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地址的故事》导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每日听书《地址的故事》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日听书《地址的故事》导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每日听书 |地址的故事街道名称和门牌号码,最初是怎么出现的?原书亮点1、地址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地址的知识却较少有人关注。本书作者戴尔德丽走访了五大洲,调查了十几个国家的地址系统,为我们填补了这块知识空白。2、在本书中,你不仅能了解到现代地址系统的起源,更能从地址这个小切口,看到人类社会运转的大逻辑。地址是一个现代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人类是一个定居的物种。听书亮点1、解读人邓一丁为你整理了原书中最主要的两大信息点:现代地址系统的起源,以及地址的用途。2、通过听书,你将了解到:地址早期曾用于征兵和税收;地址是现代人享受各项社会福利的前提;发展中国家
2、的经济增长有赖于完备的地址系统;遗传病学家最早通过追踪地址发现了霍乱传播的途径。书籍信息:书名:地址的故事副标题: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原书名:THE ADDRESS BOOK:What Our Street Addresses Reveal About Identity, Race, Wealth, and Power作者:美 戴尔德丽马斯克译者:徐萍、谭新木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年:2022-1页数:360定价:68.00 元装帧:精装ISBN:9787552036596内容简介街道地址有什么用?这是个少有人想过的问题,即使有人思考,大多也会认为街道地址的作用是
3、保证准确投递邮件、让人们收到包裹,或者让旅行者不会迷路。地址的故事告诉我们,地址在历史上扮演了更深刻、更复杂的角色:给单个房屋编上号码的做法始于 18 世纪的维也纳,当时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导人玛丽亚?特蕾莎下令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臣民在城市中能够找到方向,而是为了征税和征兵;19 世纪的伦敦,约翰?斯诺博士利用该市刚创造的房屋编号查明了一次霍乱流行的来源和传播路线;作者还对印度、韩国和爱尔兰的地名进行考察,追溯这些国家创建、纪念和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街道名称的不同方式本书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街道地址为什么这么重要?”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城市中走访和
4、搜集资料,研究人们如何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这种描述说明了什么。这些令人着迷的人物与历史,揭示了街道名称、房屋编号怎样与人们的身份、阶层、种族有关,为什么它们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它们关系到命名的权力、隐瞒的权力并且决定谁重要谁不重要的权力,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何在。作者简介戴尔德丽马斯克(Deirdre Mask),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学院,曾就读于牛津大学,之后回到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并担任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她在爱尔兰国立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她经常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卫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曾在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现和丈夫、女儿住在伦敦。前言你好,
5、我是邓一丁,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给你解读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名叫做地址的故事。地址,就是你点外卖,或者收快递的时候,要填的那一长串的信息:某省某市某街道,几楼几号几单元。说到地址的作用,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也就是让快递小哥能找得着你,就是这么的平平无奇。那今天的这本地址的故事,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讲呢?我们来看这本书的副标题,有点长啊,叫做“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我这么一念你就明白了,这个副标题讲的是人的身份和地址的关系。比如说,今天的有钱人住在高档的小区里,古时候有地位的人住在气派的官府里,在一些国家的历史上,不同种族的人住在不同的街区里。人的身份和他们居住的地址,往往是绑
6、定在一起的。所以,有时候,你从一串地址上,就能解读出关于种族、财富和权力的信息。这一点好理解。不过,读完了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的副标题只能涵盖书里一小半的内容。这本书里还有相当的篇幅,讲的是现代各国通用的地址系统,也就是街道、门牌号、邮政编码这些东西,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另外,除了和人的身份挂钩,地址还有非常丰富的用途,有些可能是你没想到的。比如,地址可以让印度贫民窟里的孩子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英国的医生最早靠追踪地址,发现了霍乱传染的途径。这些关于地址的故事,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分钟里,我都会讲给你听。而且,除了这些有趣的知识,这本书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新视角:从地址这类不起眼的东西出发,
7、只要把功课做足,就能触碰到很多深刻的问题,看到人类文明很多基本的逻辑。听完这本书,你也可以试试,找一件你从前没怎么注意过的东西,研究一下它的来历。你可能也会得到很有意思的启发。接下来,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她叫戴尔德丽,是一个美国人。从她的经历上来看,戴尔德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霸。她曾经在哈佛、牛津这些顶尖的世界名校读过书。毕业后,戴尔德丽在哈佛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当过老师,还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卫报这些很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过不少作品。戴尔德丽的好奇心很强,平时有什么问题,都喜欢刨根问底地做一番调查。有一天,她从一个权威机构的网站上了解到:世界上大多数的家庭都没有街道地址。这让戴尔德
