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1教学资料.doc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1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1教学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1-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人心目中,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是一个概念,实际上这是有问题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很多东西都是短暂的,能够自始至终延续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经过历史的选择、发展,一步步延续到今天,应该说这一部分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将其称之为传统文化。它没有能中断,不是一时的、局部的现象。我们讲书法,为什么要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呢?书法看起来是简单的艺术活动,每个人都涉及到书法,因为每个人都写字,可这里有一个极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就是古今的差异。首先,在人群上,古代
2、书法家都是士大夫阶层,既有文学家、诗人,又有画家或者音乐家等等,许多人集各种才能于一身;而今天搞书法的只是社会中的一部分爱好者。其次,古代的士大夫位置很高,是统治的核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领导层,这些人的所思所想、审美追求及衡量标准都是具有重要导向意义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好恶,直接影响书法的发展,古代的一个名流,作品可能会影响一个时代;今天书法爱好者的作品拿出来,恐怕谁也影响不了。另外,就使用上讲,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播思想文化的一种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写字。可是古人对书法的认识,是把它当作非常高雅的活动来看待,也就是说书法一方面是记录语言的,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士大夫阶层把自己看得很
3、高,所以从一开始就赋予书法高雅的品格。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线索来看,最初中国人是很看重音乐的,音乐能直接取悦神明,所以中国古代乐论非常发达,汉代以前的音乐理论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非常成熟,框架也非常庞大,很了不起。这启蒙了中国文学艺术基本思想的形成,接下来就有了文论,之后才有书论。由此引发出历史上的许多问题。比如书法的审美直接影响了中国画,书论直接影响了画论,中国画论很多是从书论引过去的。中国古代有两种艺术:一种是行业艺术,它自始至终为少数人所掌握,这些人是专门的技术人才。绘画就是行业艺术。书法不同,它带有社会意义,因为文字是人人使用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是怎样把文学艺术纳入到日常生活
4、中去,并逐渐去关心它,阐发它的理论,使之直接用于实践的。书法的传统直接依附于文化的传统,并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阶段。今天,我要从四个方面讲述一下书法的不平凡。第一方面,自然与人的关系对书法的影响。在中国,任何一种艺术的审美都与自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从远古起,中国人就把自然作为图腾,崇拜它、歌颂它、畏惧它。自然对书法的影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它包含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从现有的材料看,汉字最初是从象形字发展而来,它有绘画的特点。字怎样写呢?古人讲是画成其物,随体诘屈客观事物长什么样,就照什么样画。所以书法的初期,如果我们把它叫做“书法”的话,显然是与绘画有关。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有一些
5、动物的图象,像马、牛、大象、羊等,非常像图画。早期的文字像图画,使用起来不便,一个字有多少笔,谁也不清楚,古人就觉得缺乏统一的规范,所以早在甲骨文时期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把繁复的部分删掉,使汉字有了笔画。笔画和笔顺对于书写来说是第一要素。如果是画字,我们不能说是笔画字,如果是写字,显然就需要是笔画字。这样即使用保守的算法,书法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也就是在对象形字进行简化的第一个阶段,文字进入书写阶段后,就有了书法艺术。文字从早期的象形,发展到后来的图案化,此时图案化的东西逐渐离开了象形,再往后发展,图案的感觉和象形中的图画的感觉已经不是一回事了。这样中国书法对自然的依托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6、原来直接描摹客观事物,直接取材于自然,后来就变成理论上的一种认识。古人讲:书照于自然,阴阳生焉,阴阳即生,形式出矣。讲得很简单,自然阴阳字型。实际上这是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它并不能准确地解释文字形体为什么不断变迁,再往后就发展到行草书、隶书、楷书的原因。行草书什么都不像,但人们对自然的热情没有削减。书法已不再象形,与自然美没有任何关系了,人们还是要用自然美来指导书法,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泛化的自然。这时不要它的形象,而要它的内在原理,就是今天西方人所说的“生命的形式”或“运动的形式”:找它内在的、彼此可沟通的原理。第二方面,书法中的秩序与抒情。书法从自然中来,表现自然美,但这不是无止境的。因为文字首
7、先是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它首先需要准确地在全社会通行,这就要求书法有统一的规范。中国人对最简单的事物也要求美,要求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写字就要求美。中国书法的章法、字形、行序都能总结出很多有规律的美,并屡屡被验证。这些美不是哪个人随意创造出的,它在早期几乎都是由群体创造的。大家多接触一点古代文字遗迹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惊人的相似。我们知道的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他的风格在隋代就已出现,不过他写得比别人好,技艺进一步提高了。西方人把这样集体的艺术行为叫做“集体无意识”,中国则不同,是集体有意识来追求这种东西。如果在早期,商周时期是无意识的,春秋以后则都是有意识地在追求文字美,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在追求
8、中产生的。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文字政策,有字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一件事就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文字一定要统一,书法也要统一。当时颁布三部字书,天下人都要按这个样板写,而且由于秦代的严刑苛法,写不好不行,所以政策便行之有效。汉代之后又接续下来,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历史上记载,有一官宦在给皇帝的上书中,马字少写了一笔,他发现后吓得一身冷汗,说:“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大家可以想一下,写错一字,就会有这么大的灾难,真是太厉害了。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和汉章帝两次颁诏,统一文字,采用皇帝诏书的标准字来衡量文职官员写文书的字。说得明白,你的字不标准,不如诏书的,有司议定罪名
9、,并“正举者”,推举他做官的人,也跟着一起论罪。古代的皇帝、皇后也能自觉地练书法。帝王们好书法自然不是为了求得仕途,他们写字就是为了美,为了提倡规范。在帝王的推动下,中国自汉代起就从上至下形成了书法热,比今天要热得多,其结果是从篆书到隶书一百年内就完成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标准,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形成了传统。书法文字得以形成传统延续至今,是由无数名家造成的,这些名家前赴后继,我称之为“楷模系列”;每个名家都有若干作品,我称之为“作品系列”;怎样学习作品,就是“技法系列”;怎样解释作品,就是“理论系列”。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无形中支撑中国书法的传统落到实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古人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