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25 透镜问题(解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25 透镜问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25 透镜问题(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25 透镜问题一、透镜作图1.透镜的三条基本光路(1)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凸透镜焦点。(2)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轴射出。(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发散射出,发散射出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凹透镜焦点。(4)沿着凹透镜右侧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轴射出。2.会分析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含义。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见表格)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u=f不成像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
2、大镜2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深刻理解(1)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在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2)2f是成放大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U=2f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越小,像越大,像距v也越大;物距u越大,像越小,像距v也越小。(4)根据u和v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5)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6)可以这样记忆理解: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
3、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三、近视眼与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对于近视眼,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其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需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对于远视眼,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需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例题1】如图
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fu8cm2f,解得,4cmf8cm,v15cm2f,解得f7.5cm,焦距范围:4cmf7.5cm,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此时u8cm+7cm1
5、5cm2f,v15cm7cm8cm,fv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D错误,B正确。【例题2】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例题3】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
6、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答案】缩小;照相机;近视眼。【解析】(1)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判断其应用;(2)知道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同时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做出判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物距变大,则像距会变得更小,即像更靠近凸透镜。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7、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度数合适的眼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说明这个镜片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因此,他放置的应该是矫正近视眼的凹透镜片。【例题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答案】0.05;变小【解析】(1)由图像可知,当物距:u10cm时,像距:v10cm,即uv,焦距:,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
8、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m以内;(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即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所成像变近,像变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小【例题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
9、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答案】(1)10;小于;(2)右;变大;(3)靠近。【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当u=v=20c
10、m时,蜡烛成等大的实像,这时u=v=2f,所以f=10cm,即凸透镜A的焦距是10cm。设凸透镜B的 焦距为fB,由图丙知fB30cm2fB,所以15cmfB30cm,所以凸透镜A的焦距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2)原来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蜡烛右移5cm后,物距变为25cm,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像距比原来更大,所以像将变大;(3)图丙所示实验中,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与幻灯机的工作原理一致;把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远视眼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通过透镜B成像的是蜡烛的放大的虚像,像的位置在蜡烛的左侧,要想还在原来的装置上成像,需要蜡烛靠
11、近透镜,使其通过远视眼镜所成的放大虚像在原来蜡烛的位置上。一、选择题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上面的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副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答案】A【解析】由图11可知,甲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所以物距小于甲的焦距20cm,大于乙的2倍焦距,可以得出乙的焦距小于10cm,结合四个选项,故选A。2.如图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25 透镜问题解析版 中考 物理 复习 专题 25 透镜 问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