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发生器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发生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发生器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 津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发生器设计完成期限:2016年1月8日 至 2016年4月20日学习中心:嘉兴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生:徐斌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李娜娜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发生器设计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引 言音乐电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电子音乐。电子琴的出现,开辟了音乐的一个新天地。但是自从电子合成器问世以来,电子音乐就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目前,由于电子音乐的普及,电子合成器合成器实际上是一台声音的频率合成仪,可以制作各种声音,改变各种音色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歌唱及舞厅的伴奏问题。可以事先制作伴奏音乐或背景音乐,而不需要
2、乐队,或者部分代替乐队。由于音乐合成器制作和修改方便,成本低,音乐饱满,所以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的厂商都不断地在发展并推出新的型号,每年都要更新换代。当前的发展趋势是不断的采用先进技术,以取得更多、更好的音色。如扩展容量,这包括扩展槽口,增加软盘驱动器或硬盘,增加最大发音数目,增大存贮量,扩展琴键等;使功能多样化,如一台合成器可以同时发二种、四种甚至八种音色,即一台当作几台使用,或者把鼓机的节奏发生器功能、音序器的编辑功能放入合成器,让合成器代替电脑的主机等;扩展功能,例如有的合成器有“跟随”功能,即经预置,每一个音后可以跟随一个二度或三度音,“重叠”功能,轻奏或重奏时可以发不同
3、音调或音色;另外,合成器还向轻便、使用操作方便等方向发展。随着以法、德、意为代表的欧洲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电子音乐、电脑音乐早期的大力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开始引入电子音乐研究与创作。因此,电子音乐创作作为音乐科技领域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风格上也表达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电脑音乐也许不会成为今后音乐的主流,但它在整个人类音乐史上的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地确立了,相信它会越来越深入地浸透到音乐创作和欣赏的领域中,并且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用单片机制作的音乐发生器也会越来越多,这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第1章 绪 论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
4、ol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电脑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
5、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1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 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
6、nux操作系统。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脑。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 、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电脑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电脑,和电脑相比,单片机只缺少
7、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电脑。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廉价、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电脑原理与结构的最正确选择。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方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电脑,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
8、是和离线式电脑的比方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运行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 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
9、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到达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电脑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到达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电脑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电脑,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
10、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电脑,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电脑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顾名思义,这种电脑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成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
11、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1.2 单片机历史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 1SCM即单片微型电脑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正确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正确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电脑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2MCU即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
12、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防止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电脑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忆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System on Chip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
13、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电脑、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第2章 Intel 51系列单片机MCS-51单片机简述MCS-51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好些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而8031是前些年在我国最流行的单片机,所以很多场合会看到8031的名称。INTEL公司将MCS51的核心技术授权给了很多其它公司,所以
