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精选PPT.ppt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精选PPT.ppt(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第1页,此课件共106页哦国际服务贸易理论n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性n国家服务业竞争优势n竞争优势的培育第2页,此课件共106页哦核心问题:竞争优势是如何产生的?资料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资料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第3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因其涵盖领域太广,国际服务贸易真正受到重视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尚没有系统的服务贸易理论。n讨论较多的问题是,国际贸易原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适用性问题;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因、格局及得失;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n从微观角度讨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如何产生的可能更有意义第4页,此课件共106页哦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第5页,此
2、课件共106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国国际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HO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国家竞争优势论价值链理论第6页,此课件共106页哦1.绝对成本论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国富论第7页,此课件共106页哦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一个国家输出具有生产绝对优势的商品,其商品的生产成本必然低于其它国家。绝对优势理论与现实不完全相符,因为资本和劳动在两个国家之间转移不完全自由。第8页,此课件共106页哦2.比较成本论n大卫.李嘉图(17
3、72-1823)英国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9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就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并与其它国家进行交换。n各国都生产与其位置、气候和其它自然或人为的便利条件相适应的商品,取得成本的比较优势,通过扩展贸易使全世界的人同时增进福利。n两优相较取其更优,两劣相较取其次劣。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n比较成本理论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第10页,此课件共106页哦比较优势陷阱说比较优势陷阱说 一国运用本国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得较低的附加值.而忽视技术创新,或过度依赖技术引进,则将陷入低附加值循环,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第
4、11页,此课件共106页哦 比较优势弱化说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之上,从长期来看这种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发展:发展: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将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将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动态地研究一国的比较长等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动态地研究一国的比较优势优势第12页,此课件共106页哦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n一国先天存在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后天优势则是指原本没有,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的优势。n服务贸易表现:n分类表:九、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分类表:九、与旅游有关的服务n 五、教育服务五、教育服务n上述两部门
5、与一国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上述两部门与一国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第13页,此课件共106页哦另有些部门,如一、商业服务一、商业服务 二、通信二、通信服务服务三、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三、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 十一、运十一、运输服务输服务 需要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发挥后发优势,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第14页,此课件共106页哦 传统比较优势学说适用性的争论nG.菲克特科蒂:国际服务贸易是提供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发生的,提供的劳动活动一般不可储藏;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上没有显示。nR.迪克和H.迪克:“显示性
6、比较优势法”对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资料进行了跨部门的回归分析,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模式中发挥了作用。n桑普森和斯奈普:传统的H-O理论不足以解释服务贸易(两国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的假设)。n萨皮尔和卢兹: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认为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货物贸易,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n芬德利和史密斯:没有必要探求专门用于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n理查德.库伯: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是普遍有效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不适用论适用论比较优势理论在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比较优势
7、理论在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第15页,此课件共106页哦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n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1879-1952)。俄林(1899-1979)瑞典经济学家,1969-1975年担任诺贝尔奖经济学委员会主席。1977年获诺奖。他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来分析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差异,说明比较优势的原因。第16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资本和土地(自然资源)n产品要素的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某种产品生产中各种要素的比例。不是指要素的绝对数量,而是
8、指要素的相对数量。要素密集程度和技术技术以及要素的价格有较大的关系。n要素的丰裕程度某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比重。不是绝对量,而是和另外的国家相比的相对数量。第17页,此课件共106页哦 H-O理论:土地、资本、劳动力、其它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同,决定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第18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 要素比例不同形成了商品的要素密集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劳动比率低)、资本密集型(资本劳动比率高)。n 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第19页,此课件共106页哦
9、n 国际贸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n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以自由竞争市场为假定前提;并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这种理论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第20页,此课件共106页哦第21页,此课件共106页哦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Leontief Paradox)按照H-0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里昂惕夫利用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H-O理论。采用从
10、美国的数据中计算进口替代品的要素密集度的方法来估计进口品的要素密集程度。结果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第22页,此课件共106页哦4.产业内贸易理论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品。可解释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同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服务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内贸易。如两国同时可作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国和进口国。第23页,此课件共106页哦50年代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这些变化无法用传统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n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增加n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n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第24页,此课件共106页哦发达国家之间
11、的贸易量增加第25页,此课件共106页哦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n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第26页,此课件共106页哦第27页,此课件共106页哦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n如果不同国家相同产业部门的产品要进行相互贸易和交换,那么这些被相
