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26小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2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
2、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f小于9cm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4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是15cm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6下列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C显微镜成像原理图D近视眼成像原理图7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A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C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8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
4、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9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
5、大的烛焰像10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BCD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6、1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14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7、)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15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象中,不可能看到的是()ABCD16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
8、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17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18都江堰非常重视法治教育,在某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主题班会播放幻灯片时,小明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为让画面变大,他应该怎样调节()A幻灯片离镜头远些,放映机离屏幕远些B幻灯片离镜头近些,放映机离屏幕远些C幻灯片离镜头远些,放映机离屏幕近些D幻灯片离镜头近些,放映机离屏幕近些
9、19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10cmBf5cmCf8cmDf12cm2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1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
10、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22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
11、、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23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2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
12、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25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AAOBAF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26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AfBLCf+LDfL二填空题(共4小题)27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 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
13、要 ,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2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当他把烛焰移到焦点处时,移动光屏,竟然在光屏上也看到了烛焰的像,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是因为 。29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
14、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30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 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 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 10cm(选填“”“”或“”)。三作图题(共2小题)3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33在探
15、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 cm。(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放一个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
16、 (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34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的实像。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 (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
17、一个清晰的像。(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 (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填“凸“或“凹”)透镜矫正。35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
18、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 刻度范围内。(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 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6小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
19、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解答】解: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故A错误;B、当物距u3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C、当物距u8cm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故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
20、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D错误。故选:B。2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图甲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图乙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21、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f小于9cm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解答】解:AB、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f16cm,故AB错误;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uf,可以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
2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D。4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解答】解: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三轮冲刺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试题精选原卷+解析卷 中考 物理 复习 人教版 三轮 冲刺 透镜 及其 应用 试题 精选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96505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