14、有很多公司在做以8051为 核心的单片机,当然,功能或多或少有些改变,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其中89C51就 是这几年在我国非常流行的单片机,它是由美国ATMEL公司开发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分为两大系列,即51子系列与52子系列。51子系列:基本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1、8051、8751、8951;52子系列:增强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2、8052、8752、8952;2.2 8051与80C51的区别 80C51单片机是在8051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在单片机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有8051,然后才有80C51的。8051单片机与80C51
15、单片机从外形看 是完全一样的,其指令系统、引脚信号、总线等完全一致完全兼容,也就是说在8051下开发的软件完全可以在80C51上应用,反过来,在89C51下开发的软件也可以在8051上应用。这两种单片机是完全可移植的。 8051与80C51单片机的主要差异就在于芯片的制造工艺上。80C51的制造工艺是在8051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80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HMOS工艺:高速度、高密度; 80C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CHMOS工艺:高速度、高密度、低功耗;也就是说80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单片机。2.3 80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图中给出了40引脚的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40个引脚按引脚功能大
16、致可分为4个种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图2.1 8051单片机的引脚图 电源 1VCC - 芯片电源,接+5V; 2VSS - 接地端; 注:用万用表测试单片机引脚电压一般为0v或者5v,这是标准的TTL电平。但有时候在单片机程序正在工作时候测试结果并不是这个值而是介于0v-5v之间,其实这是万用表的响应速度没这么快而已,在某一个瞬间单片机引脚电压仍保持在0v或者5v。 时钟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控制线 1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PROG功能:片内有EPRO
17、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2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3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4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Vpp功能:片内有EPROM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I/O线80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P3口第二功能为:P30 RXD 串行输入口P31 TXD 串行输出口P3
18、2 INT0 外部中断0低电平有效P33 INT1 外部中断1低电平有效P34 T0 定时计数器0P35 T1 定时计数器1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低电平有效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低电平有效2.4 51单片机内部结构振荡器及定时器电路CPU4K程序存储器128B数据存储器2个16位定时/计数器64K总线扩展控制可编程I/O可编程串行口中断系统图2.2 51单片机内部结构图从内部结构简图可以看出,51单片机内部有以下主要部分:1) CPU51 2) 振荡器及定时电路3)4KB程序存储器 4) 128B数据存储器5)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6) 64KB总线扩展控制7) 可
19、编程I/O 8) 可编程串行口9) 中断系统 2.5 51系列的特性 1)片内存储器容量较小,一般内部ROM:8KB以下,内部RAM:256KB以下 2)可靠性高 3)易扩展4)控制功能强5)易于开发2.6 单片机相关常用名词解释总线:指能为多个部件服务的信息传送线,在微机系统中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互通 信。 地址总线AB:地址总线是单向的,用于传送地址信息。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6位,因此基外部存储器直接寻址64K,16位地址总线由P0口经地址锁存器提供低8位地址A0A7,P2口直接提供高8位地址A8A15。 数据总线DB:一般为双向,用于CPU与存储器,CPU与外设、或外设与外 设之间传送数据信
20、息包括实际意义的数据和指令码。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由P0口提供。 控制总线CB:是电脑系统中所有控制信号的总称,在控制总线中传送的是控制信息。由P3口的第二功能状态和4根独立的 控制总线,RESET、EA、ALE、PSEN组成。 存储器:用来存放电脑中的所有信息:包括程序、原始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及最 终结果等。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 储器在使用时,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丧失。因此一般用来存放一些固定程序,如监控程序、子程 序、字库及数据表等。ROM按存储信息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掩膜ROM:掩膜ROM也称固定ROM,它是由厂家编好程序写入ROM称固化供用户使 用
21、,用户不能更改内部程序,其特点是价格廉价。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PROM:它的内容可由用户根据自已所编程序一次性写入,一旦写入,只能读出,而不能再进行更改,这类存储器现在也成为OTPOnly Time Programmable。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前两种ROM只能进行一次性写入,因而用户较少使用,目前较为流行的ROM芯片 为EPROM。因为它的内容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彻底擦除,擦除后又可重新写入新的程序。 可电改写只读存储器EEPROM:EEPROM可用电的方法写入和清除其内容,其编程电压和清除电压均与微机CPU的5V工作电压相同,不需另 加电压。它既有与RAM一样读写操作简便,又有数据
22、不会因掉电而丧失的优点,因而使用极为方 便。现在这种存储器的使用最为广泛。 随机存储器RAM:这种存储 器又叫读写存储器。它不仅能读取存放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还能随时写入新的数据,写入后原来的数据就丧失了。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全部丧失。因此,RAM常用 于存放经常要改变的程序或中间计算结果等信息。 RAM按照存储信息的方式,又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SRAM:其特点是只要有电源加于存储器,数据就能长期保存。动态DRAM:写入的信息只能保存假设干ms时间,因此,每隔一定时间必须重新写入一次,以保持原来的信息不变。 可现场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这种存储器的特点是:从原理上看,它们属于ROM型存储
23、器,从功能上看,它们又可以随时改写信息,作用又相当于RAM。所以,ROM、RAM的定义和划分已逐渐的失去意义。快擦写存储器FLASH:这种存储器是在EPROM和EEPROM的制造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集成度高,制造成本低于DRAM,既具有SRAM读写的灵活性和较快的访问速度,又具有ROM在断电后可不丧失信息的特点,所以发展迅速。铁电存储器FRAM:它是利用铁电材料极化方向来存储数据的。它的特点是集成度高,读写速度快,成本低,读写周期短。 时钟周期:电脑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以节拍方式工作。因此必须有一 个时钟发生电路,输入微处理器的时钟信号的周期称为时钟周期。 机器周期:机器完成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音乐 发生器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