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 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沙漠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2. 当我们放寒假过春节时,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在()A. 放寒假B. 放暑假C. 放秋假D. 放春假3. 下列表示天气的用语是()A. 山雨欲来风满楼B. 全球变暖C. 南京四季分明D. 欧洲终年高温多雨4. 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A. 海洋B. 陆地C. 云区D. 天空5. 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A. 湿度、风力B. 气温、降水C. 气压、风力D. 风力、降水6. 一
2、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A. 正午B. 正午后的任一时刻C. 正午前后12时D. 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7. 如图所示,降水出现在()A. A地B. B地C. C地D. D地8. 下列关于学校(宿州市)所在地12月21日昼夜长短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昼长夜短B. 昼短夜长C. 昼夜等长D. 不确定9. 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游江西庐山,宿大林寺当时为农历四月初九,山上梨桃始花,作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你判断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 地形因素B. 纬度位置C. 海陆位置D. 洋流因素10.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B
3、. 聚落是乡村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C. 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D. 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历史上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新丝路正在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据此,读图,回答下列1115小题。11. 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区域中,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A. 中亚B. 南亚C. 东南亚D. 中东12. 图中序号所示地区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特征的是()A. B. C. D. 13. 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
4、道,但该地区却是世界上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宗教矛盾尖锐国家众多A. B. C. D. 14. 中东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印度教15. “一带一路”将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A. 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B.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C. 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D. 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读聚落分布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16.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 甲聚落B. 乙聚落C. 丙聚落D. 丁聚落17. 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
5、成发展的是()A. 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B. 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C. 水路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D. 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18. “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建有较完备排水系统”,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A. 北非地区B. 极地地区C. 东南亚地区D. 西亚地区读中国1月份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19. 图中四地处于阴雨天气的是()A. 乌鲁木齐B. 北京C. 昆明D. 上海20. 冬季在纬度较高的地区需要燃煤取暖,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形成雾霾,你认为下列城市冬季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 乌鲁木齐B. 北京C. 昆明D. 上海21.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均匀”的气候类型最
6、典型的地区是()A. 欧洲西部B. 亚洲南部C. 亚欧大陆中部D. 欧洲南部22. 我国驻巴西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应该优先熟练掌握的外语是()A. 法语B. 葡萄牙语C. 阿拉伯语D. 西班牙语23. 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张裂拉伸而形成的是()A. 地震B. 红海C. 火山D. 山脉24.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A. 宿州市地图B. 安徽省地图C. 中国地图D. 世界地图25. 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A. 人口多少B. 经济发展水平C. 开发历史早晚D. 军事力量强弱26. 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下列标志是世贸组织的是()A. B.
7、 C. D.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2728小题。2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下降C. 淹没沿海低地D. 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28. 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A. 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B. 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C. 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D. 大力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0分)29.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北京冬奥会将在2022年2月
8、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1)读图1,中国首都北京的纬度是 _,经度是 _。(2)读图1,湖南省位于 _(低、中、高)纬度,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_。(3)读图2,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地球公转的位置在 _之间(填数字),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30.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降落。结合图1、图2和图3,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发射到返回,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轨迹位于 _(填序号)之间,西安的白昼变化规律是
9、_,这时我们宿州的白昼变化规律是 _。(2)据图2分析,该图最可能是 _(节气)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_。该节气时,阳光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_(填序号)位置。(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_,据此判断图2中甲地此时正值 _(日出、日落)。乙地该天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4)据图3分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图中A地)发射,该地属于 _气候;航天员聂海胜、汤洪波的家乡位于B气候区,飞船发射期间两人家乡的气候特征是 _;航天员刘伯明的家乡位于C地,该地属于 _气候。3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合力共筑免疫屏障。读世界新冠疫苗生产企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0、1)读图,世界新冠疫苗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 _(“南半球”或“北半球”),在非洲、欧洲和北美洲中,疫苗生产企业较少的大洲是 _。(2)疫苗运输要求低温、时间短,我国支援非洲新冠疫苗的最佳运输方式 _(“航空运输”或“海洋运输”)。(3)中国援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的互助合作,称之为 _(“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 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 26 左右,年降水量 2 000 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故选: B 。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
11、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要识图记忆 2.【答案】B【解析】 解: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而且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当我们北半球是寒假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因此南半球应该放暑假 故选: B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2. 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
12、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A【解析】 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选项 A 描述的是天气,选项 BCD 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 A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B【解析】 解: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
13、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故选: B 。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 本题主要考查对卫星云图的判读。注意在卫星云图上颜色深浅不同,含义也略有不同。 5.【答案】B【解析】 解: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降水。根据题意。 故选: B 。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 6.【答案】D【解析】 解:一天中,最高气温
14、一般出现在下午两点钟,也就是 14 点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 D 。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 此题考查知识点较简单,要牢记 7.【答案】B【解析】 解:读图可得, B 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该地降水多。 故选: B 。 根据空气上升运动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一般在气温较高,比较炎热的赤道地区,容易形成对流雨;地形雨是湿润气流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爬升”,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锋面雨是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比较轻,被冷空气“抬升”,形成降水。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15、 本题考查地形雨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地形雨的形成过程,读图解答即可。 8.【答案】B【解析】 解: 12 月 21 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江苏省的宿迁昼短夜长。 故选: B 。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 3 月 21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该题
16、考查的是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A【解析】 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9. 根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描述,山下桃花落了,而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由此看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也是形成“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故选: A 。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0.【答案】A【解析
17、】 解:聚落的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选项 BCD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和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1115.【答案】C、A、C、B、D【解析】11. 【分析】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
18、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东南亚各国华人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约 600 万;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约占 76% 。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居民特点,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解答】 解: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 故选: C 。12. 【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本题考查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牢记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安徽省 宿州市 埇桥区七 年级 期末 地理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