8、丽感到非常意外。真的有这么多人没有自己的地址吗?没有地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另外,我们今天采用的地址系统,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于什么原因被发明出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戴尔德丽开始了她的调查。她从美国老家开始,一路调查了五大洲十几个国家,写成了这本地址的故事,算是把地址这个东西讲了个明明白白。接下来,我分两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两个部分分别回答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现代的地址系统是怎么来的?第二个问题,地址到底有什么用?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就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现代的地址系统是怎么来的?要想回答现代的问题,我们得先看看古代的情况。在古代世界上,人们有没有自己的地址呢?有归有,但是很模糊。假如
9、你回到古代,随便逮着一个人,问他:“你家住在哪儿?”他通常都会告诉你一个行政区划上的概念。比如,你逮着的这个人是曹操,他会告诉你:“我是沛国谯县人。”你逮着的是曹雪芹,他会告诉你:“我是江宁府人。”但是你再往下问,让他说得再具体一点,精确到他们家房子的位置,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他顶多能说出一个大致的方位,比如“家住城南边,离城隍庙不远。”你进了城,还得一路打听,才能找得着。这是中国古代的情况。西方古代的情况也差不多。地址的故事这本书里举的例子是罗马。在古代世界,罗马算是一座很大的城市,鼎盛时期的人口有100万左右,全城的街道连起来,长度将近100公里。但是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这将近100公里
10、的街道,绝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名称。也就是说,古罗马人没法像现代人一样,说清自己家住在哪一条街道上,更别提门牌号码了。那古罗马人要怎么描述一个地方的位置呢?有位古罗马的剧作家写了一部喜剧,里面有段问路的对话,大致是这么写的:A对B说:“你知道某某家怎么走吗?”B回答说:“我知道啊。你沿着这条路走到头,会看到一个神龛。神龛旁边有一条小巷。注意啊,是长着无花果树的那一边。你进了这条小巷,经过一个人的房子,向左拐,到了神庙,向右拐。接下来你会看到一座喷泉,喷泉旁边有一家面包店,对面是一家木工作坊。你要找的人,就住在这儿。”你要是不熟悉罗马城里的环境,听完这段话肯定是一头雾水。哪怕你熟悉罗马,处理这么一
11、大段信息,也得消耗不少脑细胞。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你告诉我一个街道的名称和门牌号码,我用手机一搜,就什么都清楚了,哪用得着什么喷泉和无花果树呢?没有现代的地址系统,古罗马人指路确实是怪费劲的。不过,现代的脑科学家提出了这么一个猜想:或许正是因为古罗马没有精确的地址系统,人们才在问路的过程中,逐渐炼成了强大的空间记忆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空间记忆力,古罗马的演说家们才发明出了著名的“记忆宫殿法”。古罗马的大学者西塞罗在他的论演说家这部作品里,就提到过这种方法。简单来说,记忆宫殿法是一种思维工具,能帮助你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信息。比如,你要记住一篇很长的演讲稿,那就想象一座你熟悉的建筑,最简单的
12、就是你们家的房子了。接下来,你要在这个想象出来的建筑里放置一些东西。你演讲的开场白可能跟“苹果”这个词有关系,那就在房子的入口处放一只苹果。接下来,你用到的第一个素材可能跟数字“2”有关系,那就在进门正对面的那堵墙上写一个数字“2”。等到你把所有跟演讲有关的东西都放进了这座建筑里,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你只需要想象自己在这座建筑里行走,走过一间一间屋子,看到一件一件东西,就能回想起演讲稿里相应的内容。现代脑科学已经证实,人脑中负责记忆和空间想象的部分是重合的。这么说来,古罗马人没享受到地址系统的便利,却因此获得了强大的空间记忆力,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了。好,稍微岔开了一点话题,我们接着回来讲地址的故
13、事。刚才我们说到,在古代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发展出精确的地址系统。那么,我们今天用到的地址系统是怎么出现的呢?在地址的故事这本书里,作者戴尔德丽研究了世界各国地址系统的发展过程。她发现,现代的地址系统主要有两个发源地。一个是18世纪的维也纳,一个是19世纪的伦敦。我们一个一个来说,先说维也纳。维也纳对现代地址系统的贡献,主要是发明了门牌号码。不过,门牌号码最初被发明出来,并不是为了帮人们在复杂的城市里找到正确的位置,而是为了帮统治者更有效地控制人民。这话怎么说呢?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18世纪的维也纳正处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女皇玛丽亚特雷莎是欧洲历史上最有建树的君主之一。
14、玛丽亚特雷莎在位四十年,打过不少胜仗。但是在1760年代,她的军队在战场上连连失利。玛丽亚特雷莎当然很着急,也很恼火。她甚至放过狠话说,要不是她一直忙着生孩子,就要亲自上战场了。不过,狠话归狠话,关起门来,这位女皇还是得自己总结教训。客观地说,玛丽亚特雷莎治国的本领是不错的,在她的治理下,国家的实力也并不弱,那为什么还会吃败仗呢?玛丽亚特雷莎想到了一个原因:当时的哈布斯堡王朝采用的还是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封建制度,皇帝的下面是一帮领主。这帮领主都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上有老百姓给领主干活。皇帝要打仗,得靠这帮领主从各自的封地上征兵。那么,领主会把自己手下最强壮,最能干的劳动力交给皇帝吗?当然不会了。
15、他们当然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把那些最好用的人留在身边,只把老弱病残推出去当炮灰。这么一来,国家的军队还好得了吗?玛丽亚特雷莎意识到,这个国家里还有大量能打仗的年轻人,都没被编进军队里。而要把这些人用起来,她得越过领主,直接控制人民。这要怎么才能做到呢?玛丽亚特雷莎想到的办法,就是门牌号码。给家家户户的房子编号,把房子里住的人记录在册,这样,就能按照每个人的资质,给他们安排军队里的工作了。1770年3月,玛丽亚特雷莎发布命令,向全国各地派出了1700多名军官。军官带着油漆匠,每到一个村庄,就用油和动物的骨头熬成一种浓稠的黑漆,在每户人家的房子上刷上一个数字。这项浩大的工程从春天一直进行到冬天,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址的故事 每日 听书 地址 故事 导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