12、互交换的产品肯定不是同质产品,而是存在着广泛的产品差别,完全同质的产品没有必要去相互交换和贸易。n产品差别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差别、规格型号差别、使用材料的差别、色彩及商标牌号的差别、包装装潢的差别、广告、售前、售后服务的差别、企业形象与企业信誉的差别等等,这种差别正是产业内国际分工和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第28页,此课件共106页哦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n人均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力水平和购买商品结构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大,社会需求结构差别就越大,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差别也就越大,此时,国家之间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
13、性越小。反之,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越相近,社会消费需求结构也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越相似,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小。第29页,此课件共106页哦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n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生产和市场的细分化虽然减少了国内消费者数量,但企业可以面对同类型的更大规模的国际消费群体进行生产和销售,从而使从事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微观企业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说明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经济利益来源,但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内
14、部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国际市场的开放和一体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第30页,此课件共106页哦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n迈克尔波特(Michel Porter,1947),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兼任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咨询顾问,是当今世界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第31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1983年,波特在里根总统设立的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任职,在美国挑起了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大辩论。他在80年代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第32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
15、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别化战略);差别化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战略(focus)。)。n在竞争优势中,波特创立了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n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把他的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钻石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33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1990),提出国家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以
16、提高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可以较为全面解释范围贸易竞争格局。第34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从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业竞争战略。作者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因为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立足点大多侧重于贸易活动,即从贸易研究入手,把产业研究仅作为一个附属领域,而波特的研究视角则是从产业经济入手,再去探讨它对企业乃至国家对外贸易的决定作用。第3
17、5页,此课件共106页哦(一)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一)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1、国家经济竞争力上升的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生产要素主导阶段 投资因素主导阶段 创新主导阶段 财富主导阶段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注重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研究贸易发展。服务一般注重消费者需求,服务需求比服务供给更有意义。竞争优势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第36页,此课件共106页哦波特“钻石模型”n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影响国家经济竞争力四大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和两大辅助条件(政府和机会),相互作用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的竞争优势钻石体系(Diamond
18、 Model)。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和支持产业需求条件要素条件政府机遇第37页,此课件共106页哦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第38页,此课件共106页哦A.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及高等要素。n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初级劳工等。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通讯网络、高精技术人才、研究中心及领先学科等。n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在下降。还可以分为通用要素和专用要素。n最有利的情况是把竞争策略建立在高等要素和专用要素第39页,此课件共106页哦B 需求情况n对该产品的本国需求情况。最初销售都是在本国的的。能否打入国际市场,则取决于这种产品各国需求状况的时间差、各国的需求结构、需求偏好
19、的国际流传。第40页,此课件共106页哦C.相关产业n相关产业必须是领先的或是一流的。如果相关行业比较发达,则有紧密合作的可能、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企业优良的信息环境等。产业集群理论。n下图是意大利的优势产业,与鞋业都有关系。第41页,此课件共106页哦意大利与制鞋有关的处于国际先进地位的行业第42页,此课件共106页哦D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n企业管理、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等。n一个国家最有希望称雄世界的行业是其国内最受崇敬的行业,那些出英雄、出百万富翁的行业。这种行业在意大利是时装;瑞士是银行;以色列是国防和农业;美国是金融和娱乐业。第43页,此课件共106页哦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国家
20、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n 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的优势,即是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n此阶段为生产要素主导阶段,如农业生产优势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n按波特的标准,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处于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某些资源特别丰富的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处于这一阶段。第44页,此课件共106页哦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 n 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大量投资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n国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生产因素、厂商决策和竞争环
21、境得到持续改善。n按波特的标准,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阶段。“二战”后,只有日本和韩国获得成功。第45页,此课件共106页哦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n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中整个价值链的创新,特别要注重和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作为努力的目标。n该阶段的竞争产业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竞争力钻石体系上,企业向着国际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n按波特的标准,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就进入了创新驱动阶段。美国、德国、瑞典在20世纪上半叶也进入这一阶段。日本,意大利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这一阶段。第46页,此课件共106页哦财富驱动(Wealth-dr
22、iven)阶段n该阶段的竞争来自前三个阶段财富与创新技能的积累。n按波特的标准,英国已经进入这一阶段。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德国等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进入这一阶段。第47页,此课件共106页哦(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n1、竞争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n(1)要素条件与服务贸易n按要素密集度看,服务业可以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不同国家有不同优势。第48页,此课件共106页哦n(2)需求状况与服务贸易n服务可以划分: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和生产者需求服务。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需求大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服务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国际 服务 贸易 理论 精选 PPT
限制150内