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三光现象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物理总复习》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三光现象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三光现象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第三部分 光现象二实验专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1.(2020·安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 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 形成的;(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4)实验中,
2、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关系。2.(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
3、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3.(2020·青海)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1)我们选用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取两支完全相同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
4、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实验时应在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2020·武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_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
5、到的是_(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或“蜡烛A的像和蜡烛B”);(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 )5.(2020·苏州)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能/不能)呈现出像;(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6.
6、(2020·聊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和进行实验:(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面且_(只填字母代号)。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故有蜡烛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7.(2019
7、江西)公共场所中经常看到有人绕有兴趣地低头玩手机游戏,殊不知手机中还有很多其它功能。爱好物理的“620“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设计实验】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2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小华同学将棋子A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板一领帮忙移动棋子B,无能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B,小华都看不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
8、全重合。(2)把棋子A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B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的位置重合,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_关系。(3)实验中还需要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分析与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的大小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利用数学中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像与物关于镜面_。8(2019德州)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把光屏放在玻
9、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3.50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或“”)处。9.(2019绥化,28)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应选择 (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
10、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 (选填“偏高”或“偏低”)。10.(2019长春,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关系(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 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 。
11、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人看到蜡烛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丙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11.(2019枣庄,2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
12、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 图中的(选填“A1”、“A2”或“A3”)。12.(2019德州,21)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
13、”或“不变”)(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或“”)处。二探究光的反射时的规律1.(2020·福建)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123456入射角i15°30°45°60°70°80°反射角r15°30°45°60°70°80°(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
14、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人射角;(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_;(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的;(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2.(2019怀化,3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1)实验时,将光屏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
15、,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 两侧。(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 (答出一个结论即可)。3. (2020·龙东)(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6、,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4.(2019广东)(1)如图1所示,天平所称物体的质量是 g;如图2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2)请在图3中,作出光源E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E小珠利用图3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多组入射光EO
17、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用量角器测出i与r,多次测量结果如表,分析可知:在光的反射中, 。在图3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小海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4所示,但纸板与平面镜并未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在纸板 (选填“上”、“前”或“后”)。序号ir130°30°245°45°360°60°5.(2020·天水)“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
18、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选填字母符号)。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
19、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6.(2020·湘潭)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i30°40°50°60°r30°40°50°60°(1)图表中r表示 (选填“入射”或“反射”)角。(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2,把纸板NOF向后折,光沿EO入射在纸板NO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
20、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1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三.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1.(2019绵阳)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试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此现象说明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射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选填序号)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
21、正比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_(选填序号)。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2.(2019玉林,)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答案)第三部分 光现象二实验专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1.(2020
22、83;安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 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 形成的;(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关系。【答案】(1)玻璃板;反射;(2)虚;(3)相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中考 物理 复习 2021 考点 精练 专题 三光 现象 实验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