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中考问题(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中考问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中考问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初中阶段,学过的力热电光磁知识体系中涉及的物理学史很多。知道历史上物理学家的国籍、发现的规律对于深入学习意义重大。这些知识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不可或缺的养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难得的素材。下面列出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1.沈括:中国北宋时期科学家,论述了固体传声规律。2.牛顿:英国物理学家,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发现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3.墨翟:中国人,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4.爱因斯坦:提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5
2、.布朗:1827年,布朗(苏格兰)发现布朗运动。6.摄尔修斯:瑞典科学家,制定了摄氏温标。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科学家,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点)8.笛卡尔: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9.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10.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11.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定律;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13.托里拆利: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14.
3、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15.库仑:法国物理学家,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单位用库仑的名字命名。16.伏特: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电压表,电压单位用伏特命名。17.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发现欧姆定律,后人把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命名。18.瓦特:英国物理学家,发明蒸汽机;电功率单位用瓦特命名。19.焦耳: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功和能量的单位用焦耳命名。20.沈括:北宋物理学家,首次发现指南针和地磁偏角及凹面镜的焦点。21.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
4、与电流方向有关),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22.安培: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电流单位用安培命名。23.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4.赫兹:德国物理学家,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为了纪念他发现电磁波,将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25.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1897年,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枣糕”模型。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发现质子,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例题1】(2020河南)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_极,地磁场的_极在地理
5、的南极附近。【答案】(1)南 (2) 北【解析】(1)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南极。(2)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对点练习】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他博阅群书,后来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其中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求解_的_原理,就是他发现的。【答案】浮力 阿基米德。【解析】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
6、几何原本。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其原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杆命题,给出严格的证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例题2】(原创)我们学过许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以表示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所做贡献的纪念。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用下列哪个科学家名字来命名的 ( ) A.焦耳 B.阿基米德 C.牛顿 D. 高斯【答案】A 【解析】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这里热量的国际单位为焦耳,所以A符合题意。【对点练习】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
7、以其名字命名压强的单位的是 ( ) A.瓦特 B帕斯卡 C.阿基米德 D.焦耳【答案】B 【解析】A.机械功率、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B.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C.初中阶段没发现哪个物理量的单位用阿基米德做单位;D.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例题3】(2020河南模拟)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答案】D【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8、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符合题意。【对点练习】发现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解释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联系的物理学家是()A.奥斯特 B法拉第 C欧姆 D安培【答案】B 【解析】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故A错误。B.法拉第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B正确。C.欧姆是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故C错误。D.安培是发现了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与线圈内电流方向之间的联系;故D错误。【例题4】(2021安徽模拟)在科学探索的道
9、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知识园地、科学的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下列关于物理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提出了相对论学说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C 【解析】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种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故B错误;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C正确;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生磁现象,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对点练习】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
10、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答案】D【解析】A.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A错误;B.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故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在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11、下,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故C错误;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的方法,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D正确。一、选择题1.(原创题)爱迪生常想声音能使细针颤动,反过来针的颤动能否变成声音?在1877年12月6日,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他发明留声机的过程用到的物理科学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逆向思维法,C.模型法 D.类比法【答案】【解析】爱迪生自强不息,方法得当,一生在专利局的发明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问世。他常想声音能使细针颤动,反过来针的颤动
12、能否变成声音?正是采用正确的逆向思维的方法,在1877年12月6日,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1879 年10月研制出电灯,另外蓄电池,电影等都是爱迪生发明的。2.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 )【答案】D【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托里拆利【答案】C【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13、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得到的。4.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物理量单位。电流的单位是用下列哪位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A法拉第 B帕斯卡C牛顿 D安培【答案】D【解析】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国际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致使发动机的诞生,法拉第不是电流的单位;故A错误;B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B错误;C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D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D正确
14、。5.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D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答案】C【解析】杠杆平衡原理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重增大,则重和本的乘积就增大,要让权和标乘积增大,权不变,标必须增大,也就是权向A移动。6.(2020黄石模拟)为了纪念其在能量转化中发现守恒思想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和能单位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 B焦耳 C安培 D欧姆【答案】B 【解析】A牛顿是力的单位;故A错
15、误;B功和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故B正确;C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D欧姆是电阻的国际单位;故D错误。【点拨】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功和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7.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水的深度 B水的体积 C水的质量 D水的密度【答案】A【解析】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
16、路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虽然管很细,但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8.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导体中电流,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导体而言,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并于1827年在动电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E(S表示导体中的电流;E表示导体两电压;表示导体对电流的传导率,简称电导率)。关于这一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不同的导体,给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率成反比B对于不同的导体,如果
17、通过的电流相同,电压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C电导率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作用D电导率的大小是由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的【答案】C【解析】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由题知,导体中的电流S与导体两电压E成正比,即S=E,表示电导率;A.由S=E可知,在电压相同时,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故A错误;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压与导体的电导率无关,故B错误;C.由S=E知,电压E一定时,通过的电流S与电导率成正比,所以电导率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能力,故C正确;D.电导率是导体对电流
18、的传导率,电导率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9.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位里程碑式的巨人,以下四位物理学家在物理史上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法拉第 焦耳 欧姆 牛顿A.迄今为止名字未被用作物理量单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B.与其他三位物理学家国籍不同的物理学家焦耳C.运用逆向思维法而得到了电磁学重大发现的物理学家欧姆D.被誉为热学的奠基人,发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学家牛顿【答案】A 【解析】功的单位是焦耳、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力的单位是牛顿。初中阶段没发现那个物理量的单位是法拉第。10.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
19、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D【答案】C【解析】按照理论成立的先后顺序会议分析解答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后来伽利略提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答案为:C二、填空题11. (原创题)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_家,他曾说过:“给我一个_,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答案】物理学,支点。【解析】阿基
20、米德(Archimedes ,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12. (原创题)牛顿是_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的物理学家。我们学过的物理量_的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答案】英。力。【解析】牛顿(Isaac Newton,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
21、;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13. (原创题)高斯是_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_家
22、、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答案】德。天文学。【解析】高斯(Johann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他在天体运动理论(1809)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考虑到其他行星对智神星轨道的摄动,高斯改进了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中考问题解析版 中考 物理 复习 专题 58 初中 物理学 问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