过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与丝绸摩擦过的玻
4、璃棒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为6,电源电压不变。把“6V 3W”的小灯泡接在 AB间,CD间接电流表,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_V,电流表的示数为_A。如果把这个小灯泡接在CD间,AB间接电压表,闭合开关S,若灯丝电阻与正常发光时相同,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V。【答案】 (1). 6 (2). 1.5 (3). 2【解析】【详解】1灯泡接在AB之间,电路为并联电路,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压为灯泡的额定电压 6V。2电流表接在CD之间,测量干路电流,其中R
5、0的电流小灯泡的电流为所以干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5A。3改换电路后小灯泡和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小灯泡的电阻串联分压可得并且由此可得,电压表的示数为2V。6.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示例】问题: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 猜想: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问题:_;猜想:_。【答案】 (1). 如果水凝固点
6、变低,会更容易结冰吗? (2). 凝固点变低,冬天会更难结冰【解析】【详解】12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水的凝固点,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是否会更容易结冰;然后作出猜想,凝固点变低,即凝固的温度变低,那么水要降低更低的温度才能结冰,所以冬天会更难结冰。二、选择题7.“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的形成属于( )A. 凝固B. 液化C. 凝华D. 升华【答案】C【解析】【详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瓶盖起子B. 食品夹C. 起钉锤D. 核桃夹【答案】B【解析】【详解】
7、A支点在瓶盖边缘,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A项不合题意;B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较短,是费力杠杆,选项B符合题意;C支点是锤子与地面的接触点,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C项不合题意;D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D项不合题意。故选B。9.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以下所述的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A. 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B. 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C. 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D. “天眼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答案】D【解析】【详解】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月球上行走的“玉
8、兔”月球车、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都在太阳系内,“天眼 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在太阳系外,故脉冲星离地球最远。故选 D。10.如果家中有人触电,在不能立即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可以用一些物品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下列物品中不能使用的是( )A. 木擀面杖B. 橡胶手套C. 铝拖把杆D. 塑料凳子【答案】C【解析】【详解】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绝缘棒将导线挑开ABD木擀面杖、橡胶手套、塑料凳子都属于干燥的绝缘体,可以利用它们来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故ABD不符合题意。C铝拖把杆是导体,会使施救者也触电,故不能使用;故C符合题意。故选C。11.关于能
9、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B. 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 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D. 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答案】B【解析】【详解】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A正确,不合题意;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符合题意;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为3×108m/s,速度相等,C正确,不合题意;D超导材料电阻为零,如果用超导材料制成输电线可以降低损耗,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频闪照相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记录了竖直下落的小球每隔相等时
10、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B. 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C. 小球的重力在 ab 段做功比在cd 段多D. 小球的重力在 ab 段做功比在 cd 段多慢【答案】D【解析】【详解】A小球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B不计空气阻力时,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大小不变,故B错误;Cab段长度小于cd 段,重力相同,做功大小与下落距离成正比,ab 段做功小于cd 段,故C错误;Dab段做功小于cd 段做功,而所用时间相等,所以ab段功率小于cd 段做功,故D 正确。故选D。13.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入盛
11、有甲、乙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正确的是()A. 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B. 木块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 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D.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答案】AC【解析】【详解】A两个木块均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且木块完全相同,重力相同,故浮力相同,A正确;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两个木块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排开液体重力相等,故排开液体质量也相等,B错误;C两木块上表面均未浸没,故下表面压力等于浮力,且下表面底面积相等,故下表面液体压强相等,C正确;D两木块浮力相等,但甲液体中木块浸入体积小于乙液体,故甲液
12、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当液面高度相同时,甲液体密度大,液体底部压强也大,D错误。故选AC。14.在科学晚会上,小明所在的科技小组示了一个“隔板推物”的节日,其原理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分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手推动甲线圈摆动时,乙线圈会随之摆动,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线图相当于电源,乙线圈相当于用电器B. 推动甲线圈摆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乙线圈随之摆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乙线圈摆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答案】AD【解析】【详解】A由题意知,甲线圈摆动的过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的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相当于电源;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中考 物理 复习 精品 解析 2020 河